今天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 浙江的稀有生物過得怎麼樣

2021-01-08 浙江在線

2017-03-03 18:58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陸海旻

3月3日是第四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聆聽青年人的聲音,依法保護野生動植物」。在浙江這片土地上,跟我們共同生存的野生動植物,過得怎麼樣?

浙江是野生動植物資源比較豐富的省份之一,據浙江省林業廳提供資料顯示,全省陸生野生動物分布有126科689種,約佔全國總數的三分之一。其中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的有18種、二級保護97種,64種動物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的。高等植物5500餘種,其總科數、總屬數和總種數分別佔全國的60%、41%和18%,其中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的有11種。

浙江的珍稀動植物有哪些?

浙江最著名的動植物如華南梅花鹿、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黑麂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穿山甲、黑熊、河麂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植物如百山祖冷杉、普陀鵝耳櫪、天目鐵木等屬於國家重點保護和本省特有的珍稀物種。

梅花鹿華南亞種

在哪裡能遇到它:臨安清涼峰

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被列為瀕危物種。目前僅分布於浙江省臨安以及安徽南部、江西東北部和廣西南部。

保護方案:當地政府已建立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梅花鹿種群數量達到200多頭,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野生種群之一;梅花鹿體型較大,活動範圍廣,今後浙江計劃逐步試行遷地保護。 

黃腹角雉

在哪裡能遇到它:浙西南

別名角雞、吐綬鳥,雉科鳥類,國家Ⅰ級保護動物,中國特有種。

現主要分布於浙江省的西南地區。

保護方案:浙江省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唯一的黃腹角雉保護基地和原產地人工繁殖基地。該物種的全省野生種群數量約為640-1000隻。

白頸長尾雉

在哪裡能遇到它:開化縣

雉科鳥類,國家Ⅰ級保護動物,中國特有種。

多年研究表明:浙江省目前擁有白頸長尾雉的適合棲息地7340平方公裡,現有白頸長尾雉資源量3000~7000隻,其中開化縣約為600~1800隻,是目前已知的白頸長尾雉最高種群密度區。

保護方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於2011年3月正式授予開化縣為「中國白頸長尾雉之鄉」稱號。

黑麂

在哪裡能遇到它:浙江西部

黑麂為中國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Ⅰ物種,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其瀕危等級列為易危。

野生的黑麂有2個分布中心,一個是在安徽南部,另一個在浙江西部,總數僅有5000~6000隻。已經在這2個中心區建立了清涼峰、古牛降、九龍山、鳳陽山等自然保護區。

18年,浙江增加39個瀕危物種

2016年3月1日,浙江省政府公布了浙江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新的名錄包含5大類,77個物種及4個科所有種。較原來的名錄共增加了39個物種及1個科,減少了12個物種。名錄調整以種群數量、分布範圍、棲息地、特有性、受脅程度、資源利用狀況和生態價值等為原則,對全省的陸生野生動物進行評估後,進行相應調整。

增加的物種有黃鼬、黃腹鼬、果子狸(花面狸)、豬尾鼠、灰胸秧雞、勺嘴鷸、藍喉蜂虎、震旦鴉雀、黃胸鵐、大鳳頭燕鷗、粉紅燕鷗、褐翅燕鷗、畫眉、無斑雨蛙、中國雨蛙、華南雨蛙、三港雨蛙、斑腿泛樹蛙、崇安湍蛙、沼水蛙、大綠臭蛙、黑斑肥螈、秉志肥螈、中國瘰螈、東方蠑螈、安吉小鯢、義烏小鯢、天目臭蛙、天台粗皮蛙、棘胸蛙、小棘蛙、九龍棘蛙、黃緣閉殼龜、白頭蝰、角原矛頭蝮、寧波滑蜥、崇安草晰(崇安地蜥)、王錦蛇、玉斑蛇(玉斑錦蛇)及鴨科(所有種)。減少的物種有鼬獾、大白鷺、中白鷺、白鷺、夜鷺、戴菊、紅嘴藍鵲、喜鵲、灰喜鵲、松鴉、慄頭蜂虎等11個。此外,原名錄中的小白額雁,歸為鴨科,不再單獨列出。同時,將原浙江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中,我省分布的10種杜鵑科鳥類、7種啄木鳥科鳥類、6種伯勞科鳥類,分別統稱為「杜鵑科(所有種)」「啄木鳥科(所有種)」「伯勞科(所有種)」。

黃胸鵐

黃胸鵐,還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名字叫禾花雀,因盜獵,導致野外數量急劇下降。勺嘴鷸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珍稀的小個子洲際旅行者,IUCN紅色名錄為極危,全球種群數量估計只有120-250對,是國際上高度關注的鳥種。

角原矛頭蝮

角原矛頭蝮是2014年我省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調查期間發現的新分布記錄,該物種分布區非常狹窄,我省的發現地點是其在我國的第5個分布點。

安吉小鯢、義烏小鯢、天目臭蛙、天台粗皮蛙、寧波滑蜥、崇安草晰(崇安地蜥)等為我省的特有物種。黑斑肥螈、秉志肥螈、中國瘰螈、東方蠑螈等物種對山溪河流的水質要求較高,近年來因棲息地質量下降,數量減少。

鴨科的部分鳥類野外雖然種群數量較大,如斑嘴鴨、綠頭鴨、綠翅鴨等,但因資源利用量較大,為了加大野外保護力度,把整個鴨科均列入了名錄。同時根據野外資源量的情況,減少了大白鷺、中白鷺、白鷺、夜鷺等野外資源量較大的物種,將其列入了浙江省一般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該名錄也即將公布。

 它們的身影已經消失在浙江

1953年最後一聲虎嘯聲划過麗水山區,此後再也沒人在浙江見過野生華南虎。1989年我國正式頒布《野生動物保護法》之前,華南虎一直被人們當成與熊、狼、豹一樣的「害獸」而被肆意獵殺。

1996年,華南虎被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列為世界最為瀕危物種和第一需要保護虎種。據《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獸類)一書介紹,華南虎分布東起閩浙(約東經120度)、西至川西(約東經100度)、南至廣西(約北緯23度)、北至豫晉邊界(約北緯35度)。而據我省著名動植物專家諸葛陽主編的《浙江動物志》中提到, 歷史上,浙江省的寧波、杭州、麗水、衢州和開化等地均有華南虎分布。

2000-2001年的華南虎及其棲息地調查搜索過程中沒有發現一隻野生虎的身影,國外一些學者認為野生華南虎已經滅絕。但近10年來,廣東、湖南、江西、福建和浙江等省多次報導了有關發現華南虎蹤跡的消息,只是未獲得華南虎的照片、影像證據。

除了華南虎,在浙江消失的野生動物還有它們。

華南虎

最後出現時間地點:1953年麗水郊區

據《浙江動物志》記載,在浙西南最後一次發現華南虎的時間是1953年。那年有人在麗水郊區曾打死一隻體重150公斤的成年華南虎。有專家介紹,其實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期,慶元百山祖一帶仍有華南虎頻繁出沒。但在那之後的六十年代後,就再也沒人聽到過虎嘯聲。

據估計,世界上野生華南虎種群的數量可能不到30隻,可能分布在福建、湖南、廣東和江西4省。但近20年來,除了一些「虎腳印」和「虎糞便」等外,國內外均未有過發現野生華南虎生存的直接證據——曾經在浙南、浙西山區(溫州、麗水、衢州等地)廣泛分布的華南虎,可能已經在浙江絕跡。

金錢豹

金錢豹,國家Ⅰ級野生保護動物,民間稱花豹,溫州一帶將其和老虎一起稱為「大貓」。金錢豹體型與虎相似,但較小,為大中型食肉獸類,成年體重可達50公斤以上,全身顏色鮮亮,毛色棕黃,遍布黑色斑點和環紋,形成古錢狀斑紋,故稱之為「金錢豹」,以前在浙西、浙南山區都有分布,現在已很難看到其蹤跡。

近幾年浙江山區頻頻出現疑似金錢豹新聞,但並沒有真正發現其蹤跡。

2011年1月,甌海區澤雅鎮鄭家山村一養殖場發現6隻羊、10多隻雞被咬死,有關專家初步判斷「被豹子襲擊的可能性較大」。

2011年9月,蒼南縣鳳陽畲族鄉出現山羊被兇猛動物咬死事件。當地村民描述,該動物疑似金錢豹。根據這起事件及前期勘查,有關專家基本確定該兇猛動物可能為金錢豹。

2015年7月,臨安湍口鎮秀上村「羊倌」胡茂華家放養在山上的羊一年內莫名連連失蹤的事,現場還拍到了殺羊「疑犯」留下的足印照,專家說金錢豹可能是元兇。

2015年有永康市民爆料稱,兩名婦女在山上撿板慄時,突然聽到山林中不斷傳來幾聲類似「虎嘯」的叫聲。後被當地村民分析說很可能是金錢豹。

斑羚

國家Ⅰ級野生保護動物,體型大小如山羊,但無鬍鬚,遠觀時似有若隱若現的麻點,所以也有「麻羊」之稱,體重40-50kg。

雌雄斑羚均具黑色短直的角,較短小,長15-20釐米,最長的紀錄為23.2釐米。常置身於孤峰懸崖之上。善於跳躍和攀登,能在懸崖絕壁和深山幽谷之間奔走,也能縱身跳下10餘米深的深澗而安然。歷史上浙西、浙南高山森林都有分布,現在幾乎看不到蹤跡。

藏酋猴

國家Ⅱ級野生保護動物,藏酋猴是中國獼猴屬中最大的特有品種,價值在於觀賞,其成年體重有50斤,而一般獼猴只有15-18斤重。

最後出現時間地點:2012年,新昌縣

它曾廣泛分布於我國中部地區,浙江曾是藏酋猴的「老家」,歷史上只分布在麗水等浙南山區。1999年,浙江曾做過野外物種普查,當時推算藏酋猴數量約200隻,之後再沒有看見或發現藏酋猴記載,暫時也不知道其最新種群數量。去年8月31日,新昌小將鎮茅洋村馬坑自然村村民在拔花生時,發現了兩隻雄性成年藏酋猴,一隻被獵人布置的「野豬夾」夾住了腿,困在樹下,還有一隻就坐在一邊呼),證實是浙江在本世紀來首次被人發現的藏酋猴。

朱䴉點燃種群希望

浙江部分動植物擺脫滅絕危險

近年來,浙江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意識越來越強,今年,新版《野生動物保護法》開始實施,我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開啟新紀元,野生動物將得到更嚴格的保護。

浙江已經建立了多個森林與野生動物類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絕大部分瀕危野生動物種群棲息地被劃定在自然保護區(小區)中,全省數千萬畝的生態公益林,也成了野生動植物生存的福地。

據統計,目前全省擁有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22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9個、省級自然保護區7個、縣級自然保護區6個,總面積繼續保持在15萬以上公頃;全省建立各種類型自然保護小區353個,面積6.7萬公頃。建立國家溼地公園10個、省級溼地公園17個。

自2010年起,浙江實施了極小種群野生動植物拯救保護工程,採取就地保護、遷地保護、野外回歸、種群重建等措施,對瀕危野生動植物實施搶救性保護。

值得一提的是,曾經在浙江滅絕的朱䴉,經過搶救性保護基本擺脫了物種滅絕的危險。

朱䴉與大熊貓一樣,被稱為我國四大國寶動物之一。浙江是我國朱䴉的歷史分布區,是朱䴉的故鄉。至上世紀50年代末,環境的惡化和棲息地的破壞,鳥類學家考證,在上世紀70年代末,我國最後一隻野生朱䴉就在浙北山區消失蹤影。1981年5月中國專家在陝西洋縣發現世界上僅存的7隻野生朱䴉種群。在2000年全省第一次野生動物資源調查中,朱䴉被確認為在浙江省範圍內已絕滅。

為了重建浙江朱䴉野生種群,德清縣下渚湖朱䴉人工繁育種群引進及野外放歸項目於2007年底申報,並成功獲批。

2014年11月13日德清下渚湖朱䴉繁育基地曾經野化放飛的33隻朱䴉,32隻存活,不僅經受住了野外環境的考驗,而且在野外築巢5處,產卵17枚,自然孵育出了朱䴉寶寶10隻,自然孵化存活率較上年同期增長90%,開創了浙江朱䴉野外種群重建工作新裡程碑。

截至目前,浙江朱䴉的數量已經突破200隻,達到222隻。除了朱䴉外,長興揚子鱷種群從11條擴大到5000餘條。

浙江新聞+

保護野生動物浙江各地怎麼做?

杭州

杭州自然資源豐富,境內有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55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13種,其中臨安清涼峰有全球唯一的物種——華南梅花鹿。近年來,杭州市從建設「美麗杭州」「森林杭州」為出發點,積極開展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宣傳工作。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加強對未成年人群的生態道德教育。發揮地區優勢資源,開展多層次多方面的科普科研活動,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寧波

寧波地處東亞——澳大利亞的候鳥遷徙路線的中段,水鳥和林鳥種類多,目前有記錄的已達400多種。寧波致力於發掘尋找本地區的物種多樣性,並且通過所發現的各類動植物向公眾進行宣傳。在植物方面,由林海倫等民間人士發現的寧波乃至浙江新紀錄植物可謂數不勝數。以蘭科為例,目前境內已發現的野生蘭花有40多種,大大超過早期數據。

溫州

溫州市依託自身優勢,整合社會資源,發揮民間力量,每年野生動物救護出動約300餘次,年救護數量超過1000餘只(頭、條)。在2004年就設立了溫州市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綠眼睛生態保護組織成為全省唯一獲「全國先進社會組織」的生態保護類團體。

湖州

湖州市在野生動植物保護方面堅持從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視野出發,積極開展野生動物保護與科研工作。大熊貓在安吉、德清安家落戶,對開展大熊貓保護和科研工作具有深遠意義。

除此之外,湖州還重建朱䴉浙江種群項目,繁殖技術日益成熟,2014年成功野化放飛33隻。長興揚子鱷省級自然保護區揚子鱷數量從11條發展到5000多條。安吉龍王山自然保護區升級為浙江安吉小鯢自然保護區,成為全省唯一以動物命名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嘉興

嘉興地處「東亞、澳大利亞遷徙線」上,每年都會有大量的候鳥在此做短暫的停留,因此嘉興致力於對遷徙候鳥的保護。每年遷徙期前後都會組織各類專項行動,多方面保護遷徙通道的暢通與安全。

紹興

紹興市通過開展鳥類資源專項調查為本地區鳥類保護提供科學依據,在此基礎上調動社會力量參與保護事業。通過多種載體積極宣傳普及野生動植物知識,提高民眾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意識,出版了《紹興野鳥圖鑑》,記錄了該市317種鳥類。

金華

金華市注重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專職機構的建設,並通過與媒體合作強化了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宣傳。東陽境內建有橫店(中國)動物世界,是全亞洲最大的野生動物標本館。同時金華市還在努力健全野生動物救護和疫病防控體系,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嚴厲打擊破壞資源行為。

衢州

衢州藉助「愛鳥周」活動積極開展多樣的動植物保護宣傳。以清網護鳥行動和清查執法行動為突破口,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的執法檢查,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犯罪行為,並且根據本地區古樹眾多的特點,在全省率先製作古樹二微碼和拍攝古樹名木專題片,並對古樹進行搶救復壯措施。

舟 山

舟山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化為舟山群島新區建設的生動實踐,開展了普陀鵝耳櫪極小種群保護、獐人工繁育和野外放歸,以及中華鳳頭燕鷗棲息地的保護。通過這些多種形式的保護行為也帶動了人民群眾對於野生動植物的保護意識,進而主動參與到這些保護與宣傳的行動中。

台州

台州是候鳥的重要遷徙通道和棲息地。多年來,全市堅持發展與保護並重、生態和富民同步,野生動植保護管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同時台州市還構建完善的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網絡,形成三門國家級監測站,加強棲息地保護,玉環漩門灣溼地公園成為黑臉琵鷺、黑嘴鷗等國際瀕危鳥類的重要遷徙棲息地,被評為中國生態保護最佳溼地。

麗水

麗水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全市已知野生植物3546種,野生動物505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35種,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61種。強化對野生動植物保護區、棲息地(溼地)的保護。例如在松陰溪劃定了中華秋沙鴨越冬棲息保護區,實行全面禁止採(挖)沙,現已現成為中華秋沙鴨固定越冬地。

1488538689000

相關焦點

  • 第7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 保護它們為地球也為人類自己
    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敲響沉重的警鐘,今天我們有責任審視曾經的粗鄙行為,有必要重建與野生動植物的關係,尊重野生動植物生長的權利,讓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真正成為它們的節日和權利日。微博截圖【延伸閱讀】3月3日是世界野生動植物保護日,2020年也被稱為「生物多樣性超級年」,標誌著全球保護自然和地球生物多樣性行動的一個關鍵轉折點。
  • 世界野生動植物日 保護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世界野生動植物日 保護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時間:2020-03-03 17:0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野生動植物日 保護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每年的3月3日,是聯合國設立的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今年的主題是:維護地球所有生命!
  • 2021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主題已定為「森林與生計:維持人類與地球」
    【綠會融媒訊】中國綠髮會國際部收到來自聯合國《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最新通知,2021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的主題已經正式宣布——主題為「森林與生計:維持人類與地球」。今天是2020年11月26日,距離2021年3月3日「世界野生動植物保護日」倒計時還有96天。作為CITES公約的觀察員,中國綠髮會現將此文翻譯發布如下,供#綠會融媒#平臺的關注#全球環境治理#這個議題的朋友們參考。
  • CITES宣布2021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主題:「森林與生計:維持人類與...
    編者按:中國綠髮會國際部收到來自聯合國《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最新通知,2021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的主題已經正式宣布——主題為「森林與生計:維持人類與地球」。今天是2020年11月27日,距離2021年3月3日「世界野生動植物保護日」倒計時還有95天。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了 認識一下河南的珍稀野生動植物吧
    金水河客戶端記者陳慧 趙力文 /撰文 王坤源/製圖  今天(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聯合國將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確定為 「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可持續的人類生計」。  2016年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對中國來說,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因為恰逢中國自然保護區事業發展60周年。
  • 同慶2021世界野生動植物日 IFAW發起全球青少年藝術大賽
    長期以來,這些社區管理著森林生態系統及其中的野生動植物,因此對保護這些最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儲藏地」而言,社區傳統知識至關重要。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將2021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主題指定為關注原住民和地方社區的生計。森林生態系統維持了眾多的生計,地球上很少有其他生態系統能與其相提並論。
  • 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拒絕非法獵捕、販賣、食用野生動物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3日訊 今天是聯合國第七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今年全球的主題是「維護地球上所有的生命」,而我國的主題則是「維護全球生命共同體」。在第七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來臨之際,為加大野生動物保護力度,提升公眾野生動物保護和管控意識,山東省自然資源廳製作了野生動物保護管控宣傳海報網絡版,呼籲大家共同保護野生動植物。據統計,山東省全省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不含動物園)共2014處,野生動物85種,數量1900隻(頭),從業人員6156人。
  • 3月3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給世界一個可以守護的未來
    2020年3月3日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2020年災難式的開局,大自然給我們上了刻骨銘心的一課。地球是無數動植物物種的家園,彼此約束,締結成一個生命網,任一環節遭到破壞,地球生命都將處於危險之中!而人類作為其中一環,對物種與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正危及全球生物多樣性,也在自食苦果!
  • 2019貴州省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公益宣傳活動在貴陽極地海洋世界舉行
    3月1日,在第六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來臨之際,由國家林草局駐貴陽專員辦(瀕管辦)、貴州省林業局、貴州省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貴州省漁業局聯合主辦,貴州省水生野生動物科普基地(貴州龍川極地海洋世界有限公司)承辦的「2019年貴州省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公益宣傳活動在多彩貴州城極地海洋世界隆重舉行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丨看浙江新物種圖鑑 帶你一起漲姿勢
    5月22日,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2018年是《生物多樣性公約》生效25周年,也是我國加入《生物多樣性公約》25周年,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是「紀念生物多樣性行動25周年」。生物豐富而多樣是美麗中國的應有之義,是實現綠水青山的重要前提。
  •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開展 2020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主題宣傳活動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組織開展2020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主題宣傳活動今天是第7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組織開展以「維護全球生命共同體」為主題的2020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主題宣傳活動。
  • 麗水野生動植物資源再創歷史記錄新高
    浙江日報 12月25日,《麗水市野生動植物資源公報》正式對外發布,標誌著麗水市在全省率先完成野生動植物資源編目調查工作。經省內權威專家評審及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成果確認,麗水市野生動植物資源實現了全面增長,再創歷史記錄新高。山是江浙之巔,水是六江之源。
  • 世界動植物保護日 我們的約定——和諧共生
    3月3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維護全球生命共同體 2020年3月3日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它的主題是「維護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 圍觀丨寧夏又發現稀有野生動物,北方地區首次發現!
    據六盤山林業局消息,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安裝在林區的紅外相機拍到了我國稀有野生動物--毛冠鹿,這是我國北方首次發現該物種。毛冠鹿,又叫青鹿、黑鹿,為一種小型鹿,額頂上長著一簇形狀如同馬蹄的黑色毛髮,看上去好像戴著一頂特別的帽子,毛冠鹿因此得名。毛冠鹿為草食性動物,多以種子植物以及蕨類和傘菌為食。主要棲息於我國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廣東、湖南、湖北、四川、雲南等地高山或丘陵地帶的常綠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和灌叢中,經常活動於海拔1000-4000米之間的山上。
  • 打擊野生生物犯罪,國外法律何處著力?
    美國野生生物取證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對象牙進行檢驗。這所世界唯一的野生生物取證實驗室於1979年由前加利福尼亞州警察戈達德受僱成立,內部設有一間處理受汙染物質的密封檢查室、一間屍檢室、一間用於識別子彈的彈道室,可以追蹤DNA的設備、可保存2.5萬個DNA樣品的冰櫃、一臺CT掃描儀、一間農藥實驗室以及可以確定木材中化學成分的機器。
  • 陝西第五屆世界野生動植物日 約500人籤名「保護虎豹」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陝西省林業廳、國家瀕管辦西安辦事處等聯合舉辦的「陝西省第五屆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宣傳活動」在陝西中醫藥大學啟動,向大家呼籲「保護虎豹,你我同行」。  活動現場,相關單位工作人員及志願者向在場市民和學生發放宣傳資料、普及相關知識,約500人在「保護虎豹你我同行」「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傳承中華中醫藥文化」「保護鹹陽綠水青山,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橫幅上簽名。
  • 保護野生動植物 刻不容緩
    切實加強對野生動植物尤其是瀕危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力度,已經刻不容緩。 1973年在華盛頓籤署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最有成效的環境保護公約之一。
  • 國家公園示範省青海「雙十條」頂格管理保護野生動植物
    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5日披露,疫情之下,該省已相繼出臺《青海省強化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十項措施(暫行)》和《青海省全面加強野生植物保護十項措施》,旨在頂格管理保護野生動植物及風險管控。 資料圖為紅外相機監測到的雪豹。
  • 世界野生動植物日--銅川西安兩地鳥友聯手解救一隻灰林鴞
    3月3日,是聯合國大會設立的第七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這天下午,銅川市和西安市兩地鳥友聯手,在銅川新區解救了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灰林鴞,並成功放飛野外。當天午飯時分,銅川橡樹攝影俱樂部鳥友、陝西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志願者委員會銅川分會會長郭晉雄接到一位在銅川新區鴻翔逸境進行店面裝修的趙姓朋友電話,並隨後發來了兩張圖片。
  • 秦嶺野生動植物都有啥?
    從1600年至今748種動物滅絕4314種動物變成瀕危級2851種動物變成極度瀕危級世界最後一頭雄性北白犀去世8種穿山甲全部瀕臨滅絕白鱀豚已於2006年功能性滅絕……今天是#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別等它們從地球消失再後悔!為它們請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