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不忍睹 記者揭秘廣東"水煮活貓"製作過程(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24日 11:51 來源:金羊網-新快報
圖:「貓店」廚師從脫毛機中拎住白條貓。
圖:為體現「實惠」去毛後的家貓被勾住頸部當眾過秤。
多家知名酒樓烹飪「龍虎鬥」 鐵鉗、悶棍、開水、脫毛機上陣慘不忍睹
槎頭地區禽畜批發市場上這些家貓都流向了哪裡?選擇進食貓肉的食客們都是些什麼樣的人?他們是怎樣的心態?《新快報》記者經過艱苦地調查,終於揭開了「廣東人吃貓」的層層謎團。
在嶺南飲食文化中,雜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廣東人吃貓,最早由潮汕一帶開始風行。貓肉傳統上被認為有祛溼、壯陽、滋陰之功效,而在廣東菜系(粵菜)食譜上,並沒有貓肉的記載,卻有一道菜名「龍虎鬥」,其受到推崇的原因就在於食用者相信其具有「進補」的功效。
廣州愛貓網(協會)的周玉(化名)給記者提供了一份「因貓聞名」的酒樓名單。在這張名單上,記者赫然發現廣州很多知名酒樓都名列其中。其中不乏以「龍虎鬥」而聞名的老字號。
位於廣州市區長壽西路附近的「龍虎鬥-蛇餐館」就是其中之一,周玉告訴記者,這間有著近百年歷史的老字號之所以聞名遐邇,靠的就是招牌菜「龍虎鬥」。
新快報記者在對其進行暗訪時發現,「龍虎鬥」是這家老字號長期供應的一道「主菜」,而其價格則根據原料的不同有著天壤之別,該酒樓經理介紹,餐館用於烹飪的貓全部來自外地,酒樓有專人定時從廣州批發市場上拿貨。
除此以外,頭啖湯、知青第一村等知名酒樓都有該菜式的銷售。在這些以蛇和野味為招牌的酒樓裡「龍虎鬥」的價格從150元到380元不等。
「現在是夏天,吃貓的客人嫌『熱氣』,人少了很多,所以我們很少在夏天做這個菜;但冬天的時候『龍虎鬥』賣得最火。建議你們冬天的時候吃,對身體很好的。」知青第一村酒樓經理告訴記者。
配備專業宰貓設備
奄奄一息的貓很快被提到了貓舍西側的「加工區」。被提到加工區的貓這個時候還在不斷掙扎,但通過它越來越微弱的叫聲,記者知道它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了。
「快點,死了就難剔了。」廚師催促著身邊的幫工。
緊接著,一個約60公分高的大鍋被掀開了蓋子,鍋裡的水不斷翻滾著。幫工的男子將紅色水桶裡的貓,迅速地丟進了鍋裡。又是一陣悽厲的慘叫聲……
「讓一下。」記者的肩膀被一隻粗壯的手拍了一下。只見此前的廚師不知從哪裡弄來了一根碗口粗細的木棍,對著鍋裡的貓就是一陣猛烈地攪動。
此時的貓已經沒有了絲毫的掙扎。但《新快報》記者注意到,在攪動的過程中廚師手裡的木棍還在不斷地擊打貓的頭部和軀幹。
「都已經這樣了,為什麼還要打它?」記者有些疑惑。
「你們不懂,這樣打出來的貓肉口感好,」廚師並沒有停止他的動作。
此時,老闆娘走了過來:「這叫水煮活貓,是我們這裡的招牌菜。剛才如果把它徹底打死了,就沒那麼好的味道了。」
約5分鐘後,廚師終於停止了他的擊打。
記者走近鐵鍋前看到此時的貓已經僵硬了,廚師用手裡的木棍將貓從鐵鍋裡挑了出來,迅速丟到加工區中央的一個圓柱形容器裡。「這是幹什麼的?」記者指著圓柱形的容器問。
「脫毛。」廚師說話間按動了容器旁邊的一個按鈕。頓時,容器開始高速旋轉並發出轟隆隆的響聲。
幫廚的白衣男子從旁邊的一個水池裡不斷舀水往容器裡潑灑。很快,容器的出口便排出了大量的貓毛。
「這個很專業啊,是脫毛機吧?」旁邊一名看熱鬧的食客問道。
「是啊,專門配備的,這樣毛才剔得乾淨嘛。我們很專業的,在我們這裡吃貓保證衛生。」老闆娘有些自豪地說著。
不一會兒,廚師便將脫好毛的「白條貓」從容器裡拿了出來,拿來一桿秤勾住貓脖子稱了一下。
「7斤8兩,足秤!」
伴隨著那聲嫻熟的吆喝,貓的處理很快進入了下一個程序———切片。厚厚的砧板前,一名年輕的幫廚麻利地對「白條貓」進行了分解。
「貓店」暗藏郊區 「水煮活貓」引食客回頭
歐陽向梅,廣州番禺某酒樓前任行政總廚。這位有著20多年烹飪經驗的「大師傅」曾經是「龍虎鬥」這道美味的極力推崇者。對於貓肉的烹飪有著豐富的經驗。他告訴《新快報》記者,為了保證貓肉的鮮美,經營貓肉的食肆大多採取「活煮貓」、「悶棍打」等方式對活貓進行宰殺。
「越折磨,味道越好。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證血液充分被肉質吸收,做出來的貓肉味道好極了。」
7月22日,《新快報》記者對廣州地區的食肆進行了暗訪。
在番禺石基鎮,《新快報》記者進入一老字號貓店,親眼目睹了食肆殺貓、售貓的整個過程。
食肆位於番禺市蓮路右側的一條巷子深處。在外人看來,這裡的一切是那麼的不起眼。被密密麻麻的廠房掩蓋著的食肆,沒有任何招牌。但就是這樣的一間隱蔽的專營貓肉的食肆,在此經營已有7年之久……
在這間不起眼的食肆裡,「吃貓」是件很細緻的事情。進入這間貓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塊已經很陳舊的黑板,在這塊黑板上用粉筆字清楚地標註著各種菜式的價格。
「貓肉10元/斤、貓腦30元/斤、貓腸50元/斤……」
「我們這裡只是分店,總店在石樓那邊,老字號了,包你吃得開心。」身材臃腫的老闆娘熱情地和食客們打著招呼。
為了證明自己供應的是活貓,這些食肆大都讓客人親自到貓舍選貓。在餐廳後面的一間光線陰暗的貓舍裡,記者見到了和此前在槎頭禽畜批發市場見到一樣的情形,昏暗的燈光下是伴隨著一陣陣的惡臭的貓叫聲。
「找只肥的給你們,等著。」沒等記者反應過來,廚師便一個箭步跳進了貓舍,蜷縮在一起的20多隻貓頓時驚恐失措地發出一陣悽慘的叫聲。
廚師左手拎起一支鐵鉗,麻利地夾住了一隻家貓的脖子,而他接下來的一個動作,讓目睹這一切的食客發出一陣驚嘆。
只見廚師左手用貓鉗夾住貓脖子,右手掄起一根約半米長的鐵棍向被夾的貓頭上狠狠地砸了過去。受到重創的貓拼命的掙扎,廚師乾脆將貓甩到地上,繼續用鐵棍猛砸貓的腦袋。貓漸漸地沒有了聲息。
很快,廚師將幾乎斷氣的貓扔到一個紅色的水桶裡提了出來。
「不能完全打死,還要用水煮一下,這叫活煮貓。」旁邊的一個著白色襯衫的男子拍了拍目瞪口呆的記者說道。
食貓客:吃貓肉當治哮喘靈丹妙藥
「常來這裡嗎?這地方這麼偏僻你們也能知道?」《新快報》記者很快和食客們搭訕起來。
「很多年了,這裡挺出名的。」食客魏先生一邊向廚房方向張望一邊說道。
魏先生的同伴告訴記者,魏先生長期患有哮喘和類風溼。兩年前,從熟人那裡得知吃貓肉可以治療哮喘便不厭其煩地愛上了「吃貓」。在他們看來吃貓肉是治療哮喘的靈丹妙藥,2年來,魏先生一家便經常光顧這一帶的貓店。
「真的有效果嗎?不見得吧?」記者試探著問道。
「當然有效了,沒效果我來幹嘛?」伴隨著幾聲強烈的咳嗽魏先生不耐煩地應道。
約40分鐘後,服務員從廚房端上來一鍋熱氣騰騰的貓肉,食客們迫不及待地動起了筷子。
記者隨後對旦港貓店周邊的居民進行了走訪,當地村民反映該貓店生意一直火爆。
「現在是夏天,來吃貓肉的人少了很多,要是冬天,門前的車要排到街尾的。很多都是熟客,時間長了,來的人自然就多了。」一間撞球室裡的老闆告訴《新快報》記者。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