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師只是領路人嗎?作為凡夫弟子應該怎樣理解?

2020-12-03 正法光明

B佛友問:有的教言說上師只是領路人,能否修上去靠自己;有的教言說一切依靠上師就行了,解脫就有把握了,作為凡夫弟子應該怎樣理解?平時怎樣做得到上師加持?什麼是上師加持?

在人間答:我們常常說,上師不是一個人,而是諸佛總集尊,相當於法身佛,視師為佛,是密乘行人最起碼的底線。

01

實際上,上師對我們的恩德要高於佛。

對上師的讚美和感恩,是一切語言都說不盡的,就算將身語意完完全全都供養上師,也不足以報答上師對我們的恩德。

作為弟子,要實修上師所傳的法,法供養是最為殊勝的供養。

當我們將上師所傳的法融入心相續,就根本分不清是靠自己,還是靠上師,還是靠佛法,也沒有必要去區分。

本來我們修法,就是為了修得和上師無二無別,和諸佛菩薩無二無別,所謂的一味。

根本不需要用分別念再去分割,哪裡是靠自力,哪裡是靠他力,有力量就一起使出來。

也就是所謂的凝成一股勁。將一切法總攝為一,將一切法融為當下的一座。

從竅決來說,就是分秒不離上師。憶念上師的時候,會汗毛豎立,頭皮發麻,鼻子發酸,眼淚在眼眶打轉。

02

我們常常念誦的就是上師七句祈請文,念誦蓮師心咒。

念誦祈請文,就是祈請上師賜予加持。念誦心咒就是將上師放在心上,融入心中。

有事沒事都在念,修得好的師兄,一生會完成上億遍,修得差的師兄,一生也會完成上千萬遍。

實修其實很簡單,難怪老媽媽們都會成就,只要念念不忘,念念憶念,必有迴響。

就像佛說了過午不食、日中一食的好處,誰做了誰知道其中的好處。

念佛持咒也一樣,誰念了,誰堅持了一輩子,自然如同啞巴吃蜂蜜,有甜說不出。

那種快樂,就像諸佛化成虹光將你團團圍繞一般,24小時恆時為你灌頂,伴在你的身邊。

上師的加持可不是虛無縹緲的,那可是真真切切的,就像是太陽對地球的加持,潤物細無聲。

03

領受上師加持的方式,就是通過虔誠心,虔誠心越大,得到的加持越大。

這種虔誠心就像你受了傷,想找個人哭,想回到自己的家裡躲起來。

這個人,這個家,就是你的依靠,你的所依,就是我們的皈依境,就是你的虔誠心所在。

所以,我們常常說,皈依上師是非常個人,非常私密的事情,我們和上師之間的親密程度,要超過我們和我們自己之間的親密程度。

比如,我們常常會不自信,但是提起我們的上師,我們的佛法,就會非常自信,非常有信心。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往生的時候,憶念上師就能夠獲得解脫的原因。

因為憶念上師的當下,我們就回到了上師身邊,回到了我們的家,而且非常有信心,非常肯定。

所謂的竅決,不會是很奇特的事情,一定是很普通的事情,普通得習以為常,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入心、才能夠運用到每個當下。

相關焦點

  • 什麼叫根本上師?怎樣才稱得上是佛教密宗的上師?
    什麼叫根本上師?自己有控制不住的、特別的信心出現,以這樣的信心依靠這位上師,這位上師關注弟子,一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一直關注這個弟子,這就是根本上師。知道嗎?這樣才是根本上師。
  • 獲得幸福,從遇見上師開始
    如果一位上師具有菩提心,就稱得上是菩薩。那麼,無論他的修證境界怎樣,都會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利生的事業當中。既然他這樣投入地利益眾生,至少不會有意地傷害我們,一定會盡一切力量引導有緣人走上正途。所以,具有菩提心是作為上師不可或缺的條件。
  • 切勿草率依止上師,要依止具有法相的上師!
    既然親近善知識相當重要,那一個人在依止上師之前,首先一定要觀察,否則,連認都不認識就去依止,末法時代是非常危險的。我就遇到過有些人,聽到一個上師的名字就去灌頂,我問:「那個上師你認識嗎?」「不認識,但他們都去,我也去。灌了好多頂哦,很開心,太殊勝了,上師太好了!」「這個上師有什麼功德?」「反正我感覺他很慈悲,一看他的臉就特別喜歡。」
  • 讓自己和上師心靈相契
    弟子與上師之間心靈相契很關鍵,很多道友也非常希望自己能與上師相應。那麼,使自己與上師心靈相契的方法是什麼呢?對上師要有無偽的敬信心,要經常憶念和祈禱上師。恭敬心和信心是依止上師的非常關鍵的要素。我們不要認為自己沒有在上師身邊,甚至在地球的那一邊,因為離得太遠了,所以上師的加持到不了我這裡。
  • 佛教:很多人為求福報供養善知識,3種方式認清真正的活佛和上師
    但是也有不少人不經詳細觀察這些上師和活佛是否具足善知識的法相,就盲目的依止,好像「一見鍾情」一樣。見到一個活佛或者上師,馬上就皈依做弟子,並且用很多的錢來供養。有的上師清淨心和傳法確實不錯,但有的上師好像並不是這樣,一旦出現問題,這些人會抱怨說「這個上師把我的錢騙了」、「他在感情上有問題」、「他的行為如何如何」……造成這種不良後果的原因,一方面上師有責任,可能他並沒有如理如法地去引導,如果他真是用佛法來引導弟子,弟子不會變成這樣,或者說,上師的行為本身的確存在問題、
  • 上師行儀二三事:這樣的恭敬不是裝出來的
    然後轉過頭來對我說:「弟子,我太愛我的上師法王如意寶了,我對他信心很大很大,希望法王如意寶能夠長久住世,所以我今天把金佛像供養我的上師,好嗎?!」我淚如泉湧,說:「恩師,好的,謝謝您的開示及教誨!」這是大恩上師的心血啊!是老人家通過特殊的方式對我開示甚深密義,直指心性啊!我深深感受到上師的慈悲關愛以及良苦用心。
  • 上師是陽光,永遠照耀你
    二、上師就如太陽,他的光芒會永遠照耀著弟子只有一顆虔誠恭敬的心不夠,你沒明白修行的真正內涵、佛法的真意,這樣你也接受不了耀眼的陽光。光明不照二貨,你識得真麼既不二,我說真,你當真還是二!無明只有光明才能照破,又要加上自性的開示,才能悟入。而光明、開示都要上師,故上師的光永遠照耀著弟子。上師放的是不生不滅的光,所以才能永遠照耀其弟子。
  • 密宗金剛乘上師的資格
    密宗金剛乘的上師密宗金剛乘的上師資格要求極其高。(一)相續清淨,淨持律儀。未違犯外別解脫戒,內菩薩戒,密乘三昧耶戒。沒有違犯灌頂時所受持的誓言和其他戒律。(二)廣聞博學。讓弟子依照上師的言教行持。密宗金剛乘的上師資格遠遠不止這七條,我只是說個大概,嚴格來講,篇幅很長,長篇大論。
  • 慈誠羅珠堪布最新開示:教你如何依止上師
    如果自己都沒有開悟,想作為密法上師很難。達摩祖師也說,禪宗的上師都需要開悟。大圓滿和密法上師更需要開悟。七、一心利他:大悲心遍滿。八、極少瑣事:已經斷除對現世世間的貪執,不像普通人那樣去追逐現世的名利。九、精進修持:為出輪迴,為來世精進修持正法。如果不修行,只是通過各種手段去追逐名利,連普通上師的資格都沒有,更不要說密法上師了。
  • 「上師」與「法師」有什麼不同嗎?
    對「上師」一詞的理解還是有點可以更精確的餘地。「上師」並不狹義指自己的師父,從來沒有這個傳統說法。「上師」的藏文是bLa-ma,並不必然指金剛上師,也沒指自己師父的意思在內。「上師」一詞,本來和藏傳沒有必然關係,並非特指「西藏體系的師父」,正如guru只是指「師長」而不指「印度的師長」一樣的道理。「上師」和「法師」,根本無高低差異,大部分情況就是可以互換的禮貌稱呼。譬如我們稱祈竹活佛為「法師」完全沒有不禮貌或者低於「上師」的意味(我寫的官方版本簡介就是一貫用這個詞)。
  • 佛陀真的會生病嗎?——索達吉堪布傳講《維摩詰經》
    有些人認為,廣聞博學很重要,但若沒有持之以恆地精進行持,就會像阿難一樣,佛陀已經成道,他還只是一個凡夫侍者,直到佛陀涅槃後才獲得阿羅漢果位。可見精進與否造成的差距,有著雲泥之別。有些佛教徒雖然智慧並不出眾,但由於長期精進,最後獲得了超勝的修行境界。如講考班的道友中,有些並不算智慧超群,卻一直堅持不懈,最後獲得了不同的學位。
  • 與上師相遇是一種緣分
    當累生的因緣成熟,師徒相遇的時候,弟子的內心總是難以言表。大多時候是師父找弟子,有時也看似是弟子找上門來,但師父心中自然明了,當師父一眼認出了弟子時,而你卻全然不知。此是師父強化有為,而令弟子進入無為中道。恩師就像一面明鏡,從內散發清淨、覺性和智慧,讓弟子照出了自己業障深重。這樣來來回回的磨練,等弟子身上粗重的習氣磨掉後,才能建立內心的「信」「任」,這時師徒間才會有傳承特質的溝通。這時你才有能力感受和領悟到師父笑語言談中無盡的悲心,你才能體會師父為弘法利生一路走來的苦難與辛酸。
  • 智敏上師:儒釋道是一家?這是對佛教的極大錯解
    儒教更不同,它不講出世修行,只是世間教育一類的,它提倡忠孝,講仁義道德。教世間行善,是對的,但是它每逢過年祭祀祖先,就要殺掉活的畜生來祭,所謂三牲,殺牛、馬、羊三種畜生,殺了祭祖,這是說皇帝太廟裡祭祖,每個皇帝每年都這麼祭,這個他們認為極好,孝嘛!是實行孝道。但是從佛教的眼光看,殺生,好不好呢?把活活的生命殺掉祭祖,是給他們祖先增福,還是累害了他們呢?
  • 當祈禱上師時,你會祈禱得到些什麼
    堪布:我們當中有些人可能會認為上師只擅長教授佛法,而對其他一些事,比如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如工作、家庭、身體等出了狀況,恐怕祈禱上師不會管用吧。這麼想是不對的,在任何情況下,你都可以祈禱上師。■ 自己的所求真的必須實現嗎?■ 工作順利,家庭美滿,身體健康,如果沒有這些,活著是不是就沒有幸福、自由和價值了?
  • 視頻丨智敏上師:五十二載弘揚俱舍 培養和合僧才
    鳳凰佛教專訪智敏上師(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曹立君)編者按:2017年8月5日晚8時,智敏上師因病在多寶講寺安詳示寂,世壽91歲,戒臘62夏。2014年9月,鳳凰佛教曾在上虞多寶講寺與智敏上師進行了2個多小時的深度對話,智敏上師為我們講述了他的出家因緣和半個世紀的求法之路。一代高僧遠去,天地含悲,祗樹凋落,鳳凰佛教再次編發該次對話,以此緬懷智敏上師。以下為文字實錄。五十二載弘揚俱舍培養合格僧才鳳凰佛教:上師您看您走過這麼長的道路,您有遺憾嗎?
  • 一代高僧智敏上師在多寶講寺安詳示寂 世壽91歲
    (圖片來源:鳳凰佛教)訃    告當代弘揚俱舍第一人、浙江省佛協諮議委員會委員、深受社會各界尊敬、廣為弟子愛戴的多寶講寺住持上智下敏上師,於2017年8月5日(農曆六月十四日)晚上8時因病在多寶講寺安詳示寂。
  • 類烏齊寺登真活佛圓寂顯瑞相 帕確活佛撰文憶上師
    依照藏傳佛教,上師圓寂時至少要三天時間觀察圓寂法體,不可隨意亂動。到了藏曆14日早上,上師的兩個鼻孔流紅白菩提同時坐墊上也流出殊勝明點精華。弟子們都更加充滿信心和確定了上師已圓寂涅槃,同時也確信他的圓滿成就。在洗法體時同時天空也在降甘露雨,洗完時雨也停了。15日(藏曆)早上,法體迎請寺廟途中天空還飄下祥瑞的,潔白的雪花還有彩虹。天空一直都出現彩虹和太陽圈。
  • 釋迦摩尼佛的密乘法脈——大日明王上師SunGuru
    《釋迦摩尼佛的密乘法脈--大日明王上師》釋迦摩尼佛本身就是上師,兩千五百年前示現成佛,是幾千次示現成佛的其中一次。釋迦摩尼佛在古遠前,依止燃燈古佛上師,在密嚴剎土授記成佛。燃燈古佛也被稱為過去佛,是釋迦摩尼佛的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