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躺床上都會尿失禁 苦不堪言 這病其實可追溯到20年前

2021-01-16 瀟湘名醫

每日商報訊 上了年紀,總是憋不住尿;尿意突然來襲,等不及到廁所就尿褲子了……很多人飽受這些「小便問題」的困擾,尤其是中老年女性,尿頻、尿急、憋不住的情況著實不少。

「尿失禁是盆底功能障礙的一種,也是困擾老年人的常見病,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以下簡稱「浙中醫大二院」)泌尿外科副主任胡青醫生提醒,「一旦出現尿頻尿急、漏尿等情況要及早就診,以排除膀胱過度活動症和壓力性尿失禁的可能。」

87歲老人尿失禁20年

一直拖到躺著都漏尿才就醫

杭州的張奶奶今年87歲,與老伴兒生活在一起。本來可以好好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但一直被一個「難言之隱」困擾著,導致她退休後20年都沒有跳過廣場舞,更別提出去旅遊了。

退休後不久,張奶奶就發現自己控制不住小便,在咳嗽、大笑的時候總會「尿褲子」。後來,幹家務活或者稍微用力時會漏尿,大他兩歲的老伴兒不得不承擔所有的家務。到80歲時,情況更為糟糕:走幾步路都要漏尿。她不得不24小時墊著衛生巾,悶熱難受不說,還瘙癢難耐。如果不墊上,褲子就溼漉漉的,無法出門走親訪友。

這兩年,張奶奶漏尿的情況更為嚴重了,最初坐著尿,後來只能躺在床上,還是漏尿。她的老伴兒沒法照顧,兒女們才發現事情的嚴重性,將她帶到浙中醫大二院泌尿外科求助。

胡青檢查後發現,張奶奶的下身有腫物脫出,是子宮和陰道壁,不但盆腔臟器重度脫垂,還伴有重度壓力性尿失禁、下尿路感染。但張奶奶年紀太大,又有高血壓、腦梗等多種疾病,如果通過手術治療,難度很大。

經過多學科的討論,泌尿外科團隊為張奶奶做了盆底修復手術。幾天後,張奶奶拔掉尿管順利出院。她拉著胡青的手說,「這20年來,我的褲子都沒這麼幹爽過,好後悔來晚了,白受了這麼多年的苦!」

尿失禁在女性中很常見

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

胡青介紹,女性的盆底猶如一個彈簧床,生產會使盆底肌肉受損,導致盆底肌肉鬆弛、功能障礙。此外,長期便秘、肥胖、咳嗽,經常提重物等,也可能損傷盆底肌肉。據統計,我國45%的已婚已育婦女患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礙,約25%-50%的女性有過尿失禁的經歷,且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

尿失禁定義為尿液不自主地從尿道外口流出。主要分為:壓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等,其中壓力性尿失禁在女性中最常見,約佔50%左右。壓力性尿失禁是指突然腹壓升高,如咳嗽、打噴嚏、大笑、跑步、搬重物時或僅突然站立後,出現尿液不自主漏出的現象。

尿失禁給患者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便,經常「尿褲子」使內褲有一種洗不去的難聞氣味,更嚴重的有可能導致泌尿生殖系統感染。除此以外,由於外出不便,影響了社交和工作,長此以往對身體和心理是一種很大的傷害。

「一般可採取康復治療,主要運用電刺激及生物反饋。如果經過盆底評估結果比較嚴重,則需要手術治療。」胡青建議,女性應該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早期進行盆底功能障礙的預防或康復訓練,可以安全、有效、低成本地緩解病情發展甚至避免患病。

減少尿失禁發生

可在家做盆底肌鍛鍊

雖然尿失禁對中老年女性的生活質量影響很大,但不是所有的尿失禁患者都需要手術,胡青認為,「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輕度壓力性尿失禁(尿墊試驗漏尿量小於2克)僅在用力咳嗽、打噴嚏時漏尿,對於這類患者,我們建議保守治療:可通過以縮肛為主的盆底鍛鍊來改善症狀,每次收縮肛門堅持5秒鐘後放鬆為一次,每20次一組,每天做6-10組。如果出現走路、起立等日常行為時也出現漏尿,那麼就達到了中度(尿墊試驗漏尿量2-10克)。

中度患者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採用中藥、盆底訓練、經皮穿刺神經電刺激盆神經、生物反饋、磁療等中西醫結合保守療法。

重度(尿墊試驗漏尿量大於10克)則隨時隨地都會漏尿,包括平躺,目前可以通過手術達到微創局部組織修復,重建新的組織架構的目的,解決女性盆底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的雙重難題,提高了治癒率,降低了復發率。

胡青建議,所有年齡在育齡期以上的女性都應該認識到,尿失禁是一種疾病,而且可以被治癒。患者應摒棄「尿失禁是不光彩的醜事,不可告人」的錯誤觀點,也不應懷有「無性命之虞就沒什麼大不了」的想法,「能捱就忍耐」只會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來源:杭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尿失禁讓人感到自卑,不想出門,那麼老人尿失禁了該怎麼辦?
    尿失禁雖然不會致命,但對一個人的生活品質影響很大。許多研究顯示,尿失禁還會影響到一個人情緒,讓人感到自卑,甚至人際關係變得疏離。兩成以上老人有尿失禁困擾根據調查, 65 歲以上的老人,尿失禁比率高達20 ~ 30% , 80 歲以上的人尿失禁的比率更超過 30% ,年紀越大比率越高。尿失禁對男女的影響都很大,甚至會讓這些人拒絕社交。
  • 疝氣、尿失禁…這些小病登上了頂級醫學期刊
    何謂小病?其實是相對於大病、絕症而言的。一場大病(絕症),短時間內幾乎將整個人、整個家都給摧毀了去。但小病,也會損害健康,卻似溫水煮青蛙般;還會讓你時常陷入痛苦之中,就像衣服上面的頑漬,看著難受,卻不容易洗掉。其實,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病,也是國際頂級醫療期刊追捧的研究對象。
  • 56歲老人照顧80歲中風母親兩年,訴說:我也想孝順,只是太苦
    01 老人的苦前幾天寫了一篇關於「老人55歲後苦」的文章,引發了很多網友的共鳴,被轉發800 多次,收藏400 多次。其中有網友紛紛留言:「怎麼不談有多少55至60的人還為自己的父母操勞,那才叫難心呀……」「主要還有照顧老人的苦」「錯了,生活最苦是照顧上面老人……」照顧老人苦嗎?
  • 90%產後女性逃不過尿失禁 不怕!尿失禁可防可治
    之前某知名歌星在網上提到,產後日常生活中打噴嚏、跑步都會漏尿,後被診斷為壓力性尿失禁及子宮脫垂2級,直到做了懸吊手術後才得以緩解。很多網友都在為她的勇敢分享點讚,但現實中很多人很難把這種事說出來,選擇繼續隱忍。經數據顯示,我國受漏尿困擾的女性將近1億人數。
  • 「三明治」式的生活開始找上退休老人,讓老人們苦不堪言
    因為年紀大了,這兩年相繼出現了耳聾、眼花的毛病,因為胃口不好,吃飯的時候需要把一些食物製作成糊糊,有時候還要單獨給老人做飯,這都是次要的,81歲的老人還出現了大小便失禁的情況,情緒上也變得越來越古怪,老人已經出現了老年痴呆的前兆,動不動就發脾氣,所以張阿姨在照顧老母親的時候,越來越力不從心。
  • 穴位按摩法幫你緩解尿失禁
    尿失禁是老年人常見的症狀,指患者的尿液會不由自主的流出來,有些患者在用力的時候就會出現尿失禁的現象,這給日常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也給心理上帶來的極大的負擔,那麼尿失禁該如何治療呢?下面中醫就為大家介紹緩解尿失禁的穴位按摩法。中醫認為,尿失禁多與腎虛不固有關,選用穴位按摩、艾灸的方法可以緩解尿失禁症狀。
  • 八旬老人與病妻車輪上的愛情故事:與子偕老【2】
    原標題:八旬老人與病妻車輪上的愛情故事:與子偕老   吳在仁告訴記者,有時帶妻子出門會在車上帶一把椅子,遇到坑窪地就把妻子攙扶到平坦地,坐椅子上等自己挪車。   「妻子年輕的時候喜歡看熱鬧,所以自己經常帶著她到離家20多裡的鎮上走走、看看。」
  • 公公大小便失禁 好媳婦每夜起身四五次照顧老人
    不為名,不為利,只求心安,只希望老人能幸福安康地度過晚年。     ▶丈夫早早去世,婆婆有糖尿病,兩個兒子需要照顧,一家人的生活重擔全部落在了一個女人身上,除了這些,讓張粉靈更為難受的,是公公患腦血栓大小便失禁,她不但不能出遠門工作,還要天天為公公擦洗身子,其實這讓她很難為情。每天多次為公公擦屎尿,每夜還要起身四五次為公公擦洗身子,張粉靈常常身心疲憊。
  • 狗狗尿失禁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教你如何解決和治療
    不管什麼時候,狗狗隨地小便或尿失禁都會讓人非常煩惱,當你不得不清理房間還不能打罵狗狗的時候,甚至會因此感到非常沮喪。其實這個時候我們不能只顧著生氣,了解狗狗為什麼會出現尿失禁症狀才能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 狗狗尿失禁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教你如何解決和治療
    不管什麼時候,狗狗隨地小便或尿失禁都會讓人非常煩惱,當你不得不清理房間還不能打罵狗狗的時候,甚至會因此感到非常沮喪。其實這個時候我們不能只顧著生氣,了解狗狗為什麼會出現尿失禁症狀才能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 尿失禁分4類,每類都需留意?4種方式可應對
    患上尿失禁很可怕?先知道它的分類,才好對症下藥:真性尿失禁真性尿失禁是由於尿道括約肌受損失去彈性,即閉合的的能力下降或者是由於腦出血,腦梗,癱瘓等疾病導致的尿失禁,這一種情況下的尿失禁是不易治療的。一般只能通過人工尿括約肌植入或者長期留置導尿管來改善。
  • 十年"撒尿狗"今擺脫 男孩治癒尿失禁[圖]
    今年10歲的張兵家在湖南農村,自小患尿失禁,寡居的媽媽每天要為他換洗7套衣褲,學校也將他逐出校門。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近日率先在國內運用懸帶法治好了張兵的病,還減免了手術費和藥費。張兵的媽媽昨天激動地說:「廣州的好心人真多!」
  • 女性「尿失禁」——上億女性羞於啟齒的秘密,你了解多少?
    你可能很難想像,身邊的很多女性朋友,她們竟然都在遭遇「漏尿」這一尷尬事兒!打噴嚏、咳嗽或者運動時感覺尿就流出來了有時大笑幾聲都會「漏尿」「笑尿了」真不是誇張據調查研究發現,我國約有23-45%的女性受到不同程度尿失禁的困擾,據估計患者至少超過1億人。特別是在女性絕經後,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尿失禁,發生率高達50%。那麼,尿失禁有哪些類型和原因呢?
  • 準備好這幾樣東西,伺候癱瘓老人省心、省力、省時間!
    誰都希望家裡的老人健康、長壽,可人年歲大了,身體機能下降,哪能不得病?要得的是小病還好說,住幾天醫院、吃點藥就好。要是得個大病,突然一下子癱瘓在床,那就不光苦了老人自己,也拖累了照顧她的家人。試想一下,每天一睜眼就要伺候老人的吃喝拉撒是種什麼樣的體會?而這樣的伺候一天當中還要反反覆覆重複很多次,要是老人再有個褥瘡、精神還不好、情緒也不穩定,會不會給人累到吐血?
  • 可躺床上泡澡的老人專用浴缸獲專利 (圖)
    老人躺在浴蒸床上就可以洗澡 河南商報記者 王春勝/攝 浴缸上有門,進浴缸泡澡不用抬腿;蒸房上有呼吸口,老人享受桑拿時,不會缺氧;搓澡床上有噴頭,失能老人可以躺在床上「泡澡」。2007年,一位自理老人在房間裡洗澡,不小心滑倒,摔斷了尾骨。 趙瀅說,從1998年到2007年,公寓陸續有五六位老人因洗澡摔倒,老人、家屬、院方都受到損失,她決意造專門適合老人用的浴缸。 「我去建材市場找老人專用洗浴用品,整個鄭州跑遍了,結果是徒勞。」趙瀅說。
  • 尿失禁自我鍛鍊療法—盆底肌訓練和膀胱訓練
    >2533篇文章 我們上一次介紹了尿失禁的診斷分型以及病因病機。盆底肌訓練 (參照《女性壓力性尿失禁診斷和治療指南(2017)》) 盆底肌訓練(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PFMT)又稱為凱格爾(Kegel )運動。盆底肌訓練為治療尿失禁的一線療法,尤其是壓力性尿失禁或是以壓力性尿失禁為主的混合性尿失禁。(A級證據)。
  • 「笑尿了」是種病 七成中老年婦女受困尿失禁
    這種疾病嚴重影響到女性的生活質量,特別讓人焦慮。為此,上周五,羊城晚報攜手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嶺南分院泌尿外科舉辦健康大講堂,全面解讀尿失禁。  尿失禁有輕、中、重三度  據我國部分地區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尿失禁發病率為18歲以上者佔5.9%,18-40歲者佔1.1%,40歲以上者佔10%,老年婦女的發病率甚至高達70%。
  • ​為什麼婦女容易尿失禁?
    ​為什麼婦女容易尿失禁?但從性質上講,這種尿失禁現象是由於尿道肌肉力量減弱或收縮無力,不能有力地關閉尿道,抵擋不住腹壓增高的衝擊,才造成漏尿,所以醫學上稱為壓力性尿失禁。那麼,為什麼婦女好發壓力性尿失禁呢?原來,女子尿道長得既短又直,本身就容易讓尿液流出,再加上圍繞尿道的一些括約肌並不太強壯,收縮力量不太強,往往抵擋不住高腹壓的衝擊。
  • 「喜來健」理療床虛假宣傳 眾多老人有病不求醫
    日前,有消費者投訴稱,「喜來健」溫熱理療床在穗熱銷,眾多老人深信其包治百病的虛假宣傳,有病也不到醫院治療。有人花了一萬多元買來「喜來健」,不但治不好失眠反而治出病。據了解,「喜來健」曾因不符合國家醫療器材及保健器材相關規定而被國內多家媒體曝光。
  • 老人離世前,其實都會有3個預兆,多花點時間陪伴吧
    隨著改革開放的到來,如今的生活條件有了更好的提升,農村人的日子也在穩定的變好,老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在提高,大家不需要擔心養老難題,就算是沒有子女的孤寡老人,國家也會集中性幫扶養老,讓其在飲食、住宿、醫療上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