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漢服你知道多少

2021-01-19 慶哥聊歷史

中華民族有史記載的文明歷史就有五千多年了,在這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過程中,中華民族特別是漢民族,創造了一代又一代文明盛世,其中民族服飾文化,也是各民族的文化組成部分之一,到了今天現代科技高速發展的時期,如何將現代生活與中華民族傳統服飾相結合,創造出美麗、適用的服飾及文化, 中國服飾歷史上面源遠流長,從原始社會到夏商周再到春秋戰國時期後續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遼夏金元、明、清,到近現代,都以鮮明特色為世界所矚目,主要以漢服為主,另外還有胡服、旗裝等。

漢服這個名詞是最初其他民族對漢人傳統服飾的稱呼,就像胡人的傳統服飾稱為胡服,而漢人的傳統服飾也就相對的稱為漢服了,因此,漢服主要是指中國上古時期三皇五帝至明末(公元十七世紀中葉)以前,在這數千年中漢族人民所穿的漢族傳統服飾,都被稱為漢服,中國自古即有華夏、中華之稱。在中國各大族群中,漢族是最大的民族,又稱為「華夏民族」或「中華民族」,所以漢服又稱為漢裝、華服,漢服不是指「漢朝服飾」,而是指中國漢族的傳統民族服飾,也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 中華漢民族正是因為有華服之美,而稱為「華」,有禮儀之大而稱為「夏」,所以我們中華民族也簡稱為華夏民族,漢服無論在文化藝術、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武術劍道、音樂舞蹈、品茗茶道等方面,都是最能與中華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服飾,在歷史的承傳與發展過程中,漢服充分展現了古人「仁、義、禮、智、信」的道德內涵,更是純善純美的中國傳統服飾藝術的重要象徵。

很多人從古籍史書中所載推知,認為在遠古三皇五帝時期,先民以鳥獸毛皮為衣,進而用麻作布,後來黃帝正妃嫘祖植桑育蠶,教導人民織布作衣,所以,黃帝時代服飾制度日漸形成,夏商之後,冠服制度逐步建立;西周時期,周禮制度形成,對衣冠禮制有明確的規定,冠服制度逐漸被歸入禮治範圍內,成了表現禮儀文化的方式之一,而漢服至此也日臻完善,商朝時期紡織與刺繡技術十分純熟,最早把衣服分為兩截式的上衣下裳,是中國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當時不管男女,大都腰系寬腰帶,領襟、袖口都有精緻的刺繡滾邊。一位聖者曾說過:「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天人一朝民,一朝文化,一朝服飾。」所以,中國古代服飾不僅隨著改朝換代而改變,朝代之間服飾特點也有很大的分別,也各自反映了不同朝代的文化,從中更體現出不同時期人類被賦予的智慧。

漢服最主要的特色是交領右衽、袖寬且長、以繩帶繫結取代扣子,穿著漢服讓人神態舉止有含蓄內斂、端莊穩重、瀟灑脫俗的氣質與美感。這些特色不僅有別於其它民族的服飾,就連與深受漢服影響而產生的和服、韓服也不同,跟西服更是大大的不相同,漢服的樣式因其領口、束腰、袖型裁剪方式的不同,可以變化出幾百種不一樣的款式,多數的學者專家一般將漢服分為九種款式∶上衣下裳、上襦下裙、上衣下褲、衣裳連制、直裰、袍衫、闌衫、褙子、半臂。

任何一個民族的代表性服飾,首先涉及到的是民族文化認同問題,而不僅僅是審美的問題了,有些同學喜歡Cosplay不如穿上漢服來弘揚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吧.

相關焦點

  • 漢服一共有多少種類 漢服主要分為幾種
    隨著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興起,漢服文化也逐漸出現在人們面前。到目前,國內已經出現了多家比較知名的漢服淘寶店,以及很多的漢服愛好者。但是,關於漢服的小知識你了解多少呢?知道漢服一共有多少種類嗎?不知道的話,一定要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 漢服,勢不可擋的的中國美
    如果問有多少人會穿漢服上街,相信重回漢唐的買家中有百分之七十的人都會舉手,因為大家都是漢服日常黨!  經常,大家會受到別人的質疑,數次解釋卻得不到相應的共鳴,但是大家也都釋懷,因為知道還有和自己一樣的人在堅持,我們都有一樣的理想——將漢服融入生活。
  • 漢服類型你了解多少?晉制漢服瀟灑,唐制漢服俏麗,宋制漢服含蓄
    說到漢服,大家常常認為是漢代的服裝,其實這種理解是不夠準確的。漢服也被稱為華服,泛指帶有漢民族特色的服飾。一般來說,剛入圈的女生看到最多的一般都是明制漢服,再加上對於漢服起源發展了解不夠多,因此,便將明制漢服當作正統或者真正的漢服。殊不知,漢服雖然是小眾服裝,但也有很多種類型。
  • 憑什麼劉亦菲演中國故事,穿中國漢服,卻用英語臺詞?
    從去年開始,就有網絡傳言,劉亦菲即將接拍真人版電影《花木蘭》,想必花木蘭的故事,很多小夥伴們都是知道的,先不管歷史上是否真實的存在過這個人,但從文學角度來講,花木蘭就是一位奇女子,在男尊女卑的時代裡,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硬生生以女兒身在戰場上建功立業創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而花木蘭即將拍成真人版電影也是引發了一眾歡呼。
  • 漢服圈大佬知多少?有人一笑千金,有人備受爭議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春秋左傳正義》。這裡的「華」,指的就是華美的漢服。漢服,估計是當下最火的一種風尚吧。網絡上已泛濫成災,大大小小的網紅都在秀,時不時就刷屏。像成都、廣州這些城市,大街上隨處可見穿漢服的小姐姐。
  • 中國漢服在老外眼裡怎麼看的?除了說仙女下凡,還有這樣的評價!
    日本國家有和服,歐美國家有西服,而我們中國人有漢服。漢服本身就是我們古時候用來撐門面的服飾,歷經多少個朝代,它依舊是一種生活美學,更是無數中國人生活方式的延續,為了彰顯我國的民族文化,很多中國人在去外國旅遊的時候,會穿上漢服出遊,走在外國街頭,經常會讓外國人投來驚喜和讚美的眼神,很多還會直接感嘆:「這是仙女下凡啊」!
  • 漢服起源於漢朝?別鬧!這才是漢服的歷史!
    漢服,是漢朝人穿的衣服嗎?有這樣的困惑的人不少,但是很可惜,這樣的猜想是不對的,因為漢服和漢朝的關係也就是差不多是漢人和漢朝的關係。漢服的真正意義其實是漢人的衣服,猶如很多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飾,漢人自然也有自己的服飾,而這些服飾的統稱就是「漢服」!
  • 為什麼我們中國的漢服不像日本和服一樣普及?原因或許在這
    去過日本旅遊的小夥伴們,對日本的和服文化應該是有一定了解的,是的,可以說,日本的和服基本上是中國漢服的繼承和發展,在如今日本社會中和服的地位是很高的,甚至已經成為了日本的一種民族文化象徵,走在日本的大街上你會發現經常有穿著和服的女子走來走去,同時這些衣服大都華麗非常精緻,穿在在身上一種特別的美感
  • 漢服科普|超級小白的入門級漢服概念解讀
    1、漢服是什麼?漢服,顧名思義,即「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在款式和服裝體系上有別於其他民族,但現代漢服不再拘泥於漢族內,是一種美的符號,更是一種民族文化精神氣象的外在體現。形制,就是款式;版型,就是服裝形狀,是你穿上身好不好看的依據。3、唐制、明制等這些名詞是什麼?唐制,就是唐代形制,意思就是唐代出現的服裝款式;其餘宋制、明制等也是相同的意思。4、漢服和古裝的區別?
  • 漢服資訊 | 央視CGTN【漢服系列報導】雙語詳解什麼是漢服——平中...
    · 節目預告 ·  你心儀的某款漢服符合形制嗎?  還在唐制、宋制、明制的古代漢服扮演中不能自拔嗎?  何不嘗試現代漢服?  ——  平中交右,寬褖合纓八字訣可以幫你!  央視CGTN歷時一個月,視頻動畫權威總結歷代漢服普遍共性,讓你的漢服既合形制,又適今人,敬請期待!
  • 漢服資訊 |【西塘賞花季】漢服十二花神——我們在西塘等你!
    」,藉助中國西塘漢服文化周這一具有號召力的品牌文化活動,4月18日、19日,西塘古鎮景區將開展「西塘賞花季」的活動,屆時將開展「十二花神花船巡遊」、「十二花神粉絲見面會」等活動,歡迎廣大漢服同袍和遊客參與。
  • B站知名UP主用全英文視頻為漢服發聲,漢服不是韓服,請尊重歷史
    只不過old先的這個回應並沒有讓這些韓國網友消停,他們繼續在網上吐槽我們中國的漢服,說漢服就是來源於韓服。一時間,漢服和韓服之爭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就連電視劇導演於正都下場DISS了韓國人,說韓國古時候就是中國的屬國,根本沒有什麼自己的東西。
  • 旗袍,漢服,唐裝哪一種更能體現中國女性美?
    關於究竟是哪種服裝好、更能代表中國,一直是大家爭論的焦點。中國「國服」這個名稱,似乎在大眾心中各有定位,有人說是漢服,有人說是旗袍,有人說是唐裝。似乎每個人都有他們自己的道理。不過在小編看來,很難說出究竟是哪個是國服,但是就影響力來說,旗袍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遠遠大於其它兩類。旗袍是什麼?
  • 漢服中經久不衰的經典款——唐制漢服,究竟因何能流行千年?
    現如今,漢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變得越來越常見了。大家在穿著漢服、體會漢服的美麗的同時,是不是也想要了解漢服的特點呢? 但是,漢服歷經的朝代那麼多,所以大家肯定是要一點一點,分朝代的去進行了解的。相信大家也都知道,齊胸襦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算是穿著度比較高的漢服了。
  • 漢服潮流的浪漫情懷:霧生漢服的漢洋折衷精緻美學
    原標題:漢服潮流的浪漫情懷:霧生漢服的漢洋折衷精緻美學從本世紀初,漢服復興的過程中,此時的女性意識抬頭,現代東西方美學融匯,出現很多優質的漢服品牌風格,交織出華麗又內斂的兼容特色,而2020,霧生漢服用獨特的漢洋折衷視角再現浪漫的現代風潮漢服。
  • 漢服風潮正當時
    2019年,淘寶平臺上漢服成交金額首次突破20億元,在阿里平臺下單購買過漢服的消費者人數逼近2000萬大關。漢服風潮的背後,一個新興的文化消費市場正在快速成長。持續升溫的一股風潮3月26日晚,第三屆「中國華服日」線上晚會如約而至。當天,超過1000萬人湧入各平臺上的共青團中央官方直播間,「中國華服日」話題的全平臺閱讀量達11億次。
  • 穿漢服就是異裝癖?身著漢服到底會發生什麼不可描述的事?
    漢服,又稱漢衣冠,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她不是單指漢朝的服飾,而是從黃帝即位至明末這四千多年中,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變的禮儀衣冠體系。2003年11月22日,電力工人王樂天身穿漢服走上街頭,掀起了一股漢服復興潮。15年過去了,跟王樂天一樣的漢服推廣者已越來越多,南昌也不乏像王星、徐越、祝婕一樣的漢服愛好者。
  • 漢服【款式圖&結構紙樣】合集!(附漢服通用詞彙百科)
    在這個多元的社會,復興漢服和傳統文化,不可能是為了撿文化糟粕,更不是為了固化世界。復興漢服,更多的是找回中國式優雅的生活方式,重拾民族千年的記憶。  因為有漢服,傳統中國顯得瑰姿豔逸。因為有你我,漢服得以重現光芒。  今日相聚,感謝有你,慶幸有我。  這個介紹,只是漢服常見的款式,為了便於閱讀,是按照裁剪方式來分類的。
  • 穿漢服,去千年古城!第一屆漢服博覽會將於5月舉辦
    博覽會分為漢服趨勢發布和漢服論壇兩大學術交流板塊。漢服論壇將包含「漢服美學」、「漢服產業」、「漢服經濟」三個模塊,將邀請漢服領域專家學者、意見領袖、漢服品牌、設計師等,就漢服美學、漢服產業鏈構成和發展現狀、漢服經濟的模式和前景等議題進行探討。始於衣冠,達於博遠。
  • 還在覺得漢服單調無味?建議搭配這些小配飾,讓你的漢服瞬間驚豔
    作為小眾服飾,漢服不僅承載著漢文化,同時還古風古色,有一種別樣的古典美。也是因為這樣,漢服深受年輕人的喜歡。但是,傳統的漢服比如說明制漢服,雖然正統但是有很多不可避免的缺點,比如說顏色過於單一併且,款式也比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