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漢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變得越來越常見了。大家在穿著漢服、體會漢服的美麗的同時,是不是也想要了解漢服的特點呢?
但是,漢服歷經的朝代那麼多,所以大家肯定是要一點一點,分朝代的去進行了解的。相信大家也都知道,齊胸襦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算是穿著度比較高的漢服了。那麼,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說一下最常見的,唐朝漢服特點吧!
所謂的唐朝漢服呢,也可以叫做唐制漢服。唐制漢服的種類,其實也有很多。一種是傳統的襦,裙裝,這種風格一般流行在初唐時期,基本上是沿襲了自東漢以來華夏婦女傳統的上衣下裳制。
唐朝漢服中的婦女,上衣種類一般分為襦,襖,衫三種。襦是一種衣身狹窄短小的袷衣或棉衣。襖長於襦而短於袍,衣身較寬鬆,也有袷衣或棉衣。
襦、襖有窄袖與長袖兩類。漢服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賽裡斯國的體現,承載了中華民族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其實,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總說到的衣裳二字,其實衣是衣,裳是裳,衣是上身穿的,裳其實是指現代所說的裙子,衣與裳分開。這種婦女的服飾不是連衣,而是分兩截的穿法,一直延續到明末。
上衣的穿法,基本上是右衽交領或對襟系上帶結,下面的裙子圍起來,系上長長的裙帶,上衣或者掖裡面或者自然的鬆散著,後來這種鬆散的上衣不斷加長,一直覆到膝蓋部,後來也就發展成了明代的褙子。
當然啦,他們在穿著漢服的時候,還會在外面直接套上罩衫。罩衫一般都很華麗,基本上都是拖擺至地,有的達幾餘米。比如,有的袖闊4尺,裾曳地達到5尺。因此,如同後來的歐洲一樣,衣擺的長短決定著婦女的身份地位。
另外,他們穿著的罩衫一般都是廣袖的,廣袖就是人們常看到的寬大的袖子。唐代的廣袖基本呈方片形,類似今天的和服袖子。另外還有一種晚唐時期的禮服,都為宮廷命婦所著,稱為釵鈿禮服。
到了中晚唐時期,服裝中加強了華夏的傳統審美觀念,開始復古。從以顯出女子身材為主,逐步恢復到秦漢那種寬衣大袖,飄逸如仙的風格。服式越來越肥,這種風格定了型一直影響到後期華夏女裝的基本理念,既寬鬆隨體肥大。這自然在後來也成了禮教所要求的對象,柔和自然,無形無欲。
看完這篇關於唐朝漢服的特點的文章之後,大家對於唐朝漢服的了解是不是也變得更多了呢?大家在穿著漢服的時候,還覺得哪個朝代的服飾比較有意思呢?一起留言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