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潘軍註冊了一家民族用品有限公司,短短3個月,就有了2家加盟店,從註冊公司到「開枝散葉」,在高效審批及利好政策的帶動下,他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紛紛成為小老闆,開始創業。
加入創業大軍的不只有潘軍和他的小夥伴。截至2020年10月底,全省各類市場主體累計達到485246戶,註冊資本14376.87億元,較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12.57%和7.73%,較2019年年底分別增長8.81%和7.91%。
市場主體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是提供就業機會的重要載體。「十三五」期間,青海省商事制度改革大大降低了市場準入的制度性成本,改善了營商環境,激發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情,促進了青海省市場主體飛速增長。為培育和發展市場主體,青海省陸續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齊抓共管、各方發力、創業高漲、活力迸發的局面,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著力打造推動市場主體發展一流環境
自2018年以來,青海積極推進網際網路信息系統建設,切實加強部門信息共享共用,著力強化企業開辦便利化服務。2020年6月初,青海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壓縮企業開辦時間至3個工作日實施方案》,建立實施「一窗通辦」「一網通辦」「一事通辦」企業開辦新模式、新機制,不斷完善和改進企業開辦便利化措施,持續優化企業開辦環境。
同時,青海通過開放企業名稱庫、下放企業名稱登記權、實行企業名稱自主申報以及取消企業名稱預先核准審批,將原來的企業名稱、企業設立、發票申領、印章刻制、參保登記5個環節逐步縮減到企業設立、發票申領、印章刻制3個環節,並實行住所(經營場所)、經營範圍自主申報,進一步減少了企業開辦環節,縮減了辦事跑腿的次數。
通過全面清理非法定企業開辦條件、認真落實取消行政許可規定、積極優化企業開辦流程,從而大幅削減企業開辦所需提交的申請材料。將部門間「多次提交材料」變為「數據互認共享」,實行相同信息一次填報,相同材料一次提交,推動實施身份核驗、電子籤名和電子營業執照文件共享,實現了營業執照複印件免提交。
積極搭建集設立登記、發票申領、參保登記、印章刻制、銀行開戶等企業開辦事項為一體的網際網路平臺,推動企業開辦事項全程網上辦、就近辦、限時辦,實現了青海省企業開辦事項「一張網」「一站式」辦理。發揮商業銀行營業網點多、人員素質高、硬體設備足等優勢,首批在西寧市10個營業網點提供企業設立登記幫辦、代辦和營業執照列印服務,實現了企業開辦「就近辦」「網上辦」和營業執照辦理「零見面」。
此外,在青海省59個政務服務中心開闢自助服務區、幫辦指導區、一窗受理區,實行先指導、後提交的「一窗受理」工作模式,為辦事民眾和企業提供了多樣化、便利化的窗口服務。
全面提升市場主體發展動力
青海省圍繞提升市場發展動力,綜合運用優化審批、減稅降費、信貸支持等措施,加大對各類市場主體特別是初創期企業的扶持服務力度,做到了「扶上馬,送一程」。
「以前根據法律法規要求,住宅用途的房屋一般不能作為經營場所辦理登記註冊,就算以住宅作為經營場所辦理登記,也需要得到物業公司及周邊鄰居的同意,導致我遲遲辦不了營業執照。」網絡經營創業者蔣杭生說,青海省市場監管局推進個體工商戶以網絡經營場所進行市場登記的改革,讓我真正體會到了改革中給力的舉措,在城中區辦事大廳,我辦理了青海省首家淘寶店營業執照,三證合一,前後不到20分鐘,當場辦完就拿到了營業執照。
近年來,我省全面落實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累計減稅降費52.4億元,25萬戶納稅人和94萬人享受政策紅利。
積極推進網絡提速降費工作,實現中小企業用戶平均資費降低15%。健全完善創業貸款擔保融資平臺建設和管理,創業擔保貸款最高額度下調至10萬元,擔保範圍擴大至所有小微企業。
不斷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銀行業機構加強初創企業金融支持,全省新增貸款餘額2655億元,減降準資金全部用於增加民營和小微企業信貸投放,新發放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27.73億元,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同比下降39個基點。
同時,推動企業健康發展。完善事中事後監管措施,推動建立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全面歸集、公示涉企信用信息,按信用約束要求,攔截「老賴」等失信被執行人登記註冊行為,在工程招標、政府採購等活動中對2.9萬戶經營異常企業予以禁入或限制,推動市場主體依法誠信經營、公平有序競爭。
持續提升市場主體發展質量
青海省積極運用產業聚集發展、網絡經濟、對外貿易、高精尖技術人才支撐等措施,幫助企業增強發展後勁,提供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2019年培育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小巨人企業,支持企業技術創新。期間,182家「三型」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合計3.22億元,組織新開41項高新技術領域項目,預計形成新增產值16.8億元,申請專利82件,制定各類標準126項。
對標「一優兩高」戰略,青海省撥付9996萬元,優先支持青海「名、優、新、特」產品領域項目建設以及地方特色、優勢產業領域發展。
舉辦500強民營企業峰會和「青洽會」,在為省內企業學習交流、加強合作提供機遇的同時,籤約引進64個項目,合同資金750億元。「青洽會」開設民營企業家大講堂,舉辦「推動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論壇」等活動,推動青海企業轉變理念。
「我們公司通過參加『市場主體發展促進年』系列活動、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峰會,學習到了省外優秀企業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品牌戰略規劃以及產品開拓市場的成功模式和經驗,認識到存在的差距和短板,意識到要立足資源優勢,從產品的細節和質量做起,打造名優特新系列產品。」可可西裡實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邵勇說。
此外,按照「培育一批,扶持一批,推薦一批,儲備一批」的模式,青海省積極開展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培育工作,新增5家國家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6家省級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大力促進專利技術成果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