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著名書店沒有莫言作品 村上春樹大受歡迎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臺灣著名書店沒有莫言作品 村上春樹大受歡迎

  在一般人眼裡,這兩人差別太大了。一個是滿腦袋玉米花粉的「土老冒」,一個是滿身名牌休閒裝的都市「小資」。

  臺灣淡江大學找我去用日語講講村上。我提出不光講村上,要莫言村上一起講,比較二者的同與不同。對方連聲叫好,鼓勵說大家肯定感興趣。

  是啊,哪能不感興趣呢!一個實際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一個連續幾年是諾獎有力競爭者。我猜想,時下能從學術角度比較這兩位世界級當代東亞作家的人,除了我恐怕不大好找。在一般人眼裡,這兩人差別太大了。一個是滿腦袋玉米花粉的「土老冒」,一個是滿身名牌休閒裝的都市「小資」。換個比喻,一個是揮舞光閃閃的鐮刀光膀子割紅高粱的壯漢,一個是斜舉著雞尾酒杯的眼望窗外細雨的紳士。一句話,簡直是「城鄉差別」的標本。這固然不錯,我也完全承認,但這終究是表層,而若深挖下去,就不難發現兩人的根子有不少是連在一起的。就作品而言,例如善惡中間地帶說、民間視角與邊緣人立場、富有東方神秘色彩的魔幻現實主義手法,以及作為共同文學創作「偶像」的妥思陀耶夫斯基等等。就性格而言,兩人都比較內向,不事張揚。即使成名之後,一個情願歪在家中逗貓兒玩也不外出忽悠,一個寧可回家包餃子也不願意出鏡亮相。

  這麼著,我就兩人的同與不同、似與不似一口氣說了許多。興之所至,最後竟偏離主題,祝願莫言寫出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樣偉大的長篇小說———借用莫言自己的話「偉大的長篇小說,沒有必要像寵物一樣遍地打滾,也沒有必要像鬣狗一樣結群吠叫。它應該是鯨魚,在深海裡,孤獨地遨遊著,響亮而沉重地呼吸著,波浪翻滾地交配著,血水浩蕩地生產著,與成群結隊的鯊魚,保持著足夠的距離。」同時祝願村上春樹早日寫出不亞於他所傾心的陀氏《卡拉馬佐夫兄弟》那樣的復調小說———以村上的話說「裡面有某種猥瑣、某種滑稽、某種深刻,有無法一語定論的混沌狀況,同時有構成背景的世界觀,如此紛紜雜陳的相同要素統統擠在一起。」

  演講完畢,主持人東吳大學L教授誇獎說「極其精湛」。休息時兩位女學者特意告訴我,剛才的演講讓她們加深了對莫言文學的理解。

  會議結束後的第二天,繁體字版村上作品譯者、臺灣翻譯家賴明珠女士主動領我逛臺北。看樣子,她早已把昨天圓桌會議上兩人就村上文體和翻譯風格「打嘴仗」的場景忘得一乾二淨,熱情帶我看了臺灣大學、中正紀念堂、中山紀念堂……最後一站是頗有名氣的「誠品書店」。

  也是因為昨天滿腦袋莫言村上,轉身進門我就留意找莫言,以為莫言的書像在大陸那樣迎門碼堆或擺在書架搶眼位置。豈料左顧右盼了好一陣子也沒找見莫言。一本也沒有———我想決不會是被讀者掃蕩一空,而是書店壓根兒沒上架。至於莫言逆風飛揚的簡約髮式下的憨厚笑容,更是了無蹤影。相反,村上君手託下巴的「思索者」形象赫然入目,漫說中文譯本,就連日文原著都比比皆是,甚至哈佛大學傑·魯賓教授翻譯的英文版《挪威的森林》,也以電影版渡邊和直子頭碰頭形象作封面在那裡碼成一摞。不僅如此,新出的專門介紹村上的日文原版雜誌書也立在那裡:「春樹大學開學了!」翻開一看,標語牌似的方格裡寫道:「村上春樹正該得諾貝爾獎!快得,快快!」我略一沉吟,決定買一本《挪》的英譯本,比較研究一下哈佛教授是不是比我這個非哈佛教授翻譯得契合原文風格?又順手拿了一本村上新作《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交款時賴明珠女士不失時機地拈出她的會員卡,於是我以九折買了《挪》的英文版:250元。新作「恕不折扣」,799元,合計1049元臺幣,折合人民幣約210元。順便說一句,臺灣教授月工資為臺幣10萬掛零。

  假如莫言的書擺在這裡,那麼定價會是多少呢?想到這裡,我對賴明珠女士抱怨道:這不公平,為什麼沒有諾貝爾獎獲得者莫言的書而只有諾獎候補者村上的書?豈非薄內厚外?她笑笑,笑得極其完美。(林少華)

相關焦點

  • 林少華:在臺灣講莫言與村上春樹
    臺灣淡江大學找我去用日語講講村上。我說講村上可以,但要用漢語或「國語」講。這倒不是我刻意凸顯主體性,主要是因為臺灣畢竟是講中國話的地方。再說我的日語終究不如漢語出口成章,何必揚短避長呢!同胞到底容易溝通,當即表示OK。我又提出不光講村上,要莫言村上一起講,比較兩者的同與不同。對方連聲叫好,鼓勵說大家肯定感興趣。是啊,哪能不感興趣呢!
  • 「少年」村上春樹,生日快樂!
    村上春樹說,少年與年齡無關,只關乎三件事:穿運動鞋、每月去一次理髮店而不是美容室、從不一一自我辯解。在29歲之前,他從未寫過小說,也從沒產生過要寫小說、要當作家的念頭。1949年1月12日,村上春樹出生於日本京都,父親是一名語文老師。村上春樹12歲時,他父親和家附近的書店打了招呼,讓他能夠去書店自由地賒帳買書,每月給他結算一次。
  • 翻譯近30年,林少華這樣看村上春樹
    14日下午,林少華作客重慶噹噹書店。從《挪威的森林》到最新的《刺殺騎士團長》,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過去近30年間已有超過40本作品被翻譯成中文而被中國讀者熟知,「村上迷」也應運而生。這背後,著名翻譯家林少華功不可沒……14日,這個一直被中國村上迷稱作站在村上春樹背後、最接近他文字的男人來到重慶噹噹書店,借村上春樹的最新長篇小說《刺殺騎士團》和山城粉絲們展開了一場「解讀與翻譯之間」的對談。活動開始前,林少華接受了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的專訪。自己的翻譯何以成為經典?過去30年間村上的文字發生了哪些變化?林少華的回答,值得每個村上迷細細品讀。
  • 村上春樹再次與諾獎失之交臂 因為作品太火?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方社交網站帳號)9日一大早,#村上春樹繼續陪跑文學獎#衝上了熱搜。一些網友感嘆村上春樹再一次與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還有人曬出其作品中比較經典的句子。也有不少人在討論,村上春樹啥時候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獲獎的可能性有多大?「陪跑」文學獎的村上春樹最近幾年,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都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但基本次次落空。
  • 《林少華看村上》:林少華帶你讀懂村上春樹作品的異質性
    日本著名小說家石田衣良曾經別出心裁地把小說家比作對症而下的藥:三島由紀夫專治憂鬱症,司馬遼太郎是一副漢方,川端康成是特效藥,卻並非對所有人適用。而村上春樹則是一種減肥藥,世上最受歡迎的減肥藥,人人都要吃。
  • 村上春樹的作品《我的職業是小說家》
    第一次接觸村上春樹的作品,是幾年前學習英語時看的英文翻譯本《挪威的森林》。很喜歡的一本書,尺度很大,剛開始有些難以接受,看進去後發現有很多平時觸碰不到的角落也突然變得明亮,似乎一直陰鬱沉悶的情緒被無情地拽出,一下子赤裸裸地亮在眾人面前。
  • 村上春樹,大時代與小孤獨
    中國也是村上品牌的重要消費國。從《挪威的森林》開始,村上春樹的每一本書,總會成為出版市場上的爆款,讓大批本土作家羨慕嫉妒。今年3月,村上最新長篇小說《刺殺騎士團長》的簡體中譯本正式上架,預售時每3秒就賣出一套,正式發售沒兩天,首印的35萬套已全部售罄。鍛造這一奇觀的,除了生產者村上春樹,還有譯者林少華。
  • 專訪|藤井省三:魯迅和村上春樹都是東亞文化的原點
    借用胡適沒有說過的那句「名言」:「魯迅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就像日本東京大學教授藤井省三對魯迅《故鄉》的文本接受史研究一樣,即使在民國時期,不同陣營的人也會對魯迅的文章採取不同的闡釋;1949年以後,魯迅的作品廣為傳播,被公認為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改革開放以來,魯迅的形象逐漸回歸,人們發現他兼具金剛怒目和菩薩低眉兩面,在生活中是一位頗為有趣的「大先生」。
  • 村上春樹4月發新書:事關父親和童年,附閱讀村上春樹節奏指導
    距離《刺殺騎士團長》(2017)已隔3年,村上春樹依舊按照老節奏,在下一部長篇中插入一個短篇或隨筆。在以往的寫作中,小說和隨筆給予人的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和形象。小說是天馬行空,獨往獨來,我行我素,保持距離,而隨筆則娓娓道來,春風吹物,幽默頻發。一個是孤獨浪子,一個是鄰家大叔,這兩種形象共同構成了村上春樹文學作品筆下的整體形象。
  • 朋友口中村上春樹「最差」的作品,卻是我最喜歡的作品
    他和我一樣,都比較喜歡村上春樹。  其實我也知道相比較於村上春樹大部分作品,《挪威的森林》和《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確實沒有得到很高的評價。它們尤其是前者,流傳很廣,是因為讀起來比較輕鬆。
  • 村上春樹最新長篇小說即將在中國臺灣和大陸發售
    原標題:村上春樹最新長篇小說即將在中國臺灣和大陸發售 日本人氣小說家村上春樹的最新長篇小說《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將於10月1日和10日分別在中國臺灣和大陸開始發售。大陸將發行10萬冊特別裝訂版,臺灣也將發行2-3萬冊特別裝訂版和10萬冊通常版。
  • 村上春樹:與馬有關的少年足跡
    毛丹青(旅日作家 神戶國際大學教授)在最近揭曉的好書獎中,村上春樹的最新長篇《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頻頻受到關注,並最終進入新浪好書榜2013年度十大好書之列。村上春樹的創作中經常出現動物的意象,今年又是馬年,旅日作家毛丹青近日尋訪村上的少年時代,為我們揭秘村上春樹的創作,與馬的秘密關聯。
  • 文化反輸出,《三體》在日本賣得太火爆,銷量直逼村上春樹的作品
    中國作家劉慈欣《三體2》在日本只能預定,火熱度只有村上春樹才能與其媲美。日本科幻作家藤井太洋說:目前劉慈欣在日本讀者心中的印象是:優等生。2019年7月,《三體1》被日本翻譯家大森望翻譯成日語進入日本各大書店,售價竟達到2052日元,人民幣大約130元。即便如此,不到一周就颳起一陣「三體熱」,出版社不得不在一周之內加印十次,一共售出將近14萬冊。大森望說:《三體1》只不過是個序章。
  • 村上春樹的最新作品:終於完整談起了父親、自我與貓
    村上春樹與父親絕交二十多年,父親人生中經歷過的動搖與恐懼,也成為了他對世界的迷茫與不安。在2021年出版的這本新作中,村上春樹冷靜地書寫父親的整個人生,將自己與父親漫長的隔閡、決裂與和解轉換為看得見的文字,毫不避諱地向讀者展示。書中也有真實的歷史,思考個體與集體間的對立,找尋單個人生與世界歷史間的關聯。同時,這本書也講述了村上生命中與貓相關的重要回憶:「貓和書就是我最珍貴的夥伴。」
  • 村上春樹和他的作品都太健康了,到了晚年多少有點無聊
    村上春樹無疑是晚年作家中的佼佼者。60歲的時候,他出版了三卷本的《1Q84》,成為其寫作生涯的又一高峰。此後,他仍舊保持著兩三年出版一本新書的速度,長篇、短篇、隨筆、對話錄,各種文類一應俱全。2017年,《刺殺騎士團長》的問世,成了出版界的一次盛事。很多讀者趕赴書店,等候這部小說正式售賣的時刻,如同見證一座恢宏的建築竣工揭幕。
  • 作家談村上春樹:與馬有關的少年足跡(圖)
    在最近揭曉的好書獎中,村上春樹的最新長篇《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頻頻受到關注,並最終進入新浪好書榜2013年度十大好書之列。村上春樹的創作中經常出現動物的意象,今年又是馬年,旅日作家毛丹青近日尋訪村上的少年時代,為我們揭秘村上春樹的創作,與馬的秘密關聯。  少年時,我就會打開那個屬於15歲的抽屜,找回我少年時代在家鄉看過的景色。」
  • 村上春樹雖然無緣諾獎,但他「陪跑」背後的人生哲學,卻值得學習
    當大家都在心疼他的時候,村上春樹自己倒是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表示「最重要的是讀者,獲不獲獎是次要的。」而對諾貝爾文學獎,村上春樹也有自己的看法:「可能性如何不太好說,就興趣而言我是沒有的。寫東西我固然喜歡,但不喜歡大庭廣眾之下的正規儀式、活動之類。諾貝爾文學獎那東西政治味道極濃,不怎麼合我的心意。」
  • 村上春樹自曝「家醜」:我父親曾是侵華日軍
    但是這一切都無法改變他侵華日軍的身份,也不能改變村上春樹父親曾經親眼所見的日軍虐殺國人的事實,這些回憶和經歷就好像噩夢一樣折磨著年少的村上春樹,年紀漸長之後,因為隔閡,他一度與父親幾乎斷絕關係。他第一意識到,逃避沒有任何的用處,必須要面對。所以他又回到了日本。一邊思考著,一邊寫著作品。他不再寫著清新歡快的抒情故事,而是試圖去對抗那種對生命的輕蔑,不負責任的態度。
  • 村上春樹和他作品裡特立獨行的貓
    咪咪雷厲風行,大有巾幗英雄的風範。當然,這裡的川村也是一隻很有特點的貓。對了,大冢也很好玩,它打個險些脫落下巴的大哈欠,或者舔幾下手上的肉球,很是俏皮可愛。《尋羊冒險記》中的沙丁魚可愛。《尋羊冒險記》中的沙丁魚——一隻愛放屁的大齡貓,起初沒有名字。
  • 村上春樹的最新作品,終於完整談起了父親、自我與貓
    村上春樹與父親絕交二十多年,父親人生中經歷過的動搖與恐懼,也成為了他對世界的迷茫與不安。在2021年出版的這本新作中,村上春樹冷靜地書寫父親的整個人生,將自己與父親漫長的隔閡、決裂與和解轉換為看得見的文字,毫不避諱地向讀者展示。書中也有真實的歷史,思考個體與集體間的對立,找尋單個人生與世界歷史間的關聯。同時,這本書也講述了村上生命中與貓相關的重要回憶:「貓和書就是我最珍貴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