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熱議:東莞小微企業「近渴」如何解?

2021-01-11 東莞日報i東莞

據央視報導,「十三五」期間,我國新辦小微企業佔比超九成,數量近5200萬戶。2016年到2019年,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企業累計達2369萬戶,減稅4067億元。其中2019年受惠企業達749.1萬戶、減稅2517億元,比2016年分別增長290.7萬戶、2230.7億元,有效助力穩定就業基本盤。

東莞以製造業立市,中小微企業已成為推動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東莞出臺了10餘條乾貨政策,切實惠及中小微企業,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另外,在鼓勵小微企業規範升級為規模以上企業(即:小升規)方面,東莞也一直排在全省前列,成為全省第一個規上工業企業過萬家的城市。

本期「三人行」邀請暨南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院副院長盧晶亮、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教授林江、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就小微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具體作用、東莞應給予小微企業何種支持以解小微企業之困等問題做探討。

暨南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院副院長盧晶亮

小微企業對經濟發展影響幾何?

記者:請您談一談小微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具體作用。這一經濟主體對老百姓、政府、經濟發展分別有何影響?

盧晶亮:小微企業在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科技創新與社會穩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小微企業已經成為社會就業的主要承載者。從單位資金投入可吸納的勞動力人數看,相同資金投入,小微企業可吸納勞動力數量最高,平均比大中型企業多出4倍到5倍;

其次,中小企業是推動中國創新轉型的重要力量,根據相關數據測算,我國60%以上的專利申請、75%以上的企業技術創新和80%以上的新產品開發來源於非公有制經濟,這其中量大面廣的小微企業功不可沒;

然後,小微企業有助於培育企業家隊伍,造就大型企業。小微企業是培育企業家的搖籃,使得一大批有較高素質的企業家人才隊伍和地方骨幹企業脫穎而出;

此外,小微企業還能起到改善民生的作用,由於小微企業所從事的行業,絕大多數分布在與民生密切相關的建築業、日用品工業、商品批發和零售、餐飲住宿、美容美髮等服務行業領域,對改善城鄉廣大居民的生活質量也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教授林江

林江:我認為小微企業對東莞經濟貢獻最直觀的地方是就業,東莞以「三來一補」起家,這塊土地上最初發展起來的小微企業就是給外資做配套服務的,在經濟流通環節中起到一個中間商的作用,這些企業吸納了東莞眾多的就業人口,無論是東莞本地人還是外來務工人員。

其次,由於東莞小微企業大多從事與外貿相關的活動,因此它是東莞外貿能夠穩住的一個關鍵因素,事實上,2020年東莞外貿轉正,小微企業在其中的貢獻是很大的。如果哪一天小微企業大規模、大面積坍塌,東莞的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完整性就會受到衝擊,直接影響東莞的外貿。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

宋清輝:說到小微企業,很多人會想到諸如地攤、小賣部、小餐廳等,事實上,小微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謂是藏富於民,是國家實現國富民強的重要力量。

實踐證明,小微企業發展繁榮的景象,是國家經濟、貿易、科技、法治等環境良好的反映。對老百姓而言,小微企業最直觀的是貢獻了大量的工作機會,為眾多「打工人」提供了可觀的薪酬,同時能讓老百姓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擁有更多的選擇,使得人們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在政府層面上,數百萬家小微企業參與到雙創浪潮之中,這也意味著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優勝劣汰市場規律下,我國將湧現一大批誕生於雙創時期的重量級企業,對政府而言既是強國之路,也是經濟發展的一把利刃。

政府應予小微企業哪些支持?

記者:剛剛過去的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小微企業受到明顯衝擊。截至目前,我國小微企業的復甦還遠遠算不上穩定,還需要政策等各方面「活水」加以持續接濟。您認為東莞政府在這一環節中,應該給予小微企業哪些支持?

盧晶亮:首先,減輕小微企業的負擔是很必要的,降低稅收額度,減免租金可以讓這些企業稍緩一口氣,對企業工人發放「留崗留薪」補助也可以穩住企業的生產勞動力,讓企業有能力重新投入新的生產中;

其次,繼續保持貸款扶持、優化服務也是很重要的,例如允許小微企業續貸和提升貸款額度,讓企業有希望有資金繼續發展;

最後,拉動消費是直接幫助企業復甦的「活水」,例如東莞2020年的「樂購東莞」促消費活動,不僅市級財政投入支持,還鼓勵各鎮街、行業一同參與,同時對營業額高的企業給予現金獎勵,這些都大大促進了小微企業的生產發展,應該繼續保持。

在後續的發展中,參照北京等地的做法,政府還可以在消除「數字鴻溝」方面給予小微企業更多的支持。目前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使得很多企業開始發展線上銷售平臺,這也更符合疫情時期消費者的需求;同時政府還可以鼓勵和補貼電商直播等行為,讓企業積極探索創新發展路徑,在大數據時代為小微企業的復甦發展發掘出一條新道路。

林江:疫情的確對小微企業衝擊很大,為什麼?因為它們本身就很脆弱。它們無論在技術、銀行信貸、社會認可方面,基礎都很薄弱,甚至在產業鏈上面,小微企業很大程度上是依託別人存在的。如果哪一天別人不要它的產品了,那麼它的產品就賣不出去,或者說別人給它供應的原材料一漲價,它立馬吃不消。所以說,如果東莞的營商環境能夠為這些小微企業的成長,或者至少讓它在疫情背景下生存下去,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和條件,我覺得這個是最重要的。

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容易講,但是不容易做。因為這個不是說政府出臺一個文件就夠了,問題是這個文件它怎麼來落實?怎麼去認定?比如說,東莞小微企業對稅費減負的需求很大,那麼,租金減免方面是不是真的有針對性?還是政策屬於「大路貨」,因為人家有,所以東莞也必須有?如果政策的出臺沒有經過前期詳盡的調研,政策的針對性就不是很強,那麼這個政策的效果就會打了折扣。

宋清輝:過去的2020年,小微企業受到的影響主要集中在資金緊張、渠道受阻以及成本壓力。因為小微企業資金量本身就有限,流動資金不寬裕,系統性風險發生後,如同房租成本、人工成本不會降低,有的渠道在疫情背景下不復存在,各種風險接踵而至。

建議東莞政府給予小微企業的支持,可以以降低成本為主要方式,一是號召國有企業減免其轄區內的房租,減輕企業壓力負擔,降低不動產方面的成本;二是對不裁員或員工主動離職數量較少的企業,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以保障企業員工穩定就業,不影響原有的生產進度;三是合理地減免企業所得稅,進一步減少企業負擔。

除此之外,東莞政府要為受疫情影響的小微企業營造出公平良好的創業創新環境,還需要在不影響企業發展的情況下,做好對小微企業的保護,例如保護智慧財產權、保護企業的利益。

如何降低小微企業的「死亡率」?

記者:有數據顯示,我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為3年左右,因此,在政策「及時雨」發力解決小微企業「近渴」的同時,如何利用好窗口期解決我國小微企業長期以來存在的深層次問題,是需要全社會認真思考的話題。降低小微企業的「死亡率」,企業能做什麼?政府如何深層次打出組合拳,解小微企業生存之渴?

盧晶亮:我認為首先在資金支持方面,利用好東莞城商行、東莞農商行等地方性商業銀行,更多地探索適合本地小微企業特點的金融服務,允許符合條件的製造業中小企業以生產設備、原材料、產品等進行抵押貸款。

其次改善小微企業發展的營商環境,可以搭建專門服務小微企業的信息平臺,提供及時的行業發展信息、政府專項補貼信息、招標信息、法律援助等支持與服務,幫助一批小微企業成長起來。

林江:深層次地去思考這個問題,就是要實現政府服務的創新。比如說小微企業融資難,解決這個問題需要金融創新,東莞不缺金融機構,全國大多類型的金融機構東莞都有。硬體條件都具備了,東莞缺的是怎麼把這些金融機構放在一個平臺裡,通過人工智慧、大數據把渠道打通,解決中小銀行所缺乏的渠道的問題。

東莞有那麼多小微企業,難道不是中小銀行可以服務的對象嗎?但問題是小微企業太多了,且生存在經濟的邊角裡,中小銀行要拓展這些渠道成本很高,怎麼辦?政府就應該推動服務創新,應該去推動金融平臺的建設。

宋清輝:對小微企業自身而言,想要降低「死亡率」,最保險的是做好詳盡的發展方案,創始人、創始團隊提高自身實力,認清大局,把好方向,避免剛發車就翻車。

對政府而言,並不是所有的小微企業都值得解生存之渴,有些企業有著一飛沖天的潛力,有的企業卻是永遠扶不起的阿鬥,如果能把優質的小微企業細心培養,最終培養成諸如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專業技術世界領先的企業,我國國民經濟將再上一臺階。

市場環境下,與其陽光普照,不如重點培養,既能提高「解渴」的成功率,又能鼓勵更多創業人、小微企業積極發展。一是建立多層次融資渠道,例如與專業風險投資成立小微企業扶持基金,由專業機構甄別潛力企業,實現高水平投資;二是建立小微企業產業集群,鼓勵初創、小微企業入駐,定期舉辦資源對接、產品路演等活動,為小微企業提供發展機會;三是企業減負,不僅是稅收方面的減免,還需要大量簡化諸如工商、銀行等方面的手續,讓企業可以有更多時間主攻專業方向。

【專家觀點】

盧晶亮:政府可以在消除「數字鴻溝」方面給予小微企業更多的支持,目前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使得很多企業開始發展線上銷售平臺,這也更符合疫情時期消費者的需求。

林江: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容易講,但是不容易做。如果政策的出臺沒有經過前期詳盡的調研,政策的針對性就不是很強,那麼這個政策的效果就會打了折扣。

宋清輝:市場環境下,與其陽光普照,不如重點培養,既能提高「解渴」的成功率,又能鼓勵更多創業人、小微企業積極發展。

文字:唐卓

攝影:受訪者供圖

編輯:張東昌

相關焦點

  • 我國加大對小微企業支持力度 「十三五」新辦小微企業近5200萬戶
    央視網消息: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在金融、財稅等政策的幫扶下,「十三五」期間,我國新辦小微企業佔比超九成,數量近5200萬戶。
  • 新辦數量近5300萬戶 中國小微企業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在金融、財稅等政策的幫扶下,「十三五」期間,我國新辦小微企業佔比超九成,數量近5200萬戶。據了解,為了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起徵點由月銷售額3萬元提升至10萬元,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徵收所得稅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從30萬元分步提高到100萬元、300萬元,並進一步加大優惠力度,2020年又實施了小型微利和個體工商戶延緩繳納2020年所得稅、階段性減免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等定向幫扶措施,積極助力小微企業應對疫情影響、渡過難關。
  • 【問答】城口如何解「人才之渴」?如何靠林增收?
    重慶日報:剛剛闞書記提到幹部專家進農家扶人才,人才是扶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往往也是弱勢,請闞書記詳細介紹一下近年來在人才工作上取得了哪些成效?闞吉林:這幾年,我們圍繞「建機制、抓引進、重培育、搭平臺」,探索符合邊遠地區人才發展規律有力措施,化解「人才之渴」,為脫貧攻堅提供強大支撐。①集結脫貧一線青年人才。
  • 穩企業保就業!東莞舉辦金融政策宣講會
    東莞一中小微企業主在7月24日舉辦的主題為「金融助企 政策直達」東莞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政策宣講會上發出了疑問。東莞市副市長羅晃浩、人民銀行東莞市中心支行行長周開禹、東莞市金融工作局局長劉建俊出席活動。
  • 羅玫:區塊鏈技術如何賦能小微企業融資 | 清華經管說
    建設以小微企業應收帳款為基礎的供應鏈融資平臺是幫助我國小微企業獲得低成本資金、推進小微企業數位化進程、建設數字經濟強國的重要動力。清華經管學院數字金融資產研究中心主任、清華經管學院會計系羅玫教授與大家談談區塊鏈技術如何賦能小微企業融資。
  • 東莞打出穩外貿金融「組合拳」
    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等金融管理部門迅速推出了「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等政策,通過巧用貨幣政策工具,靈活適度地調控貨幣信貸政策,推動企業融資成本下降,緩解疫情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外貿企業的衝擊。
  • 民生銀行小微金融又出新招 助力小微企業騰飛
    2012年11月,中國民生銀行小微貸款餘額突破3000億元,三年來,累計為小微企業發放貸款超6000億元。身處小微經濟活躍的廣東,民生銀行廣州分行更是表現突出,自2010年6月以來,一直在廣州地區保持著小微貸款餘額和累計發放第一。
  • 華商匯智財富管理有限公司幫小微企業踢好「頭三腳」
    日前,2016年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範入圍名單公布,北京市昌平區、河北省唐山市等15個市、區入選。示範城市對小微企業提供了哪些政策和資金支持?在探索小微企業成長的新機制上,示範城市將如何發揮示範作用?場地和資金助創業者安營紮寨「示範城市的核心工作,就是把各部門原來分散的支持政策整合到一起,由專項推進改為聯合實施,形成合力。」
  • 南湖區高質量打造小微企業產業生態圈
    小微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要主體,也是南湖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支撐力量,建設小微企業園是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組合拳的重要一招。目前,南湖區已建成小微企業園(「兩創」中心)7個,改建小微企業園(「兩創」中心)2個,在建小微企業園(「兩創」中心)6個,擬建小微企業園(「兩創」中心)3個。
  • 財稅貨幣金融支持將保持連續性——幫扶小微企業「不撒手」
    2021年,小微企業支持政策如何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金融機構如何加大力度、創新服務手段,幫助小微企業實現生產經營穩定恢復?2021年,第一份針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政策送來了一顆「定心丸」。近期,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部門下發通知,決定繼續實施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政策至3月底,以延緩中小企業財務負擔,支持小微企業恢復經營。
  • 東莞製造選品與集採大聯盟展會開幕,全國500多家企業參展
    11月27日,樂購東莞·東莞製造選品與集採大聯盟展會(簡稱「大聯盟展會」)將正式開幕,展會為期三天,主會場設置在東莞民盈國貿中心白蘭花廣場,全國五百多家企業組成千人採購團來莞參展、對接東莞製造。近千名採購商來莞「淘寶」據介紹,參展的300家東莞製造企業涵蓋消費類電子、時尚用品、化妝品、寵物用品、食品飲料、辦公文具、文創產品、家居用品等領域。本次展會有來自全國30多個省市的500多家文旅、文博、文創領域頭部企業組成的千人採購團前來對接採購,與東莞企業進行面對面深入對接採購。
  • 東莞實探:訂單回暖卻招工難 打工者和企業經歷了什麼
    攝影/林春挺唐雪輝等受訪者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受上半年疫情影響,部分工廠出現倒閉,能堅持下來的也縮小了規模,當地老的臺資企業和港資企業不斷外遷。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員工沒事可做,乾脆選擇回到家鄉,這導致了大量員工尚未返回東莞。和卓冠鞋業一樣,東莞某包裝製品公司也面臨招工難的問題。「公司手工部目前缺少20人。」
  • 民生銀行成就小微大業
    近三年的小微貸款年均新增均超過80億元,增速在20%左右。在市場環境不斷變化的形勢下,民生銀行深圳分行是如何保持持續多年的高增長?未來又如何定位小微金融的發展路徑?如何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對此,民生銀行深圳分行行長吳新軍進行了深入解答。民生銀行小微金融Open Day 首站活動在深圳舉辦。
  • 小微企業人才供需情況如何?超10年工作經驗求職者更青睞
    原標題:小微企業人才供需情況如何?超10年工作經驗求職者更青睞
  • 東莞製造選品與集採大聯盟展會將在下周五開幕
    七大展區,匯集近300家優質東莞製造企業本次展會將於11月27日10:00正式開始,為期三天,展會主會場設置在東莞民盈國貿中心白蘭花廣場。近300家東莞製造企業將參展,涵蓋消費類電子、時尚用品、化妝品、寵物用品、食品飲料、辦公文具、文創產品、家居用品等領域。東莞市唯美文化陶瓷有限公司、東莞市以純集團有限公司、東莞市金河田實業有限公司、東莞市華美食品有限公司、廣東茵茵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春夏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將攜優質產品參展。
  • 螞蟻金服投資人力窩 做千萬小微企業的「CHO」
    就在一個月前,螞蟻金服兩周年之際確立的未來三大戰略之一便是,做全球2000萬小微企業的CFO,為它們提供綜合金融服務。而普惠人力,則是螞蟻金服普惠生態的又一次延伸,期待會彼此互補,資源共享,從而真正為小微企業提供無微不至的全面服務。
  • 東莞407家企業上榜!在這些企業上班太有福氣了!
    東莞407家企業上榜!在這些企業上班太有福氣了!東坑東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名譽試點企業13東坑東莞富強電子有限公司名譽試點企業14鳳崗東莞市民興電纜有限公司
  • 五大金融研究機構負責人談數字金融:應重點支持腰部和尾部小微企業
    央廣網北京7月8日消息(記者劉柏煊)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正在持續受到關注。數字金融研究計劃啟動儀式暨首屆學術研討會今天(8日)在北京大學舉行,5位來自相關金融研究機構的負責人就數字金融如何更好地支持小微開啟對話。
  • 8000萬小微企業的To B市場怎麼啃
    天眼查數據顯示,2017-2019年,每年小微企業新增註冊數量都超過1000萬,到2019年,全國新增小微企業數量超過1500萬,目前,全國小微企業數量大約佔到全國企業總數的70%左右,達到8000萬。
  • 民生銀行:踐行小微3.0 打造小微金融新優勢
    「小微金融是民生銀行最具行業特徵和市場化基因的特色品牌,是民生銀行貢獻給中國金融發展史最鮮活的時代標誌。」民生銀行表示,該行啟動小微金融「OpenDay」全國性推介活動,一方面分享該行對小微金融發展的新思考,全面展示和推介小微金融3.0新模式;另一方面,更加深入市場、更加貼近客戶,傾聽小微企業的聲音,全方位檢視小微金融3.0的服務體系與產品支持,不斷提升該行小微金融的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