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農村人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蓋房子,它的重要性甚至都超過了兒女婚事。因為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先成家,後立業的習慣,沒有家,也就是沒有住的地方,那說什麼都是多餘的。所以能夠建一幢讓全家人都滿意的房子,是農村人幾代的夢想。
他們會把建房作為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情來對待,從最初的勘測,選址,購買木料,到請風水師來測算,最後到房屋成形,前前後後總要經歷一兩年的時間。而在這其中,也衍生出了不少的俗語,例如「前高后窪,不孤就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大概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來講述,第一個方面就是房屋本身不能前高后窪,所謂的窪也就是低。蓋房怎麼會出現這樣情況呢?沒有經歷過農村建房的人可能不清楚,農村人房子一般都很大,所以沒有辦法同一時刻全部修建完成,得分開來修。
這樣就有可能導致出現前後高度不一致的情況,有的是大門高於廳堂,有的是次屋高於主屋,各種情況,不一而足。但是都屬於前高后窪,主兇不主吉,而且這種前高后窪對房屋的質量也會有影響。
第二個方面就選址不對,農村人別的沒有,地有的是,隨便選哪個地方都可以。所以有些人就願意選擇山坡上建房,將來住在這裡,幽靜安寧,十分享受。
但是我們知道,山坡是有坡度的,如果建房時沒有考慮到這個因素,那麼就有可能出現前高后窪的情況。真要出現了這種情況,那就更危險了,且不說山洪暴發,泥石流生成等問題,就房子這樣前高后低的豎在山坡上,時間長了也會容易倒的。
第三個方面是水勢的影響,這主要是指一些河邊的房子,河邊房也是農民們蓋房的首先地址,主要是從生活方便上來考慮的。將來家裡人多了,生活取水會方便得多。
但是在河邊蓋房千萬要注意前高后窪的問題,如果不注意,那麼河水漲水的季節,水就會順著地勢倒灌入房子裡。時間一長,這樣的房子地基都會被泡爛了。不管是三種情況中的哪一種,住在房子裡的人都十分危險,所以才會有「不孤就寡」的說法。意思是說,住在這種房子裡人,男人肯定會單身,女人肯定是寡婦。
所以,農村人建房一定要反覆的進行測算,特別選址問題很重要,然後在蓋房當中,一定要做好監工。發現有尺寸不對的地方,馬上叫工人停下來進行檢查。沒有問題繼續施工,有問題的及時返工,不要等到房子都蓋得差不多了,再發現問題。那個時候返工,無論是時間、金錢還是工人的精力,都要花費得多得多。
好在現在農村建房已經不是個人行為了,變成了政府行為,政府會統一進行測量,然後請有將資質的施工隊來進行施工,施工過程當中有監理在隨時監督,如此建設出來的房子質量可以保證,也不可能出現前高后窪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