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在這春風得意的大喜日子裡,雲南收藏界又傳來重大喜訊,在美麗的滇池湖畔小人國裡,經過一年多的精心籌備,新開設的皇家藝術館將在春節前(1月22日)正式開館迎客。
在開館布展之際,記者有幸觀賞到了這些展品, 其中有明清時期的五彩、琺瑯彩、鬥彩、釉裡紅、琺華彩,以及唐三彩等藏品,而最為顯著的有明宣德青花海浪雲龍紋巨無霸瓷壺、明朝永樂銅十一面36臂千手觀音、元代琺華彩鬼谷子下山圖罐等近百件珍藏品。
據了解,該藝術館將展出的近百件藏品都是來自雲南著名收藏家王聲偉(白弟)先生之手,這是他從事收藏事業40餘年來精心收藏精品的集中展現,也是首次面向觀眾展出。
走進展廳,最為顯眼的當數明宣德青花海浪雲龍紋巨無霸瓷壺,當記者問及此壺是如何被鑑定為真品而非仿品的問題時?收藏家王聲偉說:此宣德罕見的大瓷壺是使用宣德當朝國外進口的(蘇麻尼青)青花料繪製,早在四百年前這種天然青花礦料以用絕,是現代無法仿製,用顯微鏡觀查此壺,近600年釉下滄桑老化痕跡現象等等特徵,仿品無法能做到。此宣德壺胎及釉的礦物料等元素數計,也是現代仿品無法做到的,就是「照瓢畫壺」盡現在人力側繪尺寸圖案及重量,按比例也無法仿製出其一模一樣的尺寸及重量的作品。所謂"畫虎畫皮難畫骨"因宣德時特殊進口的青花礦物顏料及古時的胎土料等情況,跟現今顏料無法同日相等,也就無法仿製,此壺能夠保存至今,實為國之幸事,對於弘揚祖國古代的工匠精神和瓷器之華夏文明具有超凡價值。
原雲南收藏家協會會長、現為雲南收藏家協會終身名譽會長、雲南收藏家協會黨支部書記李德昆在鑑賞了此壺後,對此壺也評價甚高,他說,此壺的製作工藝非常精堪漂亮,十分磅礴大氣,反映了中國地大物博,現今盛世景象,再現了民間的收藏珍寶,弘揚了祖國燦爛文化。型體及重量如此巨大的青花龍紋瓷壺,在各國館藏至今未有之奇,殊為罕見。此壺展現了中華民族燦爛的陶瓷藝術及歷史文化,有極高的觀賞和研究價值。
王聲偉最後表示,這些藏品讓小人國裡皇家文化藝術館獨劈蹊徑、熠熠生輝,華夏瑰寶獨放異彩;它也是對雲南民間古代藝術品收藏的肯定與驕傲。設館開展的目的旨在弘揚古代工匠精神和瓷器華夏之文明,歡迎四海賓朋好友,前往藝術館參觀指導。
【新聞連結】明代宣德青花瓷簡介
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號)年間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樸,典雅的造型,晶瑩豔麗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紋飾而聞名於世,與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燒制技術達到了最高峰,成為我國瓷器珍希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稱頌為「開一代未有之奇」。《景德鎮陶錄》評價宣德瓷器:「諸料悉精,青花最貴。」
主編:安遠洪
編輯:馬文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