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直播行業來說,依靠大型電競賽事來為平臺引流已經成為一個共識。區別只是舉辦賽事的支出和獲得的收益能否相符,因此我們也看到一些實力一般且變現手段單一的平臺在引進賽事時充滿各種顧慮。
但這些顧慮對鬥魚來說,似乎都不存在。一方面,鬥魚目前擁有國內領先的市場份額和用戶規模,另一方面鬥魚也有著領先行業的變現手段。因此,我們看到鬥魚在平臺的賽事體系建設上不遺餘力,以引進和自製並舉的方式,正在打造國內頭部電競賽事直播平臺。
鬥魚在今年陸續拿下了英雄聯盟S8賽季LPL全部賽事、MSI賽事的分播版權,以及2018年暴雪系的賽事、DOTA2的TI賽事等。此外還將CF荒島特訓的眾多賽事、皇室戰爭的職業聯賽、最強NBA的全明星賽、火影忍者的無差別格鬥大賽等收入囊中。
另外,評價一個直播平臺實力有一個簡單的指標,看這個平臺上有多少獨播賽事。在今年,鬥魚平臺獨播賽事接連不斷,DOTA2的吉隆坡Major和夢幻聯賽Minor就是由鬥魚獨播,在此之前還有英雄聯盟的德瑪西亞杯、CSGO的2018年Major大賽、絕地求生的第二屆Sli聯賽全球群星聯賽的獨家直播均由鬥魚承擔。
對賽事品牌版權方而言,看似獨家播出會影響賽事觀看人數,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平臺獲得了獨家版權之後,會投入更多的資源對賽事進行宣傳造勢,並藉此挖掘賽事帶來的長尾價值。這在為平臺吸引流量的同時,也能夠大幅度提升賽事品牌價值和影響力。
例如鬥魚獨播的德瑪西亞杯,一方面鬥魚收穫了日均300萬流量,發揮出了賽事引流的價值,另一方面鬥魚也出動了平臺頭部主播參與宣傳片的拍攝,並在全平臺和全網投入空前的力度進行宣傳,同步提升了賽事的知名度和品牌力,達到了雙贏的效果。
在賽事體系建設上,鬥魚今年的另一個亮點便是自製賽全面開花。除了DSL鬥魚超級聯賽和黃金大獎賽,近日由鬥魚打造的今年第三臺大型自製賽事鬥魚高校電競錦標賽DEUC正式開打,這臺賽事從10月22日線上預選賽開始將一直持續到12月底進行總決賽。目前正在進行的預選賽階段反響熱烈,鬥魚正在全力培育這一全新的賽事IP。
而在此之前,DSL鬥魚超級聯賽和黃金大獎賽已經成為國內頂級自製賽事。前者作為一臺綜合性電競賽事,推出伊始不僅大受歡迎,同時也填補了國內第三方綜合性電競賽事的空白。累計觀看人次超過了1.11億次,最高同時在線觀看人數突破245萬,直播間最高熱度達465.3萬,累計彈幕總量523.6萬。
而後者除了取得了累計觀看量破億的成績,更重要的是其已經成為絕地求生官方賽事PCPI的指定積分賽,除了是國內絕地求生賽事中的頂級IP,還將伴隨PCPI中國邀請賽的成功舉辦和轉播,讓鬥魚成為絕地求生官方在國內的重要合作夥伴。
可見,通過平臺的實力和領先的變現模式,鬥魚可以沒有顧慮地引進賽事版權甚至是獨家版權,這將為平臺帶來更全面的賽事節目內容。另一方面,通過大力發展自製賽,再配合各種娛樂賽、水友賽,鬥魚成功打造了一套自製與引進並舉、高端與普通搭配、全領域、廣覆蓋的賽事體系,在營造賽事直播內容護城河的同時,也不斷擴大平臺的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