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們知道鬥魚在國內直播平臺中開創了平臺自製賽事先河。對普通用戶而言,可能自制賽只是讓我們可以觀看的比賽更多而已,但隨著鬥魚多項自製賽事陸續執行落地,背後產生的價值也逐漸為業界所知曉。
鬥魚為何要不遺餘力地打造自製賽事?首先,研究和統計結果都顯示,直播平臺的流量高峰總是出現在大型電競賽事舉辦期間。因此,自製賽事可以為平臺帶來巨大的流量是毫無疑問的。
例如鬥魚黃金大獎賽第四季,總觀看量高達1.02億,單場熱度突破331萬,新增訂閱30萬, 56萬水友貢獻了累計超過230萬的彈幕。再例如DSL鬥魚超級聯賽,一共吸引了超過15000人報名參賽,累計觀看人次超過1.11億次,最高同時在線觀看人數突破245萬,直播間最高熱度達465.3萬,累計彈幕總量達523.6萬。
至此,鬥魚在平臺既有流量的基礎上,通過自製賽事將分散在全網的游離流量再次聚集在自己的平臺上,而流量對直播平臺而言就是價值,只不過對鬥魚這種商業模式同樣領先的直播平臺而言,流量不僅是價值,更能夠快速變現,為平臺帶來看得見的營收。
例如今年的鬥魚黃金大獎賽第四季,分期樂、DXRACER、虎族、小黑盒、虎撲社區、優酷遊戲、搜狐視頻等冠名商和贊助商慕名而來,一場賽事為鬥魚創造了數百萬的營收,這與其他平臺花錢辦比賽賠本賺吆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可觀的流量結合健康的營收模式,鬥魚迅速將通過自製賽聚攏而來的流量進行了變現,而拿到了營收之後,鬥魚就有足夠的信心和資源投入到更高水平和更高級別的賽事策劃和舉辦中來,更高水平的賽事將帶來更大規模的流量,未來將創造更多的營收。
至此,在此前一潭死水各大平臺只考慮引進賽事版權之時,鬥魚通過首創自製賽在潭水中投下一枚石子,牽動了無數漣漪,最終引發了水面的震蕩。
與此同時,鬥魚也通過高水平的自製賽事提升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例如DSL鬥魚超級聯賽的成功舉辦,填補了國內第三方綜合性電競賽事的空白,這在WCG停辦、第三方綜合賽事勢微的當下,無疑為廣大電競玩家提振了信心,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平臺的品牌知名度。
此外,通過一系列賽事的舉辦,鬥魚不僅可以從中挖掘優秀的潛力選手充實平臺的主播陣容,更重要的是培養了越來越多電競賽事和電競產業臺前幕後的工作人員,他們將是最了解中國電競市場和產業的第一批專業人才,將作為最早的一批種子人員,建設符合中國市場行情的成體系的電競產業鏈。
總結而言,鬥魚通過自製賽事,除了實現了從流量到營收變現的內部良性循環,同時也大幅度提昇平臺品牌知名度和人才培養的力度。未來收穫的除了營收,可能會伴隨著一整個成熟的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