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導語:這是農村人才知道的美味小野果,吃完整張嘴都是黑的,可是鈣含量是牛奶的5倍,遇到千萬別錯過。
大家好,歡迎來到碧碧為食喵的美食頻道,今天我們的美食話題是:這種只有農村人才懂的小野果非常好吃,酸甜多汁,吃完後整張嘴都是黑的。
春夏交接的季節,正是萬物生長得最旺盛的時候。這不禁讓碧碧回想小時候在農村生活的美好日子,那時候才七八歲的我總喜歡往山上跑,因為大山裡好玩好吃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常常讓我獨自在大山裡玩得流連忘返。
有一種長得小小顆,顏色暗紅,口感酸甜的小野果就讓我至今難以忘懷,它的學名叫做「地菍「。
這種小野果城裡的小夥伴估計都不認識,但它可是八九十年代農村孩子們的最愛。
當時農村孩子家裡都窮,根本沒有餘錢買零食吃,這種小野果自然而然就成為了孩子們解饞的最佳」零嘴「。
地菍的果實跟花生米一般大小,完全成熟的果實是紫黑色的,表面帶有一些柔軟的小毛刺,吃的時候要小心一些。
地菍子酸甜多汁,非常好吃,吃得時候要慢慢細品,小毛刺在舌頭上輕輕打轉、扎肉,感覺酥酥痒痒的,非常奇妙。
就是這樣的小果子,一個七八歲的小孩子能吃上一斤兩斤,根本不會膩。
地菍子吃完後一張嘴都是黑的,嘴唇、牙齒、舌頭、口腔清一色黑乎乎的,看起來非常好笑。
這種黑色能維持很長一段時間,即使一直用大量清水漱口也很難在短時間完全清洗乾淨,要等到第三、四天顏色才會慢慢淡去。
只有小孩子才敢這麼放肆地吃,愛面子的大人可不敢這樣幹。
地菍不但果實好吃,它本身也具備一定的觀賞性。地菍是野牡丹科小灌木,一般只有10-30釐米長,基本上是貼地莖匍匐生長,一長就是一大片,密密麻麻的。
地菍在春夏交接的時節開花,花朵分五瓣,呈粉紅色或粉紫粉,清新雅致,很是好看。小時候我們女孩子玩過家家扮新娘子時都喜歡採上幾朵戴在頭上,更添俏麗。
花期結束後,果子開始成長,一開始是青綠色的,慢慢變粉變紅,最後才變成紫黑色。
地菍子除了生吃,還可以用來泡酒。採摘回來的地菍子用水清洗乾淨,瀝乾水分,放入罈子或玻璃瓶中,加入過面的米酒和適量的冰糖,密封起來發酵一兩個月。
地菍酒甘甜純香,別一番風味,據說經常喝有強身健體的作用。
地菍果子不但美味,而且營養豐富,它富含多種優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其中鈣元素的含量尤其驚人,是同等重量牛奶的5倍之多,經常食用有利於維持身體的酸鹼平衡,提高免疫力,補充鈣質和抗癌等作用。
看來小時候貪嘴吃到寶了,大家都有吃過地菍子嗎?歡迎留言討論哦!
「泰國枇杷」外表像龍眼,吃起來像橘子,很美味,可惜中國沒有
廣東人很喜歡用它做煲仔飯,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每月要少吃
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下館子時少點這4道菜,飯店員工無意透露
這裡是碧碧為食喵的美食頻道,碧碧每天都會更新一些關於美食的文章,喜歡品嘗美食的小夥伴請多多關注本帳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