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千九百年前,波斯通過了絲綢之路同中國進行了雙方的商業貿易,同時也促進了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
波斯使者還把獅子等動物運到中國,當時中國中原地帶不產獅子
但隨著接下來的古代中國與西亞、印度等國之間進行友好交往,更多的獅子來到了中國境內。
獅子體型威武,而中國一般不受獅患所害,因此民間對獅子有了親切感。
把它當成威勇與吉祥的象徵,並希望用獅子威猛的形象驅魔趕邪,造成獅形以鎮壓或以示威武。
中國社會歷來以農為本,配合節氣變更與農事生活、各種節日或迎神喜典應運而生。
在這些節慶中,人們為了所求生活平安詳寧,以神或瑞獸來驅鬼娛神演變下來,這種形式便漸漸具有娛樂民間的意義。
隨著人們對獅子的喜愛,就不滿足於立門墩、屋簷、石欄、印章、年畫上靜止的獅子藝術形象。
他們要讓獅子活起來~
於是便創造了模擬獅子行為的舞蹈,再加以改進和發展成為中華民族的一門獨特藝術。
獅頭經過千百年來的演變,不斷被誇張和美化,漸漸地變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藝術形象。
更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份,它象徵著如意吉祥,興旺進步,它給人們帶來永遠和平,友好,幸福的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