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六味瓊菜海鮮坊因商業賄賂、虛假宣傳被罰沒258萬餘元

2020-12-05 南海網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5月9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姜飛 通訊員 符發)給計程車司機回扣、虛假宣傳、開假發票……海口龍華板橋六味瓊菜海鮮坊因虛假宣傳、商業賄賂被工商部門處以罰沒258.2717萬元的行政處罰,這是南海網記者5月9日晚從海南省工商局獲悉的。

  案發前,位於海口復興城的海口龍華板橋六味瓊菜海鮮坊(以下簡稱:六味瓊菜海鮮坊)存在欺客宰客和開具假發票行為。對此,工商部門對該店進行了立案調查。

 南海網記者網上搜索發現六味瓊菜海鮮坊人均消費高達565元

  給回扣 誘導計程車司機拉客入店消費

  經海口工商部門經查明,六味瓊菜海鮮坊存在以下行為:給予計程車司機財物,誘導其拉客入店消費的行為。當事人為了牟取不正當利益,通過向計程車司機承諾每次拉客人到店裡消費,將按照客人消費金額20%-35%的提成返還計程車司機為誘餌,讓計程車司機拉客人到店裡消費。自2014 年3月1日至2014年4月和2015年3月10日至2016年4 月19日期間,共有1348臺車輛拉客人至當事人店內消費,當事人累計給付計程車司機賄賂款237.2717萬元。

  虛假宣傳 把「大海白」標為「黃金螺」

  同時,六味瓊菜海鮮坊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時作虛假宣傳的行為,在其海鮮店內對其銷售的海鮮名稱存在虛假宣傳。把海南本地俗稱「大海白」的普通貝類水產品的名稱虛假標註為「黃金螺」,把「塔螺」的名稱虛假標註為「塔鮑」,將無法證明來源於海南萬寧東山嶺地區的羊肉虛假標註為「東山羊」。此外,據六味瓊菜海鮮坊店內的配菜員供述,該店在客人點菜後將海鮮送到廚房時由配菜員調包,以冰凍的海鮮調換客人所點的鮮活同類海鮮,達到牟取暴利的目的。

  開假發票 「海口海鮮」店名不存在

  此外,六味瓊菜海鮮坊還不以真實名稱和標記提供商品和服務行為。經執法人員將在六味瓊菜海鮮坊經營場所現場調取,以及投訴人提供其在六味瓊菜海鮮坊消費的發票送稅務機關鑑定結果為假發票,票面上公章蓋的「海口海鮮」店名經查亦不存在。

  另據查明, 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4月20日和2015年3月10日至2016年4月19日期間,共有1348 部車輛拉客至當事人店中消費,該店營業額達人民幣1021.5154萬元。當事人先後向1348車輛進行商業賄賂,賄賂款共計人民幣 237.2717萬元。

  罰款沒收 罰沒款合計258.2717萬元

  經工商部門依法認定,六味瓊菜海鮮坊分別構成商業賄賂及虛假宣傳違法行為。對於六味瓊菜海鮮坊商業賄賂行為,工商部門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2條規定,對當事人予以罰款7萬元、沒收違法所得237.2717 萬元的行政處罰,對於當事人的虛假宣傳行為,工商部門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4條的規定,對當事人予以罰款14萬元的行政處罰,兩項罰沒款合計258.2717萬元。

責任編輯:肖秀燕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破海鮮排檔宰客之「困」的海南經驗
    新姿  海鮮市場的滿意度顯著提升  現在海南的海鮮市場有何變化,記者近日對海口、三亞的海鮮市場進行了走訪。  走進開業不久的海口丁村萬人海鮮廣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消費投訴請撥『12345』」這塊醒目的維權宣傳招牌。在該海鮮廣場開業伊始,海口市工商局就與海鮮廣場管理方共同設立了消費維權便民點,直接將維權點設在了海鮮廣場門口。
  • 海南向商業賄賂喊不
    在2005年下半年省政府組織開展的旅遊市場打擊「四黑」行動中,海口工商局組織各分局認真研究零團費、商業賄賂等不正常經營現象存在的特點和根源,掌握了355家旅遊企業涉嫌商業賄賂的證據,立案查處了海南虹橋旅行社收取陵水臺新英洲海味館返傭費等一批商業賄賂案件。
  • 李佳琦店鋪因虛假宣傳被罰;比特幣逼近2萬美元歷史高位丨商業參考
    NEWS 今日要聞 李佳琦店鋪因虛假宣傳被罰 中國國家衛健委今年4月發布的《2019年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顯示,2019年我國因愛滋病死亡的人數近2.1萬人,佔甲乙丙類傳染病死亡總數的83%,是報告死亡數居第一位的病種。截至2019年底,全國報告存活感染者96.3萬、死亡31.6萬例。
  • 樂利來涉嫌傳銷和虛假宣傳 此前曾被監管部門處罰
    另外,相關人員宣稱多款產品具有疾病防治功效,被質疑涉嫌虛假宣傳。對此,本網展開調查。獎金提成可拿8代 制度模式呈金字塔結構樂利來國際公司趙某芳(自稱在樂利來國際公司6年,目前級別是地區總監)在制度講解中稱,花19元註冊成為公司會員,即可享受拿貨8.5折,發展團隊獎金提成可拿到下線8代。
  • 關於治理商業賄賂的若干問題
    如地方政府或其部門為了爭取建設項目和資金向上級有關部門行賄,目的雖然是為了地方經濟利益,但作為政府行為不能視為商業賄賂,如果政府部門是在幫助企業辦事,則應另當別論。第三,只有發生在商業活動中的賄賂行為才構成商業賄賂。司法實踐中有些賄賂行為的行賄方是經營者,行賄的目的也主要是為了經濟利益,但因其不是發生在商業活動中,侵害的客體與發生在商業活動中的賄賂行為截然不同,也不構成商業賄賂。
  • 瓊菜主打「鮮」字招牌 菜名烹飪方法均需創新
    海南作為一個開放的旅遊、旅居、移居型島嶼,瓊菜被越來越多人認同和喜愛,源於瓊菜的特徵和本質,以及與優質生態環境相匹配的健康需求。  1992年版《中國烹飪百科全書》記載:海南菜屬粵菜支系,取材立足於海鮮特產,鮮活為主;味以清鮮居首,重原汁原味,甜酸辣鹹兼蓄,講究清淡,菜式多樣,適應性較強。  縱觀中國名菜系,幾乎沒有哪一系敢像瓊菜一樣主打「鮮」字招牌。
  • 這些保健產品涉虛假宣傳、傳銷和非法經營
    至案發時,共銷售健康寶電解還原水機2臺,5980一臺,共計11960元;銷售溫熱理療儀2臺,售價17800元一臺,共計35600元。法律依據及處罰:當事人通過宣傳刊板、聘請「講師」的方式對所售商品的性能、功能、用途等進行過度不實宣傳,其行為涉嫌違反了《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屬於發布虛假廣告的行為。
  • 我國對商業賄賂行為的立法解析
    1993年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對商業賄賂行為正式從法律上做出規定,條文沒有從正面解釋和界定商業賄賂行為,而是從反面禁止性規定「經營者不得採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這可以認為是對商業賄賂行為的一般性規定。它所要禁止的是經營者為銷售或購買商品而採用財物或其他手段進行賄賂的行為,其實質是禁止經營者以不正當的利益引誘交易。
  • 娃哈哈妙眠酸奶被指「虛假宣傳」,涉嫌傳銷
    然而根據媒體報導,娃哈哈妙眠酸奶在宣傳上大做文章,公開宣稱這款酸奶飲品能夠「提升免疫力」「助眠」「改善亞健康」等。在我國列明的保健食品可以申報的27種保健功能中,增強免疫力、改善睡眠都屬於保健功能。娃哈哈妙眠作為一款普通的酸奶飲料,並未取得保健品許可的「藍帽子」,宣稱保健品功能被指越了界,涉嫌虛假宣傳。
  • 兩株蘋婆樹入住三坊七巷 每棵價值5萬餘元
    原標題:兩株蘋婆樹入住三坊七巷 每棵價值5萬餘元  衣錦坊裡剛種的兩棵蘋婆樹東南網10月19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石磊磊/文肖春道/圖)福州的三坊七巷景區,路面大都是石板路,這給景區的綠化造成難題。福州市園林局計劃在今年11月中旬前,在三坊七巷種上16棵大樹。昨日,兩株蘋婆樹和一棵香樟樹首批入住景區。園林工人用了6個小時,才種完這3棵樹。首批入住的3棵大樹,位於衣錦坊。因為這裡的道路較寬。昨日下午,記者在衣錦坊內看到了這三棵樹。福州市區的蘋婆樹不到30棵,入住三坊七巷的蘋婆樹,是從外地調來的,每棵價值5萬多元。
  • 男子建虛假網站騙銀行卡密碼 詐騙9萬餘元
    東北網1月7日訊(李子成 記者 包海多)2020年12月14日、16日,甘南縣公安局分別接到兩起同類型的電信詐騙案件,涉案金額9萬餘元。 12月24日、25日,辦案民警將郭某龍及同案人張某珂,王某豪抓獲,扣押手機10部、銀行卡32張、現金2800元。經審訊,3名犯罪嫌疑人對通過建立虛假網站騙取受害人銀行卡號和密碼,實施詐騙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目前,三人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 快訊| 椰樹椰汁「頂汙作案」:廣告疑虛假宣傳,工商局介入調查
    因廣告包裝畫風獨特,宣傳文案低俗,女性代言人衣著暴露,多次登上熱搜榜,引發熱議。 據「時間視頻」2月12日報導,椰樹椰汁更換2019年新包裝,延續了以往「大胸美女」風,瓶身文案疑將產品定性為「豐胸神器」,被大眾質疑虛假宣傳,目前,當地(海口)工商局已介入調查。
  • 關於商業賄賂認定的幾點探析
    2.商業賄賂的違法構成的核心是侵權,即手段違法而不是目的違法。商業賄賂之所以被禁止,是因為經營者在交易活動中損害了權利人的利益,進而在客觀上造成了不正當競爭,破壞了正當的競爭秩序。二、關於商業賄賂侵害的客體商業賄賂行為侵害的客體比較,包含民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行政法中的公平競爭原則,《物權法》中的物權保護原則以及《刑法》所保護的公職人員職務廉潔性和社會經濟秩序。因此,定性商業賄賂行為時,應當引入法益保護和權利人的概念。
  • 十大重點領域典型虛假宣傳、虛假違法廣告案例
    非法宣傳普通藥品「治療新冠肺炎」、濫食野生動物、非法宣傳「長江魚」、借直播營銷形式作虛假宣傳……回顧2020年這個特殊的一年,《現代廣告》整理了十大重點領域典型虛假宣傳、虛假違法廣告案例,希望各廣告主體引以為戒。
  • 616萬餘元!周村法院對一起詐騙犯罪案件集中退贓!
    據悉,此案涉及受害人22名,集中退還款項616萬餘元。基本案情2013年以來,賀某某在北京註冊北京XX視光學研究院、北京XX醫學研究院等公司,僱傭劉某某等人採用在網上誇大及虛假宣傳的方式,利用百度競價排名功能,提高其網站點擊率,並在網民點擊網站的同時誘使受害人添加聯繫方式,獲取大量被害人信息。
  • "匯康生物"因涉嫌傳銷及虛假宣傳被罰款70萬元
    日前,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公布了新一批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的典型案例,其中包括杭州興世亞科技有限公司虛假宣傳案、杭州億健健康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保健食品違法會銷案、金華市梨大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虛假宣傳案等10家企業的案例。
  • 「奧妙」洗衣粉不「妙」 虛假宣傳被查處
    據山西省工商局11月6日通報:「奧妙」洗衣粉、洗衣皂系列產品因虛假、誇大宣傳被查處。  10月27日,山西省工商局接到舉報:稱「奧妙去除99種汙漬」系列洗衣粉外包裝上有虛假宣傳的內容,省工商局經檢總隊立即對此案展開調查。
  • 媒體眼中的微商幸福狐狸:虛假宣傳與涉嫌傳銷屢遭質疑
    中國質量新聞網質疑幸福狐狸虛假宣傳與涉嫌傳銷據悉,中國質量新聞網曾兩度發文質疑微商幸福狐狸,即《幸福狐狸精油涉虛假宣傳成「神油」》與《幸福狐狸屢遭質疑:「裂變」的微商模式是否合規》。虛假宣傳廣告在中國質量新聞網報導第一篇新聞中直言不諱的報導了幸福狐狸精油虛假宣傳的事實,據投訴人李女士母親自從代理了「幸福狐狸植物精油」便「著迷」於給家人噴塗精油用來防病治病,這對自己和父親的生活造成了困擾。
  • 60餘噸玳瑁等罰沒水生野生動物製品在廣西集中銷毀
    中新網南寧12月15日電 (記者 黃令妍)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15日聯合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在廣西南寧開展2020年罰沒水生野生動物製品銷毀活動,共銷毀硨磲、玳瑁、唐冠螺等水生野生動物製品60餘噸。
  • 海口海鮮大世界多家攤位沒標價 紅花蟹賣到210元/斤
    2月3日,海口市美蘭區物價部門介入調查此事,要求海鮮大世界攤位商販要明碼標價。&nbsp&nbsp&nbsp&nbsp2月2日,市民李先生向本報記者反映,他從東北來海口做生意已經多年,家住海甸島,今年將家人接到海口來過年,大年初六(2月2日)有親戚來家裡拜年,所以想買些海鮮回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