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水上首飛三大看點
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水上首飛三大看點 原標題: 新華社武漢10月20日電 題:會「遊」的飛機、會「飛」的船——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水上首飛三大看點
-
AG600總師黃領才: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技術和運營場景
國外對水陸兩棲飛機,尤其森林滅火飛機都高度重視,這些數據表可以看到,我們國家只有不到100架飛機,差距很大,其中只有4架能載水15噸,還有米-171載水15噸,最近又買了6架空中拖拉機,可以投3噸水,有了改善,但是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國內外大型水陸兩棲飛機大約有300架左右,主要在歐美發達國家,主要在地中海北岸相對基地比較密集。
-
「鯤龍」AG600總師黃領才:人到了最崩潰的時候,靠的就是意志和體力
為了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的研發,總設計師黃領才「上演」了新時代的「孟母三遷」:伴隨著設計隊伍的轉移,黃領才多次舉家搬遷。艱苦的付出終獲回報,2018年10月20日,「鯤龍」AG600順利完成水上首飛任務,距離真正交付使用又前進了一大步。
-
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AG600首飛成功
軍報記者珠海12月24日電(記者韓阜業)上午9時39分許,由航空工業自主研發的我國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廣東珠海金灣機場成功首飛。
-
黃領才:上天入海 有我「鯤龍」
「鯤龍」水陸兩棲飛機總設計師黃領才。上天為鯤鵬,入海為蛟龍,我國自主研製的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因而得名。2018年,「鯤龍」實現水上首飛。「鯤龍」AG600是目前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陸兩用飛機,擁有執行應急救援、森林滅火、海洋巡察等多項特種任務的功能。
-
「鯤龍」總工程師黃領才:航空「追夢人」 「根」在雙鴨山 讓中國大...
2020年7月26日,國人的目光再一次聚焦我國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身上。開車、滑行、入水……一氣呵成。當天上午9時28分,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AG600,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這是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後,AG600飛機實現的第三次首飛。
-
「它是救人於水火的中國『鯤龍』」——專訪AG600總設計師黃領才
緊接著,「護林飛機不斷飛來偵查巡邏,那時就覺得飛機好神奇啊」。那場森林大火和救人生命的飛機讓這個林區孩子的腦海裡升騰起一個夢想和一顆「想做飛機」的初心。報考大學時,他將所選的全部志願填寫上「飛機設計」,更在四十年後將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放飛海天之間。
-
「鯤龍」海上首飛成功
專家解讀國產水陸兩棲飛機為何有三次首飛本報記者 馬俊中國「大飛機家族」26日再傳喜訊: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當天成功完成海上首飛。這艘「會遊泳的飛機」「會飛的船」實現人類自古以來「飛天入海」的夢想。不少關心「鯤龍」進展的網友26日也發出好奇的感嘆:這是國產水陸兩棲飛機的第三次首飛了吧?這麼多次首飛意義何在?先海上降落再起飛《環球時報》記者26日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了解到,「鯤龍」這次海上首飛選擇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
-
經濟學人全球頭條:西湖大學成立,網易回應徐波事件,水陸兩棲飛機首飛
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水上首飛20日,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成功實現水上首飛「『鯤龍』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AG600飛機總設計師黃領才介紹。水上首飛標誌著「鯤龍」已完全具備水上起降能力,真正成為「會『遊』的飛機」和「會『飛』的船」。
-
美國也曾熱衷水上飛機,巨資造出水上B52,首創水上噴氣戰鬥機
10月20日上午,在湖北荊門的漳河機場,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即水上飛機)AG600「鯤龍」成功實現首次水上起降,在漳河水庫的碧波之上,它身軀龐大卻輕盈靈活,水上飛機可用於救援、滅火、運輸等多種用途,但為何現在還在研發、生產大型水上飛機的國家,卻已經五個指頭都能數出來,尤其是世界頭號航空研發大國的美國
-
...通飛華南飛機工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鯤龍AG600總設計師黃領才
東北網9月28日訊 2017年12月24日,我國首款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正式首飛;2018年10月20日,AG600飛機成功經受了水上首飛的考驗;2020年7月26日,AG600圓滿完成首次海上試飛。既是「能飛起來的船」,也是「能遊泳的飛機」。
-
我國研製的兩棲大飛機AG600總裝下線 可盤旋曾母暗沙
我國自主研製的「三個大飛機」之一,也是當今世界上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陸兩棲飛機AG600,23日在此間總裝下線。據悉,其續航能力更能保證它飛抵中國最南端的曾母暗沙並盤旋作業兩小時。 AG600是為滿足我國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 據環球網消息,中航通飛董事長曲景文表示,AG-600能在浪高兩米的海面起降,足以適應75%的南海自然海況;其續航能力更能保證它飛抵中國最南端的曾母暗沙並盤旋作業兩小時。 為滿足水陸兩棲的特性,AG600飛機機體採用了大長寬比、深V形單斷階船體結構,設計和工藝製造難度非常大。
-
國產水上飛機海上首飛成功,軍用型研製也需加快步伐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26日在山東青島團島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作為中國「大飛機家族」的一員和國內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AG600飛機是構建國家應急救援體系的一塊重要拼圖。海上首飛的成功,為它儘快投身一線實用奠定堅實基礎。 有意思的是,AG600水上飛機此前名叫「蛟龍」,而這次的名稱改為了「鯤龍」,或許是為了防止與「蛟龍」號深潛器重名吧!
-
國產世界最大水上飛機AG600 首飛背後的這群年輕人
作為我國「三個大飛機」之一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承載著國家和民族的使命,是當今世界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陸兩棲飛機,是繼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運輸機運-20、C919大型客機之後,我國在大飛機領域研製工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填補了我國在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領域的研製空白,為我國大飛機家族再添一名強有力的「重量級選手」。
-
水陸兩棲飛機完成首輪飛行 續航6小時
2018年6月,試飛員埃斯基爾·阿姆達爾(Eskil Amdal)操作這架由複合材料打造的雙座飛機進行了低空飛行,今年3月30日通過挪威民航局的審查之後進行全面飛行。 在本次全面試飛中,完全依靠電池作為動力的飛行時間只有10分鐘,主要是通過機動測試來確認飛機的可控性,以及在靜態和動態空中的穩定性。
-
海空巨鵬:航程11000公裡,載重100噸,A-150大型噴氣水上飛機
一開始,蘇聯還沒有先進的水上飛機,從最早的Be-2、Be-4,到現在的Be-12、Be-200,蘇俄一直沒有停止對水陸兩棲飛機的研製。別裡耶夫設計局在水上飛機領域有很多獨特的創作,並且各種型號的性能都很不錯,例如Be-200水上飛機就很成功。無論是在蘇聯時期,還是在今天的俄羅斯,該設計局已成為俄聯邦在研製水上飛機和水陸兩用飛機方面的骨幹科研和生產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