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飛華南飛機工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鯤龍AG600總設計師黃領才

2020-12-05 東北網

東北網9月28日訊 2017年12月24日,我國首款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正式首飛;2018年10月20日,AG600飛機成功經受了水上首飛的考驗;2020年7月26日,AG600圓滿完成首次海上試飛。

既是「能飛起來的船」,也是「能遊泳的飛機」。被媒體稱為中國三大機之一(大型運輸機、大客機、大型水機)的這架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外形採用船底,兼具飛機和海船的特點,不僅可以陸地起降和空中飛行,還可以在海面起降、漂浮並執行任務,具有卓越的遠洋適航能力。

鯤龍是當今世界現役和正在研製的最大水上飛機,也是中國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民用飛機,具有執行森林滅火、水上救援等多項特種任務的能力,是填補我國大型應急救援航空器空白、滿足國家應急救援和自然災害防治需要的重大航空裝備。

從立項、研製、總裝下線到成功首飛,鯤龍AG600僅用了數年時間,如今已成國之重器。這背後,凝聚著眾多南航科研人員的汗水,作為總設計師的黃領才更是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心血。

2009年2月底,從事飛行器設計將近30年、已經參與主持了多款飛機研製的黃領才接到上級指示參與這個項目的研製,沒想到AG600的研發困難仍比他預想的要大得多……

作為雙鴨山走出的英才,家人為他驕傲和自豪。日前,在廣東省珠海市中航通飛華南飛機工業有限公司,公司總工程師、鯤龍AG600飛機總設計師黃領才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為我們講述了他和他的團隊用「中國智慧」鑄就「大國之翼」、成功研製「國之重器」背後的故事。

記者:黃總您好,非常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接受家鄉媒體的採訪,來回答家鄉人民關心、關注的一些問題。

黃領才:這次市委領導專程帶隊來珠海採訪我,我非常地感動,也為家鄉對我們在外地工作的遊子們的深切關懷表示真摯的感謝!

記者:黃總,今年的7月26日,鯤龍AG600實現了海上首飛成功,那麼這次的成功對AG600的研發來說意味著什麼,您當時在現場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心情和感受呢?

黃領才:作為我們國家第一次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AG600它是添補了我們國家水陸兩棲飛機空白的一個項目,而且也是當今世界上正在研製的最大的一款水陸兩棲飛機。按照我們研製計劃,這個飛機是有三個首飛,陸上首飛、水上首飛和海上首飛,這是水陸兩棲飛機研製出特有的一個規律。常規的陸上飛機一般只是在陸上實現首飛之後就轉入後續的科研試飛,對於水陸兩棲飛機它要實現的功能一是陸上、二是水上,所以陸上的首飛通常來講,一般是對飛機的總體氣動性能,飛機的操穩特性,系統的功能和安全性進行初步的驗證,那麼隨著科研試飛的不斷開展,具備條件之後就轉入我們通常說的科研試飛,以及後續的鑑定試飛、試航取證試飛等,而對於我們水陸兩棲飛機,我們還要驗證其水上功能和性能。研製這個水陸兩棲飛機,最終要實現在海上2米浪上起降,這不是一步就能到達的一個目標,所以分成幾個階段,首先是在內湖試飛,2018年在湖北荊門漳河水庫平靜的水面上去摸索飛機在水上的特性,給我們的飛行員一個適應水上起降駕駛的這樣一個訓練的機會過程。水上首飛成功,實際上就表明了飛機水動力特性基本上是成功的。經過水上試飛,我們又進行了一系列的科研試飛和培訓試飛。達到條件了,我們才開始海上的試飛,因為海上環境和內河內湖環境,是有很大不同的。飛行員從陸上到內湖再到海上,這三個階段從技術上、心理上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海上首飛,在海浪和風向的因素下,我們對它的操穩特性、水動性等性能,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那麼,將來隨著我們後續的科研試飛,將不斷改善提高飛機的抗浪能力,最終達到抗2米浪的目標。因此說,海上首飛是我們AG600真正走向未來遠海的新起點,對於我們來講意義還是非常重大的。

記者:從2009年AG600的立項,到2017年的陸地首飛成功,到2018年的水上首飛成功,再到今年的海上首飛成功,這期間作為總設計師的您一定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努力,請給我們介紹一下這背後的艱辛和付出。

黃領才:我們實現了三個首飛,目前對飛機本身的功能和性能已經非常了解,對水陸兩棲飛機的特點和規律我們也正在熟悉和掌握,對後續研發奠定了基礎。前期,通過十年的努力,我們也突破了一些關鍵技術,在大型特種飛行器的研製歷程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正如你所說的那樣,這背後確實有很多不為人知的酸甜苦辣。水陸兩棲飛機對於我們國家來講,這是第一次研製,是一款全新設計的飛機,從技術難度上和關鍵技術還是需要一項項、一點點去突破的。通過前期技術攻關,我們對水陸兩棲飛機的水動力布局、高抗浪船體的設計,以及試航驗證的技術等一系列的技術難點和關鍵技術的突破,才使我們的飛機走到了今天。應該說這些關鍵技術的突破,每一項都是集成了我們行業的智慧和力量,集成了我們國家的智慧和力量。在項目啟動之時,我們研製團隊還是一個非常年輕的隊伍,100多名設計人員大多數沒有參與完整飛機的設計經歷,同時基礎實驗設施、各種條件應該說還是比較薄弱的。儘管起步很艱難,但是項目在國家部委領導的支持下,在航空集團的組織下,全體設計人員歷經這十年艱辛,很多技術是靠自己去研究突破的。我們整個行業100多家單位,加上跨行業的總計150家單位參與了研製,參與人員可能幾萬人、甚至十餘萬人,為這個項目的研究做出了貢獻。在初期遇到技術障礙的時候,各行各業的專家老前輩們,都為我們技術攻關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和幫助,所以才有了我們關鍵技術上的一次次突破。因為背後有我們強大的航空工業,有我們強大的國家整體智慧和力量,所以才有了我們後續能夠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往前走,到今天能夠取得這樣一個成果。

記者:黨和國家對AG600的研發非常的重視,2012年的時候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基地視察,並登上了您設計的物理樣機,在親切交談中總書記提出了什麼樣的要求和希望?您當時的心情是什麼樣的?

黃領才:那是2012年的12月8號,總書記第一次來到珠海,第一站就到了中航通飛珠海基地。在我們的總裝廠房裡見到總書記後,當時是非常的激動,因為黨和國家領導人到我們基地來,而且又親自來視察我們AG600的研製情況,作為總設計師在興奮的同時又感到一種責任和壓力。總書記在全面了解了我們飛機研製情況後,希望我們要全力以赴加快研製進程,儘早地讓這款飛機投入使用。在上車之前,總書記和其他人握完手之後,把眼光轉向了我,我就意識到總書記可能有話要對我講,於是我趕緊上前,總書記握著我的手說,你是總設計師,一定要好好幹!當時我立即表態:請總書記放心,我們一定把這個型號飛機研製成功。總書記的殷切期望,實際上就是黨和國家的要求,是對這個項目的關注,我瞬間就感覺到肩上的責任擔子非常的沉重,我暗自下定了決心,一定帶領大家把這個AG600研製成功。

記者:黃總,據我們了解,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填報了四所航空院校,而且每個志願都填報的是飛機設計專業,那麼我們想知道,是什麼樣的事,讓您產生了這樣一個航空的夢想?而且是什麼樣的信念,讓您在這個航空夢想中一堅持就是幾十年?

黃領才:當初,我之所以選擇航空專業,是有歷史的淵源和背景的。我家在雙鴨山市寶清縣龍頭鄉農林村,我們村子前面就是完達山北麓。在我8歲的時候,那裡曾經發生過一次森林火災,那是我見到過的最大的一次森林火災,親眼所見、親身經歷,對我觸動非常大。起火之後,大火燒了差不多有十幾天的時間,整個樹林都被燒毀了。剛剛起火時,我們看到山裡遠處冒起的是白煙,第二天就開始變成黑煙,第三天就是濃煙滾滾,在風的推動下火團越來越大,並直奔著我們村子而來,當時全村人都非常緊張害怕。後來離我們村子大概兩三公裡,在風向的變化中,大火向東燒過去了。那種驚險場景,還有全村老少面對火災的那種恐懼、那種無助,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後來,縣裡組織幾千人的隊伍進山森林撲火,而且每天有森林滅火飛機去偵察巡邏,看到飛機我們這些小朋友都跟著跑啊,特別的興奮,我也留下長大去造飛機這樣一個夢想。到了高中畢業填報志願的時候,我就報考了南航、北航、西工大和沈航四個航空院校,然後選的都是飛機設計專業,就這樣我走進了航空專業領域。畢業以後,先是在哈飛工作,一直堅持耕耘在航空這個技術領域,當時我是從事A12、19這些系列的輕型小飛機的研製,從來沒有想過去搞大型飛機設計。當突然聽說AG600立項了,要把我調過來從事飛機的研製,心裡有了一種莫名的激動,我下定決心,拖家帶口一路輾轉南下最後到了珠海基地。應該說通過我和我團隊的共同努力,現在研製出了我們國家第一款這個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未來能夠從事滅火和海上救援等,這不僅是我個人和我們團隊的幸運和幸福,更多是我們國家的發展需要這樣一種產品,給了我們這樣一個機會和平臺,讓我們做出了自己應該做的貢獻。

記者:看得出來,您對航空夢的這種執著擔當,對信念的這種堅守精神,真的讓我們非常的感動,也值得我們好好學習。那麼,通過您的切身體會,您對家鄉的學子有什麼樣的希冀嗎?

黃領才:應該說在我的身上,會讓南方人看到北方人特有的性格和特點。雙鴨山寶清這塊黑土地生養了我,給了我很多潛移默化的影響,讓我的身上有了我們東北人,也可以說我們家鄉人,所具有的那種豪爽、執著、堅韌、拼搏的這種獨特性格,遇到任何困難都不會放棄、都不會退縮的這種堅毅品格。也正是這片黑土地,這片大山,給與了我胸襟寬廣和感恩知報的這種格局,才使我內心中始終有一個這樣的信念,那就是永遠不能忘了自己的家鄉,雖然我現在還沒有機會給家鄉做什麼貢獻,但我覺得自己能在外邊幹出一番大成就,給家鄉人增光添彩,也算是一種用來報答家鄉人民對我關懷的體現。我從大山裡走出來,離開家鄉已經36年了,因為工作的特點,回去的機會比較少。特別是飛機研製啟動後,往往常年都是高負荷的工作狀態,前年我們水上首飛之後,我才休了一個完整的假期。抽空回了一次家鄉,見到了當地的領導還有老師和一些同學,那種感受觸動還是非常的深。上次回去的時候,在縣實驗中學給高三的同學們上了一個交流課,講授了這些年的奮鬥經歷,希望同學們將來走到不同的崗位上,能夠在各個行業上多為國家服務,在各個領域都能夠做出成績,這也是家鄉人對我們的期盼。也希望我們家鄉的學子們從小能夠樹立一個遠大的志向,要有理想、有目標,並且能為這個目標持之以恆地去堅持下去,要有克服困難和挫折的勇氣和信心,把握各種機遇堅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在這裡,我還要說一句,無論走到哪裡,我們都是雙鴨山人,都要想著為家鄉爭光,都要想著找機會為家鄉做貢獻。

記者:看的出來您對家鄉、對家鄉人懷著深厚的感情。現在,雙鴨山正處於轉型振興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作為家鄉人的您,請給我們留下點好的建議和想法。

黃領才:雖然說離開家鄉三十幾年,但我內心魂牽夢繞還是這片土地。這些年,在當地黨委和政府的帶領下,家鄉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外邊工作我也時時牽掛、了解著家鄉的點滴變化。特別是上次回去後,感覺到城鄉面貌變化真是十分顯著,教育醫療等社會事業也發展得非常迅猛,可以感受到當地黨委和政府對民生工程投入的力度之大,這讓我感到很欣慰。同時看到通過這麼多年的開發建設,家鄉也給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當初,我們的原煤、原糧源源不斷地輸出到祖國各地,現在我們的一些資源也面臨枯竭,這些對我們的後續發展會帶來很大的影響,所以市委市政府提出轉型振興高質量發展的新戰略,是很正確的,資源枯竭了我們可以從其它方式來彌補。我們要向先進發達地區和發達國家學習,雖然他們的資源也不豐富甚至和我們比差距很大,但是無論在經濟上、科技上卻都能夠走到世界前列,我覺得這裡面有很多可借鑑的先進經驗。所以我們在思想上還要進一步解放,在觀念上還要進一步更新,要通過開拓創新走出一條新常態下的新道路。新的發展時期總書記提出了新的發展理念,我們一邊要保護好我們的青山綠水,給子孫後代發展留下更好的基礎,一方面要充分科學合理利用好我們有限的良好資源,儘快地轉型升級,在各種產品的深加工上、提高附加值上,包括綠色產品的深度開發和精深加工上尋找出路。作為我們這麼些年離開家鄉在外地工作的遊子們,也願意用自己在外面了解到的各種信息、掌握的各種渠道,為家鄉的發展盡一份力。最後在這裡,我真心地祝願家鄉發展越來越好、越來越快,也真誠地祝福我的父老鄉親生活越來越富裕、越來越幸福。

相關焦點

  • 熊賢鵬黃領才分獲航空工業集團榮譽稱號
    1月24日,在剛剛結束的航空工業集團2019年工作會上傳來好消息,航空工業通飛華南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熊賢鵬獲得航空工業集團2018年度「優秀領導幹部」榮譽稱號,總工程師/「鯤龍」AG600總設計師黃領才獲得2018年度「風雲人物」榮譽稱號。
  • 「鯤龍」總工程師黃領才:航空「追夢人」 「根」在雙鴨山 讓中國大...
    作為我國大飛機「三兄弟」之一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其與運20和C919一樣都承載著國家和民族的使命。而鮮為人知的是,其總設計師黃領才正是從雙鴨山市走出去的傑出人才代表!日前,記者專程趕到位於廣東省珠海市的中航通飛華南飛機工業有限公司採訪了公司總工程師、AG600飛機總設計師黃領才,請他為我們講述了用「中國智慧」鑄就「大國之翼」、成功研製「國之重器」背後的故事。黃領才,1966年出生於寶清縣龍頭鄉(現龍頭鎮)農林村。他的航空夢想在少年時就開始種下。
  • 航空工業通飛珠海基地總工程師黃領才:執夢前行
    一個追著飛機奔跑的8歲小男孩,心中升騰起了造飛機的夢想。40多年過去了,當年的小男孩成長為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總設計師,他就是——黃領才。2018年10月20日,當「鯤龍」AG600平穩降落在荊門漳河水上跑道,黃領才的眼眶溼潤了,這個努力奔跑的追夢人,用執著和堅守實現了當年的夢想,也為我國打造了一架救人於水火之中的夢想之翼。
  • 「它是救人於水火的中國『鯤龍』」——專訪AG600總設計師黃領才
    中國航空工業AG600總設計師黃領才說。「鯤龍」能飛海天作為定位於響應和支持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專門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飛機,AG600飛機的首要任務就是森林滅火和海上救援。長達36.9米的飛機機身加上船型的底部,造型獨特的水陸兩棲大飛機恰如其名——「鯤龍」。
  • 南航大助力AG600首飛 總設計師「南航造」
    12月24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全球最大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廣東珠海首飛成功。AG600與運-20、C919合稱為中國大飛機「三劍客」,AG600的研製對我國民機產業的發展具有裡程碑的意義。AG600的首飛也牽動著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師生的心,AG600總設計師黃領才正是南航1984級校友,南航也參與了AG600的研製工作。
  • 黃領才:上天入海 有我「鯤龍」
    「鯤龍」水陸兩棲飛機總設計師黃領才。上天為鯤鵬,入海為蛟龍,我國自主研製的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因而得名。2018年,「鯤龍」實現水上首飛。「鯤龍」AG600是目前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陸兩用飛機,擁有執行應急救援、森林滅火、海洋巡察等多項特種任務的功能。
  • 「鯤龍」AG600總師黃領才:人到了最崩潰的時候,靠的就是意志和體力
    為了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的研發,總設計師黃領才「上演」了新時代的「孟母三遷」:伴隨著設計隊伍的轉移,黃領才多次舉家搬遷。艱苦的付出終獲回報,2018年10月20日,「鯤龍」AG600順利完成水上首飛任務,距離真正交付使用又前進了一大步。
  • 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水上首飛三大看點
    在大家的期待中,「鯤龍」AG600繼成功完成陸上首飛後,乘風破浪,在水上交出一份亮眼的首飛答卷。  「『鯤龍』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AG600飛機總設計師黃領才介紹,儘管去年底「鯤龍」已在珠海順利陸上首飛,但對於一架水陸兩棲大飛機而言,必須經歷水上首飛起降考驗,才稱得上水陸兩棲。
  • AG600總師黃領才: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技術和運營場景
    航空工業通飛研究院/華南公司總工程師、AG600飛機總設計師黃領才先生感謝各位領導、各位嘉賓給我今天一個匯報機會,下面我代表研製團隊向大會匯報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技術和運營場景,我的匯報分為五個部分,首先是我們項目的研製背景。
  • 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 「鯤龍」AG600 將陸續投產 4 架試飛機
    IT之家3月9日消息 據新華社報導,日前我國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製造方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表示,鯤龍AG600水陸兩棲飛機完成陸地和水上首飛後,將展開飛機優化、003架機零部件製造和開鉚、001架機全狀態科研試飛等三方面展開工作,後續航空工業將陸續投產4架試飛飛機,加快適航取證進度。
  • 我國研製的兩棲大飛機AG600總裝下線 可盤旋曾母暗沙
    我國自主研製的「三個大飛機」之一,也是當今世界上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陸兩棲飛機AG600,23日在此間總裝下線。據悉,其續航能力更能保證它飛抵中國最南端的曾母暗沙並盤旋作業兩小時。 AG600是為滿足我國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 據環球網消息,中航通飛董事長曲景文表示,AG-600能在浪高兩米的海面起降,足以適應75%的南海自然海況;其續航能力更能保證它飛抵中國最南端的曾母暗沙並盤旋作業兩小時。 為滿足水陸兩棲的特性,AG600飛機機體採用了大長寬比、深V形單斷階船體結構,設計和工藝製造難度非常大。
  • 保定招聘|五險一金+單身宿舍+取暖補貼|中航通飛華北飛機工業有限公司招聘、法定假+專兼職均可|悅自由籃球館招聘
    待遇面談或打電話諮詢(崗位七)電話客服:保底工資3500元+提成,其他面議(崗位八)少兒體能訓練,待遇面談微信電話同步:18633217011沈經理工作地點:保定市東二環和復興路交叉口 中航通飛華北飛機工業有限公司招聘
  • 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AG600首飛成功
    軍報記者珠海12月24日電(記者韓阜業)上午9時39分許,由航空工業自主研發的我國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廣東珠海金灣機場成功首飛。
  • 「鯤龍」海上首飛成功
    本報記者   馬俊中國「大飛機家族」26日再傳喜訊: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當天成功完成海上首飛。這艘「會遊泳的飛機」「會飛的船」實現人類自古以來「飛天入海」的夢想。不少關心「鯤龍」進展的網友26日也發出好奇的感嘆:這是國產水陸兩棲飛機的第三次首飛了吧?這麼多次首飛意義何在?先海上降落再起飛《環球時報》記者26日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了解到,「鯤龍」這次海上首飛選擇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
  • 經濟學人全球頭條:西湖大學成立,網易回應徐波事件,水陸兩棲飛機首飛
    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水上首飛20日,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成功實現水上首飛「『鯤龍』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AG600飛機總設計師黃領才介紹。水上首飛標誌著「鯤龍」已完全具備水上起降能力,真正成為「會『遊』的飛機」和「會『飛』的船」。
  •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總工程師畢業的學校,原來是這兩所!
    那麼你知道它的總設計師,總工程師都畢業於哪所學校嗎?原來是這兩所!孟凡超,港珠澳大橋的總設計師,四川遂寧人,畢業於重慶交通大學。重慶交通大學是交通部與重慶政府共建的一所大學,在工科類院校中,重慶交通大學憑藉其具有鮮明特色的交通學科在眾多高校中佔據一席之地。
  • 國產AG50飛機成功首飛:售價百萬以內 現場賣出105架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國產AG50飛機成功首飛:售價百萬以內,現場賣出105架湖北日報客戶端8月26日消息,當日上午,湖北荊門漳河機場,由航空工業特飛所自主研製的「領雁」AG50輕型運動飛機首飛成功。經過12分鐘平穩飛行後,飛機安全著陸,觀眾席上傳來陣陣掌聲和歡呼聲。圖為:AG50輕型運動飛機。(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許曠 攝)首席試飛員黃杰在飛機著陸後報告:「飛機按計劃完成首飛任務,各系統工作正常,狀態良好!」至此,國產AG系列通用飛機家族又添新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