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全球最大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廣東珠海首飛成功。AG600與運-20、C919合稱為中國大飛機「三劍客」,AG600的研製對我國民機產業的發展具有裡程碑的意義。AG600的首飛也牽動著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師生的心,AG600總設計師黃領才正是南航1984級校友,南航也參與了AG600的研製工作。
「你是總設計師,要好好幹。」
「這是一艘能飛起來的船,也是一架能遊泳的飛機。」中航通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航通飛」)副總工程師、AG600總設計師黃領才經常這樣形象地向別人介紹他的「寶貝」。
據了解,AG600的最大特點是大、新、奇。它比A320的客機機身長4米,選用新材料、新設計標準,外觀奇特,就像一隻會飛的船,可說是「海陸空任我行」。它的誕生將解決我國森林滅火、水上救援等方面的迫切需求。
據央視網消息,2012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航通飛珠海基地總裝車間聽取情況介紹,其中就包括正在研發的AG600機頭工程物理樣機。
圖:2012年12月8日習總書記視察中航通飛時與黃領才握手。
作為當時向習近平總書記介紹AG600的「解說員」,中航通飛常務副總設計師黃領才清楚的記得,習總書記關切地詢問了這款能夠滿足我國森林滅火、海上救援等需求的飛機的相關情況,並要求通飛加快推進研製,早日投入使用,並叮囑他:「你是總設計師,要好好幹。」
在AG600研製的數年間,黃領才每周工作七天是常態,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是常事,晚上都是10點後才回家,他幾乎把自己紮根在了工廠。經過無數個「5+2」、「白加黑」,他們用實際行動兌現了承諾:從立項、研製、總裝下線到成功首飛,AG600僅用了幾年,如今已成為國之重器。
南航王牌專業培養的又一位總師
黃領才在事業中義無反顧和堅韌不拔的品質早在他讀書時就已顯現出來。1984年,黃領才考入南京航空學院(南航前身)飛機系直升機專業。雖然畢業已近30年,但黃領才在南航期間的輔導員、現任航空宇航學院院長夏品奇教授對他在校期間的表現仍是讚不絕口。
夏品奇說,黃領才剛進大學時十分低調,看來有些默默無聞,但一件事讓他開始關注這位學生。「在整個大學期間,他每個周末都去爬紫金山,風雨無阻,除了放假回家,幾乎從未中斷過,十分難得。他不光是為了鍛鍊身體,更是為了培養自己持之以恆的精神和毅力。」
在夏品奇看來,黃領才能夠不斷取得事業上的進步,除了紮實的專業基礎,與其在大學期間練就的強健的體魄和驚人的毅力密不可分,「他做事充滿了激情,遇到了困難總是會以積極的態度去克服它,我經常用他的故事來教育我後來的學生們。」
圖:AG600總設計師黃領才。
大學畢業後,黃領才歷經多個飛機型號設計技術研究工作,積累了大量的飛機系統設計技術和經驗,在飛機結構設計、複合材料應用方面成為了國內知名專家。他主持設計研製某型機掛架,填補國內空白;主持設計研製某型運輸機掛架,極大提高了使用維護性和出勤效率;主持研製某型中高空無人機平臺、某型動力三角翼、Y12F等多種型號的新機研製,其中大展弦比全複合材料整體共固化機翼研製成功,屬國內首創。從2009年開始擔任大型水陸兩棲飛機常務副總設計師、總設計師,帶領設計團隊攻克多項關鍵技術難關,為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的研製做出了重大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目前全國唯一的直升機專業,除了黃領才之外,南航直升機專業已經培養出了航空工業直升機總設計師吳希明、直升機設計研究所所長洪蛟、航空工業首席技術專家鄧景輝等數十位行業領導和總師。
圖:黃領才在指揮車上觀察AG600滑行試驗。
南航科研團隊助力AG600首飛
AG600成功首飛的背後,還凝聚著南航科研人員的汗水。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輕型通用航空飛行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以中航通飛為總設計師單位,聯合協同單位組成攻關小組,攻克了氣動布局、複合材料結構布局設計、材料許用值等關鍵問題,並共同開展了飛機水動力載荷計算、機腹部斷階設計和起落架機構優化設計等,為AG600飛機的研發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
南航航空宇航學院張大林教授帶領團隊與中航通飛團隊協作,在一年多的時間裡成功完成了AG600發動機滑油散熱系統和發動機短艙通風冷卻系統的設計、研製工作。此外,南航還有眾多校友和科研人員參與了AG600的研製工作。
圖:AG600總設計師黃領才。
南航與AG600責任主體的中航通飛有著密切合作,2016年9月11日,中航通飛與南航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聯合打造通航人才培養基地,培養通用航空飛行、機務、運管、服務等中高層次人才,以滿足我國高速發展的通航產業人才需求。2017年,南航設立的中航通飛博士班開班,首期招收22名學員,均為公司科研骨幹。
未來,隨著合作的深入,雙方還將在合作模式、合作機構、合作平臺方面加快創新,在通用航空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的培養、低成本複合材料的研發方面加大合作力度,實現產、學、研、用的有機結合,共同為中國通用航空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6薦聞榜
(供稿: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