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一場非瘟使得我國養豬行業千瘡百孔,儘管經過了一年多的時間恢復,但是目前的生豬存欄量依然沒有達到非瘟之前的水平,這也是導致豬肉價格一直這麼高的根本原因。為了抑制豬肉價格不能過高,國家也是採取了大量的手段,這其中就包括增加進口肉數量以及儲備肉投放兩種手段。
進口肉數量方面,今年已經達到了700萬噸,遠超往年的水平,預計到春節之前,可能會達到1000萬噸的數量,而儲備肉方面,2020年累計投放了38次,總投放量在68萬噸。而在明天,即將會投放2021年的第二次儲備肉,數量為30000噸,算上之前投放的20000噸,1月份累計投放量將達到5萬噸,儲備肉的接連投放,釋放出了什麼信號?
信號一:供需未達到平衡
在2019年年初的時候,100塊錢可以買將近10斤豬肉,再看現在,100塊錢只能買三斤多點,如果是排骨的話,也就2斤半。這說明什麼?是人民幣貶值了嗎?非也。是豬的數量少導致的供需不平衡,進而反映到了豬肉價格上漲。
儘管有專家稱目前我國的生豬存欄數量以及達到了往年的90%,但目前來看,並不是很樂觀,因為豬肉價格遠遠沒有下降到之前的價格,不說10元一斤,20元一斤相信老百姓都樂開了花,因此,儲備肉的接連投放說明目前豬肉的供需仍然沒有達到平衡,需要一段時間的恢復。
信號二:確保春節期間豬肉價格
從「儲備肉」這三個字的含義就能看出,它是平時儲備,關鍵時候投放的肉類。儲備肉其中之一而且也是主要意義就在於確保市場上面的豬肉價格,再準確點說就是穩定當前的豬肉價格,使其不會過高導致超出老百姓的消費能力。
相信大家也能感受得到,從12月份到1月份,豬肉價格已經慢慢的上漲了,從21/22元/斤漲到了25元一斤往上,部分地區已經接近了30元一斤,有人會說價格很高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沒有儲備肉投放,也許現在的豬肉價格已經普遍30元一斤了。
有人還在抱怨豬肉價格過高,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除了生豬數量少之外,現在的養豬成本也在不斷攀升,尤其是玉米的價格,超過了3000元/噸,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生豬產能恢復的腳步,如果養豬成本下降,興許豬肉價格離20元一斤也就不遠了吧!
對於即將到來的30000噸儲備肉,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你覺得豬肉價格會降嗎?歡迎下方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