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大推薦#活躍在熒幕上的明星,絕大多數都是一些帥哥美女,可有些明星卻打破了這條「規矩」,這些明星雖然沒有出色的外表,卻憑藉著自身魅力圈粉無數,這其中的佼佼者非黃渤莫屬,黃渤相貌普通甚至有些醜,卻是很多人最喜歡的男星之一,這不僅是因為黃渤比較接地氣,也是因為黃渤本身有著很高的情商,在2000年時,黃渤出演了其人生中的第一部影視作品,這部作品是由管虎導演的《上車,走吧》,也因為這部作品踏入了娛樂圈,時隔九年後,黃渤再次主演由管虎導演的電影作品《鬥牛》,並憑藉此片拿下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鬥牛》這部電影的定位是黑色喜劇,之所以被稱之為黑色喜劇,那是因為影片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人性,牛二骨子裡的善良,老祖的倚老賣老,九兒的自私自利,外國士兵的假善良,以及人心中的惡,在這些人性中又融合了一些搞笑的元素,故此被稱之為黑色喜劇。
牛二雖然看起來很自私,也很唯利是圖,為了躲避外國士兵的掃蕩,牛二在山上開鑿山洞隱藏他的黃牛,雖然這樣很自私,可這也很正常,畢竟這個山洞是牛二自己挖出來的,用來隱藏自己的黃牛也不為過;而牛二之所以同意餵養奶牛,也不過是為了那讓他動心的利益,那利益便是九兒成為他的老婆,就是這樣一位自私以及唯利是圖的人,可牛二的骨子裡卻有著旁人難有的善良。
當別的村子難民逃難到牛二所在的村子時,牛二看著一群老老少少沒有飯吃,原本牛二可以選擇不去理會,畢竟在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連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飽,哪有多餘的糧食來拯救別人,可牛二選擇將奶牛貢獻出來,用牛奶救濟這些難民,若這還不能算作善良,什麼才叫善良?
當牛二發現了受傷的外國士兵,牛二想的是幫村裡的所有人報仇,可高舉的鍘刀怎麼都劈砍不下去,倒不是牛二害怕什麼,而是牛二覺著所有的生命活著都有價值,並不應該由他來決定任何人的生或死,而恰巧外國士兵懂得給奶牛治病,這也讓牛二有理由放下了他高舉的鍘刀。
其實導演完全可以將牛二的善良無限擴大,也可以讓整部電影中充滿牛二的高大形象,但導演選擇的是將人最真實地一面展露出來,不論多善良的人,都會有自私與唯利是圖的時候,這便是現實的人性,這便是導演思考良久的用心,導演所想表達的東西很簡單,善良也不過是人的一種選擇而已,你的選擇決定了你是為善還是為惡。
片中的老祖便是另一種人性,這種人性發生在現實社會中絕大多數人身上,那便是倚老賣老,不論老祖做的任何決定,所有人都要按照這個決定執行,否則便是不忠不孝,現實中依然有很多老人這樣,自認站在道德的制高點,隨意的指責踐踏他人,殊不知這樣只是人性中惡的一種表現。
九兒所表現的便是人性中的自私,不論是與十三嬸的爭吵廝打,還是與牛二的另一種關係,這些都是為了她自己的私心,九兒之所以會與十三嬸爭吵廝打,也不過是氣不過十三叔不準她拿牛奶回家,而九兒之所以會同意嫁給牛二,也不過是牛二獲得了奶牛的飼養權,可以自由的擠牛奶。
外國士兵的假善良,這是一種比惡還要噁心人的人性,遇到惡人可以躲著走,遇到假善良的人防不勝防,之所以說這士兵是假善良的人,那便是他哭著拒絕殺人,最終卻端起了刺刀,將最鋒利的刀尖捅進了牛二的肚子裡;而這士兵之所以會給奶牛治病,也不過是為了在上司面前體現自己的價值,以及在牛二面前保護自己的性命。
好人並不一定有好報,可壞人一定沒好報,這句話也在電影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牛二好心擠牛奶救濟別人,可在牛奶生病沒辦法產奶時,被牛二所救濟的人,想的不是如何幫助奶牛治病,而是如何讓奶牛變成口中的食物,在這些人被埋得地雷炸死後,其中一人在臨死前竟然說道:「俺不過是想吃你的牛,你卻殺了俺的兩個弟兄。」
在說出這句話之前,這些人並沒有想過,是他們想要殺死給他們提供牛奶的奶牛,在奶牛躲避他們的追殺時,他們才踩到了地雷,他們想的只是別人的不好,從沒想過是他們自己做錯了,就好比現在一些人,總會在無理取鬧中講道:「我不過是想怎麼樣,可你卻怎麼樣。」總是認為自己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而別人都是錯的,這樣的人在現實中有太多太多。
當你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你會發現並沒有看懂什麼,當你反覆觀看後,再來回味這部電影,你會有不同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