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致富經空間首頁
>>視頻
這是陝西秦嶺南坡一個叫朝天溝的地方,溝深谷狹,人跡罕至,手機在這裡沒有信號,仿佛與世隔絕。如果不是這個院落給沉寂的大山增加了一點人間煙火味道的話,這裡的桃花都會開得十分寂寞。很少有人知道,在大山深處的這所孤零零的院落裡藏著一個擁有億萬財富的山洞,洞口就在這所不起眼的房子裡。
2008年3月13日,山洞的主人戴銘恆帶記者走進了山洞。
戴銘恆:「我們這個山洞是人工挖掘的,S型的,全長570米長,7.5米寬,按現在的這個價值,最起碼要花三千多萬元才能開挖出來。」
在記者看來,僅有一個這樣的山洞並不值錢,值錢的是山洞裡生活著大量的娃娃魚,大大小小的娃娃魚達2。3萬條,能夠繁殖的種魚1千條,總價值過億,因為歷盡艱辛才建起了陝西南部最大的娃娃魚養殖基地,主人公戴銘恆把這些看得比生命還重要。
記者:「如果買你的山洞包括娃娃魚的話值多少錢?」
戴銘恆:「我們開鑿這個山洞的時候,一塊一塊的石頭往出搬,這都是我們的血汗,這現在是我的生命,這個不是錢的問題,我不會賣的。」
記者採訪的時候,遇到了陝西省漢中市一個開服裝廠的老闆,他是第三次來找戴銘恆了,他看上了戴銘恆山洞裡一條9歲齡的種娃娃魚,正常狀態下,娃娃魚能活100多年,那麼,對於一個九歲的娃娃魚來說,正是繁育的好時候。
戴銘恆:「你們主要看看體表有沒有傷?」
客戶:「沒有。」
戴銘恆:「那我放在池子裡,上次電話說最少不能低於120萬元,我成心要給這個數多少100萬。那要看看你有養殖證沒有,沒有的話不能賣給你。」
客戶:「有的。」
記者:「你買這個魚是幹什麼的?」
客戶:「買這個魚我也是讓它下崽,繁殖。」
戴銘恆的性格比較內向,不怎麼會搞價錢,不過最後100萬元還是成交了。這樣值錢的娃娃魚,戴銘恆的山洞裡還有100多條,賣一條也很平常。自從2004年底他建成這個專門養殖娃娃魚的山洞之後,就經常泡在這個山洞裡了,人稱鑽在山洞裡的億萬富翁。
今年45歲的戴銘恆是陝西省城固縣人,1984年,他從華中農業大學畢業後靠養蛇10多年賺了400多萬元,2000年他突然放棄了養蛇生意,辦理了馴養許可證要養娃娃魚。城固縣處在秦嶺南坡,是我國娃娃魚優生區,從前,戴銘恆和夥伴們在小河裡玩耍常能撈到娃娃魚,全國很多科研院所也在搞娃娃魚繁殖研究,要能繁殖成功定能賺大錢。2000年春天,戴銘恆把家裡養的80多條娃娃魚放養在土垣村河道裡,並用矮牆圈起來。
戴銘恆:「80條娃娃魚我一年真要是產了苗的話,我就能把我的投入全部能收回來。」
娃娃魚主要在夜間出來吃食,稍不留神就成了野貓老鷹野生水獺等天敵的美餐,戴銘恆那時候常常守夜。
戴銘恆:「娃娃魚的天敵經常來騷擾我們,晚上一般就是七八個人,輪流值班,一不注意,讓這個天敵就把我們娃娃魚叼走了。」
戴銘恆每天都會給娃娃魚投餵一些小魚小蝦青蛙以及維生素C、E片劑,促使娃娃魚發育成熟。
記者:「它是公的還是母的?」
戴銘恆:「這個娃娃魚的雌雄在繁殖季節才能看得出來。值一萬多元錢。」
等到2001年4月,戴銘恆把小溪水抽乾,大大小小的娃娃魚就從洞穴裡跑出來了。
戴銘恆:「過去這個娃娃魚人們都沒有搞馴養,這個溝裡到處都有娃娃魚,誰去管理它,經過人工的給它投料,它吃的也好,我們這個環境就是一個傻子它把這個魚放進去,它自然也能出苗。」
戴銘恆在野外狀態下,繁殖出娃娃魚苗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開了,漢中市、城固縣水產局科技局給他開了現場會,推廣他的經驗。
陝西省城固縣漁政監督管理站副站長 劉素霞:「發現到這個苗,都這麼長了,大概有3寸4寸這個,當時給我們一個吃驚。」
戴銘恆原生態繁殖成功娃娃魚的事情引起了縣委書記王永現的關注,他非常支持戴銘恆的探索,也對娃娃魚的市場很了解。
中共城固縣委書記 王永現:「像一條小魚四年時間就可以長到八斤重,按現在的市場價,每斤一千元算,那麼一條成魚就可以賣八千元。」
就在戴銘恆盤算著如何能繁殖更多的娃娃魚苗賺錢的時候,2002年8月的一場山洪眨眼間擊碎了他的美夢。
戴銘恆:「當時就是山坡上這些泥流石眼睜睜衝到河道裡,我們周圍的群眾知道我這山溝裡養的娃娃魚。」
城固縣土垣村村民 劉桂娥:「當時這邊上這樹譁啦全都衝上來了,特別大,它有浪,一浪一浪的。」
現在,每當想起這個慘痛的往事,戴銘恆的內心都久久不能平靜,他心疼的是那些無辜的娃娃魚,那些即將出殼的娃娃魚苗。
城固縣土垣村村民 劉桂娥:「我們趕快叫群眾來搶救,搶救也搶救不了,最後幾十條娃娃魚給衝走了。」
戴銘恆:「在產卵的時候,當時把我們氣得也不行。」
損失了三十多萬元,戴銘恆卻沒死心。2002年9月,雙溪鎮黨委書記薛曉強聽說了戴銘恆的經歷,勸說他到鎮裡一個只挖了幾米的山洞重新建設後養娃娃魚,一個是鎮裡有招商引資任務,另一個也能避開山洪的危險,戴銘恆也能賺錢。
城固縣雙溪鎮黨委原書記 薛曉強:「我們就把他介紹到那裡去發展,通過他的發展,帶動我們當地群眾,叫大家都來養。」
但是,當戴銘恆決定到雙溪鎮的雞冠巖挖山洞養娃娃魚的時候,一向支持自己的妻子卻在實地察看之後堅決反對。
戴銘恆的妻子:「你到手的幾百萬元,你再呼啦呼啦為了一個破山洞你全部搞進去,那肯定我心裡不樂意的,我有這些錢我願意存起來,我自己花。」
戴銘恆想籤約,卻被妻子大鬧了籤約現場,兩個人都沒面子,幾乎反目成仇。
戴銘恆:「她就吵的不得了,跟人家村上幹部吵,你們不要為了你們自己招商引資的項目,不要把我們家庭鬧成矛盾。所以鎮上當時薛書記說,老戴你先把你的家庭事情弄好,你弄好了再籤這個協議。」
戴銘恆的妻子:「別人都說成功的背後有一個支持的女人,我是沒支持,真的是沒支持過,我為這事情鬧的不止一次兩次。」
戴銘恆丟下家裡從前收購馴養的200多條種魚,在悽涼的心境下,一個人帶著一個小施工隊進山了,他發誓,挖洞不成死也要死在山裡。但那仿佛是一個無底洞,除了花掉家裡的400多萬元,他還變賣房產,到處借錢,670萬投資轉眼花光。
戴銘恆的妻子:「後來跟我說,光補一塊上面山洞那個,一次光一塊小地方都要20萬。
記者:「多少。」
戴銘恆的妻子:「20萬元,給你補一次巖漿,噴漿,那費用都大得很。」
為了還帳,在陝西省水產局朋友的幫助下,戴銘恆把8條娃娃魚賣到了西安一家海洋館,20多萬元錢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
戴銘恆:「那時候我由於挖山洞,資金比較緊張,在這種環境下,我把魚也都賣過來了。」
海洋館員工王雨婷:「原來來的時候,有七八斤,現在已經有20多斤重了。」
這個窗口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戴銘恆的知名度,全國有百分之七十的海洋館和旅遊景點後來成了他的客戶,他拓展出一個新的銷售渠道。
戴銘恆:「其他的海洋館,都給我打電話,來諮詢我這裡能不能再給提供,那海洋館其他的這些旅遊景點,省裡面都有手續,那我們肯定歡迎提供給他們。」
等到2004年底,山洞建成把清澈的山泉水引進山洞的時候,戴銘恆感慨萬千。
戴銘恆:「當時挖這個石頭,一塊一塊往上挖,實際都是需要錢,時間長了,我真是精神都快崩潰了。」
建成的山洞成了戴銘恆養殖娃娃魚的避風港,他把所有暫養在家裡地下室的娃娃魚全部轉移到了山洞裡,2006年,他和陝西省動物研究所和漁業管理局合作的娃娃魚性腺同步繁育關鍵技術研究獲得了成功,使娃娃魚從隔年出苗變成了年年出苗。
記者:「一般情況下,它能產多少個卵?」
戴銘恆:「你像我這一條娃娃魚大概在10斤,10斤重的娃娃魚一次產卵的話在800到1200粒卵。」
戴明恆所在的城固縣佔漢中市娃娃魚養殖量的百分之六十,漢中市農戶養殖娃娃魚的積極性很高,這讓戴明恆很輕鬆地找到了苗種銷售的市場空間。他每年繁殖1萬多尾魚苗,選擇水質好信譽好的農戶幫他代養,賴全貴就替他養著130條魚苗。
養殖戶賴全貴:「一個問題水質比較好,清新,這是第一個條件。第二個條件呢,咱們這個人也比較耿直,就是說,你給多少苗給咱們要工資,每一條給50塊錢工資。」
戴銘恆:「像老賴,他這個人人品好,根本不需要,我們籤個意見,打個收條,寫個協議,不收他一分錢,把這個苗子讓他領走了。」
養娃娃魚最重要的是水質要好,信譽好的養殖戶不拿押金,只掙勞務費,4年後戴銘恆收回去。
養殖戶賴全貴:「不能私自賣,賣的這個國家是不允許的,再一個戴老闆這就要進行懲罰的,這50塊錢的工資,要按6倍的處罰才行。」
在城固縣,有1000多個農戶為戴銘恆代養著娃娃魚苗,自己養殖的壓力減輕了,規模也更大了。
戴銘恆:「一個是沒有馴養許可證的,我們就讓農戶寄養給他們,我們到時候付勞務費,還有一種我們有些大一點戶,自己辦的有證,那我們就500塊錢一條賣給他。」
原雙溪鎮黨委書記薛曉強:「放養拿到群眾去養殖,養殖大了以後,他又回收,現在不愁銷,而且他不收,城區養殖的也來收購。」
現在的戴銘恆終於有了一種成就感,那個價值億萬財富的山洞是對他多年來的辛酸和付出的回報,生活沒有虧待他。
陝西省漢中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 副主任徐登奎:「漢中的繁育水平在全國是第一,養殖場是五千個左右,漢中大鯢的規模,已經達到30萬尾以上, 漢中已經成為全國的一個最大的大鯢繁育基地,和大鯢的養殖基地。2010年大鯢對農民的收入,會在20億以上。」
感謝中共城固縣委宣傳部 單慶華 城固縣電視臺協助拍攝
本文由中央電視臺七套《致富經》欄目提供,詳細內容請登陸央視國際網站CCTV-7《致富經》欄目查詢!
註: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敬請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