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者們想出圈,但更希望是街舞文化的出圈

2021-01-13 華夏經緯網

  韓宇、黃瀟、淡淡、AC、阿K等因綜藝成為頭部舞者,收入增加、機會變多卻不是他們最在意的事

  舞者們想出圈,但更希望是街舞文化的出圈

  出圈,意即突破原有圈層,成為大街上十個人有九個都認識的「明星」。近兩三年,在綜藝推動下,街舞行業形成了既能跳舞,又能賺錢的市場,部分實現了街舞舞者對於「出圈」的期待,他們通過節目後,粉絲群體擴張且下沉,賺錢和推廣模式也大範圍擴大,不再只是單一的授課培訓。但對於大部分舞者來說,名氣、金錢、商業代言不過是提高生活質量的跳板,他們更在意職業尊嚴的提高,希望保留與兄弟們一起跳舞的快樂。如今,他們都是一隻腳在圈外行走,一隻腳仍踩在圈內,沒有人願意徹底背離圈子。《這!就是街舞1》總冠軍韓宇曾想過,如果有一天自己跳不動了,也還能繼續教小朋友跳舞,去學習街舞幕後拍攝,他對街舞的愛,並沒有因急速飆升的粉絲量而動搖過。北京舞佳舞創始人之一、街舞「老炮兒」馮正最開心的事,還是和朋友一起跳舞,「我希望身邊的幾個老朋友都跳下去,哪怕跳不動了,我們也能有機會一起跳。這是我追求的夢想。」無論圈外多麼紛繁叨擾,終歸,街舞還是要回歸街舞,舞者們覺得,這才是他們存在的意義。

  頭部舞者

  變現途徑增多,更有機會跨領域

  作為《這!就是街舞3》中最被熱搜青睞的舞者,黃瀟雖然未能走到總決賽,但往期經典的編舞作品,足以令其成為目前市場最炙手可熱的街舞舞者之一。採訪當天,他被安排了一場商業活動,晚上還有廣告拍攝,中間只有1個小時的空當。「活動、拍攝這些商業工作,之前也常有,但在節目之後確實又多了一些。」黃瀟坦言。黃瀟並非從地下起家的舞者。2008年,黃瀟就曾獲得湖南衛視《舞動奇蹟·舞動之星》的冠軍,並由此參與了大型綜藝《舞動奇蹟》全國總決賽的舞蹈編排,成為國內最早一波被大眾媒體熟知的街舞舞者。但《這!就是街舞3》節目之後,黃瀟接到了藝人類的商演,綜藝錄製、影視作品和唱片邀約,這些都是他之前很少接觸的領域,「我不知道這算不算街舞出圈了,但這幾年,跳舞的人確實有了更多機會。」

  《這!就是街舞1》的舞者們,是最早感受到「機遇」的人。2018年,《中國有嘻哈》收官不久,《這!就是街舞》緊接著橫空出世。彼時同樣曾被視為小眾文化的說唱響徹街頭巷尾,但仍沒有一個街舞舞者能預料,街舞節目到底能產生多大熱度與影響力。韓宇在參加《這!就是街舞1》時也不敢想街舞能通過一檔綜藝被大眾認知。街舞舞者藝人化,他在多年前就已經嘗試過。2012年,20歲出頭的韓宇曾籤約一家經紀公司,向藝人方向邁出「出圈」第一步。彼時街舞圈子更為小眾,即便舞者獲得再多國際大賽冠軍,甚至登上央視舞臺,還是很難被老百姓認可。「我當時就是想通過自己的舞蹈,當明星,想出名。」韓宇直白地說。做藝人期間,韓宇拍過微電影,參加過《中國達人秀》等大熱綜藝,大部分心思都用在街舞之外的領域。但那是一個媒體資源、綜藝曝光都不繁盛的尷尬時期,圈內舞者不認主流平臺,他們認為只有不斷手捧比賽冠軍的才是「明星」、「大神」;而圈外的普通人則不知道還有街舞比賽的存在,很多人即便看到了韓宇跳舞,也沒有意識和興趣了解街舞文化。直到現在,甚至連街舞圈的人都不知道,韓宇曾出演過薛之謙《方圓幾裡》的MV。

  而奪得冠軍後,韓宇的生活更是進入有史以來最忙碌的狀態。參加節目前,他忙得更多的是線下授課、擔任比賽裁判,或者擔任活動的表演嘉賓等常規的街舞圈工作。但總決賽後,韓宇圈外、圈內的工作比例調整為8:2,廣告拍攝、雜誌拍攝、跨界合作、綜藝錄製、商業演出等通告幾乎佔據了他八成的時間,而圈內的線下120人的課程也在30秒內迅速售罄;韓宇甚至還擁有了自己的粉絲群體「小宇宙」。他經常發微博,時不時與粉絲對話,學著明星「寵粉」。

  同樣作為第一季選手,淡淡是十強中唯一的女舞者。比賽結束後近一年她都處於「蒙」的狀態,就像一壺水燒開了,水沸騰得一點兒都看不清楚底,甚至還有點燙嘴。淡淡對於「出道」也並不陌生,2001年她曾經加入女子舞蹈團體SPY,籤過經紀公司,拍攝過韓國參與製作的校園電影,還發行過EP。直到《這!就是街舞1》播出後,多年沒聯絡的唱片公司老闆竟邀約她重新發音樂專輯。

  只要接觸過街舞圈的人,都在這三年的街舞綜藝浪潮下,感受到工作和生活的些許變化。2018年《這!就是街舞》問世之前,該節目的總導演陸偉去看街舞比賽發現現場也就幾百人,但這兩年比賽門口聚集的都是粉絲,大家都是買票入場。這讓從業者很欣慰。2018年,楊文昊率先舉辦了個人街舞專場演出,在此之前街舞圈還沒有出現過個人專場。AC雷曦在參加活動時曾偶遇一位大叔粉絲,他邊驚訝地喊著「AC!」邊模仿著甩手的動作,興奮地問AC,「我的Waacking怎麼樣?」馮正走在北京的大街上,曾經被陌生人攔住十多回,希望和他拍張照片。

  阿K參加完《這!就是街舞2》後實現了諸多第一次——第一次拍廣告,第一次和藝人深度合作,第一次去音樂節演出。他登上音樂節舞臺的時候,臺下成千上萬的觀眾,竟然大多數人都能喊出他的名字,現場嗨的程度不亞於其他歌手,「我特別興奮,我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能了解一個街舞舞者叫什麼名字。」

  毋庸置疑,街舞節目結束後,街舞圈的一隻腳已成功踏出自嗨的圈層,在頭部舞者對商業賽道的搶佔、曝光下,實現了小眾文化「零關注」的實質性突破。

  普通舞者

  下遊變得熱鬧,但收入並未看漲

  「如果我們算出圈了,那大部分優秀的舞者,還一直在圈內。」在《這!就是街舞3》中憑藉《囍》登上熱搜的楊文韜坦言。

  據不完全統計,《這!就是街舞1》的海選選手共398人,《這!就是街舞2》增加到407人,《這!就是街舞3》則維持在400人。AC雷曦的經紀人Olivia(化名)表示,如果舞者走不到導師戰隊,基本上很難接到商務活動。以此換算,每年真正能通過節目獲得「出路」的舞者實際不足15%;甚至一些走到總決賽的選手,很多觀眾都不知道他是誰,跳什麼舞種,更何況還有300多個類似群眾演員一樣的舞者。

  商業做得好的舞者,不管是授課還是演出,至少價格要提高一倍,但絕大多數舞者處於金字塔中下遊,他們經歷了節目「一輪遊」或者乾脆沒有參加節目。這些舞者的生存依然艱難——繼續教課,參加商場的演出,像工薪階層一樣努力維持生活。

  小藝(化名)就是一名最平凡的街舞老師,由於熱愛,她堅持跳了十年街舞。《這!就是街舞1》她就開始關注,但從未想過報名,「平常的街舞授課太忙了,而且節目上『大神』太多,我的能力還不足以上這個舞臺。」小藝代表著國內大多數普通舞者——他們沒參加過世界性街舞比賽,沒有加入某個赫赫有名的街舞團體,維生方式就是在街舞工作室中勤懇授課;偶爾去商場跳一場,一次能賺幾百塊。而節目中頭部舞者「出圈」,對普通舞者而言就像看練習生出道一樣,不敢想像與自己能產生什麼關聯。小藝的工作狀態較三年前沒有任何改變,最多就是學街舞的人多了,年收入增長了一些,大約10萬-20萬,但漲幅連一倍都不到。

  沒有感受到改變的不只是普通舞者,還有默默在街舞圈耕耘的幕後工作者。前KOD項目總監,現任職於中國社會藝術協會街舞藝術委員會的劉悅,在街舞圈打拼了十餘年,當時主要負責KOD比賽策劃運營。KOD是中國最具商業價值的街舞賽事之一,大多街舞「大神」都曾以KOD冠軍作為自己最重要的經歷。然而劉悅從KOD離開後,把簡歷投給一些體育公司,對方卻不認可他的工作資歷。劉悅也認識一些業內知名的街舞拍攝團隊,世界性的街舞賽事都會邀請他們做直播轉播,但平時這些團隊連拍婚禮都會被質疑,「拍街舞的怎麼能拍婚禮?」直到近兩年,綜藝節目改變了他們的生活,他們終於也能接到電商直播的活動了。

  「雖然我們在街舞圈已經做到頭部了,街舞也被更多人認知了,但幕後工作人員還是很難出圈。」劉悅目前在很權威的行業協會工作,與網際網路巨頭洽談街舞投資時還是會經常「碰壁」,例如預估的項目價值有800萬,但最終公司評估部門會直接砍掉一半;贊助街舞比賽的飲料企業只有紅牛,果汁飲品會直接稱「我們沒有預算」。

  但若從街舞走向大眾的發展趨勢來看,普通舞者、幕後工作者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節目影響。最直觀的就是大眾對街舞文化的改觀,幫助圈子下遊擁有了更積極正面的工作成就感,並收穫大量真正認可街舞的學生們。過去,街舞圈幾乎所有人都參與舞蹈機構授課,但只有頭部舞者的工作室才能融資千萬級,年營收上百萬。但據淡淡觀察,如今很多培訓工作室都可以輕易融資到500萬左右,大家去拉投資的時候,也不用一個勁兒地「推銷」街舞如何強身健體,只要提到韓宇、亮亮等舞者,就有很多孩子報名學習,想成為他們。「千萬級的行業規模已經達到了,甚至成為了常態。」

  而對於更大多數街舞機構而言,節目之後帶來的則是多元化發展,之前授課就是街舞圈子的學生對老師,現在舞者的授課形式更多了,增加了商業主題性質的授課。作為教學成果展示的重要途徑,公演、比賽也成為舞者重要的收入來源。之前國內比賽的冠軍一般是三五千元獎金,在有商業品牌進來後,個人獎金上萬元的比賽越來越多了,團隊齊舞比賽冠軍團隊則可能獲得十幾萬元的獎勵。

  相較舞者「出圈」,普通的街舞工作者更希望街舞「出圈」。「現在舞者上節目不一定在意名次,也可以為工作室推廣宣傳。而不管是工作室還是舞團,辦比賽、辦周年慶的時候都需要一部分商業贊助。而且不能否認,街舞越出圈,大家自然也越好做。」Olivia坦言。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虞鷹

相關焦點

  • 街舞需要尊重,「出圈」寄望少年
    全國街舞培訓機構5000餘家,年培訓教學超500萬人次,成為專業舞者至少需五到十年  街舞需要尊重,「出圈」寄望少年  據悉,目前,中國是全世界街舞行業最賺錢的地方,世界級的優秀舞者百分之六七十都在中國授課,但中國舞者自身的街舞水平尚待提高。如果想讓街舞持續出圈,很難單靠一檔節目推動,抑或某位舞者的火爆。
  • 《這就是街舞》聚集街舞圈的實力舞者,他們幾個卻還沒去
    《這就是街舞》是街舞圈面向觀眾最大的一次賽事,在易烊千璽、羅志祥等明星隊長的助陣下,讓這檔節目得到更多觀眾的關注。第一季《這就是街舞》吸引了半個街舞圈的大神,而第一季節目的熱播無疑是在告訴其他街舞舞者,這檔節目有實力幫助他們在娛樂圈成名。
  • 這就是街舞3湛可個人資料起底 深舞者湛可在街舞圈非常有名
    這就是街舞3湛可個人資料起底 深舞者湛可在街舞圈非常有名時間:2020-05-11 09:05   來源:愛八卦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這就是街舞3湛可個人資料起底 深舞者湛可在街舞圈非常有名 喜歡街舞的網友們對湛可應該都不陌生。看過這就是街舞這個綜藝節目的也都認識湛可這個街舞高手。
  • 就是街舞》第三季:火出圈好看有理
    就是街舞》第三季7月18日優酷上線後,豆瓣評分超過了前兩季。通常來說,綜藝首季即巔峰,所以這已近乎奇蹟。火出圈的《這街3》,到底好看在哪裡呢?作為一檔已經辦到第三季的節目來說,很多街舞套路觀眾看著已不再新鮮,如何讓《這街3》舞蹈具有新意和觀賞性?節目組的做法是加強制作、強化競爭,提高齊舞比重,突出創意。製作之精良在首期開場的隊長大秀即得到充分體現。
  • 街舞圈魔幻2018
    他一開始是沒想去的,發微信的人是個多年老友,正在努力勸他參加。這個時候的楊文昊不會想到,6個月後,跳舞十幾年的自己會因為一個普普通通的動作失誤在微博上掀起那麼大的口水仗,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微博粉絲會在那個時候達到100萬,更不會想到自己會擁有屬於自己的個人專場。
  • 這些年火出圈的街舞在《舞蹈風暴2》卻一直處在邊緣位置
    在5期《舞蹈風暴2》中出戰的4組街舞舞者全部都戰敗,特別是hello dance街舞團和power 6拉丁舞團的團戰,後臺站hello dance的舞者不少,畢竟齊舞,團戰最為重要的考核標準就是一個「齊」字,hello dance從出現在《舞蹈風暴2》的舞臺上就一直給人一種整齊工整的工藝之美。
  • 街圈人眼中的《這!就是街舞》:要融合、要賺錢、不要無感
    「為中國街舞做點事兒」「今年疫情對街舞圈的衝擊還是非常大的,所以第三季開始的時候跟導演組聊,能感覺到他們特別想為中國街舞做點事兒的心情。」街舞媒體人NeedAYeah這樣跟小娛形容,「街舞舞者最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教課,它最大的特點就是要線下、面對面教授,還要聚眾,這就踩中了疫情期間所有不能做的點」。
  • 鞭笞冥婚的街舞《殙》何以頻頻「出圈」?
    廣西財經學院的街舞作品《殙》,最近出圈不是一回兩回了。來自全國知名媒體和自媒體的持續關注,說明了一件事——這個作品反映的冥婚,並未隨著時代的更迭而徹底消亡,反而因為近來的某些社會熱點事件,越來越多被討論。點開這支掛在熱搜上挺久的舞蹈視頻,觀看效果是蠻恐怖的。
  • 韓宇在街舞圈什麼水平,韓宇不為人知的背後,看了很心酸
    韓宇,是2018年《這就是街舞》第一季的冠軍,那麼,韓宇在街舞圈到底是什麼水平?扒一扒韓宇在街舞圈獲得成績,你就知道了。成為《這就是街舞》冠軍後,很多人都說,街舞舞者韓宇是一夜成名,但韓宇的媽媽表示,並沒有人能一夜成名,起底韓宇不為人知的背後引心酸。
  • 看完《這就是街舞3》第十期,被張傲月老師圈粉了,黃瀟表現力強
    看完《這就是街舞3》第十期,被張傲月老師圈粉了,黃瀟表現力強看完《這就是街舞》第三季第十期,作品裡比較喜歡兩組國標、舉傘的張婭姝老師那組、朝鮮族舞那組。被張傲月老師圈粉了,哈哈。拉丁那一對老師真的太亮眼了,有點搶小朝和春林的風頭,但是整體效果特別有氣氛,直接把場子熱起來了。
  • 後浪的 「酷文化」 是新時尚之都的 「出圈」 法寶
    由 「後浪」 們多變的喜好與個性所催生出的 「酷文化」,正是城市建設者撬動當地商業活力的關鍵。這座城市在八個細分文化領域均排名前 3,顯示出成都多元且包容的文化內涵,具有時尚先鋒精神。尤其是在嘻哈、 街舞及說唱文化、潮鞋文化、電競文化、電音文化和漢服文化方面,成都有極強競爭力。 潮流與復古,是千年蓉城 「酷文化力」 獨特的兩面。
  • 王一博,從街舞圈走出來的小孩,終於又回到了原來的地方
    近日,《這,就是街舞3》最新一期火熱上線。討論熱度一時居高不下,相關話題一直掛在熱搜,可見節目之火爆。先不說選手,真的就算只看導師,都值得了。他們的舞蹈簡直太好看了,已經是可以達到專業舞者的級別。四位隊長相互battle,氣氛熱烈。
  • 就是街舞》火了3年,背後卻有不為人知的辛酸
    這樣的變化在街舞圈很多OG(元老級舞者)眼中,則有著更深層的意義——它給街舞圈帶來了破圈的機會。2001年,15歲的林夢發現了男團深受喜愛的秘訣——跳舞。彼時的林夢,想學跳舞的初衷也很簡單,靠「帥氣」的舞蹈來吸引女孩。二十年過去,最初的初衷似乎已經實現,但他心裡卻始終有著遺憾:曾經被現實打敗過。
  • 中國街舞的守與變
    在這上面,可以做麥可·傑克遜的那種太空步,但是做其他更危險的動作時又不會因為地面過滑而摔倒。從舞室正前方那面巨大的鏡子裡,可以看到後牆上舞室的標誌:大號加粗的橙色英文張揚地越出了圓形的黑色底板。上面寫著:Rhythm N Beats,律動和節奏。這是所有街舞人的信條。
  • 就是街舞》裡,沒有「流量明星」
    就是街舞》總導演陸偉哽咽了。「我們創造了中國街舞電視歷史上的一個紀錄,甚至是街舞歷史上的紀錄,希望參與這個紀錄的舞者,都會被記住。」說罷,他深深地向所有舞者鞠躬。圖源:優酷截圖舞者在落淚,旁邊的鐘漢良也在抹眼淚。24小時,多個舞種混合,單人舞、團體舞和35人大齊舞,這些不可能的事情被一件件做到了。
  • 《街舞3》快來和王一博共同學習街舞文化吧
    《這,就是街舞!》第三季即將播出第三期,酷炫、狂拽又震撼人心的表演是否已經讓你愛上了街舞?看到王一博如此精通街舞文化,你是否也想學習一下?小娛整理了簡單的街舞常識,快來學習吧!Breaking最早起源於紐約黑人圈,在幫派打鬥舞蹈的基礎上演變而來,既是街舞中技巧性最強、難度最高的舞種,也是最容易放大招的舞種。
  • 綜藝帶給街舞的最大紅利是認知重啟
    就是街舞3》(以下簡稱《街舞》)等系列綜藝的播出,「街舞」成為「說唱」之後,又一個被看好的、甚至是最具熱度的街頭文化,並不斷地影響著新一代年輕人。  2018年被稱為「街舞元年」,更確切地說,是街舞圈層商業化開始的元年,隨著兩檔街舞節目的橫空出世,韓宇、馮正、肖傑、楊文昊等街舞大神走進大眾視野。除了網絡綜藝,街舞也越來越得到大眾平臺的認可。
  • 《這就是街舞》人氣選手袋鼠與小學生鬥舞
    談及教學生跳街舞的感受,他感慨良多:「街舞是一個很正能量的舞蹈形式,學習街舞能夠很好彌補其它體育運動的局限,使鍛鍊更全面,也能培養學生自信自強、堅毅拼搏的品格。」    校園颳起街舞風潮 袋鼠中國風作品感染眾多師生    街舞進校園的新聞早已有之,而袋鼠陳政詣則透露,從以前到現在都特別希望自己能成為推廣街舞的一員,「街舞裡有很多齊舞的表現,學生們學習後會養成一種自律、互助的好習慣,更有利於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
  • 特別企劃:當MP3遇上街舞 兩種文化一部歷史
    circle氛圍  早期的街舞並沒有固定的形式和環境,人們利用所有可以想到的傳統爵士、交際等等舞蹈的動作來宣洩自己的內心,雖然沒有固定的體系和形式,但是早期的街舞卻形成了circle和battle兩種影響深遠的舞蹈氛圍。circle從字面上很好理解,就是一群舞者圍城一個圈逐個上前展示,享受舞蹈,互相學習的過程。
  • 為什麼國內學習雷鬼舞的舞者這麼少?
    首先解釋一些題目,並非否定雷鬼舞的流傳與學習,而是與locking、popping等熱門街舞相比,雷鬼舞的受眾非常有限,甚至在兩季《這就是街舞》的成片中,完全沒有看到雷鬼舞的身影,然而在街舞的類別中,雷鬼舞卻屬於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