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知曉:這些日本老人在房間裡孤獨死去

2021-01-10 澎湃新聞
撰文 | 夏偲婉  編輯 | 韓萌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頻繁地討論孤獨。

孤獨和各種各樣的詞彙捆綁在一起——外向型孤獨患者、孤獨等級測試、品味孤獨、當眾孤獨……孤獨似乎可以套進都市生活、兩性關係、生活方式……任何語境。

而「孤獨地死去」,則像一篇小說悲傷的結尾。

日本學者結成康博在他的著作《孤獨死亡之現實》對「孤獨死亡」做出了定義:

第一,有人在房子裡死了;

第二,死亡過程無人目擊;

第三,自殺不是孤獨死亡;

第四,沒人預料或預測到死者的死亡。

在日本,每年有3萬人孤獨地死去。2015年後,每年孤獨死的案例增加到10萬例。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日本紀錄片導演Shiori將鏡頭對準了與孤獨死者聯繫最緊密的職業——老年公寓清潔隊。這個清潔隊,清潔的不是普通房間,而是清潔死者在一周、兩周甚至數月後才被發現的房間。

在《老年公寓清潔隊》的影片中,有一位家住橫濱的男性屋主,死亡兩周後被房屋管理員發現。從房屋裡的布置和遺物來看,他是一名投資者,帳戶上有很多錢。死者在一疊賀卡上寫著,「請聯繫我」。

△《老年公寓清潔隊》劇照,清潔隊員工在整理屋主遺留下的賀卡。

還有一位62歲的屋主,他死亡兩個月後,由於大量的蒼蠅和惡臭進入隔壁鄰居家,鄰居向物業反映後,才被人發現已經死亡。他生前身體就很虛弱,水電和煤氣已經停了五年,如何生活成了謎團。在房間裡,清潔隊發現了他的一封信,上面寫著,「管理員,幫幫我。」

△《老年公寓清潔隊》劇照,屋主生前寫下的求救信息。

這可能是他用盡生前最後的力氣寫下的最後幾個字,可是卻沒有被遞出門外。

他的鄰居說:「我只是一個鄰居,所以我幫不了他,也做不了什麼。」而他的哥哥,已經和他很多年沒有聯繫了。

他的管理員說:「我們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大家得到的服務都是一樣的,不可能對他特殊照顧。」

導演Shiori記錄的清潔隊中,有一個叫做美優的女性。美優選擇這樣一份工作,是因為家庭成員缺乏溝通,間接地導致父親突然離世。

△《老年公寓清潔隊》劇照,美優在墓地拜祭父親。

「作為一個家庭,我們沒有付出足夠的努力相互交流,這讓我們覺得有些事情沒必要討論,因為我們是一個家庭。」美優的母親說。

「所以家人間的交流才這麼少嗎?」美優反思。

△《老年公寓清潔隊》劇照,美優與母親聊天。

《老年公寓清潔隊》將一切推向極致——互不打擾的交往模式、存在已久的老齡化問題以及死亡本身。

Shiori說,孤獨死並不僅僅關於日本老齡化社會,更多地是關於日本社會裡家庭、鄰裡之間的關係問題。

有些人甚至已經無力地釋然,「總之,終有一天,我會孤獨悲傷地死去,我已經準備好了。」

懷抱善意,清理他們的遺物

穀雨計劃:為什麼選擇拍攝這個選題?它打動你的最主要原因是什麼?

Shiori:最開始,我只計劃拍攝三分鐘的短視頻,主題是關於日本老齡化社會。但是當我開始更深入地研究社會中那些孤獨死現場清潔員時,我發現這並不僅僅關於日本老齡化社會,更多地是關於日本社會裡家庭、鄰裡之間的關係問題,是人與人的溝通、聯結問題。

穀雨計劃:孤獨死公寓清潔員,這個稱呼讓人很想知道他們的故事。有沒有印象深刻的故事?

Shiori:整個影片,我們只跟隨了幾位,美優是經驗豐富的一位,她對逝去的人懷抱著極大善意,對於逝去的人留在房間裡的東西、帶著死亡的味道,她都懷抱著愛意去面對。

△《老年公寓清潔隊》劇照,正在工作的美優。

美優曾經遇到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女孩的案例,女孩離開家,一個人和一隻狗住在公寓裡,後來孤獨地死去了。當美優見到她的父親時,這位父親向美優道謝,感謝她清理房間和整理遺物。他對美優說,因為對女兒太嚴厲才導致她離家,他自己要為此負責。

我想,我們能在這些故事裡看到自己。在那一瞬間,我問我自己:上一次給父母打電話是什麼時候?我在海外工作,我都沒有意識到上一次聯繫他們已經是兩周之前。我和我們團隊意識到,我們永遠也不知道自己的生命終結於何時,所以當我們有機會對我們在乎的人說些什麼的時候,我們要把握住這些機會。

我們也聽說了年輕人的案例,但他們和老齡化社會、老齡化問題沒有關係。

穀雨計劃:美優談論起她的父親,她的表情和語調是輕鬆的。你如何理解這種輕鬆?

Shiori:她是很明亮的人,也許不能用「輕鬆」來形容她,她經歷了痛苦和黑暗,所以她才會用這樣的語調來談論這些。我喜歡她和母親談論她父親的方式,她們笑著回憶他有趣的故事,這一切很美好,展示了她對父親的尊重。我也認為她的父親不希望她一直悲傷。

△《老年公寓清潔隊》劇照,美優展示父親的遺物(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穀雨計劃:影片中,這些清潔員會在房間裡為死者祈福,這是他們的傳統嗎?你們在拍攝過程中也會這樣做嗎?

Shiori:是的,每一位清潔員會在清理房間後為這裡死去的人祈福,願他們安息。我們也一樣。

他們不聯繫,不是因為憎恨對方

穀雨計劃:日本已經出版了一些孤獨死現象的研究書籍和相關媒體報導。你在死亡現場與此之前透過文字獲取的信息和想像有什麼不同?

Shiori:是的,日本出版了好幾本談論這個現象的書,它們也幫助我了解更多信息。我體驗到的最大不同是,當我在書上、媒體報導上看到這些事情,感覺是「還好吧」。

當我真的在現場看到令人恐懼的畫面、讓人不想走近的場景時,坦誠地說,絕對不是令人愉悅的體驗。

△《老年公寓清潔隊》劇照,未經清理的公寓。

穀雨計劃:影片中呈現的畫面已經很糟糕了,為什麼選擇將它們直接呈現給觀眾?你在拍攝時是如何克服這一點的?

Shiori:人們在死去一段時間後,是很難再辨認出來的。這並不是常態,但的確發生在城市的角落裡。我在場看到這一切時,會覺得這些人發生的事情也可能會發生在我的身上,他們也可能會是我的朋友,或者我認識的人。死亡是很正常的,是我們的一部分,也是人類的一部分。

的確,片子中呈現了很多令人不舒適的部分,一方面是廣播公司的需求,他們想要展示令人震驚的圖片。作為導演,我已經習慣了,我不會像自己第一次看到時那樣驚訝。

△《老年公寓清潔隊》劇照,工作中的美優。

穀雨計劃:拍攝製作過程中,你最強烈的感受是什麼?

Shiori:拍攝這些故事時的心情是複雜的。特別是在影片裡的一個案例——沒有水,沒有天然氣,沒有電,死者一個人生活了很長時間。他有一個哥哥,但是他沒有聯繫哥哥尋求幫助,所以當我們發現他的屍體時,看到了他寫下的最後一封信,他向這棟建築的管理員尋求幫助——這是和他最親近的可以尋求幫助的人了。但是那封信從來沒有遞出公寓。

最後他死去了,身邊沒有任何一個人。我們在公寓裡發現這封信,那一瞬間我感到特別悲傷。

但他曾經有過親人,因為我見到了他的哥哥。他的哥哥是在乎他的。

△《老年公寓清潔隊》劇照,死者的哥哥在空蕩蕩的公寓中拜祭弟弟。

所以我很想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家庭關係?他們不是憎恨對方,而是更多地在意對方,不想給對方帶來壓力,所以才決定不再來往,這讓我感到非常痛心。

穀雨計劃:當看到公寓清理完畢、乾乾淨淨的時候,你是什麼感受?

Shiori:當清理完時,我意識到死者已經離開了我們。我可以看到他們的日常生活空間,看到他們的冰箱,我的感受很複雜,覺得自己就像穿著靴子走進了別人的地方。

當通過整理房間遺留下來的物品,與死者的鄰居、親人交談後,我們會大概了解死者,也會對死者有了情感。

△《老年公寓清潔隊》劇照,美優與逝者的親人交談。

雖然我去的每一個地方都不同,但清理工作完成後,特別是祈禱儀式進行完之後,我感覺,在這裡死去的人可能終於可以往前走了,可以安息了。這是很私人的感受,我在想像如果是我死去了,留下了很多東西,我會不舒服,所以,當看到眼前的房間特別乾淨時,我會想他們不用再擔心任何事情了。這間房子也會成為下一位住客的新的開始。

穀雨計劃:拍攝完之後你經常回想起來的畫面有哪些?

Shiori:有兩張圖片出現在我的腦海裡,一張是在祈禱的美優,我特別欽佩她在工作中呈現的真誠、有責任心、有同情心的態度。攝影師拍攝了她祈禱的畫面,我覺得這展現了她的態度和品質。

△《老年公寓清潔隊》劇照,美優為逝者祈禱。

另外一張圖片是那封離世的人留下的求救信,拍攝者可能當時沒有看太清楚,因為他寫得很輕,很難辨認,但那表示他使出了全身力氣去留下他最後的信息。即使他沒有能得到幫助,但也是他生命的痕跡。

穀雨計劃:拍攝期間最難忍受的部分是什麼?

Shiori:氣味是特別難去除的。即便我戴了防毒面具,也依然能聞到房間裡強烈的氣味。不知道為什麼氣味還是可以進入到面具裡,與我的嘴巴和鼻子接觸。就連我回家洗完澡,好像也能聞到那種味道,這是很難忍受的一點。

△《老年公寓清潔隊》劇照,清潔隊員工身穿防護服、頭戴防毒面具打掃公寓。

另一張是我在影片中第一個拍攝的房間。當時進到房間裡,迎面而來的是成千上萬隻的蒼蠅,就連空氣都是黑色的。這些吃了人肉的蒼蠅比我們平時看到的都要大,它們試圖攻擊我們,飛到我的眼睛上、耳朵上,十分可怕,感覺它們要將我吃掉了。

我們如何聯結彼此,又該如何面對死亡

穀雨計劃:拍攝前後你有沒有思考過自己的死亡?你的生死觀有什麼改變嗎?

Shiori:拍攝結束後,我的確認為這樣的死亡可能也會發生在我自己身上,我需要把每天當做最後一天來生活,但他們教會我最重要的信息之一是,保持聯繫,保持感恩,和周圍你愛的人溝通。

你可能以為自己有一生的時間去和他們交談,但是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是最後一次對他們說出我愛你、謝謝你,你需要把握住每一次說出這些話的機會。

穀雨計劃:你如何看待日本社會的人際關係和家庭關係?

Shiori:我不是研究者,但我的個人觀點是,我們的家庭模式已經改變了很多,有了很多嶄新的模式,很多人已經不結婚、不要小孩,我想這應該也正在中國發生著。

拍攝這部影片時,我聽到很多老人說,「我不想拖累我的小孩」。因為養老在日本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很多家庭也要面對這個問題。很多父母不想給孩子壓力,孩子也不想讓養老成為自己的問題,他們在乎彼此,卻互不打擾,但這就是他們聯繫的方式,我想是很「日本」的方式。

△《老年公寓清潔隊》劇照,日本人來人往的街頭。

日本的社會關係也是很棘手的問題,尤其對於男性來說,他們花費了所有時間在一家公司工作,退休後會遇到很嚴重的問題:一旦工作就沒有很多時間花在自己和家人身上,而退休後,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整個交往圈和過去建立起的生活,他們很難習慣。我的父親也是如此。這就是我們擔心的問題。

我們遵循著這樣的經濟模式,我們很感謝他們建立起如今的一切,他們犧牲了很多個人生活。我想這也是孤獨死的一個原因。

穀雨計劃:影片最後,清潔隊員工接起了電話,用平穩的語調回答和提問。這是他們工作專業度的體現還是對於死亡本身的一種冷靜?

Shiori:是的,他們沒有因為這個電話感到驚慌,他們的工作就是解決這些問題,他們很冷靜,也許我們沒有經歷過他們所做的事情,沒有體驗過他們的生活,但就是這樣,你活著,然後你死去。我對他們的冷靜,沒有感到有任何問題。

△《老年公寓清潔隊》劇照,清潔隊員工接起電話。

關於ShioriIto△《老年公寓清潔隊》導演ShioriIto。圖片|HannaAqvilin

ShioriIto 是一名記者、紀錄片導演,長期關注性別、人權等領域。在2018年紐約電影節上,Shiori的《老年公寓清潔隊》獲得社會問題單元的銀獎。她在2017年出版的關於性暴力的非虛構作品《BlackBox》獲得2018年第七屆日本自由新聞協會最佳新聞獎。

△紀錄片《老年公寓清潔隊》海報。本片已在騰訊新聞、騰訊視頻上線,掃描二維碼觀看全片。

(本文由騰訊新聞出品,未經允許禁止轉載。點擊下方「原文連結」可觀看全片。)

運營|郭禕

校對 | 阿犁

統籌 | 迦沐梓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國青年揭秘日本孤獨死老人如何善後
    所謂「孤獨死」,就是一個人,在死亡時無人陪伴,更無人知曉,等屍體發出臭味後,才被發現,有些人的遺體,還沒人認領,只能由當地政府草草處理。這些人,死得孤寂而沉默,似乎他們從未存在過一樣。伴隨著孤獨死這一現象的產生,日本也衍生出一個新的產業:特殊清掃公司。
  • 我的租客孤獨死去,無人知曉,救命錢在千裡之外的兒子身上……
    隨後老人被救護車拉走,可因為無人認識,老人也沒帶手機和房門鑰匙,身份證更是找不到,民警只能通過物業找到我這個戶主了解情況。我十分震驚,說出了老人的故事。02.這些事情加到一起,去世也就解釋得通了。只是悲劇發生前,無人在意。人走了就更要聯繫上家屬,為了節省時間,警察、物業和我再次來到老人租住的房間。
  • 孤獨的盡頭,是什麼讓人際關係如此疏離?
    這是騰訊新聞近日上線的紀錄片《無人知曉》中的一個故事。紀錄片的發起人何潤鋒曾是一名戰地記者,這一次他進入日本特殊清掃公司實習,以親歷的方式去清掃孤獨死現場,進入死者的世界。儘管在戰場和災區看到過很多悲慘的場景,甚至對屍味也不陌生,但孤獨死現場還是使何潤鋒受到完全不同的衝擊。
  • 3萬人在獨居中死去,世人只能通過遺物了解他們的一生
    ——摘自《日本新華僑報:日本「孤獨死保險」背後的社會之痛》 孤獨死亡老人 在日本關東平原東北部的茨城,有一位62歲的老人獨自生活著。他所居住的這間公寓已經斷電、斷水、斷煤氣五年之久了。因為衛生間無法衝水,他只好在各種瓶瓶罐罐裡解決日常如廁。
  • 日本收屍人搜出字條「管理員救救我」:孤獨死有多恐怖
    【本文由最有愛的InsDaily 原創出品】每年,日本至少有30000人悄無聲息地孤獨死去,直到屍體腐爛發臭才被發現他們已經離開人世。有位老人,被發現時,遺體已經嚴重腐爛,體液都滲透進了榻榻米裡。比上一位過世老人的房間,這裡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
  • 那些無人送終的日本人:生而為人,我變成了一座孤島
    虎嗅註:日本有一種死法,叫「無緣死」。血緣關係、僱傭關係、故土關聯……這些曾經維持著人際交往的「緣」正在慢慢喪失,每個人,尤其是老年人,開始成為一個孤島般存在的社會,這樣的社會被稱為「無緣社會」,在這樣的無緣社會裡,有人死去,無人送終。
  • 拾荒老人:是因為缺錢?還是因為孤獨?
    我搬到現在住的小區大概有五年了,剛搬來沒多久的時候,發現有一位大概六十多歲的拾荒阿姨,天天一手拿個棍子,一手拿個袋子,在小區裡不停的翻著各個垃圾桶,撿拾紙箱、瓶子等廢品,但是今年我發現小區裡拾荒的老人越來越多,有時候會出現一個垃圾桶一個老人剛走,另一個老人又出現在了垃圾桶旁!
  • 日本嚴重老齡化催生的新職業——「收屍人」
    每年,日本至少有30000人悄無聲息地孤獨死去,直到屍體腐爛發臭才被發現他們已經離開人世。於是,催生了一種特殊的職業——收屍人,他們的主要工作,是為無人送終的死者打掃整理慘不忍睹的房間。這是一份不光鮮也不體面的工作,100個人裡有99個敬而遠之。而增田傅嗣,是其中一名專門處理孤獨死現場並堅持下來的清潔工作人員。
  • 孤獨的日本人,除了僱人擦淚,還在按摩床下陪聊
    「日本女性的壓力很大,卻又無處傾訴,她們經常在辦公室默默的流淚,」業務創始人寺井廣樹對此表示,「我們在這裡將提供暖男服務,為這些女性提供一些善意溫柔的話,並為她們擦拭眼淚。」 《日本經濟周刊》的一項調查顯示,約15.8%的日本人表示,他們在家庭之外沒有任何社交活動。日本東洋經濟產業省援引的一項研究也顯示,17%的獨居老人在兩周內與其他人的交談不到一次。同樣,8.7%的年輕人和中年人保持獨居。很多人都在孤獨中應對沉默。
  • 老人意外滑倒,16小時無人知曉,危急時刻,愛貓讓老人重獲生機
    美國一位獨居的84歲老人在家意外滑倒,但因電話不在身旁而無法求救,被逼在浴室癱坐了整整16小時。因無人得知他的慘況,他在走投無路下只得向其愛貓求救,結局終讓他喜出望外,讓老人重獲生機。美國密西根州的一名84歲長者早前在家滑倒,動彈不得,而且更求助無門,險些釀成悲劇。他整整16小時無法起身,直至凌晨才獲救,而救星竟然是他的愛貓Fluffy!
  • 日本民調顯示:4成以上獨居老人預感「孤獨死」
    人民網東京6月16日電 據日本《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日本政府12日在內閣會議上審議通過了2015年版老齡社會白皮書。其中,內閣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4成以上日本獨居老人預感自己會「孤獨死」。尤其是每月交談次數在1~2次左右的老人,60%以上都擔憂自己是否會「孤獨死」。
  • 最孤獨的古村落:秋天掛滿柿子無人摘,老人眼睜睜地看著它墜落
    松陽以保留大量的古村落聞名浙江,每年秋季來臨,深山古村院落裡的柿子樹都掛著誘人的柿子。這裡滿山的柿子大都無人採摘,所以就這樣在枝頭持續掛了一個秋天,順便為松陽的秋天增添了一抹火紅色彩。而這些紅彤彤的柿子,不僅讓每個看到的過路人饞得直流口水,還意外成了當地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 老人漂流社會:「人變老」成了罪過,只能「不得好死」!
    老人老了, 是活得有尊嚴,還是活得苟且?我們本以為只要勤懇地過一生便能夠有尊嚴地活著,但還是有如此多的、認真生活的人孤獨死去!最近,我看到了這樣一條新聞,福大爺心中突然冒出一句話:"原本發生在日本的事情,也開始出現在中國的大都市了!"
  • 獨居老人敲盆4天求救:比死亡更可怕的,是被孩子遺忘
    但現實是,對老人來說,力有不逮再正常不過。失去與社會、子女「連結」的老人,有兩種悲慘的結局。一是絕望自殺。二是孤獨死去。「主動」告別人世需要勇氣,而孤獨至死更為普遍。也更令人望而生畏。日本有一部紀錄片,叫《老年公寓清潔隊》,裡面把第二種結局稱為「孤獨死」。什麼是「孤獨死」?
  • 《百年孤獨》:孤獨就是宿命,輪迴往復,沒有人能逃脫
    紅高粱開篇裡,莫言寫道:「一九三九年古歷八月初九,我父親這個土匪種十四歲多一點。他跟著後來名滿天下的傳奇英雄餘佔鰲司令的隊伍去膠平公路伏擊日本人的汽車隊。」也是妥妥地採用了同樣的句式,而這些精彩的開篇,他們模仿的都是《百年孤獨》著名的開頭一段:「許多年之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沒錯,莫言1984年買的那本盜版書就是《百年孤獨》,中國諸多知名作家們模仿的也是《百年孤獨》。
  • 怎樣才能打開話題與老人暢談?「快樂聊天椅」讓老人不再孤獨
    傳統安度晚年的方式當然是子孫繞膝,但是在現代社會裡,這樣的方式是很多人的奢望,甚至因為子女無法生活在附近,老人只能孤獨度日,可能連正常的人際交流都做不到。很多熱心人已經注意到這種現象,想出了各種辦法來幫助老人。
  • 日本「孤獨死」現象讓人不忍直視 怕添麻煩的觀念加劇窘境
    所謂「孤獨死」,是指日本獨居老人死後多日才被人發現的一種現象。「孤獨死」事件越來越多,由此在日本催生出了一個特殊的職業———「孤獨死」清潔員,即清潔處理「孤獨死」老人們的遺體和遺物。在日本,上了年紀的老人們因為腿腳不好,為了避免經常去銀行取錢,他們通常會把自己的存款統一提取出來放在家裡以便日常使用。即使有後代,大多數老人也不會把具體的金額和位置告訴他們。
  • 上萬人死於孤獨,無人收屍,它拍出了現代人的絕望……
    在日本,就有這樣一群死亡人口。 他們獨居,幾乎不與人來往。 某天,他們突然死去。 卻在幾周甚至幾個月後,因房租水電拖欠,或者發出惡臭才被人們發現。
  • 紀錄片揭開「孤獨死」真相,死者生前收到明信片:請與我聯繫
    2017年,日本NHK電視臺播放了一部主題沉重的紀錄片——《老年公寓清潔隊》。該紀錄片向大眾介紹了日本一個特殊的職業——「孤獨死清潔員」,並通過從業者的角度揭開了「孤獨死」的真相。何為「孤獨死亡」?在紀錄片的開頭,有專家為觀眾解釋了關於「孤獨死亡」的定義:1,有人在房子裡死了2,死亡過程無人目擊3,自殺不是孤獨死亡4,沒有人預料或預測到死者的死亡能這麼清清楚楚的為「孤獨死」下定義,充分說明孤獨死亡在日本已經不是特別現象。
  • 日本老人獨守核洩漏區,照顧變異動物6年,有人希望他快點過世
    在日本就有一位這樣的老人,雖然他是一名獸醫,照看的也都是動物,但在老人看來,這些動物的生命與人類的一樣珍貴。他用自己的一生堅持在做關愛動物這件事情,而他的這份堅持也值得我們所有人給予尊重和尊敬。而日本政府在面對同樣的問題時,選擇了讓這些動物在該區域自生自滅,他們在福島縣拉起了一條警戒線,只要跑出了警戒線的動物均會被射殺。對於日本政府相對仁慈的做法,當地民眾還是表示很贊同和支持的。因為沒有人願意犧牲自己去照顧這些已經被輻射了的動物,這就像一種自殺行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