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創意便當」VS中國「隨心午餐」,孩子:媽,我垃圾堆撿來的

2021-01-13 夏安媽咪

導語:作為家長相信大家肯定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夠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每天茁壯成長,這就需要父母在孩子的飲食上多花一些心思了,要做到營養均衡,搭配合理。 但是我們卻經常收到一些寶媽的抱怨,說孩子總是挑食,不知道該給他們做什麼吃才好。 其實孩子挑食並不是完全因為孩子口味刁鑽,可能是父母所做的飯無法吸引孩子的味蕾,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日本寶媽所做的創意便當與我們的家常飯有哪些差別。

日本「創意便當」VS中國「隨心午餐」,孩子:媽,我垃圾堆撿來的

與我國女性相比,日本的主婦更顧家,他們在結婚之後會把自己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照顧丈夫和孩子身上。 所以在有了孩子之後,他們會想各種辦法給孩子做各種美食,不光這些美食的味道誘人,外表看起來也是非常吸引人的。

因為在疫情期間大家出行的時候都需要佩戴口罩,但是作為小朋友對這個事情是非常抗拒的,所以日本的寶媽就在給孩子做飯的時候花了一番心思。 他們在給孩子做便當的時候會配上一些卡通圖案,並且給這些卡通人物佩戴上了小口罩。 並且在孩子吃飯的時候會給孩子講解一下戴口罩的好處,這樣孩子就比較容易接受了。

因為小孩子都比較喜歡模仿動漫人物,所以在出門的時候不用媽媽說,他們就會自己主動提出來,要給自己戴上口罩。 所以這樣看來,多花一些心思給孩子做便當,真的是一舉多得的事情。

看到這些便當的照片,真是讓我不禁感嘆,日本的寶媽真的是心靈手巧,一顆小小的雞蛋在他們手裡可以變換多種身份。 比如他們可以把雞蛋做成煎蛋,然後在上面用蔬菜或者沙拉醬擺出,或者畫出各種圖案來吸引孩子。

或者把雞蛋用清水煮熟,然後包掉雞蛋的外殼,在上面插上一根小小的胡蘿蔔,然後再畫上眼睛,就成了一個活靈活現的小雪人。 像我們在北方,一年很少能夠見到幾次雪,更別說堆雪人了,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在給孩子做便當的時候,能夠出現這樣一個靈動的雪人,孩子是不是會非常興奮呢?想必孩子從此以後都不會再挑食了吧。

為了能夠讓孩子多吃一些蔬菜,他們還經常會給孩子做蔬菜沙拉,當然只是簡單地給孩子辦一份蔬菜沙拉,是遠遠不能吸引孩子目光的。 所以他們就會利用蔬菜的外形做出各種卡通人物的形象,這樣孩子在吃沙拉的時候就會像一個個小勇士一樣,一個個的把這些卡通人物消滅掉,既讓孩子吃了足夠量的蔬菜又會使得他們特別有成就感。

為孩子準備便當時,父母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抓住興趣

想要孩子吃飯的時候更加配合,父母在給孩子做飯的時候就要抓住孩子的興趣,就像日本的寶媽一樣,他們知道自己孩子所喜歡哪些動漫人物,就會在給孩子做便當的時候專門做出這些動漫人物的形象來吸引孩子的興趣和注意力,這樣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才會更加配合。

2、營養搭配要合理

其實日本的寶媽給孩子做蔬菜沙拉並不是為了顏色好看,而是要做到營養均衡。因為有營養,學家提出每個人每天食物攝入的顏色最好在5種以上,這樣才能夠保證營養均衡,促進孩子生長發育。

3、食材處理到位

父母在給孩子準備便當的時候,首先又要做到安全衛生。比如在給孩子準備魚肉的時候,一定要保證沒有魚刺在裡面,避免魚刺卡到孩子的喉嚨。

相關焦點

  • 自帶便當原來是主流!?日本人的午餐習慣大公開
    對學生或社會人士而言,午餐時間是忙碌生活中的一段休息時光。在中國,人們時常一起訂外賣或到餐廳或小店解決一餐,近期也開始流行自己準備午餐便當。而在快餐店、咖啡廳、便利超商、牛丼專賣店、咖喱專賣店等等各種美食林立的日本,人們又是如何解決午餐的呢?日本太太好賢惠!
  • 上班族收藏,1人食低成本創意午餐便當合集!
    上班族基本沒啥時間花在午餐做飯上,而作為一枚資深吃貨,必須得帶著大家偷懶阿,看看給大家準備的創意午餐便當,一周五天不重樣哦PS:本次午餐系列不是減脂餐,介意勿跟哈~意式風味午餐便當芝士+番茄+蒜香醬+橄欖+羅勒葉+烤麵包片1片+葡萄【調味
  • 日本便當文化,一眼讓人食慾大開!
    日本在16世紀下半葉出現了專門裝便當的容器。在江戶時代,隨著一日三餐成為人們的生活習慣,便當變得非常普遍。無論是工作旅行還是節日活動,他們都會隨身攜帶午餐,並且從食材上開始講究。在江戶時代末期,歌舞伎開始流行。為了滿足觀眾的需要,在休息時間會吃便當。
  • 小夥伴在日推分享便當遭吐槽,網友表示:你確定你是親生的?
    提到便當,很多人的印象裡,都是日本便當吧。 其實便當一詞,最早是在中國南宋出現的。後面傳入到日本。經慢慢的發展後,現在是代表性的標籤之一。
  • 令人饞涎欲滴的「日本便當」,原來就長這樣?中國小孩看完哇哇哭
    從小到大,相信有很多的年輕人通過日漫或者日劇,都對於日本的便當有很高的期待。日本人從古至今都有著便當文化。他們很喜歡在早上做出精美的便當,然後給孩子帶著去學校中午吃。用可愛的便當盒裝上,相當的有食慾了!
  • 日本主婦做的便當為什不壞呢?
    日本便當1.便當一詞最早源於中國南宋時期的俗語「便當」,本意是「便利的東西、方便、順利」。①便當詞傳入日本後,曾以「便道」、「辨道」、「辨當」記載,後反傳入中國源於日語「弁當」(音:bentou)專指盒裝餐食,簡化翻譯成Bento了。②便當在大陸大部分地區習慣稱為「盒飯」,即盒裝餐食。臺灣地區一般稱為便當,通常用於午餐、外賣、工作餐等場合。「便當」與「盒飯」在用法沒差異,僅是用語習慣不同。
  • 日本已婚男:最怕收到妻子的「復仇便當」
    見如此慘狀,不少網友都表示喜聞樂見,也有很多人開始產生了共鳴,例如一位網友就回復道:「我(和妻子吵架後)的便當是這樣的」。別惹老婆生氣,否則第二天飯就吃不飽——在日本,這是不少已婚男性都心知肚明的社會生存法則。因為你並無法預料,心懷憤怒的妻子究竟會給你做出什麼樣子的食物。而這種包含著一個個主婦憤怒和怨恨的便當,在日本甚至還有個專屬的名稱——復仇便當。
  • 一人食午餐便當盒,自己帶飯實惠衛生還健康,葷素搭配營養美味!
    一人食午餐便當盒,自己帶飯實惠衛生還健康,葷素搭配營養美味!眼看很多人都開工了,大家可要少去外面吃午餐,更要少吃外賣,自己帶飯多好吖,健康還衛生。耳朵這看見了一組便當的美食照片,趕緊收藏起來,分享給大家,咱們來看看都是如何搭配的,大家也可以作為參考。一。
  • 日本媽媽的「變態」愛心便當,孩子看完要哭了:我還是親生的嗎?
    不過生活中總是有人另闢新徑,有位日本媽媽給自己的孩子準備了一系列愛心便當,這些愛心便當畫風清奇,能吃得下才是高人。有網友稱這位日本媽媽的便當,簡直是便當界的泥石流,先曬出一張圖讓大家看看。別人家的父母養小孩,是往精緻的路線走,這位媽媽卻在搞怪的路上放飛自我。
  • 日本普通家庭的午餐便當,看完終於明白:為啥日本「沒」胖子了
    日本普通家庭的午餐便當,看完終於明白:為啥日本「沒」胖子了!便當新生活運動,第一個禮拜還沒結束就宣告破功,只因為傻子我明明有剝好的現成慄子可以買,卻堅持要自己剝新鮮慄子,搞得灰頭土臉焦頭爛額。(請前輩先看完文中我實驗過哪幾種剝慄法,再給我建議。)【慄子燒雞】入秋後,日本超市裡漂亮飽滿的慄子就拼命向我招手。
  • 家裡只有你和孩子,午餐你會吃什麼?一位寶媽的「午餐照」引眾議
    早上無意間看到一位寶媽發的微頭條,說大寶上學了,中午在幼兒園吃飯,老公中午公司管午餐,家裡就剩下她自己和小寶,所以,懶得炒菜,中午一般都是煮點麵條餃子之類的,要麼就是燙飯(如下圖所示)。
  • 對比中日小學午餐,差異一目了然,日本孩子體質好不是沒理由
    文/小雪媽媽孩子的飲食,一直是家裡的「重中之重」,孩子吃得好,營養搭配得好,才可以保證身體生長發育所需。在家裡的時候,父母都會變換著花樣給孩子做飯,可在學校的話,孩子們吃得怎麼樣,一直以來都是關心的問題。不過說起學生午餐,有個國家不得不提,那就是日本。
  • 「色、香、味、器」的和諧與統一——日本的「車站便當」
    北海道的海鮮、仙臺的牛舌、名古屋的土雞、神戶的和牛、廣島的鰻魚,你能想到的日本美食都可以在「車站便當」中找到。一邊欣賞沿途美景,一邊享受美味便當,對於許多日本人和外國遊客來說,是旅途中一種獨特的體驗和享受。   這不禁讓人想到一幅以品嘗便當為主線的美食漫畫《鐵道便當物語》。主角中原大介喜歡搭火車旅行,也喜歡品嘗鐵路便當。
  • 日本普通家庭的午餐便當,看完終於明白:為啥日本人「長壽」了
    日本普通家庭的午餐便當,看完終於明白:為啥日本人「長壽」了!今天又是一個「乍看下很多肉,其實....嘿嘿」的心機便當,四道料理就有四種肉,豬肉、培根、雞腿肉、鮪魚,幾乎每一道都自成一個有肉有菜(有澱粉)的小宇宙,實際上用的肉並不多,不過就幾小條培根、三條粗絲雞腿肉、兩片超薄豬肉片,還有半罐低卡水煮鮪魚罐頭。
  • 日本一位11歲男孩的清晨,刺痛多數中國家庭:寵愛孩子也有錯?
    蘋果可以提供維生素和粗纖維,酸奶和三明治均富含蛋白質,西紅柿可以增強皮膚抵抗力,這種食物搭配恐怕就算是中國家長都難以做出來吧?畢竟,大多數中國家長都痴迷於油條、豆漿、小米粥等「懶人早餐」。孩子吃早餐前會雙手合十,說一句:「我開動了。」
  • 日本火車便當VS中國高鐵盒飯!這一次我們輸的心服口服!
    好吧,那今天就來說說日本的火車盒飯,大家感受一下~日本火車便當日本的火車便當大概發源於1885年日本東北本線宇都宮站,據說最初是將外面撒上芝麻和精鹽的兩個飯糰和沢庵(醃鹹蘿蔔)是用竹葉包裹著出售的,隨著日本鐵路交通的不斷發展,火車盒飯也不斷推陳出新,到了今天,僅粗略估計
  • 中國高鐵盒飯和日本鐵路便當的對比
    六,日本北海道的稚內帆立貝便當,碩大的原只帆立貝搭配清淡簡單的醃菜,就算只是路過北海道,也能感受到北海道農產品的天然和美味!七,日本的鐵路盒飯可謂健康又美味。飯盒上印著生產日期及保質期,一般是當天製作並要求當天吃完,以嚴格保障質量和味道。
  • 這種便當,和日本侵略戰爭有關?
    你大概沒有想到這種在便利店常見的梅子便當,居然和日本的侵略戰爭有關。據說梅樹原產自中國,長沙馬王堆漢墓裡就發現了疑似裝烏梅的壺。一說到烏梅大家就很熟悉了,但當時的烏梅並不是一種零食,而是一種可以治療肚子疼、清暑解熱、驅蟲的,非常珍貴的中藥。所以現在一般認為日本遣唐使將烏梅帶去了日本,而梅樹自然而然也傳了過去。
  • 便當等於剩飯?日本人為什麼視便當如珍寶?
    其實不僅僅是日本的學生,日本的上班族也喜歡帶便當,但是我們經常有一個疑問:這種早上做的飯,到了中午不就是剩飯了嗎?為什麼日本人這麼喜歡吃呢?說起日本吃冷食物,其實日本人不喜歡太燙太辣的食物,比如很多日本人都是「貓舌頭」,日語叫做「ねこした」,他們的舌頭像貓一樣,稍微熱一點都受不了,必須要等涼了之後才能吃。所以吃涼的食物對日本人來說已經很隨意了。除了日本人的習慣,還有一點就是環境的因素,我們都知道日本的學校很少有校園食堂,所以學生大多都是自己帶便當去學校,那麼很多人問了,為什麼不去外面吃飯呢?
  • 給老公做午餐便當,我準備了10道家常菜,一周不重樣,葷素兼備
    給老公做午餐便當,我準備了10道家常菜,一周不重樣,葷素兼備陸續復工啦,最近大家都是自帶便當午餐嗎?看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句話一點沒錯!那麼便當午餐大家都會準備些什麼菜呢?不用為便當帶什麼菜煩惱,我準備了10道家常菜,最適合給老公做午餐便當,中午熱一熱就能吃,有葷有素,看好了照著做,別只會流口水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