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普通家庭的午餐便當,看完終於明白:為啥日本人「長壽」了

2021-01-16 型男下廚做飯

日本普通家庭的午餐便當,看完終於明白:為啥日本人「長壽」了!今天又是一個「乍看下很多肉,其實....嘿嘿」的心機便當,四道料理就有四種肉,豬肉、培根、雞腿肉、鮪魚,幾乎每一道都自成一個有肉有菜(有澱粉)的小宇宙,實際上用的肉並不多,不過就幾小條培根、三條粗絲雞腿肉、兩片超薄豬肉片,還有半罐低卡水煮鮪魚罐頭。(一整罐才56大卡,半罐28大卡,熱量低到這麼心酸,鮪魚媽媽都說生你不如生塊叉燒)

也就是說,它看起來肥滋滋,其實是個養生健康的好便當來著呢。至於那些起司,欸......健骨又補奶嘛。(幫誰補?)

這個便當看似複雜,實際上做起起來還挺輕鬆的。製作工序是:

起司豬肉南瓜球(前一晚先包好放進保鮮盒冷藏,早上只要下鍋水煮和油煎)

→ 美乃滋鮪魚高麗菜(早上起床燙高麗菜,稍微放涼後拌入美乃滋、鮪魚罐頭和調味料,這道放久也不太會影響口感,早點做無所謂)

→ 紫蘇番茄雞肉沙拉(煎雞腿肉同時,將番茄切塊去籽,紫蘇葉切絲,油醋醬調好。雞肉煎好後撕成小條,全部食材放入碗中拌勻,盛入便當前儘量將湯汁瀝乾)

→ 蘆筍培根蛋面(煮麵同時煎培根、炒蘆筍,再將煮好的面、橄欖油、起司粉、煮麵水放入攪拌,最後拌入蛋和黑胡椒)

【起司豬肉南瓜球】

觀其形,聞其名,就知道這是道完全將便當新生活運動(整齊清潔簡單樸素迅速確實)拋諸腦後的假掰力作!

南瓜麵皮依偎豬肉片,豬肉片又緊擁起司球,一口咬下,南瓜豬肉起司三位一體,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好銷魂啊~

這道菜的原型,是一種叫Kndel的德國家常料理,Kndel原義是丸子,常見的材料有麵粉、馬鈴薯、乾麵包屑、培根丁等,除了德國南部,在奧地利、匈牙利、捷克也很普遍。中文常見的譯名有德國馬鈴薯球、馬鈴薯餃子、碎麵包球等,通常用來當成肉類的配菜,或代替麵包的主食。

根據我在網路上明查暗訪的結果,這道德國料理似乎不太得多數旅歐臺灣鄉親的歡心,常見的評語是「好乾澀」或「沒味道,一定要配肉汁才吃得下去」。

日本人的自創變化版,南瓜泥裡包豬肉片,豬肉片又裹了起司塊,或許不夠道地,口感卻溼潤美味的多,重點是製作過程完全戳中我的鑲嵌填塞癖,說什麼都得將它塞進便當裡。

◎材料:(2~3人份,共6球)

去皮去籽後的南瓜泥150g、起司粉1大匙、麵粉50g、鹽適量、牛奶2大匙。薄切豬梅花肉片6片(每片約10g)、莫札瑞拉起司90g(切成6小塊,每塊約15g)。乾燥巴西利碎屑、肉桂粉、鹽、胡椒粉、太白粉各適量。細葉芹適量(裝飾用,可省略)

◎做法:(步驟1~4約半小時至1小時,可在前一晚準備;步驟5~6約10分鐘)

1. 南瓜泥:南瓜切成厚一公分、長3~4公分的小塊,放入加蓋耐熱容器中,以600W功率微波加熱約2分鐘。軟熟後取出放入大碗或攪拌盆中,搗成南瓜泥。(稍微費時一點的做法,是將去籽留皮的大塊南瓜用烤箱烤軟,約40~50分鐘,再挖出果肉搗碎,烤過的南瓜更香甜,也不會溼溼爛爛。早起準備便當的人,南瓜泥可在前一晚先做好放冰箱。)

2. 南瓜麵皮:在裝南瓜泥的大碗中,依序加入起司粉1大匙、肉桂粉適量、麵粉50g,混合均勻。接著加入適量的鹽和2大匙牛奶,將材料全部拌在一起。將南瓜麵糊分成6等份,揉成圓球後壓扁攤平,就是最外層的南瓜麵皮。

3. 豬肉起司球:將莫札瑞拉起司塊分別用豬肉片包起來,在表面沾上鹽、胡椒和太白粉。起司可直接用原味的,或是加入喜歡的香料或香草調味,今天我就另外加了巴西利碎末和胡椒鹽。

4. 豬肉起司球和南瓜麵皮合體:用步驟2的南瓜麵皮,將步驟3的豬肉起司球包起來,揉捏成外表光滑的球狀。

5. 在蒸盤中鋪上料理紙或抹一點食用油防沾黏,將起司豬肉南瓜球放入蒸鍋,中火10分鐘蒸熟。或下鍋水煮到南瓜球浮起來,約5分鐘。

6. 喜歡清淡口味的人,內餡直接用原味莫札瑞拉起司,蒸/煮完後就可直接盛盤,在南瓜球上放一小瓣細葉芹裝飾;重口味的人,起司用巴西利碎末和胡椒鹽調味,水煮後再用橄欖油、大蒜把表皮煎上色,煎到上下兩面稍微有點恰恰的程度最美味。

既然是鑲嵌填塞類料理,怎麼能不來張爆漿剖面圖:

昨天第一次試做(左圖),是用原味起司+水煮,鹽和胡椒下手不夠狠,麵糊中也忘了放肉桂粉,口味略嫌清淡,水煮的麵皮有點軟趴趴,我猜原版食譜用清蒸的應該也好不到哪裡去;今個兒再接再厲,將起司拌入巴西利碎屑和足量的胡椒鹽,水煮5分鐘再油煎,麵皮變得QQ彈彈的,好吃極了!

◎重點筆記:

1.我在網上查到的Kndel食譜(例如這個Semmel Kndel),有下鍋水煮的,也有油炸的,將南瓜泥換成馬鈴薯和麵包丁,將清蒸改成水煮、煎炸都沒問題。蒸鍋也可用大同電鍋取代。

2. 記得在下鍋前確認球身沒有裂縫,蒸煮煎時才不會漏餡爆漿。煮或煎到一半不幸漏餡也別緊張,只要洞不大,流出來的起司不久就會凝固堵住洞口(硬剝開反而會愈流愈多),盛盤時將洞藏在下面就眼不見為淨,無須太過掛心。

3.南瓜麵皮要用低筋,中筋,還是高筋麵粉呢?食譜上只寫「小麥粉」,也就是麵粉,並未標明筋度。

一般而言,日本料理食譜在沒有註明的狀況下,多以低筋或中筋麵粉為主。我這次用的是日清薄力小麥粉,也就是低筋麵粉;如果決定要用水煮或清蒸,或偏愛更有彈性的口感,可選用中筋麵粉。

4.姐姐的「奶油瓜義大利麵疙瘩」是鹹口味的南瓜圓,因為沒包餡,做法更單純,看起來也很好吃,可直接代替飯或面當主食。

將烤過的奶油瓜或南瓜挖出果肉搗碎,用鹽和胡椒粉調味,加入麵粉揉捏成湯圓狀,滾水煮到浮起,用橄欖油、大蒜、鼠尾草煎出香味上色,起鍋後灑上羊奶起司即可。

5.幾位網友試做後回報,南瓜麵皮爛糊糊的捏不成形,我猜可能是使用的南瓜水份較多(品種和季節都有影響)。

遇到這種狀況,可在手上抹點食用油防止沾黏,並考慮以下方法:

1) 南瓜用烤的,會比用蒸或微波的稍幹一點,

2)以馬鈴薯泥取代部份的南瓜泥,

3)以奶粉取代牛奶,

4)酌量增加麵粉的比例。以上幾個方法都會讓麵糊稍微幹一點,比較容易定型,但也要注意麵粉或馬鈴薯泥加太多,可能會讓麵皮吃起來少了南瓜泥特有的香甜。

【美乃滋鮪魚高麗菜】

做法無敵簡單快速的涼拌小菜「美乃滋鮪魚高麗菜」,是我偷懶時常端上桌的料理。只要把高麗菜燙熟,拌入鮪魚罐頭和美乃滋,加點胡椒鹽和豆蔻粉調味就能端上桌。

愛吃青菜的就多放點高麗菜,喜歡葷食的就多加點鮪魚,怕胖的少調點美乃滋,是道進可攻退可守的餐桌良伴。

這道最不起眼(而且照片拍得這麼陰森是想嚇誰),卻是這個便當所有菜色中,我空口可以吃下最多的。大白帶便當只用到兩三大匙,剩下一大碗公全被我當點心嗑光了。

◎材料:(2~3人份)

高麗菜200g、日式美乃滋2大匙、鮪魚罐頭1小罐約80g、胡椒、鹽和豆蔻粉適量。

◎做法:(10分鐘)

1. 煮一鍋滾水,將高麗菜葉剝下洗淨,入鍋燙軟。撈起後放涼,輕輕擠掉多餘水份後,手剝或刀切成適合入口的大小。

2. 開一罐鮪魚罐頭(重口味就用油漬鮪魚,怕油膩的就用水煮鮪魚),瀝掉罐內湯汁,依個人口味拌入日式美乃滋。

3. 將鮪魚罐頭、高麗菜葉、日式美乃滋、胡椒鹽、豆蔻粉拌勻即可。偶爾我還會撒一點撕碎的海苔片,滋味更豐富。

◎重點筆記:

1. 燙高麗菜的時間依高麗菜產地品種和個人喜歡的硬度而有不同,請自行調整。我買的日本高麗菜質地較硬,大白又偏愛軟一點的口感,所以水煮了4分鐘,喜歡清脆口感的千萬別燙這麼久。

2. 日式美乃滋的口味甜中帶點微酸,口感比以甜味為主的臺式美乃滋有層次,不習慣的人也可改用臺式美乃滋。豆蔻粉的氣味較特殊,不喜歡也可以省略。

【紫蘇番茄雞肉沙拉】

◎材料:(2人份)

中型番茄1顆或小番茄10顆約130g、中型洋蔥1/4顆切丁約40g、紫蘇(或羅勒、香菜、西洋芹)適量切碎,蒜泥適量,油醋醬(橄欖油:巴薩米克醋=3:1)、鹽和黑胡椒粉適量。

烤或煎雞腿肉少許,可依個人喜好增減份量,省略亦可。

◎做法:

1. 番茄去籽切塊、洋蔥切丁、紫蘇葉切細絲或切碎、大蒜磨泥,放入攪拌盆內混合均勻。

2. 拌入油醋醬(比例約為橄欖油:巴薩米克醋=3:1)、鹽、黑胡椒粉適量,撒上切碎的紫蘇葉(或羅勒、香菜、西洋芹)。

3. 雞腿肉上抹一點鹽和胡椒(或加上喜歡的香料),用網烤或用平底鍋加橄欖油煎熟上色。用手將雞肉撕成長條狀,拌入沙拉或鋪在上層。

◎重點筆記:

1. 需要維持上班時間口氣清新的人,可省略大蒜和洋蔥,在家吃就不要怕,通通加進去吧。今日便當中有洋蔥,沒蒜泥。

2. 大白不愛羅勒和香菜,我請番茄的另一位好友紫蘇葉上場代打,很搭喔。

3. 姊姊私下傳授的秘訣:「偷偷加一點巴薩米可醋,油和醋比例3:1,就是油醋醬。」「妳要是用小番茄,根本不需要去皮去籽。大番茄皮較厚,如果覺得口感不好,可以去皮。

老實說,去皮去籽只是餐廳fine fu,自家吃不需要啦。除非你擔心湯湯水水,那就去籽。」(根據個人經驗,自家吃不用去皮去籽,帶便當還是去籽比較保險,以免放久了出太多水影響口感,或讓湯汁溢出來。番茄皮就無所謂啦。)

【蘆筍培根蛋面】

今天的主食是從網路上徵求來的。昨天先試做了起司豬肉南瓜球,上噗浪貼了照片,問大家配什麼菜比較搭,呼聲最高的是義大利麵。我想到冰箱裡有蘆筍和培根,來做個蘆筍培根蛋面吧。

雖然我在大白的強力要求下,最後偷加了些松露姊姊叮嚀「不要加不要加」的鮮奶油,不過多虧那一咪咪的巴薩米克醋,培根和起司香濃依舊,油膩厚重的口感卻完全消失了。下回再來試試不加鮮奶油的義大利正宗滄桑版吧。

◎材料:(2人份)

義大利筆管面(Penne)160g、義大利培根(Pancetta,普通培根亦可)40g、蘆筍200g切段、白酒數滴、橄欖油2大匙、巴薩米克醋(Aceto Balsamico)少許、帕馬森起司(Parmesan Cheese)粉70g、生雞蛋蛋黃2顆、黑胡椒粉適量。

◎做法:

1. 鹽水煮麵,比包裝上標示的時間少兩分鐘。

2. 中小火幹煎培根,煎出香味,加入蘆筍炒至七分熟,轉大火灑點白酒,將酒精燒乾。

3. 轉中小火,放入煮好的面,加入橄欖油和大約50ml的煮麵水以及起司粉,不斷攪拌至喜歡的硬度。

4. 將面移到料理盆,加入打散的蛋黃,快速攪拌,然後加入大量胡椒粉;不換鍋的話要熄火,等到沒有嗤嗤的聲音時才能加蛋,不然會煮成蛋花。

◎重點筆記:

1. 姊姊私下教我的小秘訣:「做蘆筍培根面,可以添一咪咪巴薩米克醋,一咪咪即可,它會讓培根不會那麼油膩,並且可以跟你的南瓜**和果子**相容。」(因為我開玩笑說起司豬肉南瓜球如果不切開,可以冒充和果子)

2.小提醒:「在國內吃到的培根蛋面可能會加上鮮奶油,不過正宗義大利培根蛋面是不加鮮奶油的。我覺得不加鮮奶油的版本充滿滄桑的氣味,不要加不要加。」我要向姊姊告解,日式的カルボナーラ(Carbonara =培根蛋面)也習慣加大量的鮮奶油,大白愛死了,為了討他歡心,我還是忍不住加了一點。

◎延伸閱讀:

克拉拉的純白濃烈,培根蛋面Carbonara,是用義大利直面、不加鮮奶油的版本;姐姐料理的奶油培根筆管面,則師法英國名廚Jamie Oliver,用筆管面,加了鮮奶油;對日式培根蛋面(カルボナーラ)有興趣的,這裡還有教學影片可以看。

【小編碎碎念】

今天的便當包巾(也可當桌巾)出自手ぬぐい專賣店「かまわぬ」,這家的手染圖案很別致,每個月都推出呼應時令節氣的新作品。

上個周末買了三條應景的秋季包巾,高尾楓葉、洋梨和秋刀魚的,每次拿出來用都心情愉快,讓我更有動力在廚房裡做實驗玩遊戲。

另外要報告一個壞消息:繼大前天沒抽到東京馬拉松參賽資格後,前天練跑時又拉傷左腳。遵照急性運動傷害處理原則,冰敷休息抬高患部睡了一夜。

昨天感覺沒事了,傍晚就走路去超市採買便當食材,開開心心巡了兩家超市,總共一小時,回家後受傷的地方立刻腫起來。(自作孽不可活啊)

雖然只有一點腫,也不是很痛,想來想去還是不太放心,臨時取消了今天和朋友的聚會在家休養,決定明天去醫院掛運動傷害復健的專科,給醫生看一下保平安。祝我好運吧。

相關焦點

  • 日本普通家庭的午餐便當,看完終於明白:為啥日本「沒」胖子了
    日本普通家庭的午餐便當,看完終於明白:為啥日本「沒」胖子了!便當新生活運動,第一個禮拜還沒結束就宣告破功,只因為傻子我明明有剝好的現成慄子可以買,卻堅持要自己剝新鮮慄子,搞得灰頭土臉焦頭爛額。(請前輩先看完文中我實驗過哪幾種剝慄法,再給我建議。)【慄子燒雞】入秋後,日本超市裡漂亮飽滿的慄子就拼命向我招手。
  • 自帶便當原來是主流!?日本人的午餐習慣大公開
    看來由於中午休息時間比較緊湊,大部分的上班族們與其到外面吃飯,還是會選擇自己帶或是購買市售的便當在辦公桌上吃午餐。約30%的日本OL午餐會自己帶便當根據ハピ研的調查,有58.8%的女性午餐居然是「在家裡吃自己做的午餐」,其中大部分是擔任家庭主婦的女性,因為中午通常是一個人在家,所以會簡單地用冰箱剩餘的食材或是把前一天的晚餐當作午飯解決一餐。
  • 為什麼日本人不喜歡運動,卻是全球最瘦、最長壽?看看他們怎麼吃的...
    為什麼不喜歡運動的日本人卻是全球最瘦、最長壽? 影響長壽的因素有很多,醫療條件、環境因素、預防保健、生活方式等等。 今天我們不妨從一個字上找找答案——吃! 日本人都怎麼「吃」!
  • 日本便當文化,一眼讓人食慾大開!
    日本在16世紀下半葉出現了專門裝便當的容器。在江戶時代,隨著一日三餐成為人們的生活習慣,便當變得非常普遍。無論是工作旅行還是節日活動,他們都會隨身攜帶午餐,並且從食材上開始講究。在江戶時代末期,歌舞伎開始流行。為了滿足觀眾的需要,在休息時間會吃便當。
  • 日本已婚男:最怕收到妻子的「復仇便當」
    見如此慘狀,不少網友都表示喜聞樂見,也有很多人開始產生了共鳴,例如一位網友就回復道:「我(和妻子吵架後)的便當是這樣的」。別惹老婆生氣,否則第二天飯就吃不飽——在日本,這是不少已婚男性都心知肚明的社會生存法則。因為你並無法預料,心懷憤怒的妻子究竟會給你做出什麼樣子的食物。而這種包含著一個個主婦憤怒和怨恨的便當,在日本甚至還有個專屬的名稱——復仇便當。
  • 日本主婦做的便當為什不壞呢?
    ①便當詞傳入日本後,曾以「便道」、「辨道」、「辨當」記載,後反傳入中國源於日語「弁當」(音:bentou)專指盒裝餐食,簡化翻譯成Bento了。②便當在大陸大部分地區習慣稱為「盒飯」,即盒裝餐食。臺灣地區一般稱為便當,通常用於午餐、外賣、工作餐等場合。「便當」與「盒飯」在用法沒差異,僅是用語習慣不同。
  • 這種便當,和日本侵略戰爭有關?
    你大概沒有想到這種在便利店常見的梅子便當,居然和日本的侵略戰爭有關。據說梅樹原產自中國,長沙馬王堆漢墓裡就發現了疑似裝烏梅的壺。一說到烏梅大家就很熟悉了,但當時的烏梅並不是一種零食,而是一種可以治療肚子疼、清暑解熱、驅蟲的,非常珍貴的中藥。所以現在一般認為日本遣唐使將烏梅帶去了日本,而梅樹自然而然也傳了過去。
  • 日本「創意便當」VS中國「隨心午餐」,孩子:媽,我垃圾堆撿來的
    其實孩子挑食並不是完全因為孩子口味刁鑽,可能是父母所做的飯無法吸引孩子的味蕾,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日本寶媽所做的創意便當與我們的家常飯有哪些差別。日本「創意便當」VS中國「隨心午餐」,孩子:媽,我垃圾堆撿來的與我國女性相比,日本的主婦更顧家,他們在結婚之後會把自己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照顧丈夫和孩子身上。
  • 遊客疑惑,日本買的便當為啥是涼的?當地人:這樣做是有原因的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現在出門旅行的人越來越多了,每年會有不少的中國人去到日本旅行,而在旅行的過程中,對於日本的飲食可能會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在其他國家的人眼中,日本人的口味可能偏重,比如說他們會吃一些新鮮的食物,比如說生魚片或者是三文魚,甚至有的時候剛從海裡撈出來的海鮮,他們就會直接食用。
  • 日本媽媽告訴你,男孩子多的家庭,都是如何製作便當的!
    日本媽媽告訴你,男孩子多的家庭,都是如何製作便當的!眾所周知,養著男孩子的家庭,與養著女孩子的家庭,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狀態。這一點,從日常家庭的飲食中,就能夠看得出區別。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日本媽媽告訴你,男孩子多的家庭,都是如何製作便當的!
  • 日本的便當中為何總會放顆「梅子」?除了好看,還「暗藏玄機」!
    不管在日本的哪個地方,每個家庭都會做便當,他們在做便當的時候,會在裡面放入很多東西,比如我們說的壽司和生魚片,他們都會把它放到便當中,這種便當在日本的上班族裡面非常的流行,可以說是人手必備的,這樣可以節省很多時間,而且也能吃上自己喜歡吃的美食,他們每天在出門之前,都會提前將便當準備好,然後等到上班的時候就帶到公司去吃。日本的便當中為何總會放顆「梅子」?除了好看,還「暗藏玄機」!
  • 實拍日本窮人吃的豪華午餐:四分熟沙朗牛排,中國平民看完扎心了
    實拍日本窮人吃的豪華午餐:四分熟沙朗牛排,中國平民看完扎心了,牛肉這種美味佳餚在中國和外國都可以看到,但去到外國去到日本吃牛排最美味,都是現烤現吃,做法也最正宗。當得知日本人的午餐都是吃的牛排,還是窮人級別的人在吃,國內老百姓看完扎心了,差距很大。
  • 明明都是速食,為啥日本叫便當,中國叫快餐?網友:差距真的很大
    但是,同為亞洲的價格國家,也有差不多的同類餐食,比如中國和日本,在速食方面都頗有造詣,我們現在的生活節奏非常快,所以平日裡上班族都會簡單吃一個快餐,但實際上這類速食在中國叫快餐,在日本卻被稱之為便當,但明明同樣都是速食,為什麼會不同呢?網友表示:看一看圖,差距真的很大!
  • 日本人的便當通常會放一顆梅子,只是為了好看?其實另有深意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我們國家常見的白色泡沫盒裝的盒飯,在日本卻有著另一個別稱——便當。不過他們國家的便當卻不同於我們的盒飯,日本的便當往往要精緻許多,每樣菜的數量不多,但種類和花樣卻各有千秋。
  • 美國野豬泛濫成災,為啥花幾十億也治理不完?看完終於明白了!
    美國野豬泛濫成災,為啥花幾十億也治理不完?看完終於明白了!某一物種極度泛濫是有利也有弊的,曾經小龍蝦就在我們國家非常泛濫,但是人們發現了它的美味以後,小龍蝦的數量越來越少,直到現在更是需要人工養殖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
  • 便當等於剩飯?日本人為什麼視便當如珍寶?
    我們在看日漫或者日劇的時候,經常會看到日本高中生在廚房為自己做便當,做完之後用布包好放進書包裡拿著去學校,然後等到中午的時候,就到天台上開心地吃了起來。一邊吃著,一邊還說著「美味しい」當然,男生經常說「うまい」。
  • 令人饞涎欲滴的「日本便當」,原來就長這樣?中國小孩看完哇哇哭
    從小到大,相信有很多的年輕人通過日漫或者日劇,都對於日本的便當有很高的期待。日本人從古至今都有著便當文化。他們很喜歡在早上做出精美的便當,然後給孩子帶著去學校中午吃。用可愛的便當盒裝上,相當的有食慾了!
  • 日本人普遍不運動,為何還全球最長壽?答案僅1個字!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最新發布的全球平均壽命統計,日本成為全球男女最長壽的國家,女性平均壽命87.26歲,男性則為81.09歲。 有趣的是,日本人卻並不愛運動,普遍沒有健身習慣。
  • 為什麼日本是人均壽命最長的國家?看過他們的日常飲食,你就懂了
    是日本,很難想像一個小島國家的人們平均壽命竟然是世界最高的,據相關數據表示日本人的壽命平均達到了84.2歲。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平時生活中提倡低油少鹽,注重健康的飲食。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他們的一日三餐吧。一、早餐早餐對於日本人來說是尤其重要的,無論他們有多忙,每天都會搭配出健康而又營養的早餐。
  • 看看日本的動車便當,再看一眼中國的高鐵盒飯,網友:心疼自己
    有一句俗話這麼說的,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想要賺到錢,首先得吃飽,這樣才有力氣工作對不對。對於經常出差的人來說,有時候需要在動車上吃飯,動車上面有餐飲服務,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在動車上看到的美食大多數都是盒飯,但是每個地方的動車,出現的盒飯也是不一樣的,都有著自己的風格,小吃貨們,喜歡吃過哪個地方動車上的盒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