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炎症性腸病,武田中國與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開啟戰略合作

2020-11-24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炎症性腸病(IBD)是一種病因尚未明確的慢性、非特異性腸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是一種進展性、反覆發作的疾病。預計到2025年,我國的IBD患者將達到150萬人。炎症性腸病的患病率在中國急劇攀升,而目前現有的診療手段和藥物未能滿足廣大患者的醫療需求。患者往往因為誤診而貽誤治療,生活質量快速下降,面臨疾病、經濟和心理等多重負擔。

  在第十一個「世界炎症性腸病日」(World IBD Day)到來之際,武田中國與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以下簡稱「中國紅基會」)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促進中國炎症性腸病(IBD)診療領域的持續發展。致力於讓每一位炎症性腸病(IBD)患者獲得高效的全病程管理,實現患者治療體驗和治療獲益的雙提升。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孫碩鵬先生、武田中國總裁單國洪先生、武田中國企業事務與患者服務部負責人張敏女士等出席雲籤約儀式。

  根據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結合各自的優勢和資源、聯合專業協會及醫學專家,推動搭建全國首個炎症性腸病(IBD)患者全病程數位化平臺,致力讓每一位炎症性腸病(IBD)患者獲得高效的全病程管理;持續推動創新藥物的可及性,提高中國IBD患者的整體治療水平;進一步加強對公眾及患者的疾病教育,增強公眾的就醫意識及患者對疾病的認知。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黨組成員、副會長,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孫碩鵬先生

武田中國總裁單國洪先生

  炎症性腸病(IBD)是一種病因尚未明確的慢性、非特異性腸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是一種進展性、反覆發作的疾病。預計到2025年,我國的IBD患者將達到150萬人。炎症性腸病的患病率在中國急劇攀升,而目前現有的診療手段和藥物未能滿足廣大患者的醫療需求。患者往往因為誤診而貽誤治療,生活質量快速下降,面臨疾病、經濟和心理等多重負擔。

  孫碩鵬先生說道:「中國紅基會作為全國5A級公募型基金會,從成立以來聚焦最易受損群體的人道境遇開展了一系列『大病救助』、『健康幹預』的人道幫扶項目。武田多年來始終積極推動並參與中國消化領域科研和診療的持續發展。期望通過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我們能為更多的IBD患者送去援助、關愛和支持。」

  「十分榮幸與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達成戰略合作,在患者關愛、藥品可及性、疾病科普等方面貢獻武田經驗,「武田中國總裁單國洪先生表示,」武田作為以價值觀為基礎,以研發為驅動的全球生物製藥領導者,紮根中國二十多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患者為先的理念,與政府機構、NGO以及社會各界展開合作,助力中國健康公益事業的發展,為廣大中國人民帶來健康福祉。」


相關焦點

  • 炎症性腸病新藥中國上市,為百萬患者帶來全新治療選擇_炎症性腸病...
    【製藥網 行業動態】11月22日,武田中國宣布,旗下全新機制人源化腸道選擇性生物製劑安吉優(注射用維得利珠單抗)中國上市,適用於對傳統治療或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抑制劑應答不充分、失應答或不耐受的中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成人患者。
  • IBD(炎症性腸病)患者援助計劃啟動
    IBD(炎症性腸病)患者援助計劃啟動 2020-05-20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王勇 5月19日,在第十一個世界IBD日(World IBD Day即世界炎症性腸病日)來臨之際,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以下簡稱「中國紅基會」)與武田(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田中國」)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促進中國炎症性腸病領域的發展
  • 中國炎症性腸病新藥!武田全球唯一腸道選擇性生物製劑Entyvio(安吉...
    安吉優®(注射用維得利珠單抗)是目前炎症性腸病(IBD)領域唯一的腸道選擇性生物製劑,其臨床數據表明能夠快速起效,並實現長期持久的臨床緩解和黏膜癒合,同時安全性好,是歐美國際指南推薦的一線生物製劑。安吉優®(注射用維得利珠單抗)被列入第一批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獲得加快審評。
  • 2020中國炎症性腸病認知月正式啟動
    為紀念2020年世界炎症性腸病日,增加大眾對炎症性腸病(IBD)的認識,並為提高IBD患者的生活質量而努力,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症性腸病學組和愛在延長炎症性腸病基金會(CCCF)共同發起了「中國炎症性腸病認知月」,主題為「WAVE your hands,Make IBD Visible」(「讓我們攜起手,共同關注炎症性腸病」)。
  • 罕見病不再罕見,專家講解如何正確面對炎症性腸病
    >四川在線記者 楊丹 何嘉琦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 9月11日,由武田中國主辦的《醫本正經》專欄對話愛在延長炎症性腸病基金會聯合發起人、理事長;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IBD診治中心陳焰主任,從病因、高危人群、疾病防治等方面為大家科普炎症性腸病那些事。「炎症性腸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在幾年前應該算是罕見病。」
  • 反覆腹瀉 警惕「炎症性腸病」
    配圖/青術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腸病日」,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啟動了「愛·常在」關注炎症性腸病全國高校傳播大賽,提升公眾對於炎症性腸病的認知,助力患者「不缺席人生『美』一刻」。提起「炎症性腸病」,可能很多人會感到陌生,它曾被認為是「西方人的疾病」,包括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
  • 炎症性腸病發病率近年來不斷上升
    2020-05-20 12:49圖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一項針對炎症性腸病(IBD)的研究數據顯示,近五成患者表示疾病嚴重影響了其工作能力和活動能力。據介紹,炎症性腸病(IBD)是一種病因不清、根治困難、反覆發作的消化系統慢性病,且伴有多種併發症。此前一組研究數據顯示,在IBD活動期中,53%患者提出生活質量有影響,有47%患者主訴嚴重疲勞,30.3%的患者表示由於住院或頻繁去醫院就診導致沮喪,近50%患者表示疾病嚴重影響了其工作能力和活動能力。
  • 關注IBD 攜手「與炎症性腸病和平共處」
    新華網北京5月21日電(實習生 王曉苒)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和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分會炎症性腸病學組聯合主辦、深圳市康哲藥業有限公司支持開展的2019年5.19世界炎症性腸病日「與炎症性腸病和平共處」公益活動啟動會於2019年4月20日在北京啟動,並於5月19日開展全國患者教育視頻會,通過IBD專家視頻授課的方式,開展健康諮詢、醫患互動等一系列活動,提高全社會對IBD疾病的關注和防控措施,幫助患者實現慢病自我管理,樹立堅持治療的信心。
  • 中國「炎症性腸病」發病率2025年預計達到150萬 專家呼籲:關注患者...
    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5月18日訊 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腸病日」,炎症性腸病(IBD)是一種病因不清、根治困難、反覆發作的消化系統慢性病,且伴有多種併發症。日前,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陳旻湖教授、空軍軍醫大學西京消化病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吳開春教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呼籲,臨床醫生需關注炎症性腸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據陳旻湖教授介紹,中國IBD發病率近年來增加顯著,預計2025年將達到150萬,且發病人群偏年輕化。
  • 長期腹痛、腹瀉,你可能得了炎症性腸病!
    中青在線訊(實習生 張膠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何欣)「炎症性腸病的高發人群是年輕人,但最小的也有出生20天的嬰兒。嬰兒的父母並不知道自身攜帶隱性遺傳基因,導致4個孩子經歷了拉肚子、發燒、脫水、便血、休克直到死亡。」
  • 炎症性腸病系列講座第五期「幹細胞移植治療早髮型炎症性腸病」
    炎症性腸病是指原因不明的一組非特異性慢性胃腸道炎症性疾病,它包括了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以及未定型的炎症性腸病。大約有15%~20%的炎症性腸病的患者為兒童,兒童的炎症性腸病並不是成人炎症性腸病的一個早期階段,它和成人炎症性腸病有著諸多方面的一個差異。
  • 炎症性腸病多發於中青年,專家呼籲關注患者生活質量
    工人日報客戶端5月19日電 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腸病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陳旻湖教授和空軍軍醫大學西京消化病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吳開春教授呼籲,隨著炎症性腸病(IBD)發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臨床醫生應該加強對疾病治療方法的認識,不僅僅局限於臨床治療,更應關注患者生活質量的需求
  • 2017年終盤點:炎症性腸病研究進展一覽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小腸MR造影在已知或疑似炎症性腸病(IBD)兒童的炎症活動診斷中顯示了高度的診斷性能,特別是在以患者為單位的水平上。》》資訊原文8. 肥胖與炎症性腸病:誰因誰果?炎症性腸病:潛在新治療靶標新的研究表明,參與炎症的小蛋白可能是治療炎症性腸病的有效靶點,這對那些對目前標準療法無應答的數百萬患者來說是個福音。這項由英國牛津大學領導的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 Medicine上。
  • 2017年我國炎症性腸病(IBD)行業市場規模預測
    2017年我國炎症性腸病(IBD)行業市場規模預測2017/12/25 13:24:1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炎症性腸病(IBD)藥品市場巨大,根據《炎症性腸病(IBD):世界治療藥產業與市場調查報告2017-2027》,2016年炎症性腸病
  • 炎症性腸病(IBD)新藥!羅氏雙效抗整合素療法etrolizumab III期臨床...
    這些研究是炎症性腸病中有史以來最大規模臨床試驗項目的一部分,我們感謝所有患者、研究人員和醫療保健專業人員的參與。」IBD(圖片來源:tsukuba.ac.jp)炎症性腸病(IBD)是一組慢性胃腸道疾病,影響全球近700萬人。IBD的2種主要類型是潰瘍性結腸炎(UC,主要影響結腸和直腸)和克羅恩病(CD,影響整個胃腸道)。
  • 消化內科專家王玉芬教授科普:什麼原因引起炎症性腸病?
    炎症性腸病概述 術於炎症性腸病(IBD)描述了一組腸道發炎的疾病。人們通常認為它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但是研究表明,慢性炎症可能不是由於免疫系統攻擊身體本身引起的。相反,這是免疫系統攻擊腸道中無害的病毒,細菌或食物,導致發炎導致腸損傷的結果。
  • 吳開春教授:細化炎症性腸病患者飲食指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炎症性腸病(IBD)是一種主要累及消化系統的慢性炎症性腸道疾病,其中包括克羅恩病(CD)和潰瘍性結腸炎(UC)。目前IBD已成為全球性疾病,我國現有的流行病學資料統計數據顯示,IBD患病率、發病率均呈上升趨勢,IBD在我國已經不屬於罕見病了,而且有可能成為本世紀的一個大病,許多省份均將IBD納入門診慢性疾病管理。
  • 武田皮下注射劑型Entyvio治療炎症性腸病在美國...
    2019年12月23日訊 /生物谷BIOON/ --日本製藥巨頭武田(Takeda)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針對皮下注射劑型Entyvio(vedolizumab)的一份生物製品許可申請(BLA)發布了一封完整回應函(CRL)。
  • 世界炎症性腸病日,專家呼籲關注患者生活質量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5月1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晨赫)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腸病日」。日前,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陳旻湖和空軍軍醫大學西京消化病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吳開春在「愛·常在 不負美好期待」訪談活動上,呼籲臨床醫生聚焦炎症性腸病(以下簡稱IBD)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據了解,IBD是一種病因不清、根治困難、反覆發作的消化系統慢性病,且伴有多種併發症,給社會和家庭造成了嚴重的負擔。
  • 《炎症性腸病腸外表現的歐洲循證共識》的解讀
    炎症性腸病(IBD)是由環境、遺傳、免疫等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種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