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轉行、40歲年薪千萬:中年危機是最大的謊言

2021-01-22 人人貸

近幾年的職場類綜藝已經逐漸走出演播室,開始用真人秀的形式揭開了職場的神秘面紗。

前不久,騰訊視頻推出了《令人心動的offer》,以職場觀察的形式走近了律政行業,用8位優秀畢業生的現實體驗來傳授職場寶典。

8名來自各大高校、實力與顏值兼顧的學生,要在上海某高級律所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實習生活,一個月內,他們將經歷以往從未有過的「實戰考核」。最終,8個人裡將角逐出2位獲勝者,順利拿到律所的offer。

雖然,他們還比較稚嫩,有時也會犯錯,但他們也用朝氣和熱情,展現了一個優秀人才應有的水平。

不光是年輕人們的才華和熱血讓人讚嘆,節目裡帶教律師的專業成熟也讓人學到不少東西。

其中一位名叫柴曉峰的律師,並非法學專業科班出身,直到30歲才轉行做律師。一路走來,他掌握了多門語言,直至做了律所的合伙人,年薪千萬。

他曾安慰一個實力稍弱的實習生時說:「現在發生的好事,沒必要自滿,差的沒必要自卑。天賦的話不會有人比我差,只要肯努力,發展空間太大了。」

大器晚成沒什麼不可以,你以為晚了,其實是你沒有開始。

那些身體乏了、心態倦了的35歲

曾經有一句古詩云: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所以,亞馬遜員工平均年齡28歲,谷歌30歲,華為27歲……整個網際網路行業,26歲。

不要說白頭,連禿頭都沒到來,可能就已經在公司平均年齡上拖了後腿。

無可否認,在新興行業,尤其是網際網路行業,35歲已經是很老的人了。

這時候,他們一般都做上了技術骨幹、管理中高層,底下帶著十個八個手下,過上了似乎是最舒適的日子。

代碼早就敲膩煩了,重複的日子過得有點慌張,但求在忙碌的日子裡多熬幾天,用這份表面的努力換取下一年加薪的機會。

每一個中年人心中,都有著自己的那份焦慮。

關於三四十歲,有一個很好的形容: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所以35歲其實是個相當理智而成熟的年齡——有商業嗅覺,有思維深度,對人情世故也能洞若觀火。

2009年,35歲的黃渤正在拍自己「狀態最好時候」的《鬥牛》,一個鏡頭拍幾十遍甚至上百遍,一直等到牛「表演」好才算過,劇組殺青時他忍不住「嚎啕大哭」,辛苦付出最終卻只換來影片1162萬的票房。

吳京在35歲時自導自演完他的首部導演作品《狼牙》,但最終只拿到了420萬票房,他覺得「人生都沒有方向了」,不知道未來何去何從。

而比他們小5歲的沈騰,在開心麻花繼續演著仍然是小眾的舞臺劇。當他開始嘗試著做劇團的小導演時,已經在這行幹了六年了,始終還沒有機會出現在任何一部電影中,只零星參演過電視劇的幾個小角色。

然而十年後,他們主演的電影票房加起來都紛紛破了百億,他們也被觀眾稱為「百億先生」。

當年的他們,即便內心充斥著成名的渴望,恐怕也難以預料如今的光輝場景。

然而命運的奇妙就在於此,僅僅十年的時間,時代就通過不斷向他們饋贈足夠的機遇,將他們送上一個個令人豔羨的風口,而他們又憑藉自身的天賦和努力,在一個個搖晃、動蕩甚至殘酷的風口中逐漸站穩了腳跟。

但回望過去,假設他們沒有經歷過備受考驗的35歲,只怕也換不來如今的成績。

最差的結果,不過是大器晚成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會不停地焦慮,而打敗焦慮的最好辦法就是立刻著手去幹,不拖延地邁出第一步。該出發的時候,一定要出發;該行動的時候,絕對不要拖延。只要你想開始,任何時候都不晚。

這世界總是這樣,當你想做一件事的時候,如果沒有行動,拖著拖著,就變成了無法實現的夢想。其實,只要開始去做了,很多事情,哪怕這次不成功,也還有下次。你要相信,命運總會給努力的人一個恰如其分的安排,大不了,不過是大器晚成。

所以,想學英語,就開始背單詞;想去旅遊,就從今天起存路費;想到一個好想法,就從現在開始制定計劃。

對於每個人來說,最早的日子就是今天,最早的時刻就是此時此刻。沒時間去抱怨,更別問來不來得及,很多地方,走著走著,你就會發現其實也並沒有那麼難以到達。

何況,除了「一夜暴富」這種極端現象,大部分人的成功都需要時機的把握和環境的給予。

成功者皆是聰明人,可以精準地掌握新時代浪潮帶來的巨大紅利,即為「大勢所趨」。

但中國經濟延續了三十年高增長,當中的「大勢」也只有三輪。人這一生,短短幾十年,能遇到幾輪大勢?又能在有能力、年紀正好的時候,遇到多少?天時地利人和,都要把握,實在有些困難。

另外,近幾年,人們被灌輸了太多「一窮二白有個點子就能成功」的勵志思維,在利益動機之下,呈現在大眾面前的只是焦慮的販賣和雞湯的「傾倒」,人們也紛紛對成功產生了偏頗的認知,認為成功一定要趁早,殊不知這是極難實現的概率事件。

再從壽命來看,古人的平均壽命在各個朝代都有所不同。夏、商時期18歲,周、秦大約為20歲,漢代22歲,唐代27歲,宋代30歲,清代33歲,就連和我們相近的民國時期,平均壽命也只有35歲。

而現在,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已達到77歲。從整體生命的跨度去看,現在所謂的大器晚成,也不過是恰如其分的成功。

最差的結果,不過是晚一點看到路上的風景而已。而且,上天又怎麼會辜負一個努力的人呢?

一切都來得及,你還老當益壯

天賦,讓一個人搶佔先機;而耐心,才是一個人的護城河。

天才畢竟是少數,大器晚成,不失為普通人的最好奮鬥目標。國內外、全世界,無一不是如此。

肯德基老爺爺56歲還在拿救濟金,65歲創辦了肯德基;齊白石66歲還要靠34歲的徐悲鴻提攜,才能成名;姜子牙76歲拜相,生命直到139歲才走向尾聲。

如果無法年少成名,你還可以選擇老當益壯。

很多事情表面上是一夜成功,其實背後已經默默無聞地走過了很多年。

成功有時只能靠時間積累,沒有捷徑。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特別是30歲以後,還要不要轉行
    2020年過完年,特別是受疫情影響,好多人都想換工作,今天就聊一下轉行的問題,特別是30歲後,還要不要轉行?謀定而後動談到中年轉行,這是很難的事情,第一:要面臨收入的直線下降,生活質量下降,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壓力,第二:要面臨重新學習的問題,要從另外一個行業的老手變成新行業的新手,要重新從底層做起,各種心理不平衡及負面情緒,所以說這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
  • 40歲究竟是中年危機,還是新的開始?
    都說40不惑,但40歲也可能會經歷一場中年危機。很多人的情緒都可能會驟然低落,會為日益衰老而擔憂,會為被大城市掏空的身體而懸心,還有那還不清的貸款一直是頭頂上的一座巨山。/ Part 02 「40歲是精神走上坡路的開始」40歲儘管是人生的分水嶺,容易產生中年危機,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危」和「機」往往同時並存。危險的過後就是機會的來臨,死亡的過後就是新生。
  • 今年30歲的90後,是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職場中年危機的?
    還有的人乾脆就辭職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了,比如前段時間從宇宙條30歲不到退休的程式設計師郭宇,趕上紅利錢賺夠了,決定離開好好想想自己將來要做什麼。但更多的人就沒有上面這麼好的境遇了。過了30歲,除了髮際線和體重在上升,精力體力齊齊下降。上進一點的,管理著一隻10人以下的小團隊。儘管很努力,很多人的年薪卻卡在了20~30萬這個區間,每個月緊巴巴地還著貸款和信用卡。
  • 30歲的有錢人和30歲的窮人一樣,也會面臨職業危機和中年焦慮嗎?
    從他們聊天中得知:1、開車的領導今年45歲,早些年做留學生意賺了點錢,就去加拿大定居了,去年從加拿大回國,回來之後一直迷茫,不知道做什麼。本來想著繼續做留學,沒想到疫情來了,加上孟晚舟的事,美國和加拿大的留學生意肯定是做不了了,現在是在我的這家新公司投了一點錢,佔了一點小股份,不過我這家公司是創業公司,業務行不行也不知道,反正也是賭。
  • 30歲後才明白的事:窮人和富人的中年危機,差不多
    作者|黎響編輯|朗門來源:武志紅近兩年爆款劇《小歡喜》、《我是餘歡水》等等,都集中關注了#中年危機#的話題。《小歡喜》中,方圓中年被公司辭退,從小希望成為金庸武俠的男孩,中年跑起了出租;而妻子童文潔即使爬到了財務總監的位置,也因為性騷擾和勾心鬥角被迫辭職——夫婦兩人雙雙遭遇人生滑鐵盧。
  • 在30歲左右考慮轉行,若想轉行成功,應慎重考慮好這3個方面的問題
    30歲轉行,這3個方面的問題,必須慎重考慮清楚,千萬不可稀裡糊塗: 常言道:「三十而立」, 對於30歲左右的人來說,在工作和事業上已經小有成就,同時也是標準的「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齡階段。在這個年齡段考慮轉行,也是迫於生存和發展的需要。
  • 把40歲活成新的20歲,是對中年最好的敬畏
    作者:Ray先森朗誦:羋兒來源:富書(ID:zhongchoudushu)編輯:慈懷讀書會(ID:cihuai_dushuhui)對于堅定的人,年齡是一枚閃亮的勳章
  • 這3個專業吃「青春飯」,年齡越大越沒人要,30歲可能就面臨轉行
    這3個專業吃「青春飯」,年齡越大越沒人要,30歲可能就面臨轉行我們都知道大學的生活非常安逸,但是對於有的同學來說並不是這樣,因為有的專業還是比較難的,考試掛科是經常的事情。但是還有一些專業是需要你用青春換取財富的,有些同學剛畢業就能得到高額薪資,甚至年薪都在二三十萬,但是這些專業的同學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待遇也會開始下降,看看是怎麼回事!
  • 40歲以後,人到中年的3大「後顧之憂」
    心態依然活躍在20歲,可身邊的人和事卻一次又一次提醒你,是時候面對現實了,因為40歲以後,人到中年的你,身後已經有了3大「後顧之憂」,讓你不敢想又不得不去想。那麼,人生40,有哪3大「後顧之憂」呢?跟隨明一悅讀來盤點下吧。如果你也恰好40,認清現實,及早打算吧。
  • 45歲後男人有6症狀,恐是更年期,避免抑鬱,小心中年危機找上門
    我們一般將45歲到64歲這段年齡稱為中年,當男人踏入中年時感受到身體老化的威脅,看著子女開始成家立業、工作被年輕人取代;當他們漸漸離開工作崗位,忙碌的生活突然閒來無事,社交圈子小、社會地位下降,這些長期的心理壓力或空虛則將演變成中年危機。而最重要的是,在這個時間裡,男性更年期也許正在悄悄侵蝕著男性的生理和心理。
  • 距離年終獎1周,28歲的我第4次裸辭了:我得了中年危機的絕症
    想到30歲的自己仍一事無成,想到35歲的自己四處碰壁找不到工作,想到一眼看到盡頭的人生。 選對方向,比盲目趕路更加有意義。 很多人都害怕中年危機。 人的中年就好像職業生涯的一個分水嶺,忽然就與市場格格不入了。
  • 中年等於危機+美好+演化,論如何看40歲之後的戀情、愛與人生
    但事實是,當中年突如其來時,你腦海中浮現的只有「中年危機」這四個大字,與中年掛鈎的往往是:油膩、保溫杯泡枸杞、發福、禿頂……在印象中似乎很難找到一個美好的詞來形容中年這個階段。中年別稱「灰色中年」,不可避免地在事業、健康、家庭婚姻等方面,經歷著各自的危機和焦慮。
  • 20歲、30歲和40歲花樣女狂人的職場人生
    揮揮手告別30危機 三十而立,這並不是男性的專屬詞彙。對於開始「三」字打頭的職場女性而言,這也格外有分量。也許,更準確地說,進入30歲的女人要邁過一道坎兒?一邊是逐漸逝去的青春與活力,一邊是越來越大的生活壓力。身在職場,30歲的你都會遇到哪些危機?而你又該如何一一化解?
  • 剩女過了40歲之後,算不算「中年女人」?
    導讀:過年長輩們給孩子發紅包的時候,已經32歲的萱萱也收到了紅包,萱萱說什麼也不肯好,長輩們硬要給。每年到這個時候萱萱最無奈,長輩們每次給紅包的理由都一樣:「沒有結婚,就是孩子,就應該過年收紅包!」萱萱很是難為情。
  • 「我30歲轉行HR,5年做到HRD!」
    周末,參加了一次人力資源朋友圈裡的聚會,大家不約而同聊起了一個主題:那就是不少從事HR的同行其實都是跨專業或者轉行來的。其中有位目前在某科技公司任職的F總,分享他自己的轉型經歷:大學工科背景,幹了多年產品銷售。直到30歲才轉行做HR,五年多時間做到了HRD。這讓我們一群人既吃驚又佩服,問他如何做到的?
  • 一位40歲中年人的總結:我是怎麼失敗的?
    文|小蝸牛 民企集團首席人事官全文:2357字,閱讀約需6分鐘適用:職場打工族、企業管理者【職場題記】20歲的年輕人,為不知幹什麼而迷茫。30歲的中年人,為油膩的工作而痛苦。40歲的中年人,為前半生失敗而失意。
  • 40歲情感女作家的中年不惑:人生下半場,我們都躲不過這7個真相
    如果此刻孤單不妨抬頭看看月亮文丨李月亮 前幾天我過40歲生日,好幾個讀者讓我寫點感悟。我起初覺得這種個人私事,不宜公開談論。但前天跟朋友聊天,她聽我發表了一卡車中年女人的感慨後,力勸我:你一定要寫出來!如果我是你讀者,這正是我想看的。題目就叫《一個40歲的情感女作家在想什麼》。
  • 適合40到50歲中年女士減齡短髮髮型,換上它們很顯年輕!
    40到50歲的女人嗎,由於年紀的關係,都會面臨著脫髮的危機,因此在髮型上我建議儘量都以乾淨利落的短髮為主比較好。短髮會顯得發量多一些,髮型也能蓬鬆一些。那麼接下來就讓六六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適合40到50歲中年女士減齡短髮髮型,換上它們都會很顯年輕!
  • 33歲,我放棄了年薪六十萬的宣傳公關工作,去賣保險了
    犀牛君的朋友圈中就有多位轉行做保險的前宣傳或市場公關從業者,她們的特徵比較類似——都是女性,年齡基本在30歲以上,都有了孩子,甚至很多都是休完產假就選擇了轉行。 實際上在她們若干年前進入影視行業之初,對於未來同樣是有著無限的期望和憧憬,但隨著職位的變化、家庭結構的改變,生活壓力逐漸增大、職業路徑也到了瓶頸期,這使得她們不得不做出改變,進入到一個從未探索過的領域。
  • 男人到了40歲如果失業,該怎麼活下去?
    這時中年的男人,迎接來更大的挑戰,除非你35歲前賺到人生的養老金,不然,你已經是垃圾,更不要提中年危機的來臨。如果你是一個中國男人,35歲失業,你將面臨生和死的戰鬥。生,需要絕對的勇氣,堅韌不拔的儒家精神,相信自己能再次走上人生巔峰,沒這份自信,早死光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