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應提高醫生群體對野生動物替代藥品的認知

2020-12-01 中國網

近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的《醫生群體野生動物入藥現象的認知與態度研究報告》顯示,近八成醫生支持禁止野生動物入藥,願意選擇效果更好的草藥或人工合成替代品。但報告也顯示,醫生群體對含野生動物成分藥品的關注度普遍不夠,尤其是對野生動物替代藥品的認知存在偏差或誤解。報告建議,可從政策導向、公眾觀念轉變以及替代品研發和宣傳等方面,推動減少野生動物藥品和保健品的消費需求。

該研究在春雨醫生平臺和央視市場研究的支持下,通過線上問卷調查和一對一訪談等方式,對1700多位中醫和西醫臨床醫生有關野生動物入藥的認知、態度、使用情況以及意願等方面進行了調研。結果顯示,雖然六成醫生會關注所開藥品是否含有野生動物成分,並對穿山甲、犀牛、羚羊和虎等瀕危物種的認知度較高,但醫生群體對野生動物替代藥品的認知有待提升:僅62%的中醫知道目前犀角有替代品;另有10.5%的中醫完全不了解野生動物藥替代品。

調查還發現,近八成醫生認為野生動物入藥應絕對禁止;61%的中醫表示在能少用或不用的情況下,會儘量減少使用含野生動物成分藥品;49.3%的中醫也會在患者主動要求下,推薦使用其他藥品或替代品。藥物的療效是醫生考慮的主要因素:73.5%的中醫認為野生動物的替代成分對療效影響不大;在存在替代品的前提下,83.1%的中醫會選擇效果更好、更安全的草藥替代品或更優質的人工合成品。

對於目前野生動物藥品的使用現狀,大部分中醫認為傳統觀念是影響消費的主導因素,他們認為有關部門應加大宣傳,消除公眾對野生動物藥的迷信。此外,高達九成的醫生認為國家應該出臺更嚴格的措施,控制野生動物入藥。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英國)北京代表處科學家孫全輝博士表示,「全球傳統醫藥對野生動物的需求,是導致野生動物被不斷獵殺、虐待和傷害的主要原因。中藥自古以來就依賴草藥,圈養和繁殖野生動物入藥不是傳統,野生動物藥品和保健品的功效和作用往往被扭曲和誇大。醫生作為專業群體,是患者用藥的主要建議者和把關人,加強對醫生群體有關野生動物入藥風險和相關替代品的認知,能有效減少公眾對野生動物藥品和保健品的需求,對減少動物虐待和瀕危物種保護具有積極意義。」

為減少傳統醫藥對野生動物資源的依賴,中國一直積極鼓勵藥用瀕危野生動物替代品的研發及市場推廣,有關部門也出臺了多項措施,不斷加強藥用瀕危野生動物的保護。目前,人工麝香和人工虎骨等均已投放市場,人工合成熊膽也正在開展臨床試驗。今年6月,穿山甲從藥典中去除並建議升級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再次彰顯國家保護藥用瀕危野生動物的決心和魄力。此外,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和牛津大學野生物保護研究中心年初的一項研究也顯示,高達88.9%的野生動物藥經常消費者表示願意購買草藥替代品,說明消費者對野生動物藥品及保健品的替代品有更高的購買意願。比起在社交媒體上呼籲減少消費,倡導草藥替代品更能獲得消費者的認同和支持。

依賴野生種群和人工養殖獲取野生動物藥材的做法難以持續,並且存在動物保護、倫理和法律的較大爭議。在國家不斷加大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背景下,調查顯示的醫生群體對草藥替代品和人工合成藥的積極態度,為推動相關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專業支持。

野生動物屬於大自然。

相關焦點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舉辦「藥者仁心——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研討會
    2020年11月26日,「藥者仁心——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研討會在廣州舉行。此次會議由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和普華永道商務諮詢(上海)有限公司主辦,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承辦。30多位醫藥及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和企業負責人出席了本次研討會,就醫藥行業參與野生動物保護這一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 可替代野生動物藥材的中草藥資料庫上線
    中國環境報記者 文雯 「野生動物入藥的各個環節增加了人與野生動物不必要的接觸,加劇了公共衛生安全風險。」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科學家、動物學博士孫全輝日前在發布儀式上表示,野生動物入藥潛藏風險。  事實上,野生動物的藥用功效是可以替代的。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的《醫生群體野生動物入藥現象的認知與態度研究報告》顯示,近八成醫生支持禁止野生動物入藥,願意選擇效果更好的草藥或人工合成替代品。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放棄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業務對企業的影響》
    2020年11月26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和普華永道、廣藥集團聯合舉辦「藥者仁心」研討會,與醫藥、醫療等領域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共同探討醫藥行業參與野生動物保護的相關議題。研討會上,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和普華永道發布了《放棄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業務對企業的影響》報告。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放棄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業務對企業的影響...
    2020年11月26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和普華永道、廣藥集團聯合舉辦「藥者仁心」研討會,與醫藥、醫療等領域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共同探討醫藥行業參與野生動物保護的相關議題。研討會上,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和普華永道發布了《放棄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業務對企業的影響》報告。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專家:應全球禁止野生動物交易
    (抗擊新冠肺炎)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專家:應全球禁止野生動物交易中新網北京2月13日電 (記者 孫自法)「對野生動物最好的保護,就是把它們保留在野外的棲息地」「作為普通民眾,我們應儘量減少與野生動物之間的直接接觸」「飼養異寵會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無論是否處於疫情爆發地區,飼主都要做好對自己和寵物的防護工作」……針對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中國辦公室科學家孫全輝博士近日通過網絡接受媒體採訪表示
  • 浙江愛生藥業籤署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野生動物友好型」藥企承諾
    2019年12月2日,浙江愛生藥業正式宣布加入由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起的「藥者仁心,保護瀕危動物」公益項目,並籤署「野生動物友好型」醫藥企業承諾書,拒絕研發、生產和銷售含有瀕危野生動物成分的藥物和製品,同時倡導消費者不購買、不使用含有瀕危野生動物成分的藥物和保健品,支持使用草藥、人工合成品等人道替代品。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對此表示歡迎,並呼籲更多醫藥企業加入保護野生動物的行列。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墨西哥海豚娛樂業紀錄片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海豚「微笑」的背後》紀錄片,真實展現了墨西哥旅遊娛樂業圈養繁育海豚的規模和背後嚴重的動物福利問題。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表示,旅遊娛樂業應停止對野生動物商業性圈養和利用,向「野生動物友好型旅遊「的方向轉型,並讓現有的圈養海豚成為最後一代。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專家:不應把野生動物當寵物飼養 捕殺流浪動物沒...
    研究表明,病毒可能來自於野生動物。2月14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科學家孫全輝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部分野生動物是病毒、細菌和寄生蟲的宿主。在已知的1410種人類疾病中,由動物性致病源引發的疾病約佔61%。如果人類與野生動物接觸過於親密,可能危及健康。  【同期】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科學家 孫全輝  研究顯示,70%多的新發疾病都來自野生動物。
  • 有贊籤署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野生動物友好型」電商企業承諾
    有贊籤署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野生動物友好型」電商企業承諾 中國經濟新聞網
  • 藥友製藥籤署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野生動物友好型」企業承諾
    近日,藥友製藥正式宣布加入由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起的「藥者仁心,保護瀕危動物」公益項目,並籤署「野生動物友好型」醫藥企業承諾書。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對此表示歡迎,並呼籲更多企業加入保護野生動物的行列。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科學家孫全輝博士表示,「在利益驅使下,每年大量野生動物被獵殺或圈養繁殖入藥,給動物造成巨大的痛苦,也嚴重威脅物種的野外生存。此次新冠疫情爆發則提醒我們,獵捕、養殖、運輸和利用野生動物會給公共衛生安全帶來巨大風險,野生動物入藥也存在同樣的隱患。
  • 建昌幫藥業籤署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野生動物友好型」企業承諾
    2020年8月11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和建昌幫藥業舉行承諾籤署儀式,建昌幫藥業正式宣布加入由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起的「藥者仁心,保護瀕危動物」公益項目,承諾支持「野生動物友好型」醫藥,共同保護受傳統醫藥影響的野生動物。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對此表示歡迎,並呼籲更多企業加入保護野生動物的行列。
  • 無不維影視科技籤署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野生動物友好型」企業承諾
    2020年11月23日,無不維(北京)影視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籤署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野生動物友好型」企業承諾書,宣布在其創意產品的內容表達和製作中,不生產、不傳播和不推廣給野生動物造成傷害的商業信息。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對此表示歡迎,並呼籲更多企業加入保護野生動物的行列。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開展提高動物福利項目合作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在過去幾年中推動各國改善農場動物福利的努力取得重要進展。聯合國世界糧食安全委員會大會本周正在羅馬召開,會議近日通過了一項旨在改善全球農場動物福利的建議。這是聯合國歷史上首次採納提高農場動物福利的政策建議。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全球球蟒貿易的動物福利影響》
    近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無聲的痛苦——全球球蟒貿易的動物福利影響》研究報告,首次揭露了以球蟒為代表的爬行動物在全球異寵貿易中被大規模交易的真相和背後存在的嚴重動物傷害及人畜共患病的隱患,並指出公眾對於爬行動物存在感知和需要專業護理缺乏正確認知,是支撐野生動物貿易的重要因素之一。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全球球蟒貿易的動物福利影響》研究報告
    ,並指出公眾對於爬行動物存在感知和需要專業護理缺乏正確認知,是支撐野生動物貿易的重要因素之一。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認為,推動球蟒貿易進出口國的貿易禁令,並提高公眾認知,是改變這一現狀的有效途徑。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野生動物並非寵物」項目全球負責人Cassandra Koenen表示,「野生動物被當作寵物飼養的趨勢正在快速增長。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致信世界旅遊組織:野生動物友好型旅遊是全球旅遊業重塑的重要基礎之一
    近日,包括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在內的上百家公益機構和旅遊企業在一封給世界旅遊組織(UNWTO)的公開信中,呼籲UNWTO及其合作夥伴應在旅遊業復甦期做出表率,逐步淘汰圈養野生動物的旅遊娛樂活動,推動全球旅遊業以野生動物友好型旅遊作為基礎之一,進行「更好地重塑」(growing back better)和可持續發展。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推動英國旅行社協會提升動物福利標準
    近日,在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的推動下,英國旅行社協會(ABTA)發布了新版動物福利標準,明確將會員旅行社向遊客提供人象親密接觸等旅遊體驗列為「不可接受」(unacceptable)。本次新版動物福利指南中,除大象外,還加入了類人猿(包括大猩猩、猩猩、黑猩猩等)、熊、鱷魚和短吻鱷、虎鯨、樹懶以及大型野生貓科動物等福利標準,協會把與這些野生動物親密接觸、餵食、洗澡以及散步等旅遊活動均列入到「不可接受」範圍內。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CEO:20年鍾情動物慈善事業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執行長【環球網報導 記者劉柳】今年6月全球最大的動物福利推動組織——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正式更換英文名稱及組織標識,以更清晰直接的形象,推廣動物福利在全球的普及。緣於對中國大陸區域的重視,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執行長麥克•貝克近日來華,記者有幸與這位專注動物慈善領域20多年的資深人士,展開一次輕鬆的對話。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峇里島野生動物旅遊娛樂景點調研報告
    原標題: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峇里島野生動物旅遊娛樂景點調研報告   2018年7月,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最新調研報告:《峇里島、龍目島、以及吉利島的野生動物旅遊娛樂景點現狀調研》,首次揭示印度尼西亞峇里島和龍目島的旅遊業娛樂活動使用野生動物的規模以及圈養野生動物福利評估的狀況。
  • 掃除認知盲區 保護野生動物
    台州市檢察院提出警示,一直以來,涉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刑事案件具有較強的專業性,社會大眾對此類犯罪存在明顯的認知不足問題,應儘快步出盲區。小太陽鸚鵡是保護動物2月19日,台州市檢察院對一起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件立案,並於2月20日發出訴前公告。「這種鸚鵡叫小太陽鸚鵡,調教一段時間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