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6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和普華永道、廣藥集團聯合舉辦「藥者仁心」研討會,與醫藥、醫療等領域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共同探討醫藥行業參與野生動物保護的相關議題。研討會上,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和普華永道發布了《放棄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業務對企業的影響》報告。
「藥者仁心——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研討會現場
該報告以醫藥、電商和商超企業為調研對象,對瀕危野生動物入藥的現狀、行業發展趨勢及影響進行了獨立研究。報告指出,生產、銷售和投資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業務會給企業帶來多重風險,而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以及替代品的問世也對野生動物製品的需求形成巨大衝擊,放棄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業務已成為行業的必然趨勢。對有志在野生動物保護領域有所貢獻和改進的藥企及商超企業,報告也提出相關路徑和建議。
報告指出,以禮品饋贈及身體保健為目的的消費者會隨著消費觀念的轉變尋求其他商品,而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藥品消費,也會由於市場上存在其他更具優勢的替代品而逐漸下降。現代科技為植物藥和人工合成替代品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也為中藥行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掃清了障礙。
對以瀕危野生動物為原料的醫藥企業,報告指出,由於社會各界野生動物保護意識不斷提高,企業繼續堅持使用瀕危野生動物會對其聲譽產生巨大影響,進而影響其在資本市場的價值。瀕危野生動物入藥帶來的不良反應增加產品的安全風險,也影響產品的聲譽及業績表現。而研發人工合成原料以及天然植物藥則可幫助企業降低對瀕危野生動物原料的依賴,增加企業業績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同時有助於降低企業聲譽風險,從而提升企業品牌價值。
對於商超及電商企業,報告指出,以瀕危野生動物為原料的藥品及保健品佔其銷售比例極小,下架和禁止此類商品的銷售對其營收影響甚微。此外,無論是國際大型商超的國內分部,還是中國的電商平臺,都應該制定和完善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的相關政策和要求,將保護生物多樣性、動物福利等內容納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提高品牌美譽度,增加行業競爭力。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北京代表處科學家孫全輝博士表示,「使用野生動物入藥損害動物福利,威脅瀕危物種生存,也影響醫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他衷心感謝首批支持「野生動物友好型」醫藥倡議的企業,並期待未來更多企業加入保護藥用瀕危野生動物的行列。
研討會上還分享了《瀕危野生動物入藥商業風險研究》、《中國公眾對熊膽、穿山甲、大貓製品消費態度研究》以及《醫生群體野生動物入藥現象的認知與態度研究》等報告,從多個角度深入探討了瀕危野生動物入藥存在的問題以及行業未來發展的出路。
野生動物屬於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