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常見的消費心理學「陷阱」,80%的人都中招了!

2021-01-09 杏兒心理學

6個常見的消費心理學「陷阱」,80%的人都中招了!

俗話說,「買家不如賣家精」。生活裡當我們沉浸於購物的欣喜時,卻不知道我們已經心甘情願地踏進商家為我們設計的消費陷阱當中。

商家通入了解客戶的都買生理和心理變化的原因,從而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消費陷阱,來促進消費者購買發速度。

第一、心理帳戶。為什么女生總是在衣服、化妝品等東西上忍不住買買買呢?就算是價格昂貴,也都是毫不猶豫剁手,卻多某些商家幾毛錢的東西挑三揀四呢?為什麼男生對遊戲、電子產品購買的非常大方,但是身上的衣服穿了兩三年都捨不得換一件呢?

第二、矛盾效應。去理髮店時,有人會問你,「我們有59/89/149的理髮套餐,您選那套」。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89元的,58元的怕他理不好,149元的又覺得太貴,沒有必要,於是就會選個適中的。

我們總是會把先接受的信息,作為參照物,在新接收到信息的矛盾作用下,做出相應的判斷和決策。這是因為大腦決策時,急需一個參照物。在沒有參照物時,我們會感到不踏實,以至於難以決策;而當有參照物時,哪怕這個參照物不靠譜,都會讓我們做出比較安心的決策。

第三、損失規避效應。同樣的物品,兩個不同的標價方式。第一種99元包郵,第二種90元,郵費9元;雖然整體價格是一樣的,但是第一種卻能夠讓我們更容易接受一些。而損失規避是指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大多數人都會覺得損失了。損失帶來的負效益是正效應的2.5倍。

運用損失規避原則可以增加人們對於免費產品的後續增值服務的使用,在一段時間內,免費開放產品的特定功能;到後期顧客已經對該功能產生依賴,最終只能通過付費來享受這個功能。

第四、預期效應。其實我們對於一件事物的預期會影響到我們對其的態度和體驗。如果我們事先相信某種東西是好的,那麼這件東西一邊就會是好的,反之亦然。

廣告的傳播核心目的就是塑造對產品、服務等的正面預期。價格是質量象徵的一部分,同品類、同質量的產品,如果價格偏低,人們不自覺就會覺得它是差的。

第五、曝光效應。「挖掘技術哪家強,中國山東找藍翔。」「聽說下雨天,巧克力和音樂更配哦。」相信不知道大家都還記得這兩句話,這是因為這些廣告的播放率很高,它們不斷地重複出現在電視當中,以至於只需要某些字句,我們就可以想起整個廣告片段。

而曝光效應就是指:如果一件事物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眼裡,就會增加我們對它的喜愛程度;因為人是會更傾向於自己熟悉的事物的。當我們有需要購買同類型產品時,第一個想到或者購買的就是這個牌子。

最後,羊群效應。當一頭羊走起來的時候,後面的羊群都會不假思索地跟著頭羊,不管前面是否有危險。

生活當中,我們往往會不知不覺就追隨別人的購買行為,數字越大,我們認為購買的人越多,這是從眾心理就會發揮越大的作用。

相關焦點

  • 心理學:人際交往中常見的3種語言陷阱,坑你沒商量
    下面,我們來介紹幾個人際交往中,常見的3種語言陷阱,你可千萬不要上當了。(1)舉證倒置這是最常見的坑人手段之一,直擊心理弱點,難以發現,相當有效,舉個例子A:我覺得這個作者心理學文章寫的不錯B:為什麼呢?A:這都看不出來嗎?你能說說哪裡寫的不好麼?
  • 消費陷阱:商家會利用營銷手段,讓我們多花錢的10種消費陷阱
    他們善於利用一些營銷的「套路」,來讓消費者花更多錢購物,其實這樣的行為說好聽是一種營銷技巧,但說難聽的也存在著欺詐誘騙的醜陋一面,因此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消費者來講,還是應該學會避免落入這種圈套裡,那麼今天小編來分享一下,消費陷阱:商家利用營銷手段,讓我們多花錢的10種消費陷阱!
  • 迷你世界:玩家自創通道陷阱,金彈簧「視覺欺騙」,老玩家都中招
    迷你世界:玩家自創通道陷阱,金彈簧「視覺欺騙」,老玩家都中招 原標題:迷你世界:玩家自創通道陷阱,金彈簧「視覺欺騙」,老玩家都中招
  • 識別保健品營銷陷阱 四川省消委會發布新年「一號消費警示」
    為避免在購買保健品時遭遇陷阱,四川省消委會向消費者發布了2019年第一號消費警示。       「從省消委會受理的投訴情況來看,老年保健品投訴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共性問題,不容忽視。我們在此警醒廣大消費者,擦亮雙眼、識別保健品陷阱。」四川省消委會相關責任人表示。
  • 知道這3個心理學效應的,一定是個有故事的人
    我們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心理學的普遍規律,我們自己也深受這些規律的影響,但是可能我們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儲備,所以我們無法察覺出來,也無法擺脫其不好影響帶來的危害。我們要有效避免,就得儲備一些相關的心理學知識。今天要為您分享的就是莊晞簡的《你不可不知的60個心理定律》,這本書全是經典心理學效應的乾貨,幫助您對普遍存在的心理學效應有個全面的了解。
  • 求職過程中的心理陷阱——你是不是中招了?
    在求職過程中一般會出現以下幾種心理陷阱,你是不是中招了?一、落腳心理剛找工作的人總有一種心理就是先找個地方落腳,之後再說,有工作比沒有強。隨著就業越來越困難,同時老師逼著籤三方,面臨檔案要打回原籍,等問題,很多人的理想工作已經不是單純的找自己喜歡的工作,而是為了這些身外之物所牽絆的找個落腳的地方,這就是「落腳心理」。明面上看,這種心理使求職者降低了姿態,有助於找到工作。
  • 心理學:社交中常見的語言陷阱,你吃過這方面的虧麼?
    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語言陷阱呢,今天我們就來總結一下。1.誘導式的語言陷阱事實是沒有態度的,的了解事實的方式是有態度的。誘導式的語言陷阱就是通過誤導式的語言讓你表達出他人想要的意見。比如說,有人問你:「你認為小王和小李哪個好啊?」這就是一個誤導,讓你直接對兩人做出評價,仿佛兩個人是衝突對立的,只能選一個好的,如果你回答個其中一個,那必定的得罪另一個人。
  • 常見的蜘蛛陷阱有哪些?
    蜘蛛陷阱指的是不利於搜尋引擎蜘蛛爬行和抓取的網站設計技術。這些技術對搜尋引擎來說很不友好。我們行內稱作為蜘蛛陷阱。常見的蜘蛛陷阱分為下面幾種。但如果整個網站頁面就是一個大的flash文件,就會造成蜘蛛陷阱。這樣的頁面看起來精美結論,但是對於搜尋引擎來說,它們什麼都沒有,是空的;搜尋引擎並不能在這個頁面中索引出任何文字信息。
  • 咖啡廳以「一夜情」誘騙網友消費 27名男子中招
    4月19日,北京市海澱區法院公開審理了北京零之點咖啡廳以交友、發生「一夜情」為誘餌,誘騙網友高額消費案,咖啡廳的3名股東及「吧女」等14人出庭受審。檢察機關指控,2012年3月至5月間,零之點咖啡廳以交友為由釣網友上鉤,再由「吧女」約對方到咖啡廳被迫消費,其間有27名男網友「中招」,詐騙金額共計11萬元。
  • 6個著名的心理學效應,你知道幾個?
    比如,你漸漸會覺得他是世界上聲音最動聽的人、是你見過最帥的人,甚至還會假設他的道德水平也比較高。暈輪效應本質上是一種認知偏差,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認知方式。所以,「喜歡一個人就會喜歡他的一切」 其實是你的心理在跟你玩遊戲,千萬不要輕易當真。歸因偏差—— 2種常見的歸因偏差 你是否犯過?
  • 心理學的6個經典實用心理效應,讓你的生活事半功倍
    >甚至還會假設他的道德水平也比較高暈輪效應的本質是一種認知偏差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認知方式所以喜歡一個人就會喜歡他的一切其實是你的心理在跟你玩遊戲千萬不要輕易當真第二個歸因偏差兩種常見的歸因偏差你是否犯過歸因指我們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及行為結果進行因果判斷的過程基本歸因錯誤
  • 迷你世界:讓人瞬間絕望的陷阱,卻最怕兩個工具,學會輕鬆破解!
    除了保護自己的物品之外,還有個別玩家造出陷阱來懲罰別的小夥伴!下面來教大家一種常見的陷阱製作方法和破解方法!想讓別人中招就要找一個特別顯眼的地方,來建造這個陷阱,玩家需要準備5塊黑晶石,4個箱子以及幾十塊巖石和盛水鐵桶即可,當然還有一個非常重要方塊的硫磺晶砂,這個是核心裝備可以保證陷阱的穩定性!玩家建造一個10方塊高度的巖石主體,在最上方放置一個黑晶石!
  • 六個年輕人一起「吸貓」,結果都中招「貓蘚」
    毛茸茸軟糯糯,「喵星人」的日常總是讓人心動……不過需要提醒的是,有些時候養貓也是有一定風險的,甚至可能導致疾病。近日,杭州六個年輕人一起「吸貓」結果紛紛中招「貓蘚」,引發網友熱烈討論。【事件】6個年輕人一起「吸貓」 結果都中招近日在杭州,30歲的小陳最近總是會被身邊的同事問一個問題:「哎,你手怎麼了?」困擾她的就是她右手的一塊紅斑——直徑有大約5cm,夜間奇癢無比。
  • 腳臭的人為什麼那麼多?可能和6個因素有關,說不定你也中招了
    調查發現,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會有腳臭的情況。腳臭,真是一件十分尷尬的事情,讓人在公眾場合不敢脫鞋。一旦脫鞋,那氣味簡直不敢形容,真是讓人恨不得趕緊找個地洞鑽進去。為什麼腳臭的人那麼多?可能和6個因素有關,說不定你也中招了。1、疾病這腳臭很常見的因素。
  • 六個年輕人一起「吸貓」,結果都中招「貓蘚」
    近日,杭州六個年輕人一起「吸貓」結果紛紛中招「貓蘚」,引發網友熱烈討論。9月4日,合肥市濱湖醫院、合肥市第一人民集團醫院西區皮膚科主任唐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這類因為動物傳染的皮膚類疾病在門診中並不少見,及時就診和規範用藥至關重要。
  • 貓和老鼠:7個夾子+6個機械貓,玩家製作了一個終極陷阱!
    我們知道貓和老鼠遊戲中有很多「陷阱」,當然官方是不會設置陷阱的,一般的陷阱都是玩家自己設計的,老鼠玩家設計能夠擊倒貓的陷阱,而貓玩家則是設計能夠捕捉老鼠的陷阱,一來一回,貓和老鼠的趣味也就出來了,最近有兩個陷阱比較火,一個是「7個夾子+6個機械貓」,還有一個是「2個叉子+1個夾子」,一起來看看。
  • 女學生陷入網貸陷阱,被逼賣身還債,這些吃人不吐骨頭的消費主義
    ——《陶淵明詩》不要讓自己的消費水平超出自己的收入水平,這是一個小學生都懂得理財道理,然而,在當今消費主義狂轟濫炸的「薰陶」下,許多人想要購買一些自己的工資水準完全不足以支付的東西。因此,各類大小的網貸平臺應運而生,其中的亂象也令人髮指。
  • 全國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消費心理學試題
    A.消費流行 B.消費習慣C.消費時尚 D.消費行為14.作為一種消費態勢,感性消費的本質在於A.物質資料的豐富 B.科學技術的進步C.商品附加值的提高 D.人與自然關係的改變15.消費者接受新產品的心理過程是A.注意—興趣—評價—試用—接受 B.興趣—注意—評價—試用—接受C.試用—評價
  • 超級馬裡奧:陷阱非常多的貓裡奧版本,每走一步都有隱藏陷阱
    接著就是第二個機關,原版馬裡奧中這些問號寶箱有金幣或者蘑菇,金幣可以加分,吃蘑菇可以長大,但是在這個貓裡奧版本中,這些所謂的寶箱統統都不要碰為妙。撞擊第二個寶箱會蹦出一個大蘑菇,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是在這個版本中這個蘑菇是不能吃的,如果吃了會長大成巨人,然後地面開裂,主角掉下去,遊戲結束。最頂上的寶箱也是不能撞擊的,會蹦出來一個吃人的怪物。
  • 11個熱門生意背後所暗藏的賺錢陷阱,第6個最實用!
    行業陷阱 —— 脫離高端社區等於找死據某嬰童用品店負責人透露,如果想在社區周邊開嬰童用品店必須要選擇高檔社區,其實也是業內的一個隱形門檻,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另外,想要投資嬰童用品店,還有個指標需要考慮:社區的住戶應以年輕人為主,因為年輕人購物更加前衛,願意為孩子掏錢。老人為主的社區,雖然老人也愛孫輩,但是在消費理念上依然以實用為主,去嬰童用品專賣店購物機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