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許是善良的,但生活中,我們可能常常面臨他人的語言試探,這種試探可能只是對方的好奇,但也有可能是充滿惡意的。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語言陷阱呢,今天我們就來總結一下。
1.誘導式的語言陷阱
事實是沒有態度的,的了解事實的方式是有態度的。誘導式的語言陷阱就是通過誤導式的語言讓你表達出他人想要的意見。
比如說,有人問你:「你認為小王和小李哪個好啊?」這就是一個誤導,讓你直接對兩人做出評價,仿佛兩個人是衝突對立的,只能選一個好的,如果你回答個其中一個,那必定的得罪另一個人。
所以,有時候你需要跳出思維禁錮,很多問題其實並不是單選題。
2.激將式的語言陷阱
採用這種手法的的人,一般是你的上級。因為激將法是一種令對方不理智而做出錯誤選擇,又顧於壓力沒法對做出的承諾進行改變的方法。所以這個方法的首要步驟是給予壓力,先摧毀你的心理防線,再讓你在情緒不穩定時與你交流,從而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所以在面對上級的壓力時,第一件應該做的事情就是保持冷靜。多聽少說,才不會犯下錯誤。
3.「爭議」式的語言陷阱
如果說激將法是上級使用的,那爭議法則多是地位相同的人使用。
有時,他人會用爭議性話題來試探你。比如和你聊天時聊一些具有爭議的事件或話題,從而達到試探你的目的。因為爭議性話題往往都帶有立場,偏見與情緒。容易使得失控,暴露本性。
對於爭議性話題,城府深的人基本都不會輕易表態,甚至完全不表態,在我國這已經被看成是一種社交智慧,但閱歷尚淺的人,經常會把這些話題看作是展示思想和彰顯個性的機會,暴露自己的成色,因此很多老手往往會將爭議性話題作為試探,來挑動對方的情緒和心態,藉此推斷出人的思想輪廓、成熟度以及定力,如果你初入社會,對這一點要保持提防意識。
與此相關的話題包括:性別,種族,偏好,政治,私生活等
4.畫餅式語言陷阱
如果說激將法是通過壓力來誘騙他人,畫餅法則是通過夢想來欺騙他人。
這就像劉備當年對諸葛亮的那句:「卿之才十倍於曹丕,定能安邦定國,成就大事。若太子劉禪可以輔佐,則輔之;若太子不才,丞相可自立為成都之主。」
這種事,傻笑就可以,千萬別當真呀。
不然當你沉靜在美好的幻想中時,他人就可以從你這得到你真實的想法或者給你灌輸一些錯誤的價值觀了。
結語:
語言陷阱,主要是通過引導你說出破壞性,負能量的回答,或者交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因為這樣才會有傷害或利用的價值。所以你如果保持正能量,不要和別人交淺言深,就可以避免90%以上的的語言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