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效選擇性激酶抑制劑avapritinib治療系統性肥大細胞增多症總...

2020-12-05 生物谷

2019年06月22日訊 /

生物谷

BIOON/ --Blueprint Medicines是一家精準醫療公司,專注於開發新一代靶向和強效激酶藥物,用於具有特定基因特徵的疾病。近日,該公司公布了正在評估靶向抗癌藥avapritinib治療系統性肥大細胞增多症(SM)患者的I期研究EXPLORER的更新數據。


結果顯示,經SM臨床專家中心評審委員會評估,晚期SM患者中確認的總緩解率(ORR)為77%。此外,數據還顯示,在橫跨晚期、冒煙型(smoldering)、惰性類型的SM患者中,均取得了一致的持久和深刻緩解,並且隨時間推移緩解持續加深。此外,持續治療長達34個月時,中位總生存期(OS)數據仍未達到。該研究中,avapritinib的耐受性良好,報告的大多數不良事件為1級或2級。


根據上述更新數據,Blueprint公司計劃在2020年第一季度向美國

FDA

提交一份新藥申請,尋求批准avapritinib用於晚期SM患者的治療,包括侵襲性SM(ASM)、伴有相關血液

腫瘤

的SM(SM-AHN)和肥大細胞

白血病

(MCL)等亞型。


Blueprint Medicines公司首席醫療官Andy Boral博士表示:「這些結果突出了強效選擇性KIT D816V抑制劑avaprintinib作為一種重要的疾病修飾療法,用於SM患者的治療潛力。此次更新的數據,包括中心審查確認的高緩解率,支持我們計劃在2020年第一季度提交一份avapritinib治療晚期SM患者的新藥申請。avapritinib對惰性和冒煙型SM患者中也具有強勁的療效,這為我們正在進行的支持註冊的PIONEER研究提供了進一步的信心。通過選擇性地靶向所有類型SM的共同驅動因素,avapritinib有潛力解決顯著影響不同亞型患者的疾病表現譜。」

avapritinib分子結構式(圖片來源:tsbiochem.com)


SM是肥大細胞異常增殖和存活的結果,肥大細胞可介導過敏反應。SM的臨床表現是異質性的,從惰性或冒煙型SM到3種晚期亞型——ASM、SM-AHN和MCL。KIT D816V突變驅動了大約95%的SM病例,該病可導致虛弱和難以控制的症狀,如瘙癢、臉紅、頭痛、骨痛、噁心、嘔吐、腹瀉、過敏、腹痛和疲勞。儘管這些影響發生在所有SM患者身上,但症狀負擔和不良的生活質量是懶惰和冒煙型SM的主要疾病表現。晚期SM患者會經歷器官損傷,平均總生存期在ASM中約為3.5年,在SM-AHN中為2年,在MCL中不到6個月。


目前,尚無藥物獲批可選擇性地抑制晚期SM中的KIT D816V,也沒有藥物獲批用於惰性和冒煙型SM。該領域迫切需要比現有晚期SM療法更有效、耐受性更好的新療法,也迫切需要可用於治療惰性和冒煙型SM患者的藥物,這些患者的症狀往往不能通過對症療法很好的加以控制。


avapritinib是一種研究性口服精準療法,可選擇性和強效地抑制KIT和PDGFRA突變激酶。該藥是一種I型抑制劑,旨在靶向活性激酶構象;所有致癌激酶都通過這種構象進行信號傳導。avapritinib已被證實對胃腸道間質瘤(GIST)相關的KIT和PDGFRA突變具有廣泛的抑制作用,包括針對與當前批准療法耐藥相關的激活loop突變的強勁活性。與已批准的多激酶抑制劑相比,avapritinib對KIT和PDGFRA的選擇性明顯高於其他激酶。此外,avapritinib經獨特的設計可選擇性結合併抑制D816突變KIT,這是大約95%的SM患者中的一種常見疾病驅動因素。臨床前研究表明,avapritinib能以亞納摩爾效力強效抑制KIT D816V,並具有最小的脫靶活性。


目前,Blueprint Medicines公司正在開發avapritinib用於晚期GIST、晚期SM、惰性和冒煙型SM的治療。之前,美國

FDA

已授予avapritinib治療2種適應症的突破性藥物資格:治療攜帶PDGFRα D842V突變的不可切除性和轉移性GIST,治療晚期SM(包括ASM、SM-AHN、MCL亞型)。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6月,基石藥業與Blueprint達成獨家合作及授權協議,獲得了在大中華區開發和商業化avapritinib、BLU-554、BLU-667的獨家權利,後2種也是具有高活性高選擇性的激酶藥物。(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系統性肥大細胞增多症(SM)新藥!Ayvakit治療晚期SM展現強勁療效:總...
    近日,該公司公布了評估靶向抗癌藥Ayvakit(avapritinib)治療晚期系統性肥大細胞增多症(SM)患者I期EXPLORER和II期PATHFINDER臨床試驗的陽性頂線結果。在晚期SM亞型中,侵襲性SM(ASM)的中位總生存期(OS)約為3.5年,伴有相關血液腫瘤的SM(SM-AHN)的中位OS約為2年,肥大細胞白血病(MCL)的中位OS不到6個月。Ayvakit是一種用於治療SM的精準療法,是唯一一種在SM中得到臨床驗證的高度強效KIT D816V抑制劑。
  • ...avapritinib在治療惰性系統性肥大細胞增多症中對於肥大細胞...
    鑑於對多個療效指標全面且顯著的改善,及其良好的安全性,每日一次25 mg被選定為第二階段研究的推薦使用劑量 蘇州2020年3月19日 /美通社/ -- 基石藥業(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基石藥業」,香港聯交所代碼:2616)的合作夥伴Blueprint Medicines公司於2020年3月16日公布了關於avapritinib用於治療惰性系統性肥大細胞增多症
  • 基石藥業-B(02616):avapritinib於治惰性系統性肥大細胞增生症...
    此外,ISM 症狀評估表(ISM-SAF)總症狀評分(TSS)評估顯示,接受avapritinib治療組患者總體疾病症狀   系統性肥大細胞增生症(SM)是一種罕見疾病,幾乎所有患者具有KIT D816V突變、以肥大細胞失控增殖和過度活化為特徵。
  • KIT/PDGFRα激酶抑制劑ripretinib展現強勁療效...
    近日,Deciphera公司公布了廣譜KIT和PDGFRα抑制劑ripretinib一項正在進行的I期研究的最新數據,該研究評估了ripretinib用於二線、三線、≥四線治療胃腸道間質瘤(GIST)患者。
  • 基石藥業(02616.HK):惰性系統性肥大細胞增生症患者皮膚病變症狀...
    在治療惰性系統性肥大細胞增生症(「ISM」)患者中顯示出可靠、持續的臨床有效性。此外,ISM症狀評估表(「ISM-SAF」)總症狀評分(「TSS」)評估顯示,接受avapritinib治療組患者總體疾病症狀改善程度顯著,並於24周隨訪期間耐受良好。上述資料發表於2020年歐洲過敏症和臨床免疫學會(「EAACI」)數字年會。
  • 諾華試驗性肥大細胞增多症藥物midostaurin整體緩解率達60%
    2016年7月6日訊/生物谷BIOON/--近日,諾華試驗性罕見血癌藥物midostaurin的一項中期臨床試驗取得重要進展,數據表明,該藥物在系統性肥大細胞增多症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緩解率。
  • 肥大性細胞增生症治療研究獲得突破
    (原標題:新藥可緩解肥大細胞增生症)
  • 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藥物簡介
    UBP-1213由蘇州眾合醫藥(上海眾合醫藥的子公司)於2005年10月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提交臨床試驗申請(重組人源化抗BLyS單克隆抗體注射液,治療用生物製品1類新藥),並於2016年11月獲得化藥1.1類臨床批件。5、AC0058TAAC0058TA由艾森生物研發,用於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和類風溼性關節炎的魯頓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劑。
  • 阿斯利康激酶抑制劑Koselugo...
    Koselugo是一種新型口服激酶抑制劑,於今年4月中旬獲得美國FDA批准,用於年齡≥2歲的1型神經纖維瘤病(NF1)兒科患者,治療NF1相關的症狀性、不能手術的叢狀神經纖維瘤(PN)。值得一提的是,Koselugo是美國FDA批准的第一種治療NF1的藥物。
  • ...FLT3突變陽性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及3種系統性肥大細胞增生症(SM)
    2017年5月4日訊/生物谷BIOON/——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了諾華Rydapt(midostaurin)與化療聯合使用,用於既往未接受治療的FLT3突變陽性(FLT3+)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的成年患者。
  • 一種靶向藥物可緩解肥大細胞增生症
    德國科學家日前發表的一項醫學研究成果顯示,肥大細胞增生症引起的嚴重病變,可以通過靶向藥物米哚妥林得到緩解。  肥大細胞增生症是一種目前病因尚不完全明確的罕見疾病,特點是肥大細胞通過浸潤性增生侵入周圍組織,一般被認為與原癌基因kit的激活性突變有關,這種基因的產物是ⅲ型酪氨酸激酶。
  • 日本JAK抑制劑真實世界療效與安全性最新報告出爐
    日本現有風溼病醫師4383人,佔全國總醫師的1.4%;RA患者70萬人,佔總人口的0.5%。同時,日本現有24種可用於治療RA的改善病情抗風溼藥(DMARDs),其中包括四種JAK抑制劑巴瑞替尼、託法替布、Peficitinib和Upadacitinib。 隨後,Kameda教授探討了RA治療中所應用的靶向治療藥物。
  • 艾伯維BTK抑制劑在中國獲批臨床 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
    12月12日,CDE官網顯示艾伯維ABBV-105聯合Upadacitinib治療中重度活動性系統性紅斑狼瘡獲得臨床默示許可。ABBV-105是一款BTK抑制劑,BTK的大量表達會使BCR信號通路異常激活後,進而使B細胞功能失調、免疫耐受狀態改變,並轉化為自身反應性B細胞,分泌大量自身抗體誘發自身免疫性疾病。
  • 探索系統性紅斑狼瘡藥物的產學官聯合研發協議的總結
    在該項目中,衛材旨在通過產學官合作,使用其獨家研發的新型口服toll樣受體(TLR)7/8抑制劑E6742,研製一種源自日本的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治療藥物。SLE是一種會引起各種器官疾病(包括皮膚和肌肉骨骼系統疾病)的指定性頑固性自身免疫疾病。在日本,SLE患者大約為60,000至100,000人。特別注意的是,SLE發作更常見於20多歲至40多歲的女性。
  • 帕比司他:治療復發性多發性骨髓瘤的首個HDAC抑制劑
    大量研究發現,哺乳動物細胞周期的G1期到S期由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或周期素依賴性激酶-2 (cyclin-dependent kinase-2,CDK2)控制,CDK2抑制劑可以使細胞停止在G1期。後來發現P21waf1可以調節CDK2的活性,工作原理是:P21waf1通過與CDK2絡合,阻止Rb的磷酸化,使之不能釋放E2f,細胞停滯於G1期不能進入S期(該過程如下圖所示)。
  • 亞盛醫藥MDM2-p53抑制劑APG-115單藥或聯合Bcl-2抑制劑APG-2575...
    復發T-PLL患者預後很差,總生存期僅為6至9個月[5-8]。目前對於T-PLL的有效治療尚存在較大的、尚未滿足的臨床需求。 APG-115是亞盛醫藥自主研發的口服生物可利用的、高選擇性的小分子MDM2抑制劑。APG-115對MDM2具有高度結合親和力,通過阻斷MDM2-p53相互作用從而恢復p53腫瘤抑制活性。APG-115是首個在中國進入臨床階段的MDM2-p53抑制劑,正在中國和美國展開多項治療實體瘤及血液腫瘤的臨床研究。
  • 貓咪腎上腺疾病|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在貓上發現後,已不容忽視
    由於血管緊張素II的血管收縮作用,血漿和細胞外液量隨著外周總阻力的增加而增加,從而導致血壓升高。鉀排洩到尿液中,降低血漿鉀濃度。細胞外液量的增加導致流向腎臟的血流量增加,從而減少腎素的分泌。高鉀血症通過鉀素釋放而解決,腎小球帶細胞復極,這兩種機制構成了醛固酮分泌的負反饋環。醛固酮分泌過多可能是原發性或繼發性原因。
  • CSH 2020 | 陳蘇寧教授:解密骨髓增殖性腫瘤的診斷和治療
    、延緩疾病進展,常作為移植前降低負荷手段。MPN的診治狹義的MPN包括經典型與非經典型。其中,經典型包括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ET)、真性紅細胞增多症(PV)與原發性骨髓纖維化(PMF);非經典型包括慢性中性粒細胞白血病(CNL)、慢性嗜酸性粒細胞白血病(CEL-NOS)與骨髓增殖性腫瘤-難定型(MP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