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騎摩託成輔助訓練手段……世界青訓專家告訴你,中國青訓到底「差」在哪裡?
國際先進的青少年足球培養理念、體系和方法是怎麼樣的?青少年足球普及和提高是什麼關係?中國青少年足球的發展規劃到底如何?6月30日,「科學育才、創新楊浦」2017中國(上海)青少年足球國際論壇在上海召開,來自西班牙、義大利、英國、日本、韓國的國際青少年足球專家,與中國足球專業人士匯聚一堂,探討足球青訓的成功經驗。論壇上,讓記者印象最深的,是各國青訓專家口中很具「地方特色」的青訓小竅門。
西班牙足協足校校長巴爾加塞恩:讓孩子們知道「家」的力量
俱樂部對待孩子像親人一樣,讓孩子有歸屬感。家庭式的飲食,督促孩子完成文化課,讓孩子心理教育到位。親情式的關注,這對孩子的性格塑造十分重要。俱樂部規定孩子在15歲之前不能進行體能和戰術訓練,先進行有球訓練。梯隊球員每天訓練最多一個半小時,觀察球員一個賽季決定球員的未來。
左一:巴爾加塞恩,左二:田中利一。
這種「家」的感覺,除了從教練那裡獲得,還會從他們的隊友那裡獲得。比如我們的教練一直注意一個細節,當孩子們去踢球的時候,整支隊伍要來個全員擁抱,我們告訴孩子們,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下,進球才是有效的,才是有意義的。這也是在教孩子們一種自我調整的心理方式,我們要給孩子們灌輸一種團隊精神,在大家庭中獲得幸福快樂。只有這樣才能成為更為成熟和強大的人,只有當球隊有深厚的友誼,才能獲得成功。
日本橫濱水手青訓總監田中利一:給小球員們一個最亮的舞臺
日本足球給了孩子們一個很大的舞臺,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一年平均至少有機會參加70場比賽,不僅是比賽多,這些比賽拿出各種「絕活」,給小球員們足夠大的動力去拼搏和展現自己。
比如說,為了吸引青少年關注,每一屆高中錦標賽都會有形象大使和形象女郎幫助宣傳。此外每一年都會有不同的助威歌曲傳唱,吸引著龐大的日本流行音樂組織也加入其中幫助宣傳;企業也為這些即將進入社會的消費預備軍進行著投入,因為他們看中媒體上的回報;高中錦標賽的收視率遠超亞冠和日本國內的J聯賽。除了NTV之外,日本國內的各個地方電視臺也給予極大的支持。
全國民營電視臺有43家播放了高中錦標賽的比賽,其中NNS公司系列的電視臺有29家,全國獨立放送協會的有12家。日本電視臺NTV是全國放送主力電視臺,該電視臺不但設置了專門的主頁,而且組織專門的報導團隊,從8強開始詳細介紹和報導每一個球隊,製作專題。電視之外,報紙和平媒以及網絡也給予了高中足球極大的關注。除了NTV之外,日本國內的各個地方電視臺也給予極大的支持。
廣州富力少年隊主教練墨菲:孩子越早理解足球越好
在英國,孩子們長大會和家人一起踢球、看球。我們認為,孩子去認知理解足球的年齡越小,就越有好處。我們希望孩子在3-5歲時,就能理解足球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英國人沒有把足球簡單地看成是一項體育運動,而是視作英國文化的一部分。英格蘭足球聯合總會為青少年足球的廣泛開展提供了充分條件,所有的孩子都可以用很少的花費參加足球活動,包括校園、社區和國家層面。
此外,英足總負責為英格蘭地區的所有中小學校培訓足球教練,向他們傳授用足球幫助青少年成長的理念。有資料顯示,在過去十年,英足總培訓和認證了40萬名教練,其中絕大多數是面向普通孩子的初級教練。這些教練裡,80%~90%是沒有任何體育教育背景的學生家長。英國的校園足球並非為培養足球運動員而存在,因為校園足球的發展理念是讓所有的孩子都有機會踢球,讓所有喜歡足球的孩子不會離開球場。
AC米蘭少年足球隊主席曼希妮::秘訣是讓踢球的孩子騎上摩託車
青少年球員的訓練,我們通常採用整合的方法,在同一個年齡段,我們會有各種方法鍛鍊孩子的技術、協調性、戰術等。除了足球的訓練,我們還引入了其他體育項目,作為足球的輔助訓練。比如摩託賽車,就可以培養孩子們的運動能力,我們的孩子從5歲就開始摩託車訓練,摩託車訓練是我們絕對不能分離出去的。通過對機器的感知和認識,我們培養了很多優秀的小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