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表明 雌性鳥類更喜歡聰明的雄性鳥類

2020-12-02 驅動之家

1月10日,據外媒報導,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雌性鳥類更喜歡聰明的雄性鳥類。

這與達爾文的一種古老理論相一致。達爾文認為,選擇配偶可能有助於智力的進化。雄鳥通常擁有最有活力的羽毛,或最複雜的歌聲。但研究人員表示,雌性鳥類真正能欣賞的是顯示出自己智慧的雄性鳥類。

「我們的研究表明,對認知技能的直接觀察會影響配偶偏好。」這項由北京中國科學院和荷蘭萊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撰寫的研究報告寫到。

研究人員使用了34隻澳大利亞小鸚鵡,也就是被稱為鸚鵡中的鸚鵡,來驗證雌性鳥類求婚者的聰明才智可能超過風格或歌曲的觀點。

一隻雌性鳥被暴露在兩隻相貌相似的雄性鳥面前,在籠子裡她一次只能與一隻鳥互動。以前的研究表明,女性傾向於外表稍好的男性,或者更有吸引力的歌曲。

研究人員可以根據雌鳥與其互動的時間來判斷哪個雄鳥更受青睞。

然後,他們帶走了那隻不怎麼受雌性青睞的雄性,讓它在裝滿種子的容器進行一個特別的訓練課程。最終,它學會了三步打開盒子來獲取食物。

雌性以及它偏愛的雄性,沒有接受過這樣的訓練,研究人員打開的盒子裡的種子,讓它們自由地吃。

然後,雌性鸚鵡被安置在一個裝有密封種子盒的籠子裡,並被允許觀看這隻受過訓練的雄性鸚鵡聰明地打開密封的種子箱。它還看著那位未經訓練的雄性,也就是它第青睞的那隻,無法打開容器。

在那之後,九隻雌性動物中的八隻顯然改變了主意,開始在籠子裡花更多的時間與更有能力的打開盒子的雄性鸚鵡進行交流,這比實驗前更多。

「這一發現驗證了之前假設,從達爾文的假設開始,性別選擇可能影響整個認知特徵的進化動物種「研究人員說。

換句話說,展示自己的智慧可以幫助一個人獲得更多的伴侶,並更好地將自己的DNA傳播給後代。

但專家警告說,這一情況在動物世界中很難研究,尤其是在像交配儀式這樣複雜的行為起作用的情況下。

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進化專家Georg Striedter和Nancy Burley在雜誌上發表的文章寫道,研究人員「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雌性鸚鵡在觀察它們執行複雜的覓食任務後,更傾向於經過訓練的雄性。」

但是,目前還不完全清楚這些雌性是否認為打開盒子是一種智慧的象徵。

她們寫道:「事實上,雌性沒有機會自己完成覓食任務,這表明它們可能沒有什麼依據來理解這項運動是一個需要聰明解決方案的問題。」「相反,它們可能將雄性在打開容器方面的成功歸功於卓越的體力。」

不管怎樣,這兩位專家都稱讚這一方法「對推進研究具有相當大的希望」。「關於認知特徵的配偶選擇」的實證研究很可能「成為未來研究中研究配偶選擇的重要方式」。

- THE END -

轉載請註明出處:快科技

#鸚鵡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大多數雌性猛禽比雄性更大更強壯,為什麼?
    是的,她是一隻紅尾鵟,雌性。像大多數猛禽一樣,雌性紅尾鵟比雄性大。那是因為女性更美好,我經常這樣強調。許多觀眾大笑,也有一些撇起了嘴。在介紹西維吉尼亞州阿巴拉契亞鳥類保護中心的野生動物大使時,我已經用過幾百次這句臺詞,我從來沒有厭倦過。(我的聽眾也一樣,起碼我這樣認為。) 但在某種程度上,這是真的。
  • 美國驚現奇特鳥類,身體左側雌性右側雄性,為何出現這種情況?
    近日在賓夕法尼亞州的森林中,生物學家成功捕捉到了一種極其罕見的鳥類,它身體左側為雌性特徵,右側為雄性特徵,從身體中間區分出來。右邊是雄性特徵,左邊是棕色的為雌性特徵。生物學家判斷這隻鳥的外表按性別分為一半是雄性,一半是雌性,這是一隻罕見的雙性雌雄同體鳥。
  • 婦唱夫隨的鳥類,雌性還可以納後宮
    在自然界,通常是雌性鳥類顏色暗淡,雄性則非常豔麗。但是,世界上有這樣的鳥。雌性不僅比雄性美麗得多,而且其行為和角色也完全相反。雌彩鷸在鳥類中,「鴴鷸類」總是在河流>帶孩子的雄彩鷸對於大多數鳥類來說,雄性和雌性的差異要麼不大。
  • 鳥類是如何交配的,雌性鴨子為何發展出了世上最奇葩的生殖道
    相對來說,雌性不會太過在乎交配次數,她們更注重的交配質量。畢竟,養育更優秀的後代才是它們的責任,挑選更優秀的雄性理所當然。所以,為了防止癩蛤蟆吃上天鵝肉,雌性鴨子才進化出了如此崎嶇的生殖道。這樣一來,就算是雄鴨的螺旋丁丁也難以讓雌鴨成功受精。
  • 暗色鳥類和彩色鳥類的不同「世界觀」
    此前的研究表明,一些顏色鮮豔的鳥類也擁有這種能力,但那些顏色暗淡的鳥兒呢?美國杜克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不是所有鳥類都能辨別色彩,一些色彩暗淡的鳥類跟它們色彩鮮豔的近親看到的世界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研究人員發現,雌性斑馬雀能將從橙到紅的漸變色明確區分為兩類。大腦通過一個特定閾值區分連續變化信號的方式被稱為「類別感知」,由於中間閾值的分隔,閾值不同側的信號會比同側更加強烈。這就是斑馬雀能成功區分顏色的原因。
  • 鳥類的交配權為什麼在雌性手中?科學家:因為它們漂亮
    在動物界中,有一個普遍的現象,很多雄性長得光鮮亮麗,而雌性就相對的不這麼出眾,但在人類世界中卻恰恰相反,這是為什麼呢?對於人類,「漂亮」這個詞,一直以來都是用在女性身上,如果用在男性身上就稍微有些別捏。所有物種的性狀不是無緣無故形成的,性狀有基因決定,然後通過自然選擇篩選留下。
  • 動物界為什麼雄性比雌性更主動?
    這是一個生物的天性,吃飽肚子、甚至是吃的更有營養可以讓我們更好的活下去,繁殖後代可以讓我們的基因傳遞下去,不至於自己死亡的那天,什麼都沒有留下。所以從生物的天性上來說,雌性和雄性在面對繁殖這件事上都有著同等的需求,不存在誰更主動這麼一說,應該是都主動。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常常看動物世界的你,應該發現了在各種動物的求偶活動中,雄性貌似更加積極一些,戲非常多。
  • 瀕臨滅絕的鳥類—藍極樂鳥
    與許多其他天堂鳥一樣,雄性藍極樂鳥是世界上最驚豔的鳥類之一。成年藍鳥身披亮藍和紫色的羽毛,腹部兩側有深紅色側羽。此外,兩根奇長無比的中央尾羽活像狹窄的黑絲帶,它們形成蔚藍的彎刀形狀。雄性「情敵」為吸引雌性經歷了數百萬年的爭鬥,結果是進化出越來越絢麗的羽毛和「莎...
  • 世界上十大最聰明的鳥類
    ,渡鴉是烏鴉中較為聰明的一種。渡鴉在鳥類中是屬於腦部最大的一類。就像其他的鴉科,它們被指有一些顯著解決問題的事跡,令人相信鳥類也有高等的智慧。亦有觀察渡鴉利用其他動物來協助處理事件,如呼叫狼及野狗等前往動物死屍的地方。這些犬可替其撕開腐肉,協助它們更易於食用。它們會觀察其他渡鴉收藏食物,牢記這些收藏的地點,並從而偷取食物。
  • 鳥類的同性之愛:130種鳥類有同性戀行為(圖)
    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這對熱戀中的「情侶」很有可能不是異性,而是同性。  在今年9月份出版的國際性專業學術研究刊物《動物行為》上,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的生物學家Geoff MacFarlane發表了一篇關於鳥類同性戀的研究報告,指出在他們所研究的93種曾發生同性戀行為的鳥類中,至少有5%的鳥類有著同性交配行為。
  • 自然界的「騙炮者」,植物偽裝成雌性與雄性交配
    很多種類雌性蜘蛛在交配之前有討要彩禮的習慣,在交配之後有吃掉雄性蜘蛛的喜好。一種名為「奇異盜蛛」的蜘蛛,雄性會精心準備彩禮:把獵物用蜘蛛絲包裹打包好。在雌性蜘蛛拆開彩禮、進食獵物的時候,雄性蜘蛛會抓緊機會交配,然後逃跑。而有一部分狡猾的雄性奇異盜蛛,會用蜘蛛絲把砂子、樹葉或者食物殘渣一層一層地包裹得嚴嚴實實,然後提著厚重的彩禮到雌性家門口提親。
  • 鳥類是如何交配的?
    在所有的鳥類中,有將近97%以上是沒有「丁丁」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的鳥類與眾不同,包括雁形目和鶴鴕目、美洲鴕目、鴕鳥目,這些鳥類的雄性有「丁丁」。 如果雄性鴨子沒有相應形狀和長度的傢伙事,就會面臨著無法傳遞後代的痛苦,因此雄性鴨子為了適應崎嶇的道路,也就就會出了相應的螺旋「丁丁」,並且擁有十分驚人的長度。如果沒有足夠的長度,遺傳物質的輸送就會比較靠外,那麼雌性鴨子就能很容易將遺傳物質排出去。 鴨子的交配方式就代表了那些在進化中保留了「丁丁」的鳥類。
  • 顛覆常識:恐龍雄性和雌性區分不是看性器官
    他解釋道,問題在於,這些研究中有一些只依賴很少量的樣本,更重要的是,他們並沒有合理地分析統計數據,從而得出了站不住腳的結論。「本質上,如果你回顧並重新分析這些研究的原始數據,利用混合模型等合適的統計檢驗,你會發現並不存在兩性異形,」馬倫解釋道,「儘管有其他人已經對恐龍化石中的兩性異形證據提出過質疑,但這是第一篇發表出來表明這一情況的報告。」
  • 人類對於哺乳動物和鳥類求愛的探索
    哺乳動物和鳥類是這個星球上較為高等的兩種動物,哺乳動物以及鳥類的求偶行為也是比較複雜的,多年一年,人類一直都在探索哺乳動物和鳥類的求愛行為。科學家猜測,雌性比較喜歡發出最大聲音的雄性。為了檢測這一想法,他們需要測量雌松雞在一群雄性中四下奔跑時,雄性向雌性發出多大的信號聲音。通過"雌性機器人"研究鳥類的求愛為了理解雌松雞所看到和聽到雄松雞的事情,帕特西塞莉和她的同事建造了一個能在求愛區域內的軌道上跑動的遙控機器人—毛絨雌松雞。
  • 最聰明的鳥類之一非洲灰鸚鵡
    雄性與雌性身體大小略有不同,雄性要稍大約雌性,另外雄性身體有些圓,而雌性則更苗條。雄性的頭通常較小而扁平,脖子較短;雌性頭較大而較圓,脖子較長。雄性的羽色更深,而且均勻,雌性的羽色從脖子到腹部逐漸呈現出由淺至深的變化。這種分辨的方法適用於到達性成熟的非洲灰鸚鵡。
  • 為什麼動物界大多數雄性比雌性漂亮而人類卻相反,其原因值得深思
    說起雄性比雌性好看,這個現象在鳥類中尤為突出,不說別的,但看孔雀就知道雄性比雌性要漂亮多少,小時候實在是不理解孔雀開屏為什麼會對著幾隻土雞,後來才明白原來那是雄性孔雀在那對著雌孔雀賣力的求偶,這才第一次認識到,動物界中雄性大多比雌性「漂亮」。
  • 有趣發現:與人類一樣,大多數雌性哺乳動物的壽命都比雄性長
    新的研究表明,從大象到獅子,從逆戟鯨到海豹,大多數雌性哺乳動物的壽命都比雄性長,就像人類的雌性一樣。101種野生哺乳動物,發現在60%的情況下雌性的壽命比雄性更長,這令研究人員特別驚訝的是它們的壽命更長。
  • 動物當中鳥類的「不同」的交配
    鳥兒在枝頭上唱歌,其實是為了求偶,在自然界當中雌性動物為了生育出更為優秀的後代,常常會選擇最強壯的雄性,在鳥類當中不僅體現在羽毛顏色上,鳥兒的叫聲響亮很大程度上也是能夠吸引雌性的鳥兒。據一項研究了150種鳥類的研究發現,在這150種鳥類當中80%的鳥類都會與其他的異性鳥兒產生後代。阿德利企鵝在寒冷南極的阿德利企鵝會撿小石頭來築巢,但是僧多粥少,這麼多的企鵝卻沒有足夠的石頭。
  • 為什麼動物界雄性普遍比雌性漂亮,而人類世界女性更鮮豔美麗
    非洲大草原上斑鬣狗群裡,雌性是最大、最強壯個體,比雄性要大12%,一般稱為斑鬣狗女王。絕大部分鳥類、哺乳動物裡面,確實是雄性個體更大,更引人注目。這和生物在進化環境中的生存壓力有關。對於人類的世界來說,男性就是高富帥,女性就是白富美。
  • 大多數動物是雄性更漂亮,為什麼人類是個例外?女人比男人更漂亮
    比如,女人喜歡留長髮,男人喜歡留短髮,女人喜歡穿色彩明亮的衣服,男人的衣服顏色則比較單一,於是就誤認為擁有鬃毛的獅子是雌獅子,擁有華麗羽毛的鳥類是雌鳥。 雌性喜歡體型較大、長有獠牙的雄性,能夠為自己和自己的後代帶來實際的利益,體型大、長有獠牙的雄性能夠佔領更多、更好的領地,獲得更多的食物,照顧好雌性和它們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