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朝是一個連教科書都不願意過多提及的悲劇王朝,因為實力弱小,這個時期內發生了五胡亂華的慘案,差點使得中華文明徹底斷代。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是很多人心馳神往的時代,因為在這時期湧現出許多能力非凡的英雄豪傑,如大智若妖的諸葛亮、算無遺策的郭奉孝、火燒連營的陸伯言等,他們為各自的陣營效力,上演了一場有一場精彩絕倫的智計對抗。
然而三國以後的晉朝卻是很多人不願意提及甚至強烈厭惡的朝代,因為在那時我們中原大陸上的漢人飽受外來民族的欺凌,五胡亂華差點就切斷中華文明的傳承,這一份痛楚直接難以忘懷。
五胡亂華的原因
其實追本溯源,五胡亂華的始作俑者應該算是魏武大帝曹孟德。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割據,曹操也乘機起事,由於諸侯之間戰亂頻發,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日益嚴重,許多土地更是荒廢許久,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曹操定下了移民實邊的政策。
平定漢中後,曹操強遷三萬餘百姓至長安、洛陽、鄴城,後來與劉備交戰失利,他不得不棄守漢中,撤退時帶走了八萬人,其中就包括羌、氐等少數民族。
為了補充勞動力,曹操倚仗著強大的軍事實力大規模威逼利誘胡人內遷。然而他並沒有注重民族融合而是一味地利用強制措施執行遷移政策,這使得漢人與少數民族的民族矛盾越來越尖銳,也為五胡亂華埋下伏筆。
三國歸晉後,第一代皇帝司馬炎的政績還算是可圈可點,然而他卻將皇位傳給智力低下的司馬衷,致使中央越來越軟弱無能,相反各地藩王的實力一天天壯大起來,終於有一天爆發了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持續了十六年,這使得晉朝元氣大傷,國力日益衰減。不僅如此,北方藩王們為爭奪權力簡直不擇手段,他們與胡人聯合起來攻打自家兄弟,而且越打越起勁,建立羯趙的石勒、匈奴王劉淵就是受成都王司馬穎之邀才南下的。
內遷的胡人早就不滿漢人的統治,司馬穎的做法更是引狼入室,看到晉朝元氣大傷,這些胡人終於按捺不住衝動趁機起兵建立政權,並且開始肆意剝削壓迫內地漢人,史稱五胡亂華。
五胡亂華究竟有多亂?
五胡亂華中的「五胡」是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他們只是胡人的代表,還是一些小的胡人部落同樣是擾亂中原的兇手。
但不管怎麼樣,這些胡人對於漢人都是相當的不友好。鮮卑族進入中原地區後肆無忌憚,遇到男人揮劍斬之,遇到女人強行收為俘虜,由於這些少數民族在入侵過程中沒有攜帶軍糧,所以成為俘虜的漢女子被他們視為隨身軍糧,如此行徑令人髮指!
北方漢族最初有1200萬的人口,經過長達135年的五胡亂華,人口銳減三分之二,到最後只剩下不到400萬的人口,而胡人數量卻激增到600多萬,可見胡人統治之慘烈。
公元317年,司馬睿攜帶皇室以及北方黃河流域的難民逃到建康,並建立東晉政權,這本是非常丟臉的逃跑行徑,但他們卻美其名曰衣冠南渡,為南方帶來先進的文明。
後來被匈奴長期奴役的羯族人突然崛起,他們滅掉匈奴人前趙政權建立起後趙政權,就這樣羯族成為了中原地區的霸主,但中原地區的混亂沒有絲毫減少反而進一步加劇。
羯族建立的政權有十分鮮明的階級制度。他們將生物分為四個等級,第一等就是羯族人;第二等是氐族人、匈奴人等其他胡人;最離譜的是第三等是野獸,漢人則是最卑賤的第四等人。
後趙皇帝喜好狩獵,他將南部中原數萬公裡的土地全都圈為獵場,並且頒布禁獵令——不許漢人投一塊石子,否則就以侵犯野獸的罪名將他們處死。
後趙的統治者石虎更是殘暴不仁。他每攻打下一座城池將會將城內的男女老少全部屠殺殆盡,為了修建宮殿他強行徵發數十萬的漢族男子,其中有十多萬死於鞭打飢餓。他甚至還強行收編五萬漢族女子充盈後宮,並對其肆意凌辱虐殺。
在後趙這般近乎變態的統治方式之下,中原漢族人口銳減,差一點就徹底絕種。
幸虧後來冉閔發布殺胡令,聯合漢人僅僅三天時間內就殺了二十多萬的胡人,隨後整個北方都在響應這個殺胡令,期間一共殺死超過一百萬的胡人,作惡多端的羯族更是在中原地區徹底滅絕,漢人的血脈終是保存了下來。
落後就要挨打,這是亙古不變的永恆真理。因為弱小我們漢族曾飽受胡人的欺凌肆虐,甚至就連文化的火種都差點熄滅,這告誡我們一定要努力發展自身實力,只有拳頭大了才能和別人講道理,諸位讀者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