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亂華時期漢族差點滅絕,那麼後來「五胡」的結局都如何呢?

2021-01-09 騰訊網

漢族作為中國的主要民族,一直在創造傳播中華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古代中國政權大多數也都是漢族建立的,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雖然也有,但是很少,在中原地區建立了大一統政權只有蒙古族和滿族這兩個少數民族。

漢族創造了中華文化的絕大一部分,並且在各漢族政權日復一日的影響下,許多少數民族也逐漸漢化。但是你知道嗎?就是這樣一個創造了輝煌燦爛文化的漢族卻在西晉時期險遭滅絕,少數民族趁著中原王朝忙於內部權力的爭鬥時發起進攻,並在獲得勝利後,在北方地區興風作浪,史稱「五胡亂華」。

五胡亂華——少數民族在北方的作為

五胡亂華,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來這件事情肯定和少數民族有關,並且是對於中原地區來說,這是一件空前的禍事。西晉時期,統治集團內部為了爭奪權力,相互算計殘殺,史稱「八王之亂」,就是在這個時期,塞外的眾多遊牧少數民族趁著西晉統治集團內部爭鬥激烈、兩敗俱傷之時,入侵了西晉,並且陸陸續續地建立了數個少數民族政權,與南方漢族政權對峙。

其實在中原地區建立政權的少數民族遠非只有五個,在這些少數民族控制北方的百餘年之間,北方各少數民族包括一些漢人在華北地區建立的政權有數十個,這些少數民族政權實力相差懸殊,其中比較出名、對後世產生影響的主要是五胡十六國。

而五胡亂華中的「五胡」主要指的是匈奴、鮮卑、羯、羌、氐這五個胡人民族,然而在事實上這五個少數民族只是西晉末年在北方作亂的胡人的代表。

以「匈奴、鮮卑、羯、羌、氐」這五個少數民族為代表的邊疆遊牧民族對北方地區的漢族人民進行了血腥的大屠殺,北方地區的漢族人民數量急劇減少,以漢族文化為主體的中原文化眼看要滅絕,為了傳承中華文化,在少數民族的屠殺下僥倖活下來漢人只能放棄奪回北方地區的想法,渡過長江到南方去將中華文化傳承下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衣冠南渡」,北方的漢人逃離自己原本的家園,從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遷徙,要在沒有少數民族威脅的南方建立政權,將文明傳承下去。

為什麼少數民族的胡人要對漢族抱有如此大的敵意呢?這還要從漢朝說起,其實中原王朝對邊疆少數民族的防禦早在秦朝時就有了,秦朝為了抵禦匈奴的侵襲,修建了長城,而當秦朝滅絕、漢朝建立時,這個問題仍然沒有解決,漢朝統治者為了獲得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選擇與匈奴和談、與他們和親,維持彼此之間的友好關係。

但是到了漢武帝時期一切都變了,由於有了良將以及軍事實力的增強,漢武帝大膽出擊,攻打匈奴,匈奴是連連敗退,只能往西邊遷徙來躲避漢武帝的攻打。一部分匈奴人西遷到了西方,他們好戰的性子照樣沒有改變,只不過這一次他們把矛頭指向了古羅馬帝國,羅馬帝國的滅亡也離不開匈奴人的原因。

另一部分匈奴人留了下來,他們繁衍生息,並且逐漸分化有了西晉時期五胡亂華的各個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看到中原王朝勢力衰亡,便大肆進攻,一解他們被驅逐、被中原看做蠻族的心頭之恨。這些少數民族大仇得報之後,在北方建立了政權,他們群魔亂舞,兇殘地屠殺漢民族人民,甚至於出現了胡人為了裹腹吃漢族人的事情。

在後來,這種事情更是十分常見,這種情況在北方持續了百餘年之久,直到漢族再次在北方建立政權才結束。

五胡的結局

少數民族統治北方的時候,漢族一直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頭,幸運地是出現了一個民族英雄解救了漢人。少數民族為了更好地統治中原地區不得不任用一批漢人幫助他們,而這些漢人獲得權力之後也是一直在謀劃推翻少數民族政權,重建漢族政權。

多個少數民族政權在北方並立的時候,北方也出現了漢族政權——冉魏國。冉魏國的開國皇帝冉閔十分痛恨這些少數民族在北方的行為,因此他即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屠殺自己統治地區內的胡人,讓他們嘗嘗被自己屠殺的漢人所遭受的痛苦。

他頒布了《殺胡令》,將無數手上沾滿漢人鮮血的胡人屠殺,讓他們永遠留在這片大地上,為自己曾經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這些少數民族被冉閔的鐵血手腕所震懾,一時間竟然不敢做出反抗,冉閔的行為維護了漢族人民的尊嚴,因此他本人也被稱為「民族英雄」。後來南方的漢人重新又殺了回來,將這些作威作福的少數民族驅逐了出去,那麼這些少數民族是怎樣的結局呢?

五胡中的第一個民族就是匈奴,這個民族建立了匈奴漢國,到後來被強大的中原文化所同化,融入到了南北朝時期的北方漢族。

五胡中的第二個民族就是鮮卑,這個民族分為了兩個部分,其中一部分是慕容鮮卑部,這一支在北方中原地區建立了燕國,也就是史稱的北燕,另一部分拓跋鮮卑部,統一了整個北方中原地區,建立了北魏。顯唄族的這兩支在後來都在隋唐時期被漢族所同化了。

五胡中的第三個民族是羯族,這個少數民族隨著匈奴人進攻了中原,在北方地區建立了後趙政權,最後被冉魏皇帝冉閔滅族。

五胡中的第四個民族就是氐胡,這個民族進入中原後建立了兩個政權,一個是成漢政權,另一個是前秦政權,尤其是這個前秦的皇帝苻堅到處徵戰,差一點就統一了中國,但是最終還是失敗,這個民族最終被其他胡族瓜分,融入到了其他民族中去。

五胡中的最後一個就是羌族,這個民族在北方地區建立了後秦政權,這個民族的結局歷史中並沒有記載,目前還沒有發現有關這個民族結局的史料。

相關焦點

  • 歷史上最黑暗的五胡亂華時代,漢族人差點滅種
    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光輝燦爛,世界上有四大古國中國、印度、古巴比倫和埃及,其中其他三個古文明隨著歷史、戰爭等等的變遷早已湮滅,只剩我們中華民族一直沒有斷絕,可以說是世界史上的奇蹟,但是你知道嗎,中華民族在歷史上曾經遭遇過一場浩劫,漢民族差點因此滅種,這場浩劫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五胡亂華時代
  • 五胡亂華差點讓漢族滅絕,是誰造成這個局面,難道真的是司馬懿?
    近來熱播的那部關於司馬懿的連續劇,相信不少讀者都看過吧,司馬懿這個人確實在歷史上很有名,三國故事裡要說到足智多謀除了諸葛亮之外,最厲害的就要算這個司馬懿了。只是社會上不少人還有另一種觀點,他們認為正是由於司馬氏建立了晉朝,才造成了後來幾乎令漢族滅絕的「五胡亂華」,所以司馬家的老大——司馬懿是個千古罪人,這說法有道理嗎?這個事兒我們得仔細思考。晉朝的建立其實並非在司馬懿手裡完成的,而是到了他的子孫後代掌權的時候才做到的事情,後來晉朝的垮臺直接造成了五胡亂華,這筆帳不應該算到司馬懿的頭上,而是應該讓他的子孫後代們負責。
  • 五胡亂華時期漢人的待遇有多慘?
    晉朝是一個連教科書都不願意過多提及的悲劇王朝,因為實力弱小,這個時期內發生了五胡亂華的慘案,差點使得中華文明徹底斷代。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是很多人心馳神往的時代,因為在這時期湧現出許多能力非凡的英雄豪傑,如大智若妖的諸葛亮、算無遺策的郭奉孝、火燒連營的陸伯言等,他們為各自的陣營效力,上演了一場有一場精彩絕倫的智計對抗。
  • 五胡亂華是漢人滅種亡國的危機,那麼後來五胡是什麼下場?
    歡迎來到諾記歷史集合我們今天講述的是「五胡亂華是漢人滅種亡國的危機,那麼後來五胡是什麼下場?」大家好,我是本文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歷史上的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後續小編會繼續為大家帶來更優質,更有趣的新聞,記得關注我哦!
  • 五胡亂華時一個民族十分兇殘,企圖滅亡漢族,最終被漢族所滅
    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擁有著十分古老的歷史,在我國五胡亂華時期,以漢族人為主要屠殺對象,漢族人和牲畜的地位沒有什麼差別。根據記載,在五胡亂華期間,漢族人數由起初的八百多萬人,銳減到一百萬人。如果漢族人沒有找到求生之路,恐怕就會和印度的原住民一樣,淪為下等民族。
  • 為什麼說「五胡亂華」是歷史黑暗時期?看看胡人做了什麼就知道了
    五胡亂華 到了西晉時期,經過了百餘年的發展,胡人的野心也是開始活躍起來,胡人和漢族經過在北方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數十個國家政權,其中要數最有名的便是五胡十六國了
  • 五胡亂華·華夏漢民的浩劫·兩腳羊的黑暗時期
    公元三零四年,在西晉時期塞外眾多遊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陸續建立的非漢族政權,形成與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史稱「五胡亂華」。「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末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
  • 五胡亂華:漢族勢弱,慘遭塗炭,差一點亡國滅種,幸虧數代人的努力...
    五胡亂華,指在西晉時期塞外眾多遊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陸續建立數個非漢族政權,形成與南方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末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
  • 我國教科書,為何極少講「五胡亂華」?都做了什麼
    五胡亂華是中國歷史上很重要的一段悲慘歷史,但是在史書中少有記載,那麼歷史教材為何很少講五胡亂華?五胡亂華又有多可怕?漢族究竟到了何種境地呢?首先,五胡亂華中的五胡指的是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少數民族,其實亂華的並非僅僅這五個民族,還有周邊很多小的民族,只是起到關鍵作用的還是這五個民族。這五個少數民族主要來自北方,因此,當他們作惡的時候,首先遭殃的便是北方的漢人,而當時的晉朝皇帝早就帶著文武百官南遷。
  • 為什麼說五胡亂華時期比元朝黑暗時期更可怕?
    元朝和五胡亂華都是中國歷史上出了名的黑暗時期,在這兩段歷史黑暗時期,中原都遭到了外族入侵,漢人被壓迫、損失慘重。但在很多人眼裡五胡亂華卻是比元朝更可怕的,這是為何呢?其實這兩這個時期雖然都很黑暗,但還是有區別的,元朝雖然也黑暗,但只限於壓迫漢人,和五胡亂華的黑暗還是不能比的,五胡亂華時期是要完全消滅漢人。元朝把漢人當奴隸,五胡時期把漢人當牲畜、糧食。一個是壓迫,一個是消滅。
  • 「五胡亂華」究竟有多恥辱,數萬女人被蹂躪,被叫做「兩腳羊」
    在我國五千年的歷史上,中原王朝一直以來都受到了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各朝各代都會修築長城、抵禦匈奴,而到了封建王朝後期的時候,雖然出現過由蒙古人和滿族人建立的元朝和清朝。但是,總體上來說是民族的大融合,這些少數民族雖然有過歧視漢人。但幾百年間一直也還算和睦相處。
  • 五胡亂華時期的女人為什麼被稱為「兩腳羊」?原因令人難以啟齒
    五胡亂華時期的女人為什麼被稱為「兩腳羊」?原因令人難以啟齒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曾經出現過多次的亂世,而從公元三零四年到四三九年這一百三十多年間,無疑是最為混亂的一個時期了,可以說,在此期間,戰亂基本上就沒有停止過,而著名的「五胡亂華」便是發生在這一時期。
  • 五胡亂華時期漢人幾近滅亡,幸有此人讓漢民族得以延續
    但太平日子沒過多久,西晉王朝又開始內鬥,爆發八王之亂,中原再度陷入戰亂。自東漢中期以後,邊疆的胡人部落便已逐漸遷徒至中原與漢人雜居,至曹魏到西晉,胡人已入居關中及涇水、渭水流域,這些移民的胡人逐漸成為漢人政府管轄下的編戶,但因常受漢人官員欺壓及歧視,經常有舉兵反抗之事。
  • 五胡亂華因而何起?胡人:就怪他們太娘炮,實在是不堪一擊
    中國歷史上有一段時期,漢人積弱,被眾多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史稱五胡亂華。五胡亂華之時,漢人的性命如草芥一般,被胡人當作「兩腳羊對」對待。五胡亂華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漢族最黑暗的一段時期,晉朝八王之亂以後,國力衰減,變得軟弱不堪。
  • 五胡亂華時期的女人,被當做牲口圈養,晚上還遭到胡人的瘋狂羞辱
    西晉初期,為了促使多民族的和平相處,共同繁榮,竟然開啟了中原的大門,這下好了,百姓不光在八王之亂的衝擊下民不聊生,中華文化更是在五胡亂華的情況下逐漸凋零。五胡主要是匈奴、鮮卑、羯、氐、羌,這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究竟有多黑暗?
  • 歷史上五胡亂華遊牧民族結局慘烈,羯族滅種罪有應得!
    在由五胡亂華的開端由盛轉衰後,史書中存在少數匈奴人與漢人融合後,便再也沒有提及。個人猜測:匈奴和漢族融合少,多則還是被其他遊牧人民屠殺。 而在長安的10多萬氐人,與羌族的混戰中大部分被殺絕,只有少數人倖存,和漢族融合。
  • 五胡亂華,有人說怪劉秀,他是中華民族的歷史罪人,你怎麼看?
    五胡亂華離劉秀都多少年了,居然有人能牽強附會到這個地步,說起來,往上算算,怪項羽,若是鴻門宴砍了劉邦,還有光武帝什麼事兒,在往上,怪秦始皇,你一統天下幹嘛,大家分而治之多好,再往上,怪周孝王,你幹嘛就給一個養馬的分封,若非如此,秦朝何來機會一統天下,再往上,若非姜子牙,周武王如何滅商……這樣數下去,中國的歷史走向就按照大家的理想發展下去,一個完美的世界,充滿了自由,人人無私,多美好。
  • 古代史事有趣說:五胡亂華發生的原因
    提到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其中有非常繁華的時期,也有相當黑暗的時期,曾經有一段黑暗時期,就是歷史上的五代十六國時期。這個亂世讓當時的社會人口減少了一半,三國時期的動亂,之後就是五胡十六國的亂世。在這麼小的土地上,誕生了這麼多國家,能想到當時有多麼混亂。
  • 如果「五胡亂華」沒有武悼天王冉閔,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首先很多人之所以認識冉閔是因為那道「殺胡令」,很多人都認為是因為他漢人才得以辛存,五胡亂華因為他被徹底終結,但是事實上真是這樣的嗎?實則不然,首先我們知道五胡亂華指的是哪五胡?五胡是匈奴、鮮卑、羯、氐、羌,而冉閔說實話滅掉的只是羯這一族,而且最後他和他的國家還是被前燕給滅了,前燕的哪個民族建立的?是鮮卑族 ,所以最後冉閔還是被五胡給滅了,他既然都是被五胡給滅了,又談何去終結五胡呢?
  • 古史天天說:為啥會導致五胡亂華
    這個過程是殘酷的,勝利之下疊加著層層白骨,五胡亂華,其實是漢文化的一種屈服,被西北遊牧民族壓制與屠殺。這段歷史的殘忍,並非一言半語能表達清楚。說起五胡,大家可能不清楚,就是匈奴、鮮卑、羯、羌、氐這幾個民族,這些民族大多居住在北方,彼此劃清界限。幾個民族在華夏土地上,互相廝殺,人吃人事情常常見到,甚至連嬰兒也不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