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作為中國的主要民族,一直在創造傳播中華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古代中國政權大多數也都是漢族建立的,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雖然也有,但是很少,在中原地區建立了大一統政權只有蒙古族和滿族這兩個少數民族。
漢族創造了中華文化的絕大一部分,並且在各漢族政權日復一日的影響下,許多少數民族也逐漸漢化。但是你知道嗎?就是這樣一個創造了輝煌燦爛文化的漢族卻在西晉時期險遭滅絕,少數民族趁著中原王朝忙於內部權力的爭鬥時發起進攻,並在獲得勝利後,在北方地區興風作浪,史稱「五胡亂華」。
五胡亂華——少數民族在北方的作為
五胡亂華,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來這件事情肯定和少數民族有關,並且是對於中原地區來說,這是一件空前的禍事。西晉時期,統治集團內部為了爭奪權力,相互算計殘殺,史稱「八王之亂」,就是在這個時期,塞外的眾多遊牧少數民族趁著西晉統治集團內部爭鬥激烈、兩敗俱傷之時,入侵了西晉,並且陸陸續續地建立了數個少數民族政權,與南方漢族政權對峙。
其實在中原地區建立政權的少數民族遠非只有五個,在這些少數民族控制北方的百餘年之間,北方各少數民族包括一些漢人在華北地區建立的政權有數十個,這些少數民族政權實力相差懸殊,其中比較出名、對後世產生影響的主要是五胡十六國。
而五胡亂華中的「五胡」主要指的是匈奴、鮮卑、羯、羌、氐這五個胡人民族,然而在事實上這五個少數民族只是西晉末年在北方作亂的胡人的代表。
以「匈奴、鮮卑、羯、羌、氐」這五個少數民族為代表的邊疆遊牧民族對北方地區的漢族人民進行了血腥的大屠殺,北方地區的漢族人民數量急劇減少,以漢族文化為主體的中原文化眼看要滅絕,為了傳承中華文化,在少數民族的屠殺下僥倖活下來漢人只能放棄奪回北方地區的想法,渡過長江到南方去將中華文化傳承下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衣冠南渡」,北方的漢人逃離自己原本的家園,從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遷徙,要在沒有少數民族威脅的南方建立政權,將文明傳承下去。
為什麼少數民族的胡人要對漢族抱有如此大的敵意呢?這還要從漢朝說起,其實中原王朝對邊疆少數民族的防禦早在秦朝時就有了,秦朝為了抵禦匈奴的侵襲,修建了長城,而當秦朝滅絕、漢朝建立時,這個問題仍然沒有解決,漢朝統治者為了獲得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選擇與匈奴和談、與他們和親,維持彼此之間的友好關係。
但是到了漢武帝時期一切都變了,由於有了良將以及軍事實力的增強,漢武帝大膽出擊,攻打匈奴,匈奴是連連敗退,只能往西邊遷徙來躲避漢武帝的攻打。一部分匈奴人西遷到了西方,他們好戰的性子照樣沒有改變,只不過這一次他們把矛頭指向了古羅馬帝國,羅馬帝國的滅亡也離不開匈奴人的原因。
另一部分匈奴人留了下來,他們繁衍生息,並且逐漸分化有了西晉時期五胡亂華的各個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看到中原王朝勢力衰亡,便大肆進攻,一解他們被驅逐、被中原看做蠻族的心頭之恨。這些少數民族大仇得報之後,在北方建立了政權,他們群魔亂舞,兇殘地屠殺漢民族人民,甚至於出現了胡人為了裹腹吃漢族人的事情。
在後來,這種事情更是十分常見,這種情況在北方持續了百餘年之久,直到漢族再次在北方建立政權才結束。
五胡的結局
少數民族統治北方的時候,漢族一直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頭,幸運地是出現了一個民族英雄解救了漢人。少數民族為了更好地統治中原地區不得不任用一批漢人幫助他們,而這些漢人獲得權力之後也是一直在謀劃推翻少數民族政權,重建漢族政權。
多個少數民族政權在北方並立的時候,北方也出現了漢族政權——冉魏國。冉魏國的開國皇帝冉閔十分痛恨這些少數民族在北方的行為,因此他即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屠殺自己統治地區內的胡人,讓他們嘗嘗被自己屠殺的漢人所遭受的痛苦。
他頒布了《殺胡令》,將無數手上沾滿漢人鮮血的胡人屠殺,讓他們永遠留在這片大地上,為自己曾經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這些少數民族被冉閔的鐵血手腕所震懾,一時間竟然不敢做出反抗,冉閔的行為維護了漢族人民的尊嚴,因此他本人也被稱為「民族英雄」。後來南方的漢人重新又殺了回來,將這些作威作福的少數民族驅逐了出去,那麼這些少數民族是怎樣的結局呢?
五胡中的第一個民族就是匈奴,這個民族建立了匈奴漢國,到後來被強大的中原文化所同化,融入到了南北朝時期的北方漢族。
五胡中的第二個民族就是鮮卑,這個民族分為了兩個部分,其中一部分是慕容鮮卑部,這一支在北方中原地區建立了燕國,也就是史稱的北燕,另一部分拓跋鮮卑部,統一了整個北方中原地區,建立了北魏。顯唄族的這兩支在後來都在隋唐時期被漢族所同化了。
五胡中的第三個民族是羯族,這個少數民族隨著匈奴人進攻了中原,在北方地區建立了後趙政權,最後被冉魏皇帝冉閔滅族。
五胡中的第四個民族就是氐胡,這個民族進入中原後建立了兩個政權,一個是成漢政權,另一個是前秦政權,尤其是這個前秦的皇帝苻堅到處徵戰,差一點就統一了中國,但是最終還是失敗,這個民族最終被其他胡族瓜分,融入到了其他民族中去。
五胡中的最後一個就是羌族,這個民族在北方地區建立了後秦政權,這個民族的結局歷史中並沒有記載,目前還沒有發現有關這個民族結局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