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覽中國歷史,盛世繁榮也有,黑暗腐敗亦不少。民不聊生,國破家亡的歷史往事歷歷在目,最黑暗的要數五代十國。這個時期國家的人口直接沒了一半,它的前面緊挨著三國戰爭,後面挨著東晉十六國,在小小的土地上,短時間誕生了這麼多的國家,可想是有多麼的混亂。歷史課本上很少提到這個時期,往往提到他也是稱它為銜接的一個時期,描述它的作用就是促進民族融合和朝代發展。實際上,民族相互融合,是建立在一個民族成功,一個民族滅亡的基礎上的,正如印第安人與外來英國的民族融合,直接結果就是整個民族的滅亡。這個過程是殘酷的,勝利之下疊加著層層白骨,五胡亂華,其實是漢文化的一種屈服,被西北遊牧民族壓制與屠殺。這段歷史的殘忍,並非一言半語能表達清楚。
說起五胡,大家可能不清楚,就是匈奴、鮮卑、羯、羌、氐這幾個民族,這些民族大多居住在北方,彼此劃清界限。幾個民族在華夏土地上,互相廝殺,人吃人事情常常見到,甚至連嬰兒也不放過。華夏民族顯示出了它的強大,在這種情況下,將匈奴、鮮卑、氐的勢力分子進行了驅趕絞殺,還將羯族直接連根拔起,對他們進行了滅族。歷史從不是靠著一件事來決定整個發展走向的,而是由無數的事件的匯集,五胡亂華原因非常複雜,當然這件事也是必然發生的。小編覺得,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頻繁戰爭
漢朝時期,爆發了無數的戰爭,以曹魏,蜀漢,孫吳三個政權為代表的三國時期非常顯赫,相互爭霸,經歷了數百次的大小戰爭,然而發生戰爭首當其衝遭殃的就是地位低下的老百姓。然而司馬懿韜光養晦了幾十年,成立了西晉奪得政權,卻沒有很大作為為改善民生,反而壓迫百姓加重稅收。直接導致五胡侵入的,便是晉朝的八王之亂,趁著西晉的內部權力之爭時,北方幾個少數民族陸續建立了自己的政權。百姓們活不下去,起來造反,胡人趁機入侵,形成與南方漢族的相反政治理念,對峙了很長時間。整個民族,也差點在這些災難中滅亡,人口到了民族歷史中的最少時期,縱觀天下,不到四百萬人。
二、領導不行
司馬家族在司馬懿去世以後,皇位留給誰一直被質疑,各地的藩王不滿皇帝紛紛自立,以八王為首,郡州中但凡有軍隊的,紛紛自立。這為晉朝的八個王爺提供了機會,他們覬覦皇權已久,都希望萬人之上。於是吞沒與徵服,成了主流。上層貴族,各自為政,討伐不斷,下面的小集團也開始拉幫結派。劉淵趁著朝廷內亂在并州自立為漢王,建立漢國。劉淵父子一起上戰場,他的兒子名叫劉聰,負命攻打洛陽,但是都以失敗告終,最終還掠奪了關東的資源,與自己的父親脫離,自立為王。這個時期,晉朝的司馬越,自立為王的劉淵,再加上各個民族的胡人,混亂一片,廝殺的好不痛快。公元310年,漢召開國皇帝劉淵去世後,劉和繼承皇位,後被其兒子劉聰篡奪皇位,同一年時間,石勒也大有作為,不僅奪取了漢江一帶地區,後又向北繼續進攻。關東在被石勒佔領之後,發生了蝗災,這導致洛陽那邊急缺糧食,鮮卑人向司馬越求助,司馬越於是派出重兵討伐石勒。此人非常的勇猛,剛一進攻就斬殺了司馬越的許多部下,絲毫不留情面,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他的族人需要吃東西,人肉是他們喜愛的東西,八王的其他幾個的手下在背斬殺之後,當做了餘糧存儲起來。等到311年,因為司馬越與晉懷帝兩個人存在分歧,司馬越病重,還沒進行討伐就死了。之後的第三年,西晉皇帝也被人殺害,劉聰趁機攻打西晉,想要奪取皇帝的寶座,最終他成功了,西晉覆滅,皇帝也受盡了屈辱。這個時期的矛盾大多集中在上層,源頭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三國的歷史也是由於上層矛盾導致的,曹操這樣的奸雄對這個問題尚且手足無措,可見問題的嚴重性。
三、異國他鄉
雖然當時國內戰亂,民眾疾苦。其實邊境地區更為嚴重,已經達到了不能生存的地步,蝗災及環境惡劣讓少數民族不得不入侵中原地區。他們的入侵從一定程度上說就是為了生存。原本一直被排斥的邊境民族,有了進入華夏向南進發的機會,自然不會放過,為了活命,他們僅僅抓住這個機會,侵入華夏。在漢朝末年,北方的民族開始多次南下,與漢人進行交往和同婚,不同的民族開始融合在一起。雖然時局動亂,卻也為文化的交融提供契機,依稀可見大唐盛世民族融合的璀璨之光。小編覺得,民族之間如果想要進行和平的交流與發展的話,一定要奠定在國家繁榮,穩定的基礎上,一旦遇到政權不穩,國家人民不團結的話,一定會造成單方面的屠殺。任何一個事物的發展都需要經過一番坎坷,我們的華夏民族不斷成長也是這樣的,小編亦相信,復興夢同樣在當代每一個兒女手中,路在腳下,夢在遠方。
好了,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