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得像艾草,古時是救命野菜,如今成麥田惡草,但見到請別錯過

2021-01-09 騰訊網

我國山林植被資源十分豐富,在農村野外有著各種各樣的野生植物資源,其中有很多野生植物都很有價值,但是被人利用開發的並不多。有很多植物,人們都見過,也知道它們的樣子,卻不知道它們叫什麼,有什麼用處,只能任其在山林間默默的生長,或者當成雜草、害草除掉。

還有一些植物,在我國古時候就是很有名的草藥或者是救荒野菜,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但現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它們慢慢被人們所遺棄,成為荒野雜草。今天就要說這樣一種野草,它俗稱「麥蒿」,長得像艾草,古時是救命野菜,如今成麥田惡草,但見到請別錯過。

麥蒿是什麼?

應該有很多農民朋友都見過麥蒿,它最喜歡生長的地方就是麥田,其外形和艾草長得很像,故而得名「麥蒿」。

麥蒿的學名叫做「播娘蒿」,民間也將其稱作眉毛蒿、眉眉蒿、婆婆蒿、黃蒿、密密蒿、米米蒿等,它雖然長得像艾草,但和艾草並非是同科屬植物。播娘蒿是十字花科播娘蒿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個頭不高,最高僅有80釐米。

播娘蒿分布很廣,在我國全國各地均有分布,除了喜歡生長在麥田裡之外,還會生長在農村的山地草甸、溝谷、村旁、田邊。

播娘蒿的害草。

播娘蒿和艾草長得像,但在民間卻少有人喜歡它,尤其是從事小麥種植的農民朋友,對它更是深惡痛絕,因為播娘蒿是麥田裡的惡性雜草。

播娘蒿的產種量很大,一般一株可產種子上千粒,其種子可在0到20釐米土層內均有分布,以0到5釐米土層內最多,佔67%,土層越深則分布越少。

而播娘蒿種植萌發性很強,在小麥播種後的20到25天,即可隨小麥一起生長,日出苗量可達10到50株/平方米,若是不及時除掉的話,可使小麥減產20%。

但想要除掉播娘蒿可不容易,要麼在播種前對農田深翻,要麼在播娘蒿種子尚未成熟前清除。

古時是救命野菜。

現如今的人們對於播娘蒿沒什麼好的印象,只覺得它是害草,畢竟在農村野外,播娘蒿那真的是太常見了,且還是連片的生長,從不單株生長,不是害草還是什麼?可若認真的去了解它的話,你會發現播娘蒿還是很有經濟價值的。

首先,播娘蒿可以作為野菜食用。在我國古代的時候,播娘蒿就是有名的救急救荒救命的野菜,最早始載於《詩經》,其中寫到:「菁菁者莪,在彼中。既見君子,我心則喜。」這裡的「莪」指的就是播娘蒿,可見其在兩千多年前,就已進入古人的視野了。

而在《救荒本草》中就有記載:「(播娘蒿)苗高人許。葉似園(芫)荽葉,微細;葉叢間分莖叉(杈),梢上開小青黃花,結小細角,似葶藶。」

其次,播娘蒿還是藥用植物,具有清熱利溼、祛痰定喘、通腸潤便等作用。

其三,播娘蒿的種子中含有,榨出來的油可食用也可作為工業用油。

可以說,播娘蒿雖是麥田裡的惡草,但其價值也不可小覷,若是能夠合理的利用起來的話,發揮它的經濟價值,未嘗不是一種變廢為寶的好事兒呢?

播娘蒿很好吃。

每年春季的3、4月份是播娘蒿的生長期,若是喜歡吃野菜的朋友,可以去麥田、田邊或者山林裡尋找一下,拔點它的嫩葉回來食用,其味道清香,還算好吃。

其吃法簡單,採摘後的播娘蒿的嫩葉,需焯水兩分鐘,再用清水泡兩天,去掉苦味後,可拌、炒、燒、熘、做湯、制餡等。用它包包子則味道鮮美,很好吃。用播娘蒿炒雞蛋,則口感清夾細膩,別有風味,所以見到的話請別錯過了。

各位朋友,你們吃過播娘蒿嗎?你覺得它有利用的價值嗎?歡迎留言交流哦!

相關焦點

  • 河灘邊一種野菜,清香似艾草,有「救命菜」的美譽,如今35元一斤
    農村的河灘邊,土壤溼度高又肥沃,不止水草長得茂盛,野菜也長得又多又好。南方河灘旁邊常見的野菜比較多,現在這個季節最受歡迎的莫過於水蒿,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泥蒿。其實在北方的河灘上也有一種叫做水蒿的野菜,但它並不是泥蒿,它也是蒿屬植物,北方人稱之為柳蒿。
  • 長得像艾草,全草都有毒,如今卻被農民大量種植,在城裡是常見
    比如蓖麻、蒼耳等,它們有毒又有刺,還喜歡生長在農田附近,在過去就是不折不扣的害草,現如今卻有很多農民朋友在種植,就是因為它的價值不低。 說到這裡,筆者想跟大家分享一種野草,它長得像艾草,全草都有毒,如今卻被農民大量種植,在城裡是常見。
  • 人稱「崩大碗」,見到可別錯過,如今15元一斤,民間常用來燉肉
    #野生植物知識#導讀:人稱「崩大碗」,見到可別錯過,如今15元一斤,民間常用來燉肉去過農村的朋友都知道,在農村野外生長著十分的多的野生植物,特別是在農田、菜園、果園一帶,那野草是特別的多,很多農民朋友對這些野草是又愛又恨,恨的是這些野草會禍害農作物、果樹,而愛的則是這些野草當中有不少都很有價值
  • 1種入侵物種,曾是名貴植物,後當豬飼料推廣種植,如今成野菜
    導讀:1種入侵物種,曾是名貴植物,後當豬飼料推廣種植,如今成野菜文/農夫也瘋狂除草,對於農民來說,是一項再熟悉不過的農活了。在農村有一種雜草,它是讓農民聞之色變的惡草,曾也被當成豬飼料推廣種植,但是很少人知道它的價值,在百年前它可還是享譽世界的名貴植物哦,而且現在它也成為了一種極品野菜,你家鄉還有嗎?水葫蘆的科普這種讓人聞之色變的植物,就是生長在水田、河流和池塘裡面的水葫蘆。對於這種植物,很多人見過,但是卻了解並不多。
  • 三種好吃的麥田野菜
    春遊時折柳賞花是一定的,另外少不了的當然是挖野菜,吃野菜。薺菜和麵條棵雖然是中原早春最有名的麥田野菜,可是,春天麥地裡的野菜,好吃的遠不止這兩種。  米蒿——古代的《救荒本草》便有記載。這是春來最早也最容易分辨的一種野菜。作物和莊稼,最初都是從雜草和野菜中選擇優化而來的,但雜草經過千萬年的演化,作為農作物的對立面,為求生存,它們唯有選擇生長早一點,以此避免被種田人損害。
  • 這種野菜味道比薺菜好多了,人們管它叫做油勺子,小孩子都愛吃
    說到野菜很多朋友不會陌生,如今野菜不僅僅是農村人喜歡吃,很多城裡人對於野菜的喜愛程度相對來說還是非常高,現在的人都注重養生,而原生態的野菜就成了人們的首選。這些野菜不僅僅是可以食用,它們還有著非常高的價值,吃了對身體那就是有著很多好處,因此人們都喜歡吃野菜,種類繁多的野菜各有各的特色。
  • 農田裡的「害草」,植株像竹子,花像「蝴蝶」,一年四季可做野菜
    導讀:農田裡的「害草」,植株像竹子,花像「蝴蝶」,一年四季可做野菜文:三農小七農民有田,田裡會長草,但長在田裡的草,都被農民稱為「害草」,既然是害草,那就得抓緊剷除。但如今,有的農民看到田裡的草不僅不剷除,有的甚至還給它施點兒肥,這是怎麼回事呢?
  • 村民曾最痛恨的6種「惡草」,都是外來物種,現不是製藥就是養豬
    對於農民們來講,估計所有影響農作物生長的植物,都會被稱為是「惡草」。而這些惡草還有一個特徵,那就是它們的生機都特別的強,能夠輕輕鬆鬆就繁衍出一大片來,和肉農作物爭奪養分,影響糧食的豐收,所以對全世界的農民來講,都會痛恨這些惡草。
  • 雖然長得醜,但價值卻不低,如今種植年產值過億,見到別錯過
    導讀:雖然長得醜,但價值卻不低,如今種植年產值過億,見到別錯過都說現在是一個看臉的時代,實際上說是看臉,還不如說是看美醜,往往美的事物總是更容易讓人接受。就拿水果來說吧,大部分人看到水果上有一丁點疤痕,或者水果很醜,可能就不喜歡了,而那些長得好看的水果,即便是稍微貴一點,都會有不少人購買。但醜的事物真的就不討厭喜歡嗎?其實也不然,現如今隨著人們對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一些長得的醜的東西也逐漸受到重視,因為它們雖然長得醜,但價值卻不低。
  • 葉子像瓜子,常被連根拔起,卻不知渾身是「寶」,若見到,請移栽
    導讀:不起眼的雜草,常被連根拔起,卻不知渾身是寶,若見到請移栽文/農夫也瘋狂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根無人問津的小草!相信這首歌,很多人在小時候就會唱了,其主題就是農村山上的各種小草。在農村有一種小草,葉子像瓜子,長得很不起眼,就連花朵都很小,不仔細看也發現不了,但是因為生命力強,也常遭到農民連根拔除。卻不知它渾身是寶,價值珍貴。如果大家見到了,請記得移栽,這種草就是民間常說的「長命菜」。長命菜的科普既然是菜,那肯定是可以吃的。從這個名字也看得出來,這種草的來頭不小,有些地方還叫它「報恩草」、「太陽草」。
  • 長得像枸杞,古代當水果吃,如今常用來泡酒,山裡見到了多摘點
    還有一種長得像枸杞的野果,俗稱「棗皮」,價值更高,它在古代不僅被人們當水果吃,更是一種非常好的藥材,如果在山裡見到了,記得多摘點。 從外形上來說,山茱萸長得更像枸杞,兩者果實都是很小的一粒粒,果實成熟後都為紅色,乍一看上去的確相似。因此,山茱萸也有一個別名,叫做山枸杞。
  • 酷似金線蓮,見到可別破壞,如今價值很珍貴,但種植的卻不多
    導讀:酷似金線蓮,見到可別破壞,如今價值很珍貴,但種植的卻不多在農村的山區裡,有著許多的野生植物,在這些野生植物當中,有不少都十分有價值,因此很多生活在山區附近的農民朋友,時常會背著背簍,帶著鋤頭去山裡採挖。
  • 滬上青團八成使用麥青汁上色 傳統艾草悄然回歸
    事實上,青團的青色正是通過冬小麥榨出的麥青汁著色而成。新鮮採割的鮮嫩麥葉經過前後兩次的衝洗,被倒入專門的機器中進行處理,伴隨著加工後產生的麥渣,青色的汁水慢慢流淌了出來。「麥青汁裡面還要再加上一定量符合檢測標準的氫氧化鈣,這樣『青色』才不會變黑。」俞炳章介紹道,相比於往年,今年無論是在工藝上,還是食品安全規範上,都有明顯的提升。
  • 長得像芹菜,俗稱「蛇不見」,蛇見到就怕,百元一斤成稀罕貨
    導讀:長得像芹菜,俗稱「蛇不見」,蛇見到就怕,百元一斤成稀罕貨在農村的大山裡,生長著許多的野生植物,而大多數野生植物因具有獨特的價值,被生活在山區的農民朋友當成寶貝,而隨著人們對這些有價值的野生植物的開發,使得它們其中絕大部分都成了市面上搶手貨,比如近幾年十分的火的香椿、刺老芽、
  • 長在路邊常忽視,根似人參有妙用,人稱「野茄子」,別錯過
    長在路邊常忽視,根似人參有妙用,人稱「野茄子」,別錯過。今天是六一,祝大小朋友們節日快樂。俗話說少年不知愁滋味,童年時光是每個人心裡抹不掉的美好記憶。以前生活條件沒有現在好,鄉下孩子會到地裡挖野菜,摘野果子,除了吃之外還可以賣掉攢成學費。野菜是可以當菜吃的植物統稱,以前窮苦人當食物用來充飢,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野菜被重新發掘出價值成為飯桌上的高檔菜,倍受城裡人青睞。
  • 這草滿身刺,人稱「蛇不過」,蛇見到都怕,少有人知它是極品野菜
    ,它們不僅好吃,且營養價值比不少蔬菜、水果還要豐富,因此一直以來都備受農民朋友的喜愛,而如今更是走進了成了,成了城裡人餐桌上的美味。不過野生植物的種類太多了,很多野生植物可能大家都見過,但是並不一定知道它們的價值,以至於錯過或浪費了。下面筆者給大家分享一種野草,這種野草滿身刺,人稱「蛇不過」,蛇見到都怕,少有人知它是極品野菜。
  • 這野菜名字很難聽,味道卻真香,吃過的人不多,遇見別錯過
    生活在農村的孩子,從小就會和各種野花野草打交道,那麼對於這種野菜一定會有很深刻的印象。不過就是這種不討人喜歡的植物,不僅是一種美味的野菜,還是一味珍貴的中草藥,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還能穩定血壓。小時候,由於蔬菜不多,媽媽經常會去田裡掐一些鬼針草的嫩頭,回來洗一洗,或焯水涼拌,或放入麵條中做青菜用,口感尤其清爽。這種野菜突出的特點就是顏色深綠,不搶味,非常百搭,完全可以當作青菜使用。最關鍵的是,它不需要化肥農藥,無毒無害,營養價值卻比一般的青菜高多了。
  • 夏天遇到這野菜不要錯過,養顏美容、解百毒,現在知道還來得及
    夏天,遇到這野菜不要錯過,養顏美容、解百毒,7月正是採摘季,現在知道還來得及吃野菜,無論在城市還是在鄉鎮,都已成為一種時尚,這野菜系列不僅在一些中、小飯店裡成為特色菜餚,在一些高檔飯店內,季節性的招牌菜中也常見到它們的大名,以前名不見經傳的野菜,如今也鑲上了鍍金的花飾招牌。
  • 春季野菜賽黃金,這7種野菜最好吃,千萬別錯過!附:食譜
    春食野菜,有益健康,更激發味蕾!如今正是挖野菜、吃野菜的好時候!千萬不要錯過這些美味哦~薺菜春卷食材:薺菜 春卷皮 肉末 蠔油 薑末 草果粉 麵粉製作方法:薺菜摘洗乾淨,洗薺菜要用流動的水多衝洗幾遍;薺菜放開水中,快速翻一下、撈出過冷水,然後擠幹水分;薺菜切碎、薺菜碎放肉末中,加適量蠔油,鹽,草果粉和油,拌勻成春卷餡兒;取適量麵粉用溫水調成濃稠的麵糊,取一張春卷皮,放上適量肉餡;捲起麵皮,在封口處抹上面糊卷好
  • 農村一種奇特野草,長得像蜂窩,蛇見到就怕,人稱「蛇頭草」
    導讀:農村一種奇特野草,長得像蜂窩,蛇見到就怕,人稱「蛇頭草」生活在農村山區的朋友,大多都比較喜歡野生植物,特別老一輩的農民朋友,對於野生植物更是熟悉,比方說狗尾巴草,很多人可能覺得它沒用,但是在以前的時候,這狗尾巴草的用處可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