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雲水庫今天零時開漁!15萬公斤水庫魚陸續上岸

2020-12-05 北京日報客戶端

經過半年休漁期,密雲水庫於今天(9月25日)0時開漁。今早,新「開漁季」裡第一批15萬公斤水庫魚陸續上岸,走進市民的餐桌。昨夜今晨,記者跟隨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水上分隊的執法船探訪了漁民捕魚的過程。

零時不到,水庫裡一片漆黑,只能依稀看見遠處庫邊鎮村裡的燈光,抬頭是滿天星鬥。正式開庫前,執法隊再次出船,巡查是否有漁民提前下網。昨天下午,執法隊已經對提前做捕魚準備的漁民進行了檢查,根據規定,所有的捕魚船都只能手搖,不得外掛任何動力裝置;漁網網眼要大於14.5釐米,以保證小魚不被捕撈;漁民必須持有捕魚許可證,且人證必須合一。

水庫10號壩出船點,十多艘捕魚船整裝待發。「剛才一路過來,沒發現有提前下網的情況。待會出庫時,各位老哥要注意安全。」執法隊工作人員張金龍每年都與漁民打交道,已經跟大夥很熟悉。「放心吧,咱肯定遵守相關規定,畢竟咱還得靠著這水吃飯呢。」劉正義今年50歲,是溪翁莊鎮石馬峪村漁民,捕魚心切的他在船隊第一的位置。他坐在船尾,帶著頭燈,雙手扶槳,隊友坐在船頭,為捕魚做著最後的準備工作。

零時一到,漁民們魚貫而出,四處散開,借著燈光,可以看到船後的一道道水痕。「從這到水庫中得劃上1個多小時,還得尋找最佳捕魚點,夜間完全靠經驗判斷。」劉正義雙手搖槳划動,興奮地告訴記者,他這次帶了24片網,每片1米長,到了捕魚點,先得定網,然後下網,這個過程大約又得1個小時。布好網,就是等待,運氣好半個小時就可起網收魚。上個「開漁季」,劉正義個人捕魚收入有七八萬元。

4時,執法隊例行巡查。此時,水庫周邊燈光更加稀少。不多一會兒,有漁船出現,陣陣魚腥味飄來。「老任,今天收穫怎樣?」借著手提燈,張金龍認出了任寶山。老任正在起網,只見他雙手吃力往船上拽漁網,不時地有魚在網裡撲騰。「還行,我剛起了十來片網,已收魚幾百斤吧。」正說著話,一條大花鰱被起出網來。老任雙手撿出大魚扔進魚艙,「10來斤吧。」在停留的十多分鐘裡,老任收了幾十條魚,不時還有大貝殼。有時網中摻雜會有小魚,老任撿起來順手又扔回水庫中。

執法船繼續往庫中行駛,這時天幕下逐漸露出了微光。「咱們瞧瞧老萬去。」張金龍領著記者繼續往前,在京密漁285號漁船附近停了下來。「老萬,這次還能得冠軍嗎?」「這次有個千八百斤。」老萬全名叫萬明泉,是位老漁民。此時,他起網已接近尾聲,船艙裡橫七豎八全是魚。「水邊收魚的人已經快等不及了。」很快,老萬把漁網整理好,開始往岸邊划去。

順著老萬的方向,記者發現岸邊停著貨車。「萬叔,今天魚不少啊。」收魚的小夥兒趕緊拿出魚框和秤等著。一陣忙活之後,小夥兒心急火燎地要走。「萬叔,魚錢回頭給你,我得趕緊去早市。」說話間,他已發動貨車,要第一時間把開庫第一批水庫魚給市場送去。

早上6點,漁民陸續上岸,水庫又恢復了寧靜,成群的淡水鷗在水面飛過,激起了陣陣漣漪。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作者:周林

攝影:何冠欣

監製:閆雪靜、陳巖

編輯:匡峰

流程編輯:洪園園

相關焦點

  • 給密雲水庫設保育屏障,密雲添687畝森林公園
    給密雲水庫設保育屏障,密雲添687畝森林公園周三上午,第二屆密雲區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宣布,密雲區東北部一座佔地687畝的城市森林公園將於今年3月開工建設。已經開工建設的白河森林公園將於8月竣工。園區緊鄰密雲水庫,背靠密雲北山,東至千裡園村,西至白河1.1公裡,南至京城鐵路,北至白石嶺路。由於地勢低而平緩,每年夏天雨水在這裡無序匯合,滿是爛泥。葉仙塔文化休閒公園西北側模仿密雲水庫水系特點,與北山雨水匯流路徑相連,通過彎彎曲曲的引水渠道匯入約2米深、可蓄水15萬立方米的水庫。同時,在湖區增加水質淨化功能,種植蘆葦、菖蒲等水生植物,引進能優化水質的魚類,提高水質。
  • 十餘只黑鸛做客密雲水庫
    本報訊(記者 葉曉彥 通訊員 舒媛)近日,十餘只羽毛黑亮、紅喙紅腿的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黑鸛飛臨密雲水庫。這是近年來密雲水庫發現黑鸛數量最多的一次。密雲水庫管理處河長制工作科工作人員張振回憶,自2017年參加巡河工作以來,每年秋末冬初和次年開春都能在密雲水庫和潮、白河流域發現黑鸛,但數量只有一兩隻,今年是近年來第一次發現了十幾隻。「黑鸛生性孤僻,一隻或成對在淺水處活動比較常見,這次十幾隻成群出現在密雲水庫流域實在難得。」密雲水庫流域的青山綠水和豐美的魚蝦,每年都會成為候鳥遷徙途中的必經之地。
  • 經停密雲水庫的候鳥從20多種增加到110多種
    作為天鵝等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北京密雲水庫溼地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到此棲息的候鳥數量逐年增加。   據密雲水庫候鳥監測站統計,過去10年間,密雲水庫過境候鳥的總量比2005年增加了2倍多,常見候鳥也從20多種增加到110多種,成為北京重要的候鳥中轉站和百鳥樂園。
  • 世界瀕危珍禽黑鸛現身密雲水庫
    新華社北京1月25日電(關桂峰、李婕)由於南水回補庫區、汛期降水相對豐沛,北京密雲水庫蓄水量自2000年以來首次突破20億立方米。日漸上漲的庫水和清淨的庫區環境吸引了鳥類,近日在密雲水庫流域,水庫工作人員拍攝到世界瀕危珍禽——黑鸛的身影。  黑鸛是世界瀕危珍禽,全球僅剩2000多隻。
  • 22隻被救鳥類在密雲水庫重歸自然
    緩緩開箱,工作人員退後,讓鳥兒自主飛出……這是近日(21日)在密雲水庫庫區發生的一幕,22隻在不同地區被救助的珍稀野鳥重歸自然。
  • 密雲水庫蓄水14年來首破13億立方米
    截至昨日8時,密雲水庫蓄水量13.062億立方米,水庫水位達到138.68米,這是自2002年5月20日以來蓄水量首次突破13億立方米。近年來,本市密雲等北部山區及河北相關區縣,通過封育保護、涵養水源等方式保證清水下山、淨水入庫。此次連日大雨匯集清流,庫濱的54萬株林木和46條生態清潔小流域功不可沒。
  • 「猛虎突擊隊」的女隊長,60年前,密雲水庫工地上有位「花木蘭」
    今年9月1日,是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的紀念日子。作為首都最重要的飲用水水源地,密雲水庫今年吸引了更多關注的目光。在與密雲毗鄰的懷柔區,有一位銀髮蒼蒼又精神矍鑠的老人,讀書、書法、朗誦、演講,愛好廣泛。密雲水庫的消息,老人尤為關注,對那裡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她叫魯桂蘭,今年已經81歲,60年前,她是密雲水庫修建工地「花木蘭團」的團長和勞動模範。
  • 密雲水庫建成智能視頻監控系統,394個高清攝像頭全覆蓋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北京市密雲區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八次會議今天(1月6日)開幕,記者獲悉,2020年年底,密雲水庫庫區範圍內安裝了智能視頻系統,包含394個高清攝像頭,基本覆蓋300公裡的水庫圍網。
  • 新出現的鳥類越來越多,密雲水庫增設專職觀鳥人
    冬去春來的密雲水庫,萬物正在漸漸復甦,讓這一切充滿靈動的,是數十萬隻結伴而來的候鳥。為了科學記錄鳥類種類變化和遷徙規律,近日,密雲水庫管理處專門成立鳥類觀測小組,長期開展鳥類觀測,為密雲水庫記錄鳥類「生態帳」。
  • 密雲水庫一天發現20多種鳥類,黑鸛、白鷺「同框」了
    近日,在密雲水庫庫北的庫濱帶內,多了十餘個攝影者的身影。他們攜帶「長槍短炮」,深入河灣淺灘和林間,小心追尋著鳥類的身影,記錄著周圍的環境。原來,這是密雲水庫管理處與密雲區園林綠化局正在聯合開展的鳥類專項調查,他們將利用一個月的時間走遍庫濱帶,記錄鳥類種群的同時調查鳥類生活環境現狀。
  • 密雲水庫啟動庫濱帶鳥類調查,一天發現20多種珍稀鳥類
    近日,在密雲水庫庫北的庫濱帶內,多了十餘個攝影者的身影。他們攜帶「長槍短炮」,深入河灣淺灘和林間,小心追尋著鳥類的身影,記錄著周圍的環境。原來,這是密雲水庫管理處與密雲區園林綠化局正在聯合開展的鳥類專項調查,他們將利用一個月的時間走遍庫濱帶,記錄鳥類種群的同時調查鳥類生活環境現狀。密雲水庫庫濱帶,黑鸛 白鷺和蒼鷺「同框」。舒媛攝現在正值一年一度候鳥冬季遷徙季,密雲水庫經常可見遷徙水鳥休整待發、棲息覓食的身影。
  • 54萬尾魚苗 「入住」珊溪水庫
    1月7日,珊溪水庫舉行增殖放流活動,共投放鰱鱅魚、翹嘴魚、鱖魚等魚苗約54萬尾,以期實現水庫內水生生物多樣性,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的目的,活動將持續3天。珊溪水庫是我市最大的飲用水水源地,有溫州「大水缸」之稱,保護水源也成了重中之重。
  • 不會遊泳 大學生水庫邊踏水不慎溺亡
    潛水員在水下搜救  本報訊(記者 李寧)水庫邊上踏水遊玩,不慎落水,前天,三名大學生假期結伴到密雲水庫邊遊玩,其中一名男孩在踏水時溺水身亡。  7月28日16時51分,密雲支隊太師屯消防中隊接到119指揮中心調度,半城子鎮水域有人溺水,中隊迅速出動1輛消防車7名官兵趕往現場,並即刻聯繫支隊水域救援隊一同趕往現場救援。  17時30分,太師屯中隊到場,經過勘察得知,水域右邊地段地勢較高,水深不過半米,而從右往左漸漸深入,水位逐漸變深,最深處足有五米。
  • 閒林水庫今天安裝了12個人工魚巢 你們的產房準備好了 魚媽媽快來...
    都市快報訊 「我們要在水庫裡,給土著魚安個家。」閒林水庫的工作人員,打了電話來,「你要不要來看看?」當然要看啊。今天(3月31日),煙雨濛濛,杭州城西的閒林水庫掩在青山中,恬靜美麗。庫灣處的岸邊,工作人員正在忙著給土著魚「做家」。
  • 男子報復凌晨投劇毒農藥 水庫上萬斤魚被毒死
    凌晨時分,拿著10多瓶劇毒農藥偷偷投進小水庫,幾個小時後,水庫裡上萬斤半斤大小的魚全部翻了肚皮。昨天,公安機關通過現場的蛛絲馬跡,將存心報復的犯罪嫌疑人覃某抓獲。  8月29日早晨,像往常一樣,荔浦縣新坪鎮桂東水庫的放養人來到魚塘邊巡視,眼前的異常現象讓他十分驚訝:水庫裡的魚,陸續有浮頭現象,不到3個小時,整個水庫水面就如剛下過一層厚厚的雪一樣,一條條半斤大小的鰱魚翻起雪白的肚皮,先後浮上水面。「有人投毒了!」隨後,放養人在魚塘裡發現了10多個空著的劇毒農藥瓶。
  • 北京密雲 15隻康復野生動物放歸自然
    近日,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北京市密雲水庫管理處、密雲區園林綠化局及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聯合將救護康復的15隻野生動物放歸至密雲水庫庫區內,讓它們重歸大自然。放歸現場,15隻野生動物經過最後的身體健康檢查,確認狀態良好後,根據其野外活動時間、特點及生活習性,選擇在密雲水庫走馬莊副壩及庫區水邊分白天、夜晚兩次放歸。上午10時整,工作人員依次打開救護箱,將受傷康復的野生動物放出,它們在眾人的關注下,回歸大自然。
  • 北京密雲 15隻康復野生動物放歸自然
    近日,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北京市密雲水庫管理處、密雲區園林綠化局及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聯合將救護康復的15隻野生動物放歸至密雲水庫庫區內,讓它們重歸大自然。放歸現場,15隻野生動物經過最後的身體健康檢查,確認狀態良好後,根據其野外活動時間、特點及生活習性,選擇在密雲水庫走馬莊副壩及庫區水邊分白天、夜晚兩次放歸。
  • 資源保護增殖放流,54萬尾魚苗「入住」珊溪水庫
    溫州網訊  1月7日,珊溪水庫舉行增殖放流活動,共投放鰱鱅魚、翹嘴魚、鱖魚等魚苗約54萬尾,以期實現水庫內水生生物多樣性,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的目的,活動將持續3天。活動現場放生魚苗珊溪水庫是我市最大的飲用水水源地,有溫州「大水缸」之稱,保護水源也成了重中之重。增殖放流,以漁保水,既能維護水質,也能豐富生物多樣性,是一種重要的生態手段。
  • 徐州網友水庫捉到兩條「黑殼魚」,一公斤一條,全身烏黑非常兇猛
    近日,江蘇徐州的一位網友,就在當地的山上水庫裡捉魚時(水庫乾涸),捉起兩條從未見過的「黑殼怪魚」,渾身烏黑、外形醜怪,看起來非常兇猛…… 一般來說水庫裡魚類大都為四大家魚,以及鯽魚、鯰魚、黃辣丁等常規魚種。
  • 村支書放幹自家承包水庫救活鄉親禾苗 3萬斤魚無水曬成魚乾[1...
    龍井村黨支部書記粟中情在自家承包幹涸的水庫裡展示因高溫缺水曬成的魚乾(李愛民 攝)2013年8月13日,湖南省邵陽縣諸甲亭鄉龍井村黨支部書記粟中情在自家承包幹涸的水庫裡展示魚乾。特大乾旱致龍井村500多畝中稻面臨絕收,村支書粟中情看著這一情形,站在自家承包的水庫大堤上,一邊是水庫裡的魚需要蓄水保命;一邊是鄉親們的稻田急需水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