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觀魚知樂,時隔百餘年,200條金魚「暢遊」延禧宮

2020-12-05 科技領航人

北京,最初以「注水養魚」為目的興建的故宮博物院延禧宮水晶宮「爛尾」百餘年後,近日首次迎來真魚。近200條宮廷金魚將在這裡展出至8月11日,34件宮藏金魚題材文物一同亮相。

在延禧宮舉辦的「觀魚知樂—宮廷金魚文化與故宮博物院藏金魚題材文物聯展」現場,眾多的遊客在放魚木桶邊觀賞金魚。本次聯展延續了「實物+文物」的展覽思路,是故宮博物院創新展覽形式的又一次有益嘗試。其中,來自12個省市的金魚精品,45種金魚精品陸續展出。金魚展以16個木海陳列於延禧宮院內,持續至8月11日。

延禧宮院內,靈沼軒東、西、南三側,傳統木海裡,金魚暢遊。參觀者可以觀賞到來自北京、上海、天津、武漢、南京、福州和蘇州等12個地區、42個品種的近200條宮廷金魚。其中鵝頭紅、王字虎頭、奶牛花蘭壽、十二紅龍睛蝶舞、雪青望天球等品種難得一見。一位身著古典漢服的女孩打著遮陽傘觀賞木桶內遊來遊去的金魚。

紫禁城和金魚的淵源非常久遠。根據史料記載,明神宗萬曆皇帝就是個金魚鑑賞家,明代宮廷中很多地方都有養金魚的大魚缸。每年中秋節,各宮院都要舉行賽金魚活動。清中期以後,皇帝及達官貴人都把賞魚作為一種樂事,紛紛於園林或府中鑿池養魚,宮廷金魚又重新振興。鼎盛時期曾有279個宮廷金魚品種爭奇鬥豔,異彩紛呈。皇宮、王府都會僱請專業的養魚技人,喚之「魚把式」。圖文一位女士遊客正在用手機拍攝木海內的金魚。

從雍正帝起,北京的金魚池有了交皇魚的貢例,每年要挑選一批品質優良、品種新奇的金魚送入宮中,蓄養在御花園內。清朝滅亡後,宮廷金魚流散民間,在一代代金魚養殖者的努力下,延續了金魚的歷史。隨著時代的變遷,金魚已經不僅僅是人們品玩的佳品,更成為了北京都市漁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歷史的傳承加上大眾的喜愛,宮廷金魚也隨著時代進步而不斷發展。在展出現場看到,木海不僅水質清澈,還在木海種植了睡蓮,在桶底放了碎石。

觀賞過庭院內玲瓏可愛的金魚,觀眾可以走進延禧宮東側一層展廳,在34件(套)獨具匠心的院藏金魚題材文物中,探尋宮廷「萌物」背後的故事,品味傳統金魚文化。金魚是一個非常招人喜愛的小動物,在觀賞過程中,你會發現金魚題材文物涵蓋的門類非常廣闊,包括瓷器、織繡、工藝品等。從文物上呈現的金魚品種來看,你還可以發現當時宮廷蓄養的金魚主要以草種和文種居多。

一位男孩站在一個玻璃展櫃前,津津有味地觀賞描繪宮廷養金魚的立體雕塑畫。本次展覽的內容策展人、故宮博物院器物部副主任達微佳介紹,本次展覽主要分為「魚之樂」、「魚之意」、「魚之器」三個單元。在展覽的「魚之樂」單元中,一件清康熙年間的釉裡紅四魚紋水丞極具藝術觀賞性,同時從側面為觀賞者展現了當時金魚的品種。

在「魚之意」單元,展覽著意表現金魚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體現的吉祥寓意。達微佳介紹說,金魚在水藻中穿行漫遊,可寓意「金玉滿堂」或「富貴有餘」;金魚與荷花,寓意「連年有餘」「金玉同賀」;金魚與石榴,寓意子孫興旺;金魚與紫藤,也稱「紫綬金章」,寓意顯耀的官爵。一位穿條紋白色短T恤的男士遊客真在觀賞展窗內金魚與蓮花的年畫。

延禧宮是明清中國宮殿建築,屬於紫禁城內廷東六宮之一,位於東六宮區的東南下角。 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代改名為延禧宮。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1949年以後,延禧宮文物庫房分別為中國古陶瓷研究中心和中國古書畫研究中心使用。2010年,延禧宮對外開放,舉辦古陶瓷標本展和中國古文字展。

相關焦點

  • 200條宮廷金魚故宮暢遊
    「觀魚知樂——宮廷金魚文化與故宮博物院藏金魚題材文物聯展」昨天在故宮延禧宮開幕。本報記者 李繼輝攝最初以「注水養魚」為目的興建的故宮博物院延禧宮水晶宮「爛尾」百餘年後,昨天首次迎來真魚。近200條宮廷金魚將在這裡展出至8月11日,34件宮藏金魚題材文物一同亮相。延禧宮院內,靈沼軒東、西、南三側,傳統木海裡,金魚暢遊。參觀者可以觀賞到來自北京、上海、天津、武漢、南京、福州和蘇州等12個地區、42個品種的近200條宮廷金魚。其中鵝頭紅、王字虎頭、奶牛花蘭壽、十二紅龍睛蝶舞、雪青望天球等品種難得一見。
  • 故宮創新文物展覽方式 200條宮廷金魚暢遊延禧宮
    央廣網北京8月1日消息(記者 方婧)最初以「注水養魚」為目的興建的故宮博物院延禧宮水晶宮「爛尾」百餘年後,30日首次迎來真魚。 200條宮廷金魚和34件宮藏金魚題材文物一同亮相據悉,此次聯展分為金魚展和金魚題材文物展兩個部分。
  • 故宮來了200條金魚 清宮「木海觀魚」場景重現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故宮延禧宮今天來了200條金魚,不少都是罕見的品種。同時,故宮拿出34件與金魚有關的文物,呈現一場「觀魚知樂——宮廷金魚文化與故宮博物院藏金魚題材文物聯展」。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木海觀魚」場景復現故宮紫禁城和金魚的淵源非常久遠,明代宮廷每年中秋節都舉行賽金魚活動。清中期以後,鼎盛時期曾有279個宮廷金魚品種爭奇鬥豔。此次「木海觀魚」還原了清宮歷史場景。
  • 炎炎夏日,故宮有啥好看的?延禧宮再現「木海觀魚」盛景
    炎炎夏日,步入故宮博物院延禧宮內,16個傳統木海陳列在靈沼軒東、西、南三側,為「水晶宮」平添絲絲清涼。走近細觀,只見每個木海中,姿態優美、色彩斑斕的金魚在水藻與蓮葉間悠然嬉戲,這是來自全國12個地區42個品種的近200條宮廷金魚。
  • 200條宮廷金魚入故宮 盛夏快來宮裡觀魚知樂
    人民網北京7月31日電 由故宮博物院、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共同主辦的「觀魚知樂——宮廷金魚文化與故宮博物院藏金魚題材文物聯展」7月30日在故宮延禧宮開幕。 聯展分為金魚展和金魚題材文物展兩個部分。
  • 近200條金魚「遊」進紫禁城
    「觀魚知樂——宮廷金魚文化與故宮博物院藏金魚題材文物聯展」30日在故宮延禧宮拉開帷幕。炎炎夏日裡,來自北京、上海、天津、武漢等地的42個品種近200條宮廷金魚與觀眾見面,其中很多是難得一見的珍品。
  • 「故宮動物園」又開張,來了世所罕見200條宮廷金魚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30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蔣肖斌)繼小鹿之後,我們又能在故宮博物院看金魚了。展覽地點設在延禧宮,這裡有清宮當年未建成的一個水族館,這回又實現了它的功能。7月30日,由故宮博物院、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共同主辦的「觀魚知樂——宮廷金魚文化與故宮博物院藏金魚題材文物聯展」在延禧宮開幕。聯展分為金魚展和金魚題材文物展兩個部分。
  • 「金魚回宮」北京魚佔十種 想看全所有品種要多來幾次
    前幾天延禧宮裡展出的金魚為遊客帶來了不少驚喜,但您知道嗎?在展出的42個品種、近200條宮廷金魚中,來自北京的就有十種。北京市水產技術推廣站休閒漁業科科長何川告訴記者,在參展的精品金魚中來自北京的有十個品種,這些金魚會輪流展出,如果想要所有品種都看全,可以多來幾次。記者數了數,在今天上午展出的所有的精品金魚中,標明來自北京的金魚品種就有額頭紅、王字虎頭、黑老虎、紫虎頭 、墨水泡眼等五個品種。北京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一尾尾宮廷金魚身後凝結著養殖者數代人辛勤的汗水。
  • 北京這個公園再現木海觀魚盛景,2020宮廷金魚展,種類多還養眼
    北京這個公園再現木海觀魚盛景,2020宮廷金魚展,種類多還養眼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喜歡在家裡養點觀賞植物和觀賞魚,來妝點家中的環境,帶來一絲鮮活靈動的氣息。可老爸是個金魚愛好者呢,每天都泡在各大金魚論壇,每每和魚友們聊起金魚都有說不完的話題,曾經家裡也養了不少金魚,後來因為老爸突然忙碌起來,沒時間照顧了就都送人了,不過現在只要北京有金魚展覽,他一準會去看的,這不,最近就陪老爸去勞動人民文化宮看了一場魚展。北京這個公園可以欣賞木海觀魚盛景,國粹宮廷金魚展實在賞心悅目。
  • 速看:一大波罕見金魚現身故宮,另附養魚秘籍
    觀魚知樂 宮廷金魚文化> 與故宮博物院藏 金魚題材文物聯展 正在故宮博物院延禧宮展出 近200條稀世珍品的宮廷金魚 從全國各地「遊」進紫禁城 還有故宮院藏
  • 北京這個公園可以欣賞木海觀魚盛景,國粹宮廷金魚實在賞心悅目
    ,每天都泡在各大金魚論壇,每每和魚友們聊起金魚都有說不完的話題,曾經家裡也養了不少金魚,後來因為老爸突然忙碌起來,沒時間照顧了就都送人了,不過現在只要北京有金魚展覽,他一準會去看的,這不,最近就陪老爸去勞動人民文化宮看了一場魚展。
  • 觀金魚 賞錦鯉 景山公園「木海觀魚」明天亮相
    新京報訊 3月28日,記者從景山公園了解到,公園將於3月29日至5月31日舉辦「百花爭春冠牡丹 千魚暢遊悅景山」春季文化活動,首次將迎春、連翹、碧桃、鬱金香等早春花卉,牡丹、芍藥等傳統花卉與中軸文化、非遺展示、老北京特色文化「木海觀魚」相結合,遊客可以在兩個月的活動期間,集中參與觀賞花卉
  • 宮廷金魚特展再現「木海觀魚」盛景
    本報訊(記者 孫雲柯 王天淇)昨日上午,2020年宮廷金魚特展在勞動人民文化宮開幕,全國12個省市帶來的70個品種、1200多尾金魚集中亮相,還有水泡眼金魚、龍睛蝶尾、武漢貓獅等珍稀品種,展示種類之多、之稀有為歷史少有。
  • 旅遊途SHUO:暑假遊記,故宮博物院——延禧宮
    不僅僅是國人,就連許多國外的人也慕名來到中國北京,看一看這延禧宮。 當然,我也跟了把風,趁著假期,來到了北京這座古老的城市,這座蘊藏著中國眾多歷史遺蹟的城市。說到北京,首先,就一定會想到天安門和故宮博物院,故宮承載了兩個王朝的繁榮衰敗。
  • 「2020年宮廷金魚特展」開幕啦!品種之多,歷史少有!
    「觀魚知樂—宮廷金魚文化與故宮博物院藏金魚題材文物聯展」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了國粹金魚的發展歷史與文化傳承,喜歡上了多姿多彩的水中仙子,在行業內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得到了相關領導、多家媒體、養殖業者、廣大遊客的肯定和讚譽。
  • 金魚VS 錦鯉,誰更受歡迎?
    中國金魚 VS 日本錦鯉從唐朝半家化飼養到宋朝正式家養,再到明清富貴人家聘請魚把式精心照管,100多年的時間裡,金魚已有5大品系,200+品種。但近50年來,中國金魚的發展之路則較為坎坷。20世紀70年代因歷史問題遭受重創,金魚文化出現傳承斷層和受眾斷層,其千年歷史背後承載的生活美學和文化雅趣,逐漸不被大眾熟知。好在,金魚文化正在逐漸回歸。
  • 「木海觀魚」盛景再現!宮廷金魚展今開幕,來了70個品種
    今天上午,2020年宮廷金魚特展在勞動人民文化宮開幕,全國12個省市帶來了70個品種、1200多尾金魚,包括水泡眼金魚、龍睛蝶尾、武漢貓獅等珍稀品種亮相,展示品種之多,歷史少有。展覽將一直持續到9月25日。
  • 北京:秋高氣爽,市民周末在太廟體驗「木海觀魚」
    2020年9月20日,北京,秋高氣爽,市民在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太廟)參觀2020年宮廷金魚特展,體驗「木海觀魚」。本次展覽選取了全國12個省市的70個品種、1200多尾金魚,展期將持續至9月25日。
  • 北京再現「木海觀魚」盛景!龍睛蝶尾、武漢貓獅等珍惜品種亮相
    9月16日上午,2020年宮廷金魚特展在勞動人民文化宮開幕,全國12個省市帶來了70個品種、1200多尾金魚,還有包括水泡眼金魚、龍睛蝶尾、武漢貓獅等珍惜品種亮相,展示品種之多、之稀有歷史少有。展覽將一直持續到9月25日。
  • 北京記憶:飼養金魚六十年
    開始,中央公園金魚的品種很少,經過歷年向民間搜集和不斷培育,到七七事變前幾年金魚品種已達到30多個。金魚的壽命有的達到10至20年。記得中央公園的魚場,當時起名叫知樂簃(即現中山公園魚場南邊,水榭東邊)。每年元宵節,公園舉辦冰燈、火判、麥芽龍、放焰火四項活動,金魚也公開展覽。不論白天夜晚,人們川流不息地來到公園,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