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條宮廷金魚入故宮 盛夏快來宮裡觀魚知樂

2020-11-22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7月31日電 由故宮博物院、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共同主辦的「觀魚知樂——宮廷金魚文化與故宮博物院藏金魚題材文物聯展」7月30日在故宮延禧宮開幕。

聯展分為金魚展和金魚題材文物展兩個部分。其中,金魚展由北京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承辦,以16個木海陳列於延禧宮院內,持續到8月11日;故宮博物院藏金魚題材文物展位於延禧宮東側一層展廳,持續到8月30日。

金魚是中國人民日常生活中喜聞樂見的藝術題材,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金魚源自野生鯽魚,自南宋開始被人工飼養以來,至今已近千年。金魚小巧玲瓏,姿態優美,色彩斑斕,在水藻、蓮葉間悠然嬉戲,深受人們喜愛。文人雅士喜愛飼養金魚,追慕莊子濠梁觀魚的悠閒自在,欣欣然忘卻塵世煩擾。金魚又與「金玉」諧音,寄寓人們對「金玉滿堂」「金玉同賀」的美好祈願。

本此聯展延續了「實物+文物」的展覽思路,是故宮博物院創新展覽形式的又一次有益嘗試。展覽精巧雅致,意味雋永,文物與實物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木海觀魚」入故宮

紫禁城和金魚的淵源非常久遠。根據史料記載,明神宗萬曆皇帝就是個金魚鑑賞家,明代宮廷中很多地方都有養金魚的大魚缸。每年中秋節,各宮院都要舉行賽金魚活動。清中期以後,皇帝及達官貴人都把賞魚作為一種樂事,紛紛於園林或府中鑿池養魚,宮廷金魚又重新振興。鼎盛時期曾有279個宮廷金魚品種爭奇鬥豔,異彩紛呈。皇宮、王府都會僱請專業的養魚技人,喚之「魚把式」。從雍正帝起,北京的金魚池有了交皇魚的貢例,每年要挑選一批品質優良、品種新奇的金魚送入宮中,蓄養在御花園內。清朝滅亡後,宮廷金魚流散民間,在一代代金魚養殖者的努力下,延續了金魚的歷史,演繹著動靜之間美的傳奇。隨著時代的變遷,金魚已經不僅僅是人們品玩的佳品,更成為了北京都市漁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歷史的傳承加上大眾的喜愛,宮廷金魚也隨著時代進步而不斷發展。

此次金魚展由北京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承辦,共展出來自北京、上海、天津、武漢、南京、福州、蘇州等12個地區42個品種的近200條宮廷金魚,很多都是難得一見的世間珍品。其中鵝頭紅、王字虎頭、奶牛花蘭壽、十二紅龍睛蝶舞、雪青望天球等品種更是金魚界的「翹楚」,世所罕見。

展出使用傳統木海,共4個元寶型(210cm*130cm)大木海和12個圓形(直徑116cm)小木海,排放在延禧宮靈沼軒東、西、南三側。展覽期間每天定時抽換部分水體,使用氣泵增氧,並通過遮陽防雨措施保持水溫水質穩定。並有管理人員現場巡視保護,勸阻撈魚和投餵行為。

金魚文物亦精彩

延禧宮東側一層展廳的「觀魚知樂——故宮博物院藏金魚題材文物展」,從故宮博物院藏品中遴選出金魚題材文物34件,與庭院內遊嬉的金魚一同展出,旨在使觀眾朋友一邊欣賞美麗的金魚,一邊了解傳統的金魚文化,獲得更加深刻、有益的參觀感受和文化體驗。

展覽分魚之樂、魚之意、魚之器三個單元。第一單元以帶有生動金魚圖案的瓷器與織繡類文物為主。瓷器上常用礬紅彩來描繪金魚靈動的身姿,有的甚至加上金彩來表現出金鱗遊曳的效果。服飾上的金魚圖案或製成底紋或繡成絛帶,更有設計成金魚形狀的女式棉鞋,顯得尤為別出心裁。此單元展出一幅長達13米的《金魚百影圖卷》,由著名文物鑑賞家王世襄先生的母親金章女士於1909年所繪,筆墨靈動秀潤,非常富有表現力。

第二單元著意表現金魚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體現的吉祥寓意。金魚在水藻中穿行漫遊,可寓意「金玉滿堂」或「富貴有餘」。金魚與荷花,寓意「連年有餘」「金玉同賀」;金魚與石榴,寓意子孫興旺;金魚與紫藤,也稱「紫綬金章」,寓意顯耀的官爵。這些包含吉祥寓意的紋樣用繪畫、緙絲、刺繡、嵌螺鈿、套色玻璃、掐絲琺瑯等技法裝飾在紈扇、瓷器、衣料、文具匣、鼻煙壺等日常生活用品上,體現出古代工匠傑出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術。

第三單元展示了一些清代宮廷使用過的魚缸。據檔案記載,清代宮廷所用魚缸材質有瓷、琺瑯、玻璃、銅等,尺寸大小不一,在紫禁城、圓明園、頤和園、避暑山莊均置缸養魚。此次展出的有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同治四朝的青花雲龍紋魚缸,觀眾們得以一窺宮廷魚缸的發展變化。

本次聯展不單獨售票,憑故宮博物院門票入院後可免費參觀。(鄭舒文)

(責編:劉婧婷、丁濤)

相關焦點

  • 200條宮廷金魚故宮暢遊
    「觀魚知樂——宮廷金魚文化與故宮博物院藏金魚題材文物聯展」昨天在故宮延禧宮開幕。本報記者 李繼輝攝最初以「注水養魚」為目的興建的故宮博物院延禧宮水晶宮「爛尾」百餘年後,昨天首次迎來真魚。近200條宮廷金魚將在這裡展出至8月11日,34件宮藏金魚題材文物一同亮相。延禧宮院內,靈沼軒東、西、南三側,傳統木海裡,金魚暢遊。參觀者可以觀賞到來自北京、上海、天津、武漢、南京、福州和蘇州等12個地區、42個品種的近200條宮廷金魚。其中鵝頭紅、王字虎頭、奶牛花蘭壽、十二紅龍睛蝶舞、雪青望天球等品種難得一見。
  • 故宮創新文物展覽方式 200條宮廷金魚暢遊延禧宮
    央廣網北京8月1日消息(記者 方婧)最初以「注水養魚」為目的興建的故宮博物院延禧宮水晶宮「爛尾」百餘年後,30日首次迎來真魚。 200條宮廷金魚和34件宮藏金魚題材文物一同亮相據悉,此次聯展分為金魚展和金魚題材文物展兩個部分。
  • 「故宮動物園」又開張,來了世所罕見200條宮廷金魚
    7月30日,由故宮博物院、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共同主辦的「觀魚知樂——宮廷金魚文化與故宮博物院藏金魚題材文物聯展」在延禧宮開幕。聯展分為金魚展和金魚題材文物展兩個部分。金魚展由北京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承辦,以16個傳統的「木海」陳列於延禧宮院內,共展出來自北京、上海、天津、武漢、南京、福州、蘇州等12個地區42個品種的近200條宮廷金魚,很多都是難得一見的世間珍品。其中,鵝頭紅、王字虎頭、奶牛花蘭壽、十二紅龍睛蝶舞、雪青望天球等品種,更是金魚界的「翹楚」,世所罕見。展覽將持續到8月11日。
  • 故宮來了200條金魚 清宮「木海觀魚」場景重現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故宮延禧宮今天來了200條金魚,不少都是罕見的品種。同時,故宮拿出34件與金魚有關的文物,呈現一場「觀魚知樂——宮廷金魚文化與故宮博物院藏金魚題材文物聯展」。聯展今天(7月30日)在延禧宮開幕,由故宮博物院、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共同主辦。聯展分為金魚展和金魚題材文物展兩部分,其中,金魚展由北京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承辦,以16個木海陳列於延禧宮院內,持續到8月11日;故宮博物院藏金魚題材文物展位於延禧宮東側一層展廳,持續到8月30日。觀眾在看展出的珍稀金魚品種。
  • 近200條金魚「遊」進紫禁城
    「觀魚知樂——宮廷金魚文化與故宮博物院藏金魚題材文物聯展」30日在故宮延禧宮拉開帷幕。炎炎夏日裡,來自北京、上海、天津、武漢等地的42個品種近200條宮廷金魚與觀眾見面,其中很多是難得一見的珍品。
  • 北京故宮:觀魚知樂,時隔百餘年,200條金魚「暢遊」延禧宮
    北京,最初以「注水養魚」為目的興建的故宮博物院延禧宮水晶宮「爛尾」百餘年後,近日首次迎來真魚。近200條宮廷金魚將在這裡展出至8月11日,34件宮藏金魚題材文物一同亮相。在延禧宮舉辦的「觀魚知樂—宮廷金魚文化與故宮博物院藏金魚題材文物聯展」現場,眾多的遊客在放魚木桶邊觀賞金魚。
  • 速看:一大波罕見金魚現身故宮,另附養魚秘籍
    速看:一大波罕見金魚現身故宮,另附養魚秘籍 > 與故宮博物院藏 金魚題材文物聯展 正在故宮博物院延禧宮展出 近200條稀世珍品的宮廷金魚 從全國各地「遊」進紫禁城 還有故宮院藏
  • 炎炎夏日,故宮有啥好看的?延禧宮再現「木海觀魚」盛景
    炎炎夏日,步入故宮博物院延禧宮內,16個傳統木海陳列在靈沼軒東、西、南三側,為「水晶宮」平添絲絲清涼。走近細觀,只見每個木海中,姿態優美、色彩斑斕的金魚在水藻與蓮葉間悠然嬉戲,這是來自全國12個地區42個品種的近200條宮廷金魚。
  • 北京這個公園可以欣賞木海觀魚盛景,國粹宮廷金魚實在賞心悅目
    這次展覽有全國各地12個省市,70多個品種,超過1200條金魚展出,可以說規模還是挺大的,記得2019年的8月在故宮曾經有個金魚展,這是既那次展覽之後又在太廟開的宮廷金魚展,還是挺有意義的活動。,還有漂亮的水生植物點綴其間,紫色的睡蓮開的素雅精緻,立於清澈的水面之上,伴著靈動的宮廷金魚,即便不怎麼喜歡金魚的人看了都會覺得這畫面真是美好又愜意呢。
  • 北京這個公園再現木海觀魚盛景,2020宮廷金魚展,種類多還養眼
    可老爸是個金魚愛好者呢,每天都泡在各大金魚論壇,每每和魚友們聊起金魚都有說不完的話題,曾經家裡也養了不少金魚,後來因為老爸突然忙碌起來,沒時間照顧了就都送人了,不過現在只要北京有金魚展覽,他一準會去看的,這不,最近就陪老爸去勞動人民文化宮看了一場魚展。北京這個公園可以欣賞木海觀魚盛景,國粹宮廷金魚展實在賞心悅目。
  • 宮廷金魚特展再現「木海觀魚」盛景
    本報訊(記者 孫雲柯 王天淇)昨日上午,2020年宮廷金魚特展在勞動人民文化宮開幕,全國12個省市帶來的70個品種、1200多尾金魚集中亮相,還有水泡眼金魚、龍睛蝶尾、武漢貓獅等珍稀品種,展示種類之多、之稀有為歷史少有。
  • 「2020年宮廷金魚特展」開幕啦!品種之多,歷史少有!
    「匠心獨具——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2020年宮廷金魚特展」來啦!!!「觀魚知樂—宮廷金魚文化與故宮博物院藏金魚題材文物聯展」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了國粹金魚的發展歷史與文化傳承,喜歡上了多姿多彩的水中仙子,在行業內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得到了相關領導、多家媒體、養殖業者、廣大遊客的肯定和讚譽。
  • 宮廷金魚展今開幕,來了70個品種
    今天上午,2020年宮廷金魚特展在勞動人民文化宮開幕,全國12個省市帶來了70個品種、1200多尾金魚,包括水泡眼金魚、龍睛蝶尾、武漢貓獅等珍稀品種亮相,展示品種之多,歷史少有。展覽將一直持續到9月25日。
  • 宮廷金魚鵝頭紅的前世今生
    據說當時魚場只剩下一條雌性鵝頭紅,徐世英用雄性蛋紅頭魚與雌性鵝頭紅雜交,第一年的子代類似於紅白花虎頭,在2000條仔魚中,80%的身體尾巴上有紅點。經過挑選,留下6條有希望的仔魚,精心單盆飼餵2年後,又用雄性蛋紅頭魚和一條雌性子代進行雜交。第二代仔魚中選出了雄雌各十條身上潔白而頭上有些紅點的,2年後用第二代的仔魚自行交配,獲得了標準的鵝頭紅,共歷時5年時間。徐世英是「金魚徐」世家的第9代傳人。
  • 「金魚回宮」北京魚佔十種 想看全所有品種要多來幾次
    前幾天延禧宮裡展出的金魚為遊客帶來了不少驚喜,但您知道嗎?在展出的42個品種、近200條宮廷金魚中,來自北京的就有十種。北京市水產技術推廣站休閒漁業科科長何川告訴記者,在參展的精品金魚中來自北京的有十個品種,這些金魚會輪流展出,如果想要所有品種都看全,可以多來幾次。記者數了數,在今天上午展出的所有的精品金魚中,標明來自北京的金魚品種就有額頭紅、王字虎頭、黑老虎、紫虎頭 、墨水泡眼等五個品種。北京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一尾尾宮廷金魚身後凝結著養殖者數代人辛勤的汗水。
  • 故宮宮廷文化攜手嫵WOO,以當代流行重塑中國古典美學
    2019年7⽉,北京故宮宮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故宮宮廷⽂化)攜手嫵WOO,開啟了一場跨時空的文化對話。從數以萬計的故宮藏品中汲取靈感,讓各種吉祥元素通過嫵WOO獨特的設計語言精美呈現。以雲昭萬吉系列、愛妃系列、小主系列、君王系列等多款主題絲巾致敬流傳於紫禁城的文化瑰寶,演繹一場跨越千年的復古時尚新生。
  • 瀋陽故宮攜寶「擺駕」國博!200餘件清宮文物盡現「金玉滿堂」
    新年新氣象,國家博物館展廳裡提前「貼」起門神,掛上宮燈,一團喜慶的「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展日前揭開面紗,200餘件清宮文物盡顯華貴。其中,朱漆描金雕雲龍國寶盒等是首次離開瀋陽故宮展出。這場展覽由瀋陽故宮博物院和國博聯手舉辦。
  • 金魚VS 錦鯉,誰更受歡迎?
    中國金魚 VS 日本錦鯉從唐朝半家化飼養到宋朝正式家養,再到明清富貴人家聘請魚把式精心照管,100多年的時間裡,金魚已有5大品系,200+品種。錦鯉養殖起源於中國,在中國宮廷技師的培育之下,改良為錦鯉,但並沒有像金魚一樣得到系統的培育和發展。近代傳入日本,在日本新瀉地區開始有規模的飼養,一二百年的時間裡,錦鯉已有13個品類,100多種。
  • 故宮出現200多隻「宮貓」不光會打滾賣萌 還在故宮四處「查崗」
    保安,是指保衛治安,而今天小編要介紹一群溫馴的「保安」,那就是故宮裡的200多隻貓,人們都戲稱這是貓中的保安。眾所周知,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是我國歷史文化中最為珍貴的瑰寶之一,吸引了全世界各地的遊客,在這裡參觀遊覽。
  • 編程貓與故宮宮廷文化攜手 鐫刻中國文化傳承的科技烙印
    近日,中國少兒編程領軍品牌編程貓(深圳點貓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故宮宮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故宮宮廷文化)在深圳舉行了合作籤約儀式,雙方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將在故宮文化推廣方面展開深度合作,共同用科技助推故宮文化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