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畫星空 輪胎變黑鷺

2021-01-10 廈門網

  宋海洋的作品好看又實用。記者陳曉青攝

 宋海洋種的葫蘆過段時間就可以摘下晾曬了。記者陳曉青攝

  

 宋海洋在葫蘆上臨摹《前出師表》。 記者陳曉青攝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 記者 陳曉青)老舊的木頭門板、有些生鏽的煤油燈、自己釀的酒……在翔安內厝鎮黃厝村蓮塘邊,有個名叫宋海洋的「懷舊農村人」,他今年40歲,喜歡收藏一些老物件。在他的農場辦公室裡,有個特別的展示櫃,裡面擺放了他精心製作的文創藝術品———葫蘆;辦公室外,還擺放了兩個用廢棄輪胎做成的黑色雕塑,這是他今年的新作品。

  「葫蘆是我作品的原材料,它們都是我自己種的。廢棄輪胎則是朋友送的,我將它們變廢為寶。」宋海洋曾學過油畫,他憑著美術功底,結合國畫等技巧,再加上自身創意,將葫蘆和廢棄輪胎變成藝術品。

  為父母轉型

  理髮師開起果蔬合作社

  2000年,從學校畢業的宋海洋在深圳打工,從事工業藝術設計。那一年,他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有了攜手相伴的人之後,宋海洋和妻子都想結束在外漂泊的生活。於是,宋海洋帶著妻子回到廈門翔安。2003年,他們在馬巷鎮開了一家理髮店,開啟創業之路。

  「我妻子此前從事過理髮行業,所以我跟著她學習,從學徒成長為師傅。」3年後,宋海洋與妻子還開了家美容店,並且生意越來越好。然而,看到父母頭髮日漸斑白,家裡承包的五六十畝果園漸漸照顧不來,宋海洋萌生了回家幹農業的想法。

  2013年3月,宋海洋註冊登記了一家果蔬專業合作社。一次機緣巧合,他了解到葫蘆曬乾後可以做藝術品,覺得很興奮。

  無數次嘗試

  摸出「幹葫蘆」製作流程

  「買別人晾曬後品相好的葫蘆,要好幾百元。我是初次嘗試做葫蘆藝術品,所以決定自己種葫蘆。」宋海洋在自家農場做了個葫蘆架,在圍欄等地方都種上了葫蘆。葫蘆成熟後,要先去皮,然後晾曬。因為晾曬時間和溫度都有講究,一開始宋海洋曬壞了不少葫蘆。

  「曬乾後就『盤』它!『盤』得越來越有光澤就對了。」採訪中,宋海洋不時順手拿過桌邊的幾個小葫蘆,用乾淨的手對它來回做撫摸和擦拭動作。盤葫蘆的時候,宋海洋會觀察各個葫蘆的形狀和大小,構思創作內容和手法。其以葫蘆為紙,以丙烯顏料和電刀等代筆,雕刻出山水、花鳥、動物等題材作品。

  說話間,宋海洋隨手拿起一個半成品繼續刻葫蘆。他介紹,刻葫蘆要將全身的勁集中到手上,掌握好力道。在宋海洋眼中,刻葫蘆面臨的最大挑戰來自脆弱的葫蘆壁。由於曬乾後的葫蘆很輕,本身屬於易碎品,所以雕刻過程中一定要小心。

  為了讓自己的葫蘆成色特別,宋海洋還用滾燙的油炸起葫蘆。「這一過程存在危險性,大家不要輕易模仿。」宋海洋說,若對油溫掌握不當,薄薄的葫蘆壁就會直接崩裂,他也是嘗試了多次才成功。

  古法加創作

  他的葫蘆作品堪稱工藝品

  風乾、盤亮、刻畫、打孔、上色……如今,宋海洋已經探索出一套完整的創作流程。他創作的星空酒葫蘆、飲茶過濾葫蘆等工藝品,顏值高又實用,頗受人們歡迎。

  「酒葫蘆要挑選品相好的葫蘆來做,難點在殺菌和防漏這兩關。」宋海洋介紹,為讓酒葫蘆經久耐用,他將葫蘆內的籽掏空後,要將其入水泡煮;之後,要進鍋煮,把葫蘆灌滿水壓下水面,煮到水開,再調成小火煮一兩個小時。

  撈出葫蘆後,要將它曬乾,再做蜂蠟防漏。據悉,這是一種古代防漏方法,比較可靠且實用。蜂蠟是蜜蜂身體分泌出來的一種蠟質,宋海洋會將其塗抹於葫蘆內部,一共要塗上三遍。

  用丙烯在葫蘆上畫色彩斑斕的星空;在黃「宣紙」般的球面葫蘆上寫意山水,臨摹大家之作《前出師表》;用100度以上的高溫點刺出牡丹花的脈絡和波濤洶湧的明暗對比……目前,宋海洋的葫蘆作品已達上百個,送出去好幾個葫蘆,都成為朋友們的心頭好。

  創意天馬行空

  廢棄輪胎變精緻雕塑

  靠著人們的口耳相傳,越來越多的人都知道了宋海洋和他的葫蘆作品。今年6月,宋海洋加入內厝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在那裡,他結識了尋補黃交通志願服務隊隊長黃匯明。從事輪胎生意的黃匯明,手上有不少舊輪胎。他和宋海洋有了一個新想法———用廢棄輪胎做造型精緻的雕塑。

  宋海洋說,他一開始一頭霧水,不知如何搭建骨架,後來請教了電焊工、木工等,才學會以木頭、鐵件做模型基礎。宋海洋的第一件成型輪胎雕塑是一隻長1.5米、寬70釐米的哮天犬,那花了他一周多的時間,由6個廢棄輪胎做成。

  這兩天,宋海洋又創作出新的作品———一隻用舊輪胎做成的黑鷺。「我用鐵件搭出了它的骨架,然後一點點焊接起來,最後將輪胎條一圈圈地纏在鐵件上。」宋海洋介紹,由於鷺的造型更細長,其頭部、腿部等都用到了質地更軟的摩託車內胎和手扶車輪胎。

  談及將環保和藝術結合,宋海洋想到了用自然掉落的孔雀羽毛來創作。他養了兩隻藍孔雀,每年入冬前都會掉毛。宋海洋隨手拿來幾根孔雀羽毛,擺弄出了一件創意作品。

  「接下去,我想用舊輪胎做三到五米高的黑天鵝,還有『葫蘆民宿』等。」忠厚老實的宋海洋,聊起這些天馬行空的創意,儼然是個接地氣的農村藝術家。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水粉畫《星空》,初學者入門臨摹教程
    這一步有的人畫線稿有的不畫,看個人,初學者建議畫,確認在星空下地面上大概有哪些物體,比如樹木,建築物等。注意明暗和顏色,水彩畫需要隊顏色的敏感,想想自己自己大概能看出哪些顏色,從最淺的向著最深的顏色做一個排列。然後潤溼紙面。第2步:天空添加顏色最開始用這種淺淺的藍色給天空布上色。
  • sketchbook怎麼畫星空
    下面介紹sketchbook怎麼畫星空。第一步,我們需要選擇一個較暗的背景色進行填充,這裡我們選擇B39號顏色。第二步,點擊菜單欄中的油漆桶工具,點擊圖層空白處進行填充。第三步,在筆刷庫中找一個星光樣式的筆刷。
  • 小小葫蘆大千世界 「葫蘆烙畫」傳承人鄭小良做客徽派
    鄭小良:其實烙畫很早就有,清朝時河南南陽出產的筷子上就會烙簡單的畫,比如花、竹子。烙畫還有壓花這種工藝,就是在葫蘆上用一種刀把線條壓進去,立體感強。烙,其實就是把東西燒焦,葫蘆上、木板上、宣紙上,總之材質顏色相對較淺的都可以烙。徽派:聽說您也是從小畫畫,又是怎麼接觸到烙畫的?
  • 珠璣小學開展「星空的聯想」主題刮畫活動
    >優秀作品展示學生作品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慧慧 通訊員 王春梅 煙臺報導  浩瀚的宇宙星空近日,煙臺市芝罘區珠璣小學三年級開展了以「星空的聯想」為主題的刮畫活動。  活動前,美術老師給學生介紹了刮畫紙的特性。
  • 葡萄園裡藏了個「葫蘆爺爺」
    在這裡,遊客不僅能採摘富硒葡萄,還能觀錦鯉、走迷宮、體驗農耕文化,更重要的是,能欣賞到各種各樣的葫蘆,還能坐下來跟著主人學畫葫蘆、一起聊聊葫蘆文化。  這個休閒園的主人是李衛東——瀧匏葫蘆畫第四代傳承人,一個大半輩子痴迷葫蘆畫的人。  李衛東自小喜歡葫蘆。兒時,心靈手巧的母親為了哄著他玩,用烙鐵尖在葫蘆上烙生肖圖和各種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暖暖的回憶。
  • 燕子老師少兒國畫視頻——葫蘆瓢蟲
    親愛的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畫一畫葫蘆。葫蘆是我們國畫中非常常見的題材。從宋代的李公麟 李嵩 , 明代的吳偉,清代的金農 黃慎 吳昌碩以及近代的齊白石 唐雲等等都無不喜歡以葫蘆入畫,恣意揮墨。葫蘆在國畫中也有著特別的寓意,首先葫蘆有長壽福祿的寓意,很多仙翁像鐵拐李都以葫蘆為法器。另外俗語「照葫蘆畫瓢」,所以也有「萬事不如依樣好」的寓意,其具體涵義大約是指腳踏實地,不要標新立異搞怪吸睛。下面我們總結一下葫蘆的特徵,葫蘆根據品種不同,外形也有所不同,但我們常畫的一般為「8」字型的葫蘆。上小下大。
  • 匠心傳承,陳威讓葫蘆「講故事」
    一次意外「賣呆」與葫蘆雕刻結緣 說起與葫蘆結緣 說起與葫蘆結緣 還要從1997年說起 陳威在瀋陽故宮遊玩時 偶然在故宮門前發現一家葫蘆雕刻店 店門口一位老者雕刻著手裡的葫蘆
  • 美術生教粉絲畫星空鹿,開始看著一臉懵圈,成畫後瞬間跪服
    在很多小夥伴的身邊,或多或少都有美術生的存在吧,平時看著很普通,和其他同學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在繪畫方面非常專注,喜歡給朋友們送驚喜,這次美術生教粉絲畫星空鹿,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作畫方式。可能在大家的印象中,繪畫一般都是要專業學習的,即使美術生表示很簡單,但是很多小夥伴都表示懷疑,開始看著一臉懵圈,直接把五顏六色的顏料塗抹在畫板上,然後不斷地劃拉,讓顏色均勻分布,看不出一點星空的感覺。
  • 美術生畫星空鹿,開始無感,看到成畫後,反手一個贊!
    美術生畫星空鹿,開始無感,看到成畫後,反手一個贊! 越來越多的美術生喜歡在網絡平臺上展現出自己的作品,美術生們憑藉自己高超的畫技,和獨一無二的腦洞,吸引了大批粉絲的關注。當一些優秀的作品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時候,真的讓我們眼前一亮,想不喜歡都難。
  • 小學老師教室頂上畫星空
    小學老師教室頂上畫星空 近日,山西忻州。趁放假濱河小學美術老師趙文瑞為學生準備驚喜,在教室天花板上畫了幅星空圖。他告訴澎湃新聞,自己的教育理念是「以身作則」,同時讓孩子們儘可能感受美。
  • 鶴壁男子能在葫蘆上畫畫 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葫蘆烙畫不同於一般繪畫作品,一筆畫錯,整幅作品就毀了。」44歲的淇縣居民趙志江自學烙畫,用一雙巧手、一支「鐵筆」,在一枚枚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葫蘆上勾勒出一幅幅畫作:惟妙惟肖的古今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蟲魚鳥獸、不怒自威的神仙佛陀、虛無縹緲的深山樓閣……12月14日,記者走進了趙志江的工作室。「驚豔一瞥」後自學葫蘆烙畫「我與烙畫結緣只因為那一瞥。我從小就很喜歡畫畫兒,對繪畫作品格外留心。
  • 福祿中華(八)如痴如醉的葫蘆藝術主題音樂會
    整場音樂會以舞蹈、樂器、演唱等方式,集中展示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葫蘆樂器和圖騰符號,展現豐富多彩的葫蘆文化。現將音樂會的精彩鏡頭以圖片形式陸續向大家呈現,共同回味那美輪美奐的高光時刻。節目十四(畫外音):造天造地,萬物生靈野闊拉祜,文化衍生和諧觀念,神山聖境載歌載舞,原始熱情「野闊拉祜」聖山,
  • 葫蘆烙畫大師崔志強:「絲毛」技法烙虎是我的絕活
    2002年從事葫蘆烙畫工作,擅長於在不同器形的載體上創作各種優秀題材的作品,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具有多年葫蘆藝術製作及教學經驗,作品被國內外葫蘆愛好者收藏。[崔志強]:就像我剛剛講到的,葫蘆烙畫體現了中國的傳統工藝,所以葫蘆烙畫多以中國傳統繪畫題材為主,中國古代繪畫涉及的吉祥圖案、山水、花鳥、走獸等主題都和葫蘆烙畫的題材有高度的貼合性,當然,現在也在題材上嘗試創新,將西畫的寫實、逼真的技法和他引入葫蘆烙畫,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的葫蘆烙畫山水、花鳥、動物題材都有,但我個人比較擅長的是動物題材,特別是我烙的老虎在業內得到了大家的廣泛認可。
  • 葫蘆貫穿了整個中國文化史
    二人本皆謂葫蘆的化身,所不同者,僅性別而已。」因此,聞一多先生的結論是,「伏羲、女媧果然就是葫蘆」。人類對葫蘆之喜愛費長房是入了《神仙列傳》的著名道教人物,他與葫蘆的這段神奇關係,可能是葫蘆與道教拉上關係的最早記載。自此以後,太上老君、鐵拐李、壽星等等道家人物皆有葫蘆元素,所以葫蘆也是道家的重要法器。
  • 文玩葫蘆的七大風水功能
    葫蘆口小肚大,象徵財庫飽滿,納財致福,可增加財運、廣納四方財;葫蘆圓弧的造型,除了用來裝酒的用途外,還可以促進人際關係圓融、廣結人緣,還有收煞除厄的功效。此外,居家風水若有穢煞之氣,或氣場不利,導致有礙身體健康,也可以用葫蘆來祛病收煞。天然葫蘆內藏有許多種籽,也象徵多子多孫、人丁旺盛。風水經典《雪心賦》云:「葫蘆山現,術數醫流。」
  • 嘉瓠吾所愛——朱萬章葫蘆小品畫展在文津閣古美術館開幕
    「嘉瓠吾所愛——朱萬章葫蘆小品畫展」,2020年12月1日下午3點在文津閣古美術館隆重開幕。展覽持續到12月7日,展覽時間為工作日:10:00-18:00 節假日:11:00-17:00。「嘉瓠吾所愛,孤高更可人。
  • 葫蘆吉祥圖像藝術
    這「瓜瓞」就是指葫蘆,意指「人從葫蘆出生」,這綿綿延續的葫蘆就是人所誕生的母體。在我國仰韶文化出土的人頭形陶器——葫蘆人,頭為女性頭,身為葫蘆體,也正是母體崇拜的證明。在我國雲南省的滄源巖畫中有一幅圖像,據專家分析推測就是「出人葫蘆」——是一對葫蘆的橫置鏡像,有人形模樣的形象正從葫蘆形穴心中鑽出,這種描述也與當地佤族「葫蘆生人」 的神話傳說相吻合。
  • ...記臨夏州首屆「河州工匠」提名 獎獲得者葫蘆雕刻師白正兵
    原標題:妙手雕出「寶葫蘆」 ——記臨夏州首屆「河州工匠」提名獎獲得者葫蘆雕刻師白正兵  葫蘆諧音「福祿」,在我國被視為吉祥物,古有「寶葫蘆」之美譽。在吉祥物上賦詩作畫,是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葫蘆雕刻也因此成為藝術殿堂裡的一株奇葩。
  • 【生於1949】葫蘆雕刻難嗎?上海「葫蘆爺爺」告訴你
    從此,他憑藉自己的好手藝開拓著葫蘆雕刻作品的市場。  如今,「葫蘆爺爺」開了自己的「葫蘆工坊」,抽空就會去城隍廟附近擺攤,售賣的葫蘆工藝品深受市民遊客喜愛。  黃阿金家住一樓,他把當初買的三個小葫蘆中的葫蘆籽種在了自家院子裡,沒想到竟然長出了葫蘆。但由於氣候、土質等原因,長出的葫蘆質量不是很好,不適合雕刻用。  由於信息技術的發展,黃阿金能在網上搜到各種與葫蘆相關的信息。經過研究,他甚至找到了山東聊城一家種植專業戶那裡去批發葫蘆。
  • 兒童創意繪畫——劃破星空的宇宙飛船
    外星一直在我們孩童時期所嚮往的地方,對於宇宙飛船和外星人更是充滿了無限的好奇,今天我們就滿足孩子對於宇宙和飛船的無限遐想,帶著孩子們繪製一幅充滿創意的劃破星空的宇宙飛船。材料準備:黏土、水粉顏料、水粉筆、亞克力玻璃罩、手工紙盤、油畫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