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要不要提前學好?大語文時代做好這些就夠了

2021-01-09 尹建莉父母學堂

小學一年級前後是兒童從自然人向社會人過渡的轉折期,是奠定兒童學習興趣的關鍵期,把握住這個時期的核心教育問題,是真正贏在起跑線上。

馬上就要開學了,身邊很多即將成為小學生的家長已經著急得坐不住了,這幾天就接連著有好幾個媽媽問我:到底要不要抓緊給孩子來個拼音突擊訓練?到底應該怎麼辦呢,我們來看看尹建莉老師對這個問題的建議:

對於兩個問題,我的回答是「沒必要」,「不是」。

拼音和加減法應該學,但沒必要「花很大精力去學」。拼音和加減法需要作為基礎知識去學習,但所謂「掌握牢靠」卻大可不必。

在簡釋為什麼「沒必要」和「不是」前,有必要先進行一個簡單的小說明:「拼音」和「加減法」這兩個概念其實是不方便放在一個問題中去回答的。就這兩者的功能,加減法可以稱為數學的「基礎」,而拼音只是「工具」,不具有基礎性。但因為目前它們都是小學生要面對的功課內容,你的提問也是從這個角度來的,所以我們在這裡把它們當作一個問題進行回答,主要以拼音為例。

「沒必要」和「不是」的原因如下:

拼音不需要放到一年級去學,

也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去學

現在我國的語文教學大致採用先學拼音、生字,再學詞彙、句子,最後學寫作這樣一個順序,這是錯誤的。這種設置是建立在一個貌似合理的邏輯之上:會讀文章就得先認字,想認字就得學拼音。這個邏輯的形成十分淺薄,就像是有人想學做菜,而做菜的順序是先切菜切肉,切菜切肉的刀偶爾不夠鋒利,那就需要一小塊磨刀石備著——於是學習做飯的順序就變成先備磨刀石,研究磨刀石、通過磨刀的考試……

時間長了,磨刀石就變成了學做飯的「基礎」,每個學習者都被灌輸不會磨刀就不會做飯的觀念,於是磨刀石變得無比重要,一個本來只需花極少時間就可掌握的東西,卻要耗費學習者一年甚至更多的時間去反覆練習。黃金般的學習時光被浪費,學習的熱情被打擊,甚至噁心——當下的拼音學習,就是那塊磨刀石。它只是個有用的小僮,現在卻被供奉成進入山門的大師。磕錯頭的孩子,可能被傷得一生都找不到修行的熱情和信心。語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種工具,拼音更只是「工具的工具」,一個想學做飯的人沒必要花太多的時間去研究一塊磨刀石,兒童也完全沒必要花太多時間去學拼音。

從認知心理學來看,

先學拼音後學漢字是錯誤的

兒童學習需要的是形象、有趣、整體感知。而當下語文教育中先學拼音後學字詞的做法,顛倒了語言學習的順序,是反認知規律的設計。一上學就把十分稚嫩的小學生拉到枯燥而抽象的字母和生字上來,孩子們為此付出了痛苦的努力,卻收穫不到學習的快樂;花費了許多時間,只學到了很少的東西。把拼音放到低幼兒童中進行教學,這完全是拍腦袋設計;把拼音看得至高無上,看作是「基礎」更是笨蛋邏輯——如果有人看到這樣的評價感覺過分,那麼請捫心自問一下,你當年拼盡全力學習的拼音,對於你後來的認字及閱讀真的有基礎性的作用嗎?

當年拼音學得好或不好,對現在的認字、打字有很大影響嗎?拼音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學習工具,任何一個具有正常心智的人都可以在任何時間輕而易舉地學會,就像學會騎自行車一樣。它最不應該的是放到一年級或幼兒園去學習,更不應該「花很大精力去學」。幼兒學說話不需要家長先教啊喔哦咦嗚籲,認字也不需要先學拼音。如果要我給出一個學拼音的時間點和長度,我認為小學高年級再學即可,同時不需要佔用太長時間去學。學自行車用多長時間,學拼音用多長時間就夠了,先熟悉一下,練幾次,然後在生活中運用,沒有掌握不了的。

拼音學不好,

影響未來的語文學習、語言表達嗎?

完全不影響。只需要一個事實就可以說明拼音和語言學習幾乎無關,中國古代一直沒有拼音,對於個別生僻字,古人採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來注音,這個方法我就不解釋了,它很少被用到,更沒有進入兒童教育中——也就是說,沒有拼音,並不影響中華語言文字傳承幾千年,人才輩出。

到了近代,清末及民國時期,東西方文化交流增多,才第一次出現漢語注音字母,這種注音字母是一些像日文一樣缺胳膊少腿的符號,在民間也不普及。我理解,它當時的出現,更多的功能是幫助老外學漢語,而不是為了讓小孩認字。我們現在通用的「拼音」,是新中國建國後才出現的,它確實為漢字的普及和學習提供了方便。但再方便也是工具的工具,就像一把掃帚再得心應手也沒必要登堂入室地被供奉一樣。

比如我自己,小學因轉學沒學過拼音,再加上從小講方言,雖然後來大學讀的是中文系,還做過十多年語文教師,但我到現在對拼音的運用也不熟練。但這個不足完全不影響我的閱讀和寫作,也不影響我的語文教學,更不影響我對電腦和手機的應用。我國地域遼闊,方言眾多,方言會對拼音學習形成防礙,但完全不影響對語言的學習,畢竟除了播音主持,人們並不需要必須說話字正腔圓。

我曾在自己的著作《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說過一段話:我們的語文教育越來越趨向工業化機械思維。符號化、技術化、標準化的教學和考核,消磨著語文這個學科中特有的千變萬化的魅力和它的豐富性。母語學習本該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現在它卻被異化了,變成一件枯燥而扭曲的事情。語文課越來越變態為一種近乎折磨人的活動,尤其是拼音學習。

如何學好語文,

如何應付當下的語文考試?

這應該是家長最關心的。第一,語文學習成績只和一件事有關,豐富的課外閱讀。沒有課外閱讀,語文絕對學不好,即使在低年級通過用功和認真能獲得好的語文考試成績,到了高年級,尤其在高考賽場上,擁有豐富的閱讀才能為語文成績打下良好基礎。當然,這句話不能理解為只要有閱讀,就一定有好的語文成績,因為影響成績的因素會很多。所以,關心孩子的語文成績,不需要關心他的拼音學得如何、寫得好不好,唯一要關心的是孩子的課外閱讀。有了豐富的課外閱讀,即使在小學或初中時語文成績不理想,到了高中階段及之後,優勢一定會顯現出來——關於這方面內容,在我的書中也有非常詳細的陳述了,這裡亦不贅述。

第二,雖然拼音學得好壞與最終的語文水平沒有關係,但它卻會影響孩子當下的語文成績,進而影響孩子的自信心,畢竟孩子是在這樣一個考試評價系統中。我的建議是:想辦法寓教於樂,比如家長當小學生,讓孩子每天把學校學的拼音回來給家長講講,還可以弄個一模一樣的作業本,和孩子一起寫作業,互相批改。生活中發現一些像拼音字母的物件,可以跟孩子說,這個像「m」,那個像「y」等等,如果孩子要寫的拼音很多,家長可以替他寫,總之一定不要「花很大精力」去學。對小學生談「用功」和「努力」那是在坑害他,家長責任是讓孩子不斷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葆有學習熱情。孩子天生是愛學習的,每個孩子都這樣,之所以不愛學習,是被大人破壞了。

至於加減法的學習,道理和學拼音基本一樣。現在的大人們,連最簡單的計算都要用計算器,為什麼孩子必須牢牢掌握呢?正如走路是人的活動基礎,但人根本不必經歷「掌握牢靠「的走路訓練一樣。過度用力的結果只能使孩子對學習心存畏懼和厭惡。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設計很多關於算數的遊戲,我書中寫的開小賣部遊戲,就是數學啟蒙的例子。另外,現在市場上有關於數學遊戲的圖書,你可以買來和孩子一起玩。

你的提問雖然很簡單,只有寥寥幾十個字,但背後卻隱藏著很多深層次的問題,我的回覆比較長,但並不能說盡全部。你之所以這樣發問,它可能是你孩子目前面臨的問題,其中也已包含了你的質疑和思考,這讓我看到你可貴的獨立思考能力。接下來,你如果想要徹底不焦慮,應該把學習的力多用在自己身上,少操心孩子,徹底放下成績崇拜和作業崇拜。自己多讀書,至少先把我的三本書看幾遍,再多讀些別的好書,你會發現若干年後,不但孩子很讓你滿意,你自己對自己也更滿意了。

祝福你!

——尹建莉

語言文字本身是一種工具

拼音更只是「工具的工具」

母語學習本該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

家長要放下焦慮,不要逼迫孩子們

相關焦點

  • 拼音不難學,只要做好這些就能學好拼音
    不瞞你們說,這樣的經歷我目前正在體會,我家孩子今年九月即將上一年級,目前開始接觸拼音,聽她讀拼音,真是哭笑不得,怎麼糾正都能跑偏,還嘻嘻哈哈的拒不改正,。  如果說輔導數學讓人心碎,輔導拼音就是心梗的節奏。過來人家長口口相傳的「肺腑之言」,也嚇壞了一批學齡前的爸媽,拼音這麼惱火?!那要不要趕緊提前給孩子報個班呢?
  • 小學一年級語文,根據漢字寫拼音練習題,老師:拼音基礎要打牢
    #小學一年級語文,根據漢字寫拼音練習題,老師:拼音基礎要打牢。一年級語文的學習,主要是以學習漢語拼音和生字詞語及簡單的句子為主,而漢語拼音和生字作為詞語和句子的基礎,務必要將這些基礎打牢。現在是暑假期間,一年級小朋友千萬不要認為可以玩一個多月,就可以不管學習了,相反,在休息之餘,要鞏固上學期所學知識,溫故而知新。不然,玩了一個多月,會把之前所學知識忘記得差不多了。
  • 語文教師肺腑言:從小基礎要打好,學習拼音要趁早,收藏給孩子!
    語文,作為一個必學的學科,也是孩子們最早接觸的一門學科,是所有學科的學習的前提。所以,對於孩子們來說,語文的學習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們要學好這一門學科,一方面需要紮實的掌握基礎知識,拼音,字詞,成語,句子。另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形象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寫出不錯的作文。
  • 如何快速讓孩子學好漢語拼音字母
    眾所周知,拼音是學好漢語的重要基礎。就像蓋高樓打好的地基,如果拼音學不好,基礎打不牢固,那以後語文就基本不用學了。那怎樣才能快速的學好漢語拼音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是學好拼音的第一步,首先我們要讓孩子認識這些拼音,多讀拼音加深孩子的理解能力,學拼音不能急於求成,剛學拼音的孩子們理解能力較差,學不會很正常,家長要耐心引導,更不能拔苗助長,可以陪孩子每天讀三到五遍,也可以跟孩子一起看一些關於學拼音的動畫,讓孩子對拼音有一定的了解之後我們就可以進行下一步了。二、多寫。
  • 一年級語文重點:拼音真題(8套),提前練一練,期中成績不會差
    語文的學習最基礎的就是漢語拼音學習,對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拼音知識是必須要掌握的,同時也是考試中所佔比重非常大。期中考試即將開始,今天分享8套拼音真題,家長拿給孩子練一練,只要全掌握,考試成績絕對名列前茅。
  •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拼音不會拼怎麼辦?5個方法助孩子學好拼音!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拼音不會拼怎麼辦?5個方法助孩子學好拼音!文/小作家起跑線對於小學一年級孩子的語文學習來說,拼音學習是一個重點,也是難點。現在語文教材改革,部編版的語文,是先學一個單元的生字,再開始學習拼音。這樣做的好處,是有利於孩子先熟悉一部分最簡單最形象的漢字,產生對於語文的興趣,之後再接觸拼音,就不會覺得那麼枯燥抽象了。下面,小作家起跑線就結合自家孩子學習拼音的經歷,來說一下一年級孩子如何學好拼音。
  • 馬上要上一年級的孩子,暑假有必要提前學習拼音嗎,我的建議:要
    最近我的一名小學同學問我,她的孩子馬上要上一年級了,要不要讓孩子暑假提前學習拼音呢?我給她的回答是:最好要提前學習。為什麼?可能很多家長會說:這不是拔苗助長嗎?是呀,但是有時候在現實面前我們還真不得不「拔苗助長」。
  • 幼升小別再學拼音了,這3件事做不好,上學後語文成績就被拉開了
    生怕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落後,不管銜接班是半年、一年還是兩個月,不上幼小銜接班就跟不上一年級的課程,尤其是語文學習,拼音要先學,孩子跟不上很痛苦,因為老師都不講拼音了。不知道家長對於語文學習有哪些誤解,總之,一年級的語文老師還是會講拼音,拼音也是教學重點。如果能學幼小銜接,先接觸和了解對於一年級的學習,是會感到輕鬆。
  • 小學語文: 一年級語文讀拼音寫漢字練習,孩子學學拼音夠用了
    當小同學初入小學學習語文,首先接觸的便是漢語拼音。學習好漢語拼音對於小同學以後學習語文有很大影響,漢語拼音是學習語文的基礎。大熊提醒,面對一年級的小學生,請老師、家長一定要講得通俗易懂。但是一課中有十來個或更多一些的生字,詞,要一下子記住,而且要求熟練,一般來說是很困難的,必須經過反覆的讀、寫。家長、老師教小同學學會了漢語,就能幫助小同學掌握每個字的讀音。通過小同學自己拼讀,就能將當時忘記的字記起來,不去問別人,自己也能複習,這就是學好拼音與學不好拼音的區別之處,望家長們定要重視起來。
  • 三年級的小學生基礎很差,拼音都沒有學好,家長該怎麼辦
    三年級的孩子基礎很差,對於一年級學習的拼音掌握得都不夠好,那確實夠讓家長著急的。不難猜到,家長在孩子一二年級的時候,應該沒有過多地關注過孩子學習的事情。孩子平時的語文學習情況應該也不會太樂觀。哪裡有問題補哪裡,拼音學習不夠紮實,應重新拿出一年級的課本來學習。首先要掌握的是聲母、韻母以及整體認讀音節,這些基礎的知識掌握了,再來開始學習拼讀。一年級課本在拼音這一章節裡,搭配有各種好玩的插圖,有利於孩子對於拼音的記憶。現在網絡特別發達,很容易找到學習拼音的相關資料。知道怎麼拼讀還不算,關鍵是要多練習。怎麼練習呢?
  • 一年級語文漢語拼音測試捲來襲,拿下90%知識考點,備下
    在低年級的語文學習中拼音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一年級學習的關鍵是拼音,拼音作為識字的基本元素,要像簡單的零件一樣牢牢記在小同學的腦海中,學好拼音也將是小同學將來語言表達的根基材料之一。大熊提醒一年級的小同學們,學拼音請下功夫!
  • 快樂學拼音,記住這3個小遊戲,學好拼音老師家長就靠它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拼音學習,作為語文啟蒙教學,是每個老師和家長需要面對的學習過程。然而,拼音就是一些符號,本身沒有特殊的意義。這讓語文啟蒙教學所承擔的挑戰非常大,怎麼樣能讓孩子在枯燥的拼讀中產生學習興趣?
  • 如何幫助一年級學生學好漢語拼音
    昨天晚上馨雅語文家庭作業,總是把b、d、p、q搞混淆,最後居然把「dǎbǎ(打靶)」拼成「bǎdǎ」。馨雅爸爸越著急她越容易拼錯,無奈,馨雅爸爸只好讓馨雅先把b、d分清,暫時不管p、q。看來今天有必要搜集一些如何幫一年級小學生學好漢語拼音的方法啦。小孩進入小學學習語文,首先接觸的便是漢語拼音。
  • 小學生如何可以學好拼音
    孩子進入小學學習後,在語文課上首先接觸的便是漢語拼音。學習好漢語拼音對於小孩以後學習語文有很大的影響,漢語拼音是學習語文的基礎,那麼到底才能學好漢語拼音呢?是很多家長的困惑,今天筆者就這個困惑給大家一些建議,希望能夠幫到您。
  • 大語文時代:寒假應該讀什麼書?語文老師推薦高品質書單,收藏!
    大語文時代:寒假應該讀什麼書?語文老師推薦高品質書單,收藏!「不會閱讀的孩子,是潛在的差生」,這是清華附小竇桂梅校長說到的一句話。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大語文時代,而學習的局勢就是「得語文者得天下,得閱讀者得語文」,語文是學好所有科目的基礎,而閱讀就是學好語文的前提。
  • 學拼音可能沒你想的那麼難,做到這幾點,學好拼音不再難
    拼音教學被安排在小學一年級上冊的語文課本裡,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藉助拼音識漢字。我們知道,漢字是由音、形、義三部分組成,拼音就是就學習漢字的音。很多初學拼音的人會覺得拼音非常難,很多學生小學都畢業了,拼音學得還是半生不熟。
  • 將小學拼音編成口訣,連語文老師都拍手稱讚!
    我們學習各種科學文化知識,都是以語文為基礎的,而要學好語文,首要的是要學好漢語拼音,這才會為以後的學習打好基礎。同時,學好漢語拼音,進而學好語文,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從而為自己以後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
  • 一年級語文期中測試卷,老師:拼音才是重頭戲
    經過近兩月的小學學習生活,相信孩子們已經開始慢慢適應了,其實每個孩子的適應能力會有所差異,但是還是要儘早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才能更好地去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一年級的內容看似簡單,但是卻不容忽視,拼音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拼音這關是必須要過的,如果拼音學不好,對後續的語文學習會有很大的影響。那麼經過這段時間的語文學習,同學們是否已經掌握了所學的內容,是否對拼音的學習已經全部掌握,接下來我們通過這份期中測試捲來檢測一下同學們,要認真做哦!
  • 花2980元給孩子補習拼音,語文成績終於及格了,寶媽卻要急哭了
    聽佳佳的姥姥說,孩子連續兩次語文測驗都考了50多分,佳佳的媽媽很著急,可她是做餐飲生意的,沒有時間教孩子,就花了2980元給孩子報了20節拼音課,每天放學從6點開始學到8點。學完拼音課,佳佳回到家裡,再做老師留的作業,佳佳寫字慢,又比較磨蹭,差不多要寫上一個小時,甚至更久,大概九點半鐘,佳佳的媽媽提前回家,檢查孩子的作業,輔導孩子作業,最快也要10點鐘才能睡覺。
  • 語文期中卷1-6年級看拼音寫漢字,家長朋友一起挑戰能否全對
    語文期中卷1-6年級看拼音寫漢字,家長朋友一起挑戰能否全對語文是各個學科的基礎,也是我們的母語,學好語文是每一個小朋友首要做好的事。語文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筆者整理了小學1~6年級期中考試中的讀拼音,寫詞語,各位小朋友和大朋友們可以一起來看一下,特別是家長朋友來挑戰能否全對!雖然看拼音寫漢字是基礎,但是真正做對完的小朋友還不足一半。一年級沒有看拼音,寫漢字。但是卻讓寫拼音,拼音是漢字的基礎,16個整體認讀音節,一年級小朋友記得可是很牢固,不知道朋友您還記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