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寵物市場—起步晚,前景廣
相比發達國家接近百年的寵物行業歷史,我國寵物行業起步較晚。業界普遍認為,中國寵物行業的發展開始於20世紀90年代初。
1992年9月,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在北京成立,寵物作為人類伴侶這一理念開始宣傳,寵物的概念在中國開始興起。寵物行業也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
目前,我國寵物行業服務業開始興起,資本開始進入寵物市場,消費水平增長迅速,我國寵物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寵物行業市場規模增長迅速
我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增長迅速。根據《2017年寵物行業白皮書》報告,我國寵物市場包括寵物商品和寵物服務兩大類,寵物商品包含了寵物食品、寵物用品和寵物銷售,寵物服務包含了寵物醫療服務以及其他服務。
寵物市場規模至2017年已達到1340億元,2010年到2017年複合年增速達到30%,白皮書預計將在2020年達到1885億元。其中狗類寵物市場規模佔比60.3%,貓類寵物市場規模佔比39.7%。
今年9月,狗民網攜手亞洲寵物展覽會發布的《2018年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8年我國貓犬類寵物市場規模將達到1708億元,遠超2017年白皮書預期,其中貓類消費規模652億元,犬類消費規模1056億元。
收入水平增加推動寵物市場規模擴大
國民收入水平與寵物市場規模高度相關。中國農業大學醫學院研究表明,當國家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8000美元時,寵物經濟將進入高速發展時期。
隨著人們收入的增長,飼養主會將更多的購買力投入在愛寵身上,並且許多未飼養寵物的人群也有能力來負擔寵物的飼養成本。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2017年人均GDP已達59660元,按年末匯率折合美元8826,說明我國收入水平完全具備了寵物市場快速發展的消費基礎,為寵物市場的成長提供了動力。
根據中國產業網調查表明,我國東部沿海省份是我國養寵人數最多的地區,一定程度契合了經濟發展水平越高,養寵人群也越多的規律。
因此,隨著內陸省份的人均收入的增長,目前養寵風暴已經向內陸蔓延,我們預計到2020年會更加深入內陸地區。
根據《2018寵物行業白皮書》,我國年度人均單只寵物消費達到5016元,較2017年4348元上漲了15.36%。
我國寵物數量仍有較大上漲空間
我國市場雖然發展快規模大,但相對發達國家市場規模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根據2017年白皮書顯示,2017年我國養寵家庭總共5912萬戶,佔比17%,相較2016年15%上漲了2個百分點,然而根據美國職業寵物協會顯示,2017年日本、澳大利亞和美國養寵家庭比例分別為38%,57%和68%。
如若國內家庭養寵數量達到日本水平,則養寵家庭數量能夠增至1.32億戶,用現在的戶均消費水平計算,行業規模或達到2995億元;若能夠達到美國水平,則養寵家庭可達2.36億戶,行業規模將突破5000億元。
根據2018年行業白皮書顯示,我國現有寵物貓狗9149萬隻,相比2017年8746萬隻增長了4.6%,與美國仍有一億隻的差距。
由於我國人口基數較大,人均寵物數量差距更加明顯,美國人均寵物數量是我國的10倍,戶均寵物數量為6倍,即使是日本,兩者也有較大的差距。
寵物地位增加以及社會陪伴需求增加
隨著寵物行業的發展,寵物從最初吃剩菜剩飯到現在食用商業乾糧,其家庭地位不斷地在提升。對於許多人來說,寵物已經不再是家中的功能性角色,從「看家護院」變成了人們的「孩子」、「親人」。
《2017年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55%的寵物飼養者認為寵物是自己的孩子,而27.8%的飼養者將寵物當作是親人對待。
與美國全民養寵,老年人寵物支出更多的情況不同,我國老齡化與少子化現象的出現,以及社會陪伴需求增加的現狀,出現了許多「空巢青年」,他們與「空巢老人」一起,構成了我國主要的飼養人群。
據統計,我國養寵人群中80後人群佔到31.8%,90後人群佔到41.4%,我國年輕人養寵文化和養寵觀念已經成型,他們普遍更加關注寵物的健康和生活品質,根據21·京東BD研究院研究表明,2017年80後養寵人群佔總體寵物網上消費的43%,90後人群消費佔比21%。
隨著80後、90後人群的職級提升、收入提升,我們預計寵物行業規模有潛力繼續增長。
▌寵物食品隨寵物行業規模水漲船高
寵物食品是飼養寵物的剛性需求,在長期內仍然佔據行業最大份額。2016年,我國寵物食品規模佔到整個寵物產業的34%。
雖然我國食品佔市場規模約三成,但與美國日本等成熟市場相比,仍有增長潛力,2017年美國寵物食品佔比42%,日本佔比36%。近年來我國居民飼養寵物數量快速增張,寵物食品需求大幅增加。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08-2015年期間,我國寵物食品市場規模成長率超過30%,截至2015年底,市場規模達到350億元,預計2018年到2020年仍保持20%的複合增速,到2020年規模可達千億元,成為全球第三大寵物市場。
寵物食品市場滲透率低,可持續開拓
雖然,我國寵物食品市場規模可觀,但是我國的專業寵物食品市場普及率仍比較低。
根據中國產業網顯示,即使是寵物產業發展靠前的大城市,2017年專業寵物食品的滲透率尚不足5%,不足美國市場滲透率的10%。但是隨著科學養寵的觀念深入,寵物食品作為寵物消費剛需產品的屬性會更加明顯。
成熟主糧市場群雄割據,新興零食市場鹿死誰手
國內主糧市場與零食市場競爭態勢不一,主糧市場集中度高,競爭激烈;零食市場集中度低、增長迅速,進入市場的成本相對較低。
國內寵物主糧市場集中度相對較高,根據Euromonitor統計,2017年國內主糧市場CR3達到62%,其中瑪氏份額最高,佔到41%。
國外品牌在主糧市場布局較早,市場份額較大,其主要優勢體現在:
1) 國外食品行業起步較早,早在上世紀90年代,以瑪氏為代表的國外品牌就已進入中國市場,先於本土企業建立了多種品牌;
2) 主打中高端市場,樹立專業形象,建立品牌優勢,國外知名品牌在品牌調性、品牌建設、品牌戰略上與國內品牌差異較大;
3) 線下渠道建設成熟,擁有專業的上下遊供應鏈管理以及穩定銷售渠道,同時積極布局線上渠道與多家電商達成合作。
與主糧市場相比,零食市場競爭相對緩和,一方面因為零食市場增速較快,高於寵物食品整體的增長速度,市場仍有空間,另一方面因為國際品牌對於零食市場的布局力度不如主糧市場。
根據Euromonitor統計,2017年零食市場的CR3為49.7%,其中國內廠商就有28.6%。因此零食市場的特點為國內品牌進入寵物食品市場提供了機遇。主要機遇表現在:
1) 零食市場規模增長速度快,市場空間較大;
2) 新零售渠道崛起,新渠道成本低,人群覆蓋面較廣;
3) 零食生產規模優勢不明顯,零食市場壁壘較低;4)OEM/ODM代工積累優質客戶和生產技術,建立自主品牌,品牌溢價提升毛利率;5)消費升級,打造差異化產品順應市場需求。
▌主糧市場—海外品牌經營時間長,市場相對成熟
國外品牌先入優勢較明顯,佔據較大市場份額
國內主糧市場上國際巨頭佔據先機,國際品牌市場份額大。
國內寵物主糧市場集中度相對較高,由國際巨頭瑪氏等國外品牌壟斷,根據Euromonitor統計,瑪氏在2017年市佔率達到41%。
這主要是因為歐美寵物食品行業起步較早,早在上世紀90年代,以瑪氏為代表的國外品牌就已進入中國市場,先於本土企業建立了多種品牌,擁有線下專業的渠道優勢,佔據較高的市場份額,成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外資食品品牌之一。
而國內較為知名的寵物食品廠商中寵股份與佩蒂股份則分別成立於1998年和2002年,工廠建成投產時間均在2003年前後,與瑪氏相差將近十年。
相比之下,我國自主品牌發展較晚,早期發展定位也多為行業跟隨者,缺乏研發能力和質量保障,產品更多布局中低端市場尋求同質化基礎下的低成本,向上則不具備衝擊中高端市場並實施差異化定價的能力。
國際品牌全面布局市場,消費人群覆蓋面廣
國內市場上的國外品牌仍佔據較大的市場份額,主打中高端市場,樹立專業形象,建立品牌優勢。
國外知名品牌在品牌調性、品牌建設、品牌戰略上與國內品牌差異較大,海外品牌在中高端主糧領域優勢明顯。
行業龍頭瑪氏集團以及知名廠商雀巢食品旗下擁有多個品牌,分別定位低中高端市場,產品曝光率高,樹立了專業品牌形象,利用線下專業商超渠道以及多元品牌組合獲取市場份額。
以瑪氏集團為例,其旗下知名品牌包括高端食品品牌皇家,以及以親民路線為本的寶路和偉嘉,分別專注犬類食品以及貓類食品。
如此市場布局的優勢在於公司產品能夠針對幾乎所有消費者人群,覆蓋面廣泛,能夠獲取較多市場份額。
相較瑪氏集團和雀巢食品多品牌多產品的市場布局,國內廠商的品牌建設經驗較短,品牌建設基礎較薄弱,品牌多樣性不足,消費人群覆蓋面較小,主要產品更多布局中低端市場。
國內廠商龍頭中寵股份大部分產品為貼牌代工出售,主打自主產品「Wanpy」和「Happy100」分別定位中端貓犬食品,選擇性較少,品牌溢價仍不如國際品牌。
國際廠商傳統銷售渠道成熟,同時新零售渠道成為標杆
國際廠商較早進入市場,線下渠道建設成熟,擁有專業的上下遊供應鏈管理以及穩定銷售渠道。
線下渠道包括商超渠道以及專業渠道,通常通過經銷商經銷商或者代理商下放至終端銷售。
瑪氏旗下的皇家、寶路等品牌早期進入中國市場已開拓相對成熟的專業渠道。
除了線下渠道,瑪氏集團也積極尋求線上電商銷售渠道的開拓。
瑪氏於2016年6月29日與阿里巴巴達成戰略合作,全線產品登錄阿里巴巴旗下平臺,包括天貓、淘寶等。
2017年2月,瑪氏與京東超市達成合作協議,在產品、營銷、大數據挖掘等多個領域實現了突破和進展。
▌零食市場—增速較快,競爭較小,為國內品牌提供進入空間
主糧市場比重下降,零食保健強勢崛起
由於國內寵物食品公司發展較晚,在供應鏈管理、營銷渠道以及品牌影響力上均與國外品牌有較大差距,但是零食市場的快速崛起為國內品牌提供了機遇。
寵物零食在寵物食品市場規模中比重增加,增速較快,同時主糧市場比重下降。
寵物食品市場按照功能分類可分為四個細分市場:寵物主糧、寵物零食、寵物保健品和其他食品。
2005年,寵物主糧佔比高達為73%,儘管佔比一直下滑,但是截止到2015年底,仍佔有57.2%的份額。
與此同時,寵物零食、保健品等的佔比在逐步提升,擠佔主糧市場的份額:寵物零食從2005年的11.7%提升到2015年的18.0%,寵物保健品從2005年的8.3%提升到2015年的12.5%。
我們預計寵物零食消費佔比會繼續增加,而增加的零食市場規模,為國內品牌提供了消費基礎。
抓住新零售崛起機遇,布局全渠道銷售
海外品牌傳統銷售渠道較為成熟,成本較高;新零售線上渠道增速快,成本低,為國內品牌提供平臺。境內電商渠道收入增長較快,國內廠商紛紛布局電商渠道。
2018年以來,中寵積極布局電商渠道,與蘇寧易購與阿里巴巴分別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
2018年9月19日,公司與蘇寧易購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通過合作,雙方將實現資源最大程度共享,發揮自身優勢,在品牌建設、渠道管理、營銷創新、產品創新等領域開展合作,公司預期2018到2020年在蘇寧易購平臺銷售額累計人民幣五億元。
根據2018年半年報披露,蘇寧購物線下門店數超過5000家,直營店2392家,坪效增長33.51%,品牌價值位居零售業首位。
2017年11月,蘇寧投資「線上+線下」消費平臺,共享線上線下供應鏈以及渠道,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2018年10月23日,中寵宣布與阿里巴巴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計劃2018到2020年在阿里平臺的銷售額累計17.5億元,年均實現銷售額5.83億元,使中寵國內營業收入翻倍。
零食生產規模優勢沒有主糧強,海外廠商成本優勢不明顯
主糧的生產線較為單一,而零食的生產相對多樣,零食生產規模優勢沒有主糧強,因此國內廠商可以抓住寵物零食生產的特點布局國內零食市場。
寵物零食是近些年興起的寵物食品,產品種類繁多,工藝流程不一且需要較多的人工操作環節,生產和銷售具有小批量多批次的特點,因此與發達國家相比,國內企業生產該類產品不具有明顯的成本劣勢。
事實上,國內較為知名的兩家生產廠商中寵股份和佩蒂股份也均是由寵物零食起家進而開始全產業鏈布局。
根據2017年公司年報,路斯股份旗下60款寵物食品產品中,有55款為零食,佔比約91.5%。目前國內有三家較大的寵物食品製造商,分別在A股以及新三板上市。隨著寵物行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更多的國內品牌將持續進場。報告來源:華泰證券(許奇峰 賀琪 王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