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子研究螞蟻8年 證實螞蟻視覺擁有巢間辨別能力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濟南1月8日電 題:山東一高三學子研究螞蟻8年證實螞蟻視覺擁有巢間辨別能力

作者 孫婷婷

用鑷子控制住一隻螞蟻的腿,再用雙頭牙齒探針將藍色的丙烯畫顏料塗抹在螞蟻的腹部,等待顏料晾乾後,再把它重新放回虛擬巢穴中,觀察巢穴中其餘螞蟻對染色螞蟻的反應……1月8日,黃一帆在學習之餘,將他養殖的近1000隻小螞蟻搬到書桌上,探究螞蟻通過視覺識別巢穴的能力。

黃一帆在進行試驗。 孫婷婷 攝

今年17歲的黃一帆是山東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一名高三學生,自幼喜歡觀察螞蟻,10歲開始自己養殖螞蟻。黃一帆用試管與塑料瓶等材料改造的虛擬巢穴中,生活了由一隻蟻后,100餘只工蟻、兵蟻以及若干蟻卵、幼蟲和裸蛹組成的群落。多數螞蟻密密麻麻地擁擠在一個角落中,只有少數螞蟻會外出活動。

多數螞蟻密密麻麻地擁擠在虛擬巢穴的一個角落中,只有少數螞蟻會外出活動。 孫婷婷 攝

「北方的冬天比較寒冷,多數螞蟻會選擇窩在巢穴中,不外出活動。」黃一帆告訴記者,螞蟻可以說是動物世界中有名的「建築師」,它們利用顎部在地下挖洞,通過一粒粒地搬運沙土,建造它們的蟻穴。「它們吃完穀物之後,會將穀殼全部扔出巢穴,保持巢穴的乾淨整潔。」

通過虛擬巢穴,可以清晰的觀察到,螞蟻吃完穀物之後,會將穀殼全部扔出巢穴,保持巢穴乾淨整潔。 孫婷婷 攝

黃一帆目前養殖的螞蟻有賓氏長齒蟻、艾箭蟻、玉米毛蟻、收穫蟻等6個種類,均是他外出時在野外採集回來的。「小時候,我家門口有一座山和一條河,經常跑到山裡玩耍,在山裡看到螞蟻就會觀察好久。我感覺螞蟻這種生物與人類有相似之處,懂得分工協作,特別好玩。」

黃一帆目前養殖的螞蟻有賓氏長齒蟻、艾箭蟻、玉米毛蟻、收穫蟻等6個種類,均是他外出時在野外採集回來的。 孫婷婷 攝

黃一帆告訴記者,他最初養殖螞蟻時,只是觀察它們覓食、打架、繁殖等行為。「螞蟻的視覺和嗅覺非常敏銳,我們普遍認為,它們可以憑藉敏銳的嗅覺進行同巢和異巢的識別。螞蟻的視覺在巢群識別中發揮的作用,讓我很感興趣。」因此,黃一帆2020年開始著手準備他的研究課題《探究螞蟻基於視覺的巢間識別能力》。

黃一帆在進行試驗。 孫婷婷 攝

對於研究課題,黃一帆準備好動物軌跡追蹤軟體、攝像機、放大鏡、丙烯顏料等多種實驗儀器和材料,設置了螞蟻基於顏色和部位的視覺巢間識別、巢群對同巢個體新視覺特徵的記憶能力、新老工蟻的視覺辨別能力對比以及工蟻基於鏡中的自我成像習得新視覺特徵,從而接受同巢同伴的能力等6個試驗,多次進行求證。

多數螞蟻密密麻麻地擁擠在虛擬巢穴的一個角落中,只有少數螞蟻會外出活動。 孫婷婷 攝

「螞蟻對藍色和黃色的辨別能力較強。被塗上藍色的螞蟻進入巢穴後,其餘螞蟻會對它進行攻擊,拖拽,阻止其進入巢穴。但當螞蟻通過嗅覺發現染色螞蟻處於同巢穴後,便會停止攻擊。」黃一帆介紹說,巢間辨識能力使得社會性昆蟲有能力區分同巢與異巢、同種與異種,從而增強巢群內的凝聚力,避免不屬於巢群的生物搶奪資源。「除了對同巢穴螞蟻進行染色研究外,下一步,我還會將蟻客放進巢穴進行試驗,驗證目前的成果是否正確。」

(資料圖)圖為黃一帆獲得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生物金獎的頒獎現場。黃一帆供圖

《探究螞蟻基於視覺的巢間識別能力》研究課題讓黃一帆獲得了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生物金獎。黃一帆說,他目前處於高三階段,馬上要考大學,他會選擇自然科學或者神經科學作為專攻方向。「我獲獎最大的收穫,就是學習到如何自己獨立地去完成一個科學研究,堅定了對生命科學的熱愛,堅定了以後要從事生命研究或者行為學相關的研究。」

多數螞蟻密密麻麻地擁擠在虛擬巢穴的一個角落中,只有少數螞蟻會外出活動。 孫婷婷 攝

黃一帆的外公韋永忠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黃一帆自10歲開始萌生自己養螞蟻的想法。起初,這個想法遭到了家人的反對。「家裡人覺得螞蟻會爬得到處都是,很不衛生。」但在黃一帆的堅持下,家人開始慢慢接受,主動走進他的臥室,去看看他養的小螞蟻。「從未想過孩子研究小螞蟻能有研究成果,很為他驕傲。」

多數螞蟻密密麻麻地擁擠在虛擬巢穴的一個角落中,只有少數螞蟻會外出活動。 孫婷婷 攝

據了解,丘成桐中學科學獎被譽為「華人青少年的諾貝爾獎」,於2008年由中國著名數學家丘成桐發起設立,涵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及經濟金融建模六個學科,其理念為倡導中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團隊合作能力,以團體研究報告的形式參與,激發和提升中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完)

相關焦點

  • 山東17歲少年研究螞蟻獲「中國青年諾貝爾獎」
    【解說】說起螞蟻,很多人都不陌生,它個頭雖小,但依靠著勤勞與智慧,能抬起比自身重量多出數倍的食物,因此螞蟻也成為不少人研究的對象。近日,山東濟南一位17歲少年憑藉研究螞蟻,斬獲素有「中國青年諾貝爾獎」之稱的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生物金獎。這位少年名叫黃一帆,是山東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一名高三學生。
  • 螞蟻:因為認路能力過於優秀,科學家給我回家路上挖了坑
    作者 | 源的天空編輯 | 悲催的鉈寶寶來源 | 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螞蟻有個令路痴們非常羨慕的能力:不會迷路。不同於那些到處流浪的昆蟲,過群體生活的螞蟻有著固定的巢穴,需要頻繁去未知區域尋找食物並帶回家。因此,對螞蟻來說,認路能力是剛需。平平無奇的認路小天才 | Pixabay螞蟻是怎麼認路的?
  • 寵物螞蟻的換巢方法
    現今的時尚養寵物螞蟻,,寵物蟻名叫弓背蟻,是經過檢驗的無毒螞蟻。為了幫助人們了解螞蟻們神秘的地下生活,科學家研發出一種「螞蟻世界」的透明容器,在這個透明容器裡,盛著色彩斑斕的螞蟻營養啫喱,有紅、黃、藍、綠色可供選擇。啫喱會為螞蟻提供生活所需要的水分、糖分和營養。
  • 螞蟻為什麼可以向後行走?關鍵在於它的反向軌跡和路徑集成能力
    但研究小組預想,螞蟻可能還將幾何學運用到了路徑上。他們將單只螞蟻分別在直線軌跡和55的°軌跡上的辨別方向的能力進行了對比,結果發現,直線軌跡上的螞蟻並不能很好地確定方向,而在分岔軌跡的情況下,有45%的螞蟻都能夠在第一個分岔口準確地辨別方向。這也說明了,有角度的路口為法老蟻提供了它所需要的反向性。
  • 在螞蟻周圍畫圈就可以困住螞蟻?科學家:這與螞蟻特性有關
    引言:螞蟻作為一種普通的生物,卻有著驚人的力量,一旦它們團結起來,就算是體形比它們大很多倍的生物,螞蟻一樣可以捕殺。其實這得益於它們的生物特性,讓它們有團結獵殺生物的能力,不過這個特性也讓它們陷入畫地為牢的困境中。
  • 《螞蟻的故事》|透過螞蟻社會看蟻類生物的3種利他行為
    螞蟻的足跡遍布世界任何一角落,螞蟻家族為什麼能繁榮昌盛、生生不息,它們為何能取得如此驚人成就?《螞蟻的故事》將帶領我們近距離窺視螞蟻社會,揭示螞蟻鮮為人知的生存秘密。《螞蟻的故事》的作者是愛德華·威爾遜和博爾特·霍爾多布勒。愛德華·威爾遜——社會生物學之父——在對螞蟻社會的研究方面堪稱世界第一人。1990年,他憑藉學術專著《螞蟻》摘取普利茲非虛構文學獎。
  • 螞蟻幼蟲能力驚人,攸關整個族群生死存亡
    研究人員懷疑,這些螞蟻幼蟲在其出生的複雜社會中,對於加強整個族群的凝聚力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德國雷根斯堡大學專門研究蟻群中個體作用的教授伊娃·舒爾特納(Eva Schultner)說:「螞蟻幼蟲可能擁有獨特的功能和社會等級,沒有它們整個蟻群都無法正常生存。」許多昆蟲幼體外觀與成年體很像,就像迷你版的成年體一樣,只是腿部很短。
  • 貴圈太亂:好蟻生物和螞蟻間的恩怨情仇
    來源:Freepik.com貴圈太亂,好蟻生物和螞蟻間的複雜關係好蟻生物和螞蟻間的關係極為複雜,寄生、共生、捕食、被捕食,無法一概而論。而好蟻生物本身的種類也是五花八門,單(多)細胞寄生蟲、甲殼類、倍足綱、鼠婦蟲、蟋蟀、衣魚目、虻以及蝴蝶等都可能在生命歷程中的某個階段乃至全部階段和螞蟻產生交集。目前記錄在案的好蟻生物有17個目、130個科、350個屬以上,總計千餘種。好蟻生物的研究先驅Wasmann早在1894年就對好蟻生物做出了劃分。根據它們與蟻群的"外交"關係,好蟻生物被分為友好型、無視型和敵對型。
  • 4萬隻螞蟻的思想可以媲美人類思想?關於螞蟻令人吃驚的事實
    因此,它們也被稱為有毒螞蟻。 8、自冰河時代以來,螞蟻已經在地球上倖存下來。在冰河時期,地球上存在的大多數生物的存在被消除了。有趣的是,儘管如此,螞蟻仍因其體積小的優勢,直到現在它們仍在地球上生存。 9、除北極和南極外,在所有其他國家中都可以看到螞蟻。
  • 4萬隻螞蟻的思想可以媲美人類思想?關於螞蟻令人吃驚的事實
    7、世界上最大,最危險的螞蟻是「子彈頭螞蟻」 ,其刺傷可能會導致死亡!在巴拿馬的叢林中,人們會發現世界上最大的螞蟻。這些螞蟻可以長到4釐米長。由於體積龐大,它們也被稱為「子彈蟻」。隨著它們的長大,這些螞蟻非常危險。如果有約2,250個子彈蟻攻擊一個人的話,那麼此人就會死亡。因此,它們也被稱為有毒螞蟻。  8、自冰河時代以來,螞蟻已經在地球上倖存下來。
  • 揭秘螞蟻的世界|不足人類百萬分之一大小的螞蟻如何稱霸陸地
    早在童年時期,霍爾多步勒對昆蟲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尤其是螞蟻。為了研究螞蟻,霍爾多步勒在父母的支持下在家裡飼養了螞蟻,描述它們不同的解剖學性狀並觀察它們的行為是他最高興地事。1956年,霍爾多步勒考入維爾茨堡大學,入學後接受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到芬蘭從北至南對紅褐蟻進行調查,1972年,霍爾多步勒來到哈佛大學任教,從此開啟了與威爾遜長達20年的合作。
  • 澤平宏觀:螞蟻研究報告
    摘要1、螞蟻本質上是金融還是科技?螞蟻集團與金融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但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金融機構。表面上看,螞蟻脫胎於阿里淘寶支付業務,旗下擁有銀行、基金、財險、小貸等牌照,支付、理財、借貸、保險服務分別貢獻收入36%、16%、39%、8%,因借貸產生的技術服務費已經成為螞蟻最大的收入來源,看似已經成為金融公司。
  • 基因變異實驗揭曉螞蟻如何形成高效群體行為能力
    這些信息素信號可通過螞蟻觸角上的多孔感知毛髮進行探測。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8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螞蟻工作嚴格,執行力高效,它們之間組織起來共同完成特殊任務,例如:覓食、防禦掠食者、建造地下隧道等。而完成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協調配合和高效溝通。
  • 螞蟻咬傷能致命,他們把50萬隻紅火蟻的巢搬進了實驗室
    王傳林一行察看華南農業大學紅火蟻研究中心飼養的紅火蟻習性情況。健康時報記者牛宏超/攝50萬隻紅火蟻的巢被搬進了實驗室在華南農業大學的一間實驗室裡,靠牆的架子上整整齊齊擺放著二十來個藍色的盒子,其中的十來個盒子裡密密麻麻的,總共差不多有五十萬隻紅火蟻。「這些螞蟻為什麼不往上爬呢?你們不擔心他們逃跑嗎?」
  • 自我意識起源:為什麼喜鵲、螞蟻能通過鏡子測試?
    鏡子測試是一個自我認知能力的測試,它基於動物是否有能力辨別自己在鏡子中的影像而完成。該測試是由蓋洛普小戈登在1970年,部分基於查爾斯達爾文的觀察結果所提出的。在參觀動物園時,達爾文向一隻猩猩舉起一面鏡子,並記錄了該動物的反應,包括作出一系列面部表情等等。
  • 螞蟻將它們的"廁所"建在巢穴裡
    人類為了與糞便「劃清界限」,還專門修了間屋子用於排便。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感到噁心,因為糞便是微生物生存和進化的絕佳場所,並且其中的一些微生物會導致嚴重的感染和疾病。和人類一樣,大多數群居昆蟲也會想辦法,讓自己的巢或穴保持潔淨。比如,蜜蜂排洩時會離開蜂巢,開始所謂的「大便飛行」。
  • 當螞蟻擁有智慧,人類還是霸主嗎?
    或許多數人沒有想到,地球上的14000多種螞蟻,已經構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複雜社會體系:美洲的切葉蟻用碾碎的樹葉來種植它們的糧食——一種真菌;入侵紅火蟻和它們的助手爬進買家的巢室,把吃進去的食物吐出來讓對方品嘗,以這種方式向買家推銷商品;蓄奴蟻利用螞蟻用氣味識別身份的方式來蓄養奴隸,讓其給自己的社會提供各種服務。
  • 螞蟻都有幾十間房了,你呢?
    它們堪稱螞蟻世界的精靈族,不但住房講究,還擁有多種技能,是螞蟻中的建築大師和超級大力士。樹上的女王織葉蟻包括兩個現生物種——分布在非洲的長結織葉蟻(Oecophylla loginoda)、分布在亞洲和澳洲的黃猄蟻(O. smaragdina)。
  • 白蟻與螞蟻的區別
    現在很多人都分不清楚螞蟻和白蟻,有人甚至還認為白蟻就是螞蟻的一種類型。現在麗城環保給大家普及一下白蟻與螞蟻的區別。要分辨白蟻和螞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1、觸角:白蟻觸角較直,念珠狀;螞蟻觸角膝狀,第一節較長而彎曲。
  • 冷門異類寵物之螞蟻
    ,擁有碩大粗壯的身材,而且紅色的頭很是華麗,當你親眼見到它們時,你一定感到震憾!,擁有堅硬的體壁,而且也比較兇猛,常常是一隻跟獵物單挑纏鬥,號稱「獨行俠」。另一個特點是它們的爬壁能力很差,這樣餵養很方便,所以玩養扁頭猛蟻的人是非常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