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開始被濫用的食物過敏原檢測

2021-01-15 一小時爸爸


回到十幾年前,食物過敏還只是少數人了解的一種疾病。但隨著經濟發展以及醫學常識的普及,食物過敏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甚至遇到。


在我們剛開始做科普的時候,一直在提醒大家食物過敏的風險,了解有時候問題和症狀並不是來自病原體感染,而是過敏。因此不要錯誤濫用抗生素等藥物,而是要尋找並隔離過敏原,或者在醫生的指導下接受對應的治療。


然而最近一兩年,隨著大家對過敏問題越來越關注,另外一個極端的苗頭開始出現:過度濫用食物過敏原測試,導致家長錯誤地給孩子停止食用某些(有時候是很多)食物,人為地造成偏食和營養攝入不足。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食物過敏是什麼,了解的可以跳過這段直接看過敏原檢測:


過敏,顧名思義,就是免疫系統的過度敏感。


免疫系統的存在,是為了抵禦外來的有害物質及微生物。在我們的身體裡,免疫系統隨時隨地都在跟從環境入侵到體內的細菌,病毒,及其產生的有害物質在戰鬥。但有時候也會出現敵友不分的情況,食物過敏主要就是免疫系統錯誤地把一些無害的食物蛋白當作是入侵者而激發的免疫反應。


那麼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錯誤呢?可惜現代科學還沒有完全搞清楚這個事情。目前主要都是來自一些「假說」,比如比較知名的「衛生假說」,隨著文明的發展,我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清潔,讓免疫系統沒有受到足夠的刺激鍛鍊,從而導致這些問題。


食物過敏的症狀由於不同的機理,也可分為立竿見影的即髮型症狀和緩幾天才會發作的遲髮型症狀:



即髮型食物過敏非常容易被發現,因為其反應的出現非常迅速,通常在進食幾分鐘後就可能會發作。即髮型食物過敏是由免疫球蛋白E也就是IgE引起的,會釋放出一種叫組胺的化學物質(所以對抗過敏的重要藥物類型之一就是抗組胺藥),導致出現如下症狀:

· 皮膚紅腫,急性蕁麻疹

· 面部,舌頭,嘴部腫脹

· 鼻塞,流鼻涕,流眼淚及眼部水腫

· 噁心,嘔吐,腹瀉

· 嘴和喉嚨刺癢


而嚴重過敏還可能出現以下危險症狀,這時必須及時就醫

· 舌頭和喉嚨水腫,呼吸困難,哮喘

· 頭暈,昏迷,失去意識,血壓突然降低引起的休克



遲髮型過敏反應是由腸道內的免疫球蛋白G,IgG引起的,這種過敏因為沒有組胺的迅速釋放所以症狀不會迅速出現,主要表現為一些慢性的症狀:

· 溼疹

· 容易嘔吐

· 便秘或腹瀉

· 頻繁腹痛

· 持續情緒低落且經常哭鬧

· 生長緩慢


有時候遲髮型的過敏反應也會被認為是食物不耐受的一類。目前所謂的食物不耐受測試IgG就是對應的這種。但其實這跟消化系統問題的食物不耐受還是有差別的。



過敏原檢測


過敏原檢測就是通過檢測手段來確定身體到底是對哪些物質過敏。


不過就如同當家長天天擔心孩子缺乏營養時,各種千奇百怪的「微量元素」檢測就開始騙錢、嚇唬、促銷保健品了。甚至很多公立醫院,也不顧相關規定,違規開展微量元素的檢測項目。


 ▲國家衛計委2013年叫停微量元素檢查的通知。


和上面的類似,因為家長現在開始擔心食物過敏問題,各種不靠譜的過敏原檢測自然就應運而生了。


通過和讀者在後臺的交流,我們聽說過不少種很奇怪的檢測方式,比如有的藥店不知道用什麼機器在孩子身上比劃兩下就打出一個過敏原報告,有些則使用棉籤在身上擦擦然後放進某個神奇的設備裡,剪頭髮做測試這種我們小時候最常見的萬能檢測法也出現在了某些藥店的過敏原測試中。



這種所謂的「檢測」基本可以認為是既沒有科學依據,也沒有實際意義的。甚至有些聽上去感覺很像是把之前所謂的「微量元素檢測儀」、「亞健康檢測儀」之類的換了個名字直接推出來再就業了。


還有一類,是很多醫院在使用的IgG過敏/不耐受檢測。


遲發的IgG型食物過敏有時候也會被稱為不耐受,但這和我們平時提到的乳糖不耐受等消化道不耐受問題是不一樣的。目前使用IgG測試來判斷這些遲髮型過敏(不耐受)是沒有什麼參考價值的。目前對於IgG檢測的研究還很初級,既沒有充分的臨床證據證明這種檢測的意義,更沒有經過驗證的能夠判斷過敏或者不耐受的數字標準。目前國外過敏相關的權威機構都不推薦這種方式。


目前可以做的過敏原測試主要是針對IgE檢測,主要使用的為皮膚針刺和血液測試兩種。在各大醫院都可以進行。


但可惜,這類過敏原檢測同樣被濫用了,因為它也有根本性的問題 —— 不準



IgE測試是臨床上最常用的過敏原測試,一種是做皮膚表面的過敏測試,一種是抽血化驗IgE。國外過敏機構大多推薦優先做皮膚針刺測試。原因是這種測試相對簡單、直觀和便宜。對於無法使用皮膚測試(比如服藥、小朋友無法接受被扎、有嚴重的皮炎問題或者對皮試成分有極端嚴重的過敏反應)的患者,則會推薦用抽血檢測。


從準確度上來看,驗血並不會比皮試更精準。美國杜克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1984年的《過敏與臨床免疫學》上發表過論文,對40例患兒進行皮膚測試和RAST血液檢測,結論是對於過敏原的判斷,血液檢測或者同時做兩種檢測,並不比單獨做皮膚測試的準確度更高。


但不管是皮膚測試或者血液測試,準確度都不高,單看測試結果達不到讓我們準確判斷過敏原的目的。


所以美國免疫學學會AAAAI對於IgE過敏原檢測的說明,有這樣一句提示:


 False positive results may occur with both skin and blood testing. 

皮膚和血液測試都可能會出現假陽性結果。


美國兒科學會AAP在《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中也提示:「皮膚或血液測試呈陽性並不足以診斷食物過敏。」


2007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則對幾十個患兒針對IgE血液檢測準確性做了相關研究,結果用過敏和免疫主任 Robert Wood 的話說是這樣的:


「The differences we saw in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are clearly a red flag because reliance on results may lead to a wrong diagnosis」

在敏感度和準確性上的這些誤差是一個明確的警告,依賴驗血結果會導致錯誤診斷。


也就是說檢測結果很可能對患者並不過敏的食物進行了誤報,顯示為過敏。如果只根據IgE檢測結果就判斷孩子對什麼東西過敏,可能會導致本來不過敏的東西被禁食。而且很多時候在檢測報告上會誤報多項甚至十幾項成分假陽性過敏,而家長根據結果和醫囑來全部禁食,就會造成孩子營養攝入失衡的問題。


大概這個錯誤的比例是多少呢?美國食物過敏研究與教育組織FARE的結論是50-60%。AAAAI則認為皮膚測試陽性結果中大概只有60%能反應患者身體的過敏症狀。


換句話說,你看到的過敏原測試結果中屬於陽性的那些食物,寶寶可能也就有一半的概率對這些食物真的會過敏,要不要扔個硬幣賭一把哪些是對的?




既然這麼不準,為什麼還要做呢?這其實是因為我們的醫生大多用錯了過敏原測試的目的。


AAAAI,AAP等機構對於過敏原測試其實說的很清楚,這個東西,是用來配合進行「食物排除測試」的,而不是看到實驗結果就說A\B\C過敏這種。


那要怎麼做?


食物過敏最有效的檢測方式,是看孩子本身的過敏症狀,如果孩子接觸了某種食物之後出現過敏症狀,那麼對這種食材的過敏可能性就很高,再用皮膚或者驗血方式確認一下就好。


如果家長和醫生對過敏原是什麼食物沒辦法下比較準確的判斷,那麼也可以先做一個過敏原測試來幫助醫生評估過敏的可能性,醫生可以根據結果來進行下一步的排除。


排除飲食法」是將懷疑過敏的食物先從患者的食物清單中都清除掉,看過敏症狀是仍然存在還是會好轉。等通過排除法使過敏症狀好轉之後,過一兩周再嘗試重新添加。就跟最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一樣,每次只加一種,如果又過敏,就證明這個的確是過敏原,如果沒有過敏症狀,就證明這個食材是安全的,之前是誤判。


所以過敏的診斷並不是簡單的開個單子驗個血或者在胳膊上扎幾針,它需要變態反應科、兒科醫生參考檢測結果,給出更具有指導性的後續系統指導,如何排除,如何添加,排除期間如何保障營養攝入充足平衡等等......


並不是簡單的測個血 —— 你看牛奶過敏加號哦 —— 禁食奶製品 —— 開一瓶鈣片這麼簡單......


當然還有更混亂的:


食物過敏檢測,並不是必須,也不是唯一的食物過敏判斷依據。



國內家長對於食物過敏的態度,從完全忽視轉變成過度緊張,似乎就是一眨眼的時間。這其實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家長有各種根深蒂固的恐慌心態,孩子睡不好,吃不消,頭髮不多,個子不高,心情不好......家長都需要找一個理由讓自己安心。微量元素也好,食物過敏也好,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只不過是提供了一個解決「未知恐懼」的方式。


如果遇到上面提到的食物過敏的症狀,那麼就需要認真對待。但現在有些孩子並沒出現過這些症狀,就「被過敏」了。


本來在這種情況下,到了醫院應該是醫生安撫和開解恐慌的家長的,但我國的現狀是,一些醫生也不了解過敏原檢測準確性的問題,以及如何系統判斷食物過敏。聽說家長擔心過敏,不看有沒有症狀,直接開個化驗單,交幾百塊錢,看到上面有哪些陽性結果,就直接下診斷了。


要減少過敏原檢測的濫用:一方面要了解過敏原的判斷是系統工程,重要的是排除法,檢查結構只是參考。另一方面還是減少無謂地過度恐慌。


如果孩子本來一點過敏症狀都沒有,就不要因為被人嚇唬,或者聽說過敏很可怕,或者只是覺得孩子不高不胖不白不聽話不吃菜之類的,就非要去醫院查一下過敏原,然後拿著各種食物過敏的加號的誤報結果,回家馬上把一大堆食物都給孩子禁掉。


先測一遍不怎麼靠譜的過敏原測試然後禁食,再測一遍基本不靠譜的微量元素然後吃保健品。這只是折騰孩子......



最後提前回復一下本文留言區可能會問的比較多的問題:


問:已經根據誤報率一半的正規過敏原檢測,或者甚至那些完全忽悠的所謂檢測,給孩子禁食了某些「過敏原」食物怎麼辦?


答:如果孩子本來沒什麼過敏症狀,就回頭好好做菜吃飯吧。如果原本有過敏症狀,擔心是否禁的名單太多。那就像前面提到的一樣,在沒有過敏的情況下,一個個單獨添加,如果某種食材添加後沒有出現過敏症狀,就證明是誤報。如果過敏復發,就證明的確過敏。




更多與過敏等相關的文章,可以點擊我們公眾號下方工具欄的【搜索文章】,在搜索欄裡輸入「過敏」來查找。



參考資料:

美國免疫學學會AAAAI:

https://www.aaaai.org/conditions-and-treatments/library/at-a-glance/food-allergy

Comparison of results of skin tests, RAST, an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food challenges in children with atopic dermatitis. ——(1984)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0091674984900836

https://www.foodallergy.org/life-food-allergies/food-allergy-101/diagnosis-testing/blood-tests

https://www.hopkinsmedicine.org/news/media/releases/warning_food_allergy_blood_tests_sometimes_unreliable

相關焦點

  • 過敏原檢測
    總IgE檢測總IgE檢測是判定機體過敏體質的一種檢測手段,是過敏的一個重要標誌。當它增高,又沒有寄生蟲感染,表明患者正處於過敏狀態。食物不耐受臨床證明許多慢性疾病都與食物有關,在去除有問題的食物之後,症狀就會消失,這就是食物不耐受。
  • 過敏原的檢測方法
    了解一下可以通過什麼方法檢測過敏原,怎樣在生活中找到過敏原以及迴避過敏原,這樣可以有助於減少過敏性疾病的發生。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比較常用的過敏原的檢測方法:血清特異性IgE檢測這種檢測方法是目前兒科臨床最常用的過敏原檢測方法。
  • 過敏原檢測有什麼項目,為什麼要進行過敏原檢測
    點擊查看 過敏性疾病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有時誤吃食物或置身易過敏環境,就會引發輕微或短暫的過敏反應。但是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對什麼東西過敏,從而很難進行預防。所以過敏原檢測就變得尤為重要,那麼過敏原檢測有什麼項目?做過敏原檢測有什麼用?
  • 過敏原怎麼查,過敏原檢測有什麼項目
    而在臨床實驗中,很多過敏患者發生過敏多與過敏原有關,只有找出真正的過敏原,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與過敏原接觸,從而導致過敏現象的發生。那麼怎麼查過敏原?過敏原檢測有什麼項目呢?由於過敏分很多種類型,治療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只有進行了過敏原檢測才能確診或排除對什麼過敏過,而過敏原的確定對過敏性溼疹、鼻炎、哮喘食物過敏等疾病的治療則是至關重要的。
  • 「點刺檢測食物過敏原」——哈市兒童醫院每周四開放食物過敏門診
    \宋瑜欣主任強調以下情況需要查找過敏原:3歲以內嬰幼兒,中到重度難以控制的溼疹,尤其是當患兒出現速發反應、有消化道症狀和生長發育遲緩等情況,需要檢測過敏原。當不能採用有效的體外試驗來診斷食物過敏又懷疑患兒食物過敏時,可以採用診斷性飲食迴避。具體方法為:讓患兒或哺乳期母親嚴格迴避可疑食物2--4周,如果患兒的臨床症狀得到明顯改善,則高度懷疑對此種食物過敏。
  • 它能幫你快速檢測出食物中是否存在過敏原
    對於易過敏體質群體來說,好消息來了。一家名為6SensorLabs的初創公司正在打造一款價格實惠的手持設備,它能夠讓用戶快速、輕鬆地檢測食物中是否存在過敏原。該公司此前花費了幾年時間研究出基於化學物質的食物過敏原檢測方式。他們的首款設備將專注於檢測乳糜瀉和谷蛋白過敏症的過敏原,對於那些倡導無谷蛋白飲食方式的人們來說,這款設備同樣適用。這款產品的最終的定稿將會在目前的基礎上作出一些調整,據悉它的售價將定為150美元(約合920元人民幣)。設備分為兩個部分:傳感器部分和用來檢測食物的一次性測試棒。
  • 常見的食物過敏及檢測
    什麼是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是由於進食某種食物後造成的不良反應,有嘔吐、腹瀉及皮膚起皰等症狀。輕度食物過敏,會慢慢好轉,嚴重的食物過敏能引起喉頭水腫而造成窒息、急性哮喘大發作、過敏性休克,如果不進行及時有效的搶救,就有可能死亡。所以,對食物過敏,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 怎樣檢測皮膚過敏原
    核心提示:怎樣檢測皮膚過敏原?皮膚過敏是一種過敏反應,只是發生在皮膚上,一般只會引起皮膚起紅珍、瘙癢、發紅等症狀,患了皮膚過敏,可能是接觸了某些固定的過敏原,如食物、藥物、漂浮物等,只要找出患者對哪些過敏原過敏,防治就有方向了,那麼該怎樣檢測皮膚過敏原呢?
  • 食物過敏原檢測:抽一管血就能查得準?
    於是,張大叔去醫院做了食物過敏原的檢測。首先查的是「血清IgE抗體」。而現實是,一般的醫院只能檢測20多項食物過敏原。好一些的實驗室最多也只能檢查100多種。所以,那些小眾的食物過敏,你靠醫院的檢查是檢測不出來的。
  • 過敏原檢測背後的秘密
    這項發現帶動了以確定患者特異性過敏原為目的的分析方法的發展,促進了過敏診斷工具的發展:檢測患者血清中IgE抗體。什麼是過敏?過敏疾病,也叫變態反應疾病,是指機體對某些抗原初次應答後,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時,發生的一種以機體生理功能紊亂或組織細胞損傷為主的特異性免疫應答。
  • 過敏原檢測,一篇全知道
    採用酶免疫法快速、準確、無痛檢測過敏原。該方法可對患者血清或血漿中的過敏源(總 IgE、總 IgG、特異性 IgE 等)進行定性和定量檢測。IVT 用於檢測 IgE 介導的速髮型過敏反應,速髮型的過敏反應有明顯的季節性,發病時間短、發病率高。該試驗解決了常規皮膚試驗在 I 型變態反應病人發作期不宜檢測過敏原的難點。FIgG 用於檢測遲髮型的過敏反應。
  • 過敏原檢測你知道多少
    例如大多數哮喘患者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種類變應原過敏,尤其是在接觸特定環境出現鼻炎症狀,皮膚症狀,甚至哮喘發作的患兒,應儘早進行變應原檢查,明確是否存在哪些變應原致敏,及程度如何,從而可以採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哮喘發作。另外,如果是蟎蟲為唯一或主要變應原,可視情況採取脫敏治療,達到長期控制的目的。所以建議經常過敏的患者,一定要做一下過敏原篩查檢測,以便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寶寶過敏原檢測的全過程問與答
    引起寶寶過敏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寶寶是蛋白質過敏,不能吃雞蛋和蛋糕等,有的寶寶則接觸到花粉會過敏,因此寶寶過敏的對象就有2000-3000種。一般寶寶過敏時皮膚瘙癢, 有蕁麻疹出現,嚴重的過敏甚至會休克。;因此過敏體質的寶寶做一次過敏原檢測很重要,可以檢測過敏原並多加防範。那麼,多大的寶寶可以做過敏原檢測呢,做一次過敏原檢測多少錢呢,等等這些問題,小編將一一解答。
  • 如何檢查皮膚過敏,過敏原檢測報告怎麼看?
    這時就需要清楚自己到底對什麼東西過敏,只有在清楚過敏原後,才能有效避免過敏現象的發生。那麼我們該如何檢查皮膚過敏呢?過敏原檢測報告怎麼看?下面就讓裕力健康小編來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關於過敏原檢測的相關知識。
  • 任何過敏原檢測 都不能直接確定過敏原
    單純過敏原檢測不能確定過敏原  前面提到,過敏性疾病是由過敏原引起的異常免疫反應,可見,避開過敏原,可有效預防過敏性疾病,這屬於二級預防。  然而,過敏原無處不在。王思勤主任介紹,據文獻記載,目前約有2萬種過敏原,其中常見的有一兩千種,最常見的有六七十種。這些過敏原主要分為:1.吸入性過敏原,如花粉、蟎蟲、動物毛皮、黴菌、真菌等。
  • 頻繁腹瀉竟因「大米過敏」,食物過敏應查清變應原
    食入物變應原第一次進入機體後,過敏人群的免疫系統把這些變應原當成有害物質,針對這些物質產生過度的保護性免疫反應,產生食物特異性抗體,當這些抗體再次接觸到食入物變應原時兩者就特異性結合,刺激機體釋放出大量生物活性物質,促使機體效應器官和組織發生炎症反應,引起全身各系統的慢性症狀和疾病,主要涉及皮膚、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等,嚴重時甚至導致過敏性休克。
  • 如何進行過敏原檢測?
    過敏已經成為一種全球性的富貴病,20%—40%的人一生中都曾罹患過敏性疾病,包括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急性蕁麻疹、嬰兒溼疹、接觸性皮炎、食物/藥物過敏、過敏性休克等,其中過敏性休克是最致命的。過敏原檢測,公認只有兩大類:1.
  • 過敏原檢測你做了嗎?
    那麼這些症狀的出現說明,寶寶很可能過敏了。 隨著飲食結構的改變,生活方式的改變,環境因素的影響,我國嬰幼兒過敏發生率已高達40%;過敏性疾病在全球範圍內的發病率也逐年上升,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21世紀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今天就與寶爸寶媽們聊一聊,兒童過敏及過敏原檢測那些事。
  • 過敏原檢測,你真的懂了嗎?
    但是,過敏原檢測也存在許多問題,有時臨床表現分明提示可能是過敏反應,但是檢測不出過敏原;而有時臨床表現不過敏的物質,過敏原檢測卻陽性;甚至有時患者對檢測出的過敏原從來沒有接觸過。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醫學上認為,過敏性疾病是指由變應原(過敏原)引起的機體異常免疫反應,結果導致組織炎症或器官功能障礙。
  • 到底要不要查過敏原?過敏原檢測的意義有多大?
    但是,過敏原檢測真的有一定有必要嗎?結果可靠嗎?  今天跟大家囉嗦一下門診常用的過敏原檢測方法及意義所在。  四、 抽血檢驗過敏原(血清過敏原檢測)  該方法是臨床中最常用的方法,通過對血液中特異性抗體檢測,檢測方法簡單,檢測種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