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老師戴帽子,學生沒戴,是否不公平?如何理解師生平等?

2021-01-12 深度看教育

這個問題屬於把「師生平等」的意義沒理解透。

老師上課時,都是站在講臺上,一天站幾個小時。學生都坐在下面聽。那麼,學生是不是也要站著聽課?

這兩個個問題沒有本質區別。都是涉及「師生平等」的含義。

01 「師生平等」是指人格上的平等,並不是要求所做的事情和行為都一樣

「師生平等」是指老師和學生要互相尊重,彼此在人格地位上是平等的。老師不能以高高在上姿態教育學生。反之,老師為學生傳道授業,為學生的成長服務,學生也不能認為自己就比老師高一等。

另外,教育要求老師「身正為範」,老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必須先做到。這句話是從道德規範上來講的。如遵紀守法、尊老愛幼、文明禮貌、勤儉節約等。

這兩點都不是說老師和學生所有做的事情和行為要一模一樣。

對於老師和學生所做的事情行為須得從實際情況去分析。對於同一件事,由於老師和學生所處的角色不一樣,則必然對老師和學生的要求也不一樣。這就如同演戲,同一部戲中有很多演員,不可能讓所有演員都演同樣的動作行為。

02 在同一個活動事件中,老師和學生承擔的任務不同。所以,行為不必相同

上文化課時,老師的任務是傳授知識給學生。站著有利於老師關注所有學生。所以,站著上課是上課這一活動中對老師的基本要求。但是,如果上課時老師不講課,那坐著又為何不可呢?如果要求任何課老師都要站著,那就是教條主義了。反之,上課時,學生的任務是理解掌握知識,涉及到看、聽、讀、寫等行為。坐著就有利於學生的學習。因此,在上課這一活動中,通常是要求學生坐著。

上體育課時,老師的任務是指導學生活動、鍛鍊學生身體。學生的任務是遵循老師指導,認真鍛鍊。所以,在體育課上,鍛鍊身體的是學生,不是老師。老師可以要求學生跑1500米,而老師不必和學生一起跑。

對於體育鍛鍊的環境情況,要具體看待。

比如曬太陽,則要看曬太陽是否損傷了學生身體。如果太陽太大,對學生身體有傷害。就不能讓學生曬太陽。反之,如果太陽並不大,是在體育鍛鍊的允許範圍內,老師讓學生曬太陽是沒有錯的。這個環境,老師肯定是有判斷的。

如果個別學生有身體原因,不能曬太陽。應該向老師說明,老師也不會強迫學生曬太陽。

至於老師,則取決於老師的身體狀況,如果能曬太陽,老師最好和學生一樣。如果不能曬太陽,老師也可以不曬。之所以要求老師和學生在同一環境下,是需要老師感受環境,以確定訓練量和訓練方式。

這就如同足球比賽,球員在太陽下奔跑,教練戴著帽子坐在太陽傘下。

實際體育課教學中,通常體育老師是讓學生背對太陽,而老師面對太陽。所以有時老師戴帽子遮擋一下,也沒什麼可指責的。

只要太陽不烈,學生曬曬太陽對身體也是有好處的。

03 老師和學生的年齡、身體狀況都存在差異,不能強求統一

我們這裡上午第二節課後是課間操時間,通常是讓學生先繞校園跑2圈,再做操。學校也要求班主任陪跑。但很多老教師和女教師並沒有陪跑,而是站在樹蔭下。

因為學生和老師的體質狀況不一樣。老師職業的特點,使得許多老師缺少運動。體質逐漸下降,尤其是到了中年的老師,體質比學生弱得多。學生在某個環境下能夠堅持,老師卻往往不能。這並不是說老師沒有毅力,而是老師的身體吃不消。

實際上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只要老師能堅持,老師一般都會和學生在一起。

另外,教育本來就還有更多有含義。比如,嚴於律己,寬於待人。這件事也反映了我們當前的教育缺少了人格內涵上的培養。

相關焦點

  • 聚焦美國高校師生關係:教授不能讓學生幹私事
    他告訴新華社記者,在他看來,當教授最重要的不是做科研,「是想教書,喜歡帶學生,喜歡教學生,心裡有學生」。心裡有學生,指的是學生利益和前途;教授對學生好,是在教學和研究領域。楊陽教授說,美國師生關係比較公私分明,是一種職業關係。老師應儘量避免幹涉學生個人生活。「學生是學生,不是勞力」,這在師生關係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美國科研領域有句話:「老師給你工作,你替他工作。」
  • 美國高校師生關係怎麼樣:教授不能讓學生幹私事
    美國高校師生關係也存在灰色地帶和諸多問題,但總體而言,講求公私分明、人格平等。這種師生關係不僅約定俗成,而且受到制度保障。他告訴新華社記者,在他看來,當教授最重要的不是做科研,「是想教書,喜歡帶學生,喜歡教學生,心裡有學生」。心裡有學生,指的是學生利益和前途;教授對學生好,是在教學和研究領域。楊陽教授說,美國師生關係比較公私分明,是一種職業關係。老師應儘量避免幹涉學生個人生活。「學生是學生,不是勞力」,這在師生關係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美國科研領域有句話:「老師給你工作,你替他工作。」
  • 在公平面前——人們為何往往選擇不平等?
    比如說,我不擅長捕魚,但是我只要兩條魚,所以你跟我一起出去,即使只能捕10條魚,你拿到手的還是8條,你不賠,我也不虧,這是雙贏的結果,這就是公平的不平等。可以這麼說,不平等給了人們希望。在一個社會裡,不平等但公平,意味著這個社會的上升通道是開放的,社會階層是流動的,只要你努力,只要你能做出成績,你就能過上更好的生活,甚至是實現社會階層的跨越。
  • 孩子頂嘴老師?爸媽學著從3方面疏導,師生關係變融洽!
    我們都知道,孩子在學校與老師的關係相處得好不好,是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的,如果矛盾進一步升級,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會起到一定的負面影響。那麼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如何引導,才能在化解矛盾的同時,讓師生關係重新變得融洽呢?曦曦媽建議大家可以做到以下幾點——(1)幫助孩子梳理情緒,不要一上來就一頓暴揍。
  • 戴帽子的禮貌禮儀
    什麼情況下要戴帽子?什麼時候又不能戴帽子?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今天我們把帽子的範圍擴大到任何帽子,不再限定在棒球帽上了。首先,職業的需要。有些特殊的職業,有職業著裝的要求,也包括帽子在內。
  • 印度劇《嗝嗝老師》:你是否願意一個發出狗叫聲的人做你孩子老師
    你是否願意一個不時發出狗叫聲的人做你孩子的老師?你是否願意一個高學歷的不時發出狗叫聲的人做你孩子的老師?你是否願意一個譽滿天下、春風化雨、寓教於樂、高學歷的不時發出狗叫聲的人做你孩子的老師?她就是嗝嗝老師。
  • 老師讓小學生擦黑板,小學生不小心碰壞了電腦,老師要學生全額賠償...
    這顯然是非常不合理!學生的無意之舉,不應該招來如此的責難!我們都知道,學生在學校除了需要學習之外,還需要承擔力所能及的勞動。例如,打掃衛生、擦黑板等。作為學校和老師,應該清楚,也必須清楚孩子們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是存在一定風險的!
  • 老師這樣講,學生這樣聽,成績提升快
    這是大多數中國家長和老師常對孩子說的一句話。我們的老師在課堂上賣力地講,學生也在努力地聽,但學生真的都聽進去,都聽懂了嗎?老師是課堂的指導者,引領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的指導引領是否得當,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是否充分,直接決定了一節課的學習效果。
  • 名師採訪 | 網課期間,你不知道的體育老師二三事
    線上教學的模式已開展一個多月,當寬闊操場被壓縮成幾寸的屏幕,體育老師都面臨著什麼樣的挑戰?近日,我們有幸採訪到幾位體育老師,走近了不一樣的時節裡,不一樣的體育課和體育老師。
  • 為何高校老師作惡成本低廉,學生打破沉默卻代價高昂?
    這篇文章將首先梳理中國現行研究生導師制度的濫觴及其流變,從中我們不難看到,在這個演變過程中,權力的天平是如何從一開始就傾向老師一方的,以及這種毫無約束的權力又是如何給了部分人以可乘之機,讓他們幾乎零成本、零代價地濫用權力的。
  • 老師翻抽屜查違禁品,學生怒斥侵犯隱私,學校:不這麼管怎麼管?
    對此,學校教務處主任對這件事做出了回應,稱當時是學校組織了一次針對教室地下電線是否裸露,學生是否攜帶管制刀具,手機等,做了一次全面的排查。他表示,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對孩子的管理難度都比較大。作為老師,不管學生,對不起家長和自己的良心;管的話,個別學生逆反心理很強,確實非常為難。
  • 警院故事(第20期) 學校赴歐洲師生研修團訪學見聞
    ——浙江警察學院赴歐師生研修團訪學見聞「國際比較研究學習項目:歐洲犯罪,安全,走私和警察執法」是由國際犯罪學會主席、國際著名的犯罪學專家埃米利奧·C·維亞諾教授親自主持,環球培訓和教育學院(GATE)主辦,國際犯罪學學會、國際警察協會和義大利威尼斯IUSV大學合辦的國際學生歐洲交流項目。
  • 為什麼說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如何立德樹人師生關係的重要性或者師生交往的意義新型的師生關係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在這種關係中,師生之間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學習、教學相長,老師是我們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是我們的朋友勿忘師恩
  • 線上教學效果如何?老師:累。學生:瘋了。家長:別添亂了
    這不,為應對可能的延期開學,各校都推出了「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計劃,要求教師充分利用網上的一切資源對學生進行授課教學、輔導、答疑,於是老師們紛紛組建微信群、QQ群,下載各種線上教學平臺,忙得不樂亦乎。從實施「停課不停學」計劃到現在,早的學校差不多有半個月了,那麼實際的效果如何呢?老師、學生、家長的反應又如何呢?我們來看看他們的吐槽。
  • 學霸君用技術促進教育公平,我國教育發展任重道遠
    其中,總理著重提到了要「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這為我國教育改革明確了新時代的新目標。       學霸君創始人張凱磊曾表示,目前全國各地的教育水平依然存在巨大差異。在教學基礎薄弱的地區,教學的效率很低下。而技術是解決教育教學資源不均衡現象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用技術賦能在線一對一輔導可以更好地實現教育公平。
  • 紐約頂尖高中放榜亞裔學生佔一半,政客:考試不公平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今年紐約市高中錄取結果已於當地時間18日出爐,數據顯示亞裔學生仍獲特殊高中最多錄取名額,比率為51%;其次是白人學生,佔29%;非洲裔和西語裔學生的數量仍然很低,比率僅為4%和7%。 為了不讓亞裔學生「獨領風騷」,呼籲特殊高中「人種多元化」的美國政客們又坐不住了,要開聽證會繼續推動廢除特殊高中入學考試,提高非裔和西裔學生入學特殊高中佔比。
  • 學生因提問被停課追蹤:學生不道歉,老師不上課?進修生身份存疑?
    學生不分場合、不分時間、也不顧老師的感受,在課堂上打斷老師,影響了課堂秩序,老師沒法進行下一個問題,這不符合課堂紀律。所以老師很生氣,要求他道歉。」林海河副處長說。對於要求學生周繁榮道歉,林海河副處長表示,他一直本著公平的態度解決問題,協調周繁榮不向老師道歉,因為他不存在問題,只是不懂課堂的紀律。
  • 懲罰舉報人的老師:學生告狀正常 但不能培養告密者
    她還強調,對學生告狀的行為,不能一概而論,「我理解在當下社會,人們更熱切地希望一個光明、公正、平等的環境,鄙視告密也正常,只是對兒童來說,他們真的不該承受這麼重的一個指責」。事件回放在絕大多數中小學,帶零食到校都屬於違規行為。但王老師的處理方式出乎所有人意料:懲罰了舉報人!
  • 初三學生考試10分,被老師罰打5板子,成績不好被老師打是活該嗎
    一段關於師生爆發衝突的視頻在網絡上熱傳,視頻中一對師生從「教室打到辦公室」,掐脖子、扇耳光、雙方大打出手、互不相讓。經過該名老師已經被學校停課,老師和學生雙方也已經達成了諒解,可此事在網絡上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不過筆者發現在多達數以千條的回覆中,大多數網友都對該名老師的做法表示支持。網友「南北懟懟」說「考試不及格,打5下手板懲戒都不成?學生不服管,老師還不能管?被曝光就批評老師?你家孩子你自己不著急,反而怪老師管太多?當年我要是考試不及格,我爸早打死我了,哪還有怪老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