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提到的所謂的讀書人是何境況呢?賈政算愛好讀書,人品也算方正,但一生庸庸碌碌,既無高才也乏性情,對待孩子只會粗暴教育,令寶玉避之如貓鼠。這樣的父親,不能設想他會成為寶玉追求的榜樣。賈代儒算是轉職讀書教書的,不過是一酸腐老儒,家塾管不好也罷了,連個獨孫也教得極不成器。賈敬進士出身,估計滿腹經書,但只是一味佞道,追求長生,逃避家族責任。被作者批判為「皆從敬」。賈政身邊還圍繞著不少清客,不過是主人的裝點,用來替主子附庸風雅,逢迎拍馬,以博口糧,完全喪失了知識的尊嚴。或許他們有他們的人生無奈,但至少不能成為令人尊崇的對象。這是賈府內的士人,賈府外的讀書人是否有優秀典範?
賈政結交的恐怕也不止賈雨村一個,但作者將其作為典型描寫。賈雨村有兩次為官經歷,心懷天下才幹優長卻被彈劾,巴結權貴謀財害命卻一路青雲直上,揭示從士人蛻變為祿蠢的必然之路。換到如今也是如此。官場一向是人性的墮落場,淘汰的是優秀純良的品格。像寶玉這樣聰慧的少年,早就看穿個賈雨村之流的真面目。而愚鈍的我們,作家也通過一篇前四回賈雨村小傳讓我們看到士人典型的人生軌跡。有慧根的,自然對這條道路絕望。
其次,賈寶玉不是非科舉不可。
科舉猶如今天的公務員考試。如今去公考雖然千軍萬馬,但也只是一部分人的選擇,富二代幾乎沒有去選擇當公務員的。
科舉統治者為底層階層人士進入社會貴族階層的捷徑,但對於賈府這樣的公府貴族,卻並非必需。賈政以前逼寶玉科舉讀書,先是自己愛好這條道路,只是因才能缺乏沒走通,這才望子成龍。二是賈政希望寶玉能從科舉入官,重振賈府。重振無非是使賈府有更多的經濟收入和提高政治地位。實際上終究無用。若賈寶玉科舉成功,固然能緩解一時的入不敷出,但整個體制不變,終究要繼續坐吃山空。然而,賈府政治地位再高,也無法改變需要依附更有權勢的權貴黨派。
這些重任光靠寶玉一人是無法完成的,而其他人無法無天,一傅眾咻。家族的命運車輪是難以扭轉的。而賈府族人選擇的,如賈珍賈璉,僅僅是通過上層社會關係網以及家族產業來維繫賈府的地位和收入。賈母想讓寶玉走的其實也是這條路,所以才不讓賈政逼他讀書。賈政後來放棄了對寶玉科舉的期望。如果不出抄家衰亡之事的話,寶玉的人生軌跡其實就是跟賈璉似的,管管家族的事。其實也沒多大事需要出力。畢竟「祖宗定的規矩」都在那裡,按部就班就行了,又不需要他親自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