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為什麼沒有必要去科舉?

2021-01-11 紅樓白書生

《紅樓夢》提到的所謂的讀書人是何境況呢?賈政算愛好讀書,人品也算方正,但一生庸庸碌碌,既無高才也乏性情,對待孩子只會粗暴教育,令寶玉避之如貓鼠。這樣的父親,不能設想他會成為寶玉追求的榜樣。賈代儒算是轉職讀書教書的,不過是一酸腐老儒,家塾管不好也罷了,連個獨孫也教得極不成器。賈敬進士出身,估計滿腹經書,但只是一味佞道,追求長生,逃避家族責任。被作者批判為「皆從敬」。賈政身邊還圍繞著不少清客,不過是主人的裝點,用來替主子附庸風雅,逢迎拍馬,以博口糧,完全喪失了知識的尊嚴。或許他們有他們的人生無奈,但至少不能成為令人尊崇的對象。這是賈府內的士人,賈府外的讀書人是否有優秀典範?

賈政結交的恐怕也不止賈雨村一個,但作者將其作為典型描寫。賈雨村有兩次為官經歷,心懷天下才幹優長卻被彈劾,巴結權貴謀財害命卻一路青雲直上,揭示從士人蛻變為祿蠢的必然之路。換到如今也是如此。官場一向是人性的墮落場,淘汰的是優秀純良的品格。像寶玉這樣聰慧的少年,早就看穿個賈雨村之流的真面目。而愚鈍的我們,作家也通過一篇前四回賈雨村小傳讓我們看到士人典型的人生軌跡。有慧根的,自然對這條道路絕望。

其次,賈寶玉不是非科舉不可。

科舉猶如今天的公務員考試。如今去公考雖然千軍萬馬,但也只是一部分人的選擇,富二代幾乎沒有去選擇當公務員的。

科舉統治者為底層階層人士進入社會貴族階層的捷徑,但對於賈府這樣的公府貴族,卻並非必需。賈政以前逼寶玉科舉讀書,先是自己愛好這條道路,只是因才能缺乏沒走通,這才望子成龍。二是賈政希望寶玉能從科舉入官,重振賈府。重振無非是使賈府有更多的經濟收入和提高政治地位。實際上終究無用。若賈寶玉科舉成功,固然能緩解一時的入不敷出,但整個體制不變,終究要繼續坐吃山空。然而,賈府政治地位再高,也無法改變需要依附更有權勢的權貴黨派。

這些重任光靠寶玉一人是無法完成的,而其他人無法無天,一傅眾咻。家族的命運車輪是難以扭轉的。而賈府族人選擇的,如賈珍賈璉,僅僅是通過上層社會關係網以及家族產業來維繫賈府的地位和收入。賈母想讓寶玉走的其實也是這條路,所以才不讓賈政逼他讀書。賈政後來放棄了對寶玉科舉的期望。如果不出抄家衰亡之事的話,寶玉的人生軌跡其實就是跟賈璉似的,管管家族的事。其實也沒多大事需要出力。畢竟「祖宗定的規矩」都在那裡,按部就班就行了,又不需要他親自管家。

相關焦點

  • 賈寶玉,浪蕩公子or青年才俊?
    賈寶玉,一個才華橫溢的人,一個有趣又可愛的人,一個錯生了時代的人。假如他生活在現代,絕對可以通過自己藝術才華,找到一份工作,獲得理想的人生。可是,才華出眾也需要一個社會平臺去展現,精神再崇高也需要開放包容的多元文化去接納。而不幸的是,在那個社會等級森嚴,唯科舉仕途為重的時代,他走出賈府,就會舉步維艱!
  • 同是稱呼自己的母親,薛寶釵能喊媽,賈寶玉為什麼只能叫太太?
    今天小編主要探討的是紅樓夢裡的母子和母女關係,正如我在標題裡寫的那樣,同樣是稱呼自己的母親,為什麼薛寶釵喊薛姨媽的時候是直接喊「媽」,而賈寶玉在稱呼自己的母親的時候是喊王夫人「太太」,為啥差距會這麼大呢?
  • 為什麼要先寫林如海?高鶚沒有領會曹雪芹真實用意,真是狗尾續貂
    除此之外,林如海還是「探花」,並深得皇帝賞識,最重要的是對賈敏深情,古代的男子都講究三妻四妾,但是,林如海娶了賈敏後並沒有納妾,反倒是他們二人的兒子夭折之後,在賈敏的要求、懷著傳宗接代的目的之下,林如海才納了幾房小妾。
  • 閱人無數的多姑娘,為什麼一眼看出賈寶玉是「沒藥信的炮仗」?
    晴雯被攆後賈寶玉萬般不舍,鼓足勇氣買通老婆子帶他去看望晴雯,不想卻被晴雯表嫂多姑娘捉住一通騷擾。多姑娘雖未得逞卻將賈寶玉一頓貶損,尤其說他是「沒藥信的炮仗」真是一針見血。
  • 為什麼「專在女人身上用工夫」的賈寶玉在寶釵圓房子前逗柳五兒
    賈寶玉真是一個多愁善感、義氣十足的人,因為他到處仁慈地殺害了幾個丫鬟小姐。一方面,他離不開生長環境的因素,也離不開曹雪芹的特殊排列。說到多情,他不亞於表哥賈璉、秦可卿、林黛玉、薛寶釵、打人者晴雯、柳五兒、…、…,表哥並不軟語深情,直到間接殺害了別人的生命。
  • 古代科舉考試沒有照片,怎麼做到「人臉識別」,杜絕替考現象呢?
    那古代科舉考試連照片都沒有,又怎麼確定考試的就是考生本人呢?要說杜絕替考當然是不可能的,但數量並不會太多。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科舉考試防替考是有心理、律法、技術三方面保障的。首先我們聊聊心理問題。嚴格意義上講這不是古人刻意設計的防替考方法,而是一種正常的心態,那就是大多數鄉試以上的考試,根本找不到願意做「槍手」的替考人。
  • 王夫人、賈寶玉和薛寶釵,誰主宰襲人的去留?寶釵為何嫁走襲人?
    襲人和寶玉說過,八抬大轎抬她,她都不去。那麼襲人為什麼食言離開寶玉了呢?她為什麼會出嫁呢?第一,襲人離開寶玉並非自願。襲人的奮鬥目標就是成為寶玉的姨娘,從此成為賈府的半個主子。一生的榮華富貴都有保障。如果生個大胖小子,地位就更有保障了。襲人從小伺候賈寶玉,對賈寶玉有感情,她不會主動要求離開賈府,離開寶玉。
  • 中國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一個沒有科舉資格的「冒考生」
    「冒考」自古有之,中國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就是一個沒有科舉資格的「冒考生」。劉春霖(1872-1944),字潤琴,號石雲。清直隸省河間府肅寧縣人,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甲辰科狀元,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他在《六十自述詩》裡稱自己是「第一人中最後人,只今四海剩孤身」。
  • 王熙鳳的幾罐暹羅茶,揭開林黛玉最終去向,走出賈家離賈寶玉而去
    賈寶玉被賈環惡意燙傷,引出後面巨大隱患馬道婆。這個老虔婆為了錢財不擇手段,勾引趙姨娘背後暗害王熙鳳和賈寶玉性命。一場陰謀就此展開,賈家人此時卻還懵然無知。脂硯齋對此痛批愚信神佛是賈母「一大病」,沒有內邪不引外鬼,可謂一語中的。
  • 賈寶玉和光源氏:從男主人公的行為比較,看中日文化觀念的異同
    另一方面,"玉"字引出與賈寶玉淵源頗深的兩個女子。一來,賈寶玉所心愛的女子林黛玉和他組成了"木石前盟",指出了林黛玉和賈寶玉前身的緣分,一個是絳珠仙草,一個是通靈寶玉;二來,賈寶玉最後娶的女子和他組成了"金玉良緣",是癩僧、跛道專門為賈寶玉量身定製的姻緣,對之後賈寶玉的出家有推動之功。足見,賈寶玉名中的"玉"字與《紅樓夢》中的線索息息相關。
  • 紅樓夢:為何賈寶玉說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
    一般人認為這句話很「有趣",在冷子興看來,賈寶玉這話說得就「奇」了。說「奇」,並沒有錯。因為這話的確非同一般。說「有趣」,更沒有錯。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他「見了女兒便清爽」,難道不是有趣嗎?這不但有些荒誕,而且有點瘋瘋傻傻,傻得叫人不可思議。既然是個喜歡女兒的「色鬼」,那為什麼不說「女兒是花做的骨肉?」偏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花豈不比水更現成更美好更富有詩意嗎?
  • 那個曾經被廢除了的科舉
    (冒籍就是西城區的考生通過微操作隱瞞了自己西城區的籍貫,跑到了有熟人的東城區去考試,相當於現在的異地考試)、有沒有隱瞞雙親去世(父親或母親去世要守喪三年,不能參加工作和考試)、有沒有更名改姓以及出生是否清白,稱為「五童互結」。
  • 《紅樓夢》賈寶玉有怪癖,為何愛吃女孩嘴唇的胭脂?
    如果要是粗讀《紅樓夢》,可能很多人都會羨慕賈寶玉,這絕對是一個含著金湯勺出生的人物,從小到大可以說是「花團錦簇」,身邊美女如雲。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賈寶玉有了不少特殊愛好,其中有一條就是他特別喜歡吃女孩嘴唇上的胭脂。關於這一點可不是網友信口胡說,寶玉愛吃唇上胭脂的癖好,他身邊的很多女性都知道。甚至金釧兒見了他總要調笑一番,問寶玉來不來吃自己嘴巴上的胭脂。
  • 林黛玉賈寶玉初見,發生了什麼?
    近日據可靠消息來源,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名滿京城的賈寶玉公子竟然摔了玉。小編帶你一尋究竟。 原來巡鹽御史林如海女兒林黛玉因母病亡、外祖母賈母憐其無人依傍教育,邀請其赴外祖母家賈府。據說林姑娘有閉月羞花之貌(無圖無真相,小編選擇用照片說話),生性聰明,極工詩詞。
  • 林黛玉身上香氣,為何讓賈寶玉「醉魂酥骨」,曹雪芹隱寫一大道理
    甚至也沒有產生刻骨銘心的感情,就是一雙小兒女躺在一起廝磨時間。期間賈寶玉聞到林黛玉的體香為之傾倒,曹雪芹用了「醉魂酥骨」四個字。賈寶玉為什麼這樣反應,當然還要歸結於警幻仙子賜他的「意淫」二字。曹雪芹在「醉魂酥骨」背後隱有更多深意。寶玉總未聽見這些話,只聞得一股幽香,卻是從黛玉袖中發出,聞之令人醉魂酥骨。寶玉一把便將黛玉的袖子拉住,要瞧籠著何物。黛玉笑道:「冬寒十月,誰帶什麼香呢。」
  • 古代匪夷所思的延期科舉考試
    雖然和北方的遼國偶有戰爭,但是和平已成為當時的主流。武將便沒有了用武之地,文官勢力做大。作為文官選拔途徑的科舉考試,也開始受到了人們的重視。  到宋仁宗繼位後,宋人已經把科舉考試看做人生中的頭等大事。就像宋仁宗父親宋真宗所說的那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成千上萬的讀書人為了獲得「黃金屋」,娶得「顏如玉」,前赴後繼地奔向考場。其中,便有蘇轍的身影。
  • 兩個奶油松瓤卷酥,道盡賈府婆子們的不易,少爺賈寶玉永遠不懂!
    雖然,那些婆子們和少爺賈寶玉,都生活在花團錦簇的賈府中,但他們的地位天懸地殊。在賈寶玉眼裡,這些婆子,是令人厭惡的「魚眼睛」。然而,身為少爺的賈寶玉,從來都沒有想明白過,為什麼這些婆子,會便成令人厭惡的「魚眼睛」?她們年輕的時候,也曾經是閃爍著寶氣的珍珠啊!
  • 清代如何治理科舉「冒籍」現象|科舉考試|乾隆|童生|士子|童試...
    清代,隨著科考繁興,戶籍制度相對寬鬆,科舉錄取率和士子科場競爭力存在明顯的區域差異,科舉冒籍現象越發普遍,地處京師的順天府冒籍現象尤其嚴重。清代統治者為了維護科舉秩序,通過稽查戶籍、設立廩保、嚴格審音、強化懲戒等手段,逐步建立起一套較為系統完備的冒籍防範機制,嚴防科舉冒籍現象。其中,「審音」作為清代特有的一項防止科舉舞弊的措施,強化了防弊成效。
  • 晴雯笑罵麝月和賈寶玉:「交杯盞還沒吃,倒上頭了」,什麼意思?
    所謂「怡紅細事」就是賈寶玉的私生活。晴雯某陽區「群眾」上身,「實名揭發」賈寶玉和麝月背後「瞞神弄鬼的」。賈寶玉和襲人「偷試」都知道,和麝月「瞞神弄鬼的」是指什麼呢?麝月在賈寶玉身邊一直不聲不響。她第五回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就出場,賈寶玉身邊當時襲人、媚人、晴雯和麝月四個大丫頭。媚人應該隨後被改名茜雪,取太虛幻境夢境「風花雪月」之意。等茜雪被「攆走」後,麝月排名晴雯後邊,位列第三。
  • 為什麼鴛鴦的朋友圈裡沒有晴雯
    在鴛鴦的口裡有這麼多的朋友,為什麼沒有賈寶玉跟前的紅人晴雯呢?那是因為,不是鴛鴦的朋友圈裡沒晴雯,而是賈府每個人的朋友圈裡都沒有晴雯,因為晴雯是一個沒有朋友圈的人。一、晴雯脾氣不好,是個「爆炭」,所以別人都不願意和她好平兒和麝月悄悄的說「蝦須鐲」之事的時候,她是這樣和麝月說的:「究竟這鐲子能有多重……到時這顆珠子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