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G新基建研究報告

2020-11-28 澎湃新聞

1

意義:5G新基建的重要意義

5G對社會來說意味著什麼?

商業本質的轉變,才是5G新基建的意義

從1G到4G, 是人從聲音,到圖形再到視頻的通信需求推動技術進步的。但一如物理與數學的關係,人類通過數學計算解釋和量化物理現象,然而當主次關係反轉之後,許多數學邏輯中可行的結論,卻很難在物理世界找到存在的證據,甚至很難被人類理解。在需求和技術的發展過程中,也存在這個邏輯,能夠實現實時的視頻通信是人類基礎通信需求的邊界,但是技術的進步並不會因此停止,而超越人類基礎需求的技術,將把現實帶往何方是很難想像的。所以5G的出現並不能單純的以數據傳輸速度的提升而論,這種速度上的量變到質變會一點一滴的改變現有商業邏輯和盈利模式。比如:智能硬體的逐漸免費、移動商業服務入口的多元化、以及2C與2B2C的可能轉變等......

新基建概念發展

新基建是支撐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

新基建概念在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首次被提出,2020年上半年頻繁出現在國家層會議中,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從新基建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新基建是支撐我國數字經濟快速發展、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型基礎設施。

經濟前景背後更大的商業機會

連結媒介和服務終端歸屬權的變化,引發的商業模式革命

5G最表象的變化就是通信速度的提升,但是當通信速度提升到一定程度,用戶的需求和關注點就會發生改變。類似這樣的需求更迭已經發生過數次,而每一輪被弱化的用戶需求點,則恰恰是技術在該輪革命中所彌補的缺陷。比如:用戶對計算機、手機儲存容量的擔憂、用戶對數據傳輸速度的擔憂等等。這些需求點在新技術時代會成為用戶的「習以為常」。在5G時代,這種需求的轉移可能會發生在以下兩個層面:連結媒介的更替和智能設備物權與使用權的分離。

對中國數字經濟商業邏輯的潛在顛覆

本質上的2C模式向2B2C模式的深層轉變

5G環境的完善對於現有網際網路公司和創業者來說,最顯而易見要做的事就是在現階段與所有有連結價值的平臺達成合作, 拓寬自己未來服務輸出的渠道。除此之外,更隱蔽也更重要的是商業模式選擇問題。現在的2B2C理論上有兩種模式,這兩種模式的主要區別在於B的選擇,比較被市場推崇的一種,B是直接面對用戶業務場景的商戶,另外一種是手握流量的合作平臺。從某種程度上看,為了保證優秀的轉化率,第二種流量B和公司本身有一定的競爭關係。而在5G時代,2B2C模式的深層轉變就是基於第二種流量B的改造。

2

現狀:5G新基建的帶動效應

5G新基建的重要性-經濟

5G新基建資金投入高,將直接帶動我國經濟增長

5G網絡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將有效促進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發展, 從而帶動我國經濟增長。自2019年6月5G牌照發放以後,國內三大運營商便發力5G網絡建設。2019年下半年,三大運營商5G網絡建設投入共計為411.7億元。2020年在新基建政策的加持下,三大運營商5G網絡建設投入將達到1800億。5G網絡建設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未來4-5年,運營商將持續高投入以實現全國覆蓋。自2013年12月4G牌照後,三大運營商6年內投入約8300億建設4G網絡。相較於4G網絡建設,5G網絡所需基站數量更多,單站建設成本更高,因此,整體投入將高於4G網絡建設。可見,未來幾年,5G新基建的高投入將會持續拉動我國經濟增長。

5G新基建的重要性-C端用戶

5G新基建滿足日益增長的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發展需要

移動通信技術的迭代推動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層出不窮的應用不斷改變著人們的消費、支付及娛樂方式。2G到4G, 網絡速率越來越快,能夠支持的移動網際網路應用也越來越多,見證了移動網際網路從文字信息、圖片信息到視頻信息的發展。隨著電商直播、短視頻、雲遊戲等視頻類應用的發展,用戶DOU與行動網路的接入流量急劇上升,給4G網絡帶來極大的挑戰。疫情期間,疾控措施迫使人們在線上完成復工復產。在線教育,在線辦公逐漸常態化,為行動網路帶來了更大的壓力。5G商用後,我國5G用戶量及DOU持續上升。在DOU方面,5G用戶的DOU已達到4G用戶DOU的2倍。2019年12月, 中移動5G用戶的DOU已達到16.9GB。2020年3月,中國電信5G用戶DOU也已經達到13GB。在用戶數方面,雖聯通暫未公布,但2020年8月,中國移動與中國電信5G用戶數累計約1.56億,預計整體5G用戶數已近2億。從網絡能力來看,5G10Tbps/km2的流量密度能解決大流量給行動網路帶來的壓力,1Gbps的速率與毫秒級的時延能保障雲遊戲及VR應用的體驗,106 /km2的連接密度更更好支撐智能家居的發展。可見,5G新基建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發展需要。

5G新基建帶動產業發展-網絡規劃設計院

運營商設計院市場份額高,非運營商的通信設計院受益小

5G網絡規劃是根據5G技術特點,使用頻段及實際的物理環境等進行站址及建設方案的規劃,是5G網絡生命周期的開始, 是5G新基建政策下,最先受益的環節。目前,我國通信規劃企業大致可分為運營商設計院,民營設計院,高校控股的設計院及國企設計院四類,其中運營商旗下的設計院具備絕對優勢,市場份額高,尤其是電信旗下的,移動與聯通均持股的中國通信服務有限公司。下面主要以中移動5G網絡規劃集中採購為例進行分析。2019年11月份,中移動公開發布了2020年至2021年通信工程設計與可行性研究集中採購,其中5G網絡部分的規模約280億元。中國移動旗下的中移設計院中標份額高達265.1億,佔比94.6%。

5G新基建帶動產業發展-設備廠商

規模大,毛利高,綜合性的5G設備廠商受益最大

5G網絡由無線接入網,承載網及核心網三部分組成,對應的網元分別是基站,傳輸設備及核心網設備。2020年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5G設備招標規模近千億,其中基站規模最高,累計約698億。2020年移動採購23萬基站,電聯聯合採購25萬 基站,累計超過48萬站。按照基站數量進行排名,由高到低依次是華為、中興、愛立信及中國信科,份額佔比分別是57%、30%、10.7%、2.3%,華為與中興份額累計87%。除基站外,華為、中興及愛立信在核心網採購中,也取得了前三的份額, 華為與中興還在傳輸設備採購中取得了較高的份額。從4G網絡主力建設周期來看,2013年到2019年,華為、中興及愛立信公司整體的毛利率在30%以上,而其運營商業務的毛利率還要高於公司整體毛利率。可見,5G設備採購規模大,毛利高, 中興、華為及愛立信等綜合性的5G設備廠商受益最大。

3

加速:多方合力加速5G新基建

5G技術發展

設備商與運營商應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促進5G技術不斷發展

5G標準是不斷演進的,以更好的實現5G」願景」。R15標準主要是面向eMBB及基礎的uRLLC的應用,滿足了5G的基本功能,已於2019年6月凍結。R16標準是在R15標準的基礎上,一方面對MIMO、雙連接等R15中的功能進行了增強,另一方面,主要是面向垂直行業應用進行了新功能的拓展,已於今年6月凍結。R17標準是在R16的基礎上,依然按照現有功能增強與新功能拓展的 思路進行研究,

當前網絡部署主要基於R15標準,運營商一方面要積極推動引入R16的新特性,另一方面需加大投入,促進網絡切片及邊緣計算方案的成熟,服務於垂直行業。促進技術更加成熟是行動網路發展的首要任務。運營商與設備廠商持續的研發投入是行動網路技術不斷演進的保障。相較於2G/3G/4G來說,5G第一次將以人為中心的通信擴展到以人與物為中心的通信。5G實現萬物互聯的能力為產業的發展帶來了無限的想像。各國對5G的高期待,導致標準還未成熟就已經開始商用。當前,5G行業應用仍在發展初期,需要標準、產品及解決方案不斷的發展。因此,設備商與運營商均應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促進5G技術不斷發展。

5G網絡成本

以用戶為導向,分階段精準部署與維護優化,提升基站利用率

相較於4G,5G網絡成本更高, 體現在建設成本高與運營成本高兩方面。建設成本高主要是由建站數量多與單基站價格高造成的。運營成本高主要是基站數量多且單站耗能高造成的。持續降低5G網絡成本成為當前整個5G產業鏈的第一要務。在網絡建設方面,電聯採取共建共享的方式,中國移動在積極爭取與中國廣電合作,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在運營成本方面,政府積極協調降低電費價格,設備廠商從硬體角度降低基站功耗,鐵塔積極推進轉供電改直供電,運營商智能關停5G AAU通道。從4G網絡的運營情況來看,各方除了持續堅持上述的降本措施以外,運營商還需要提升5G基站的利用率, 以降低成本,提升投資效益。以2020年8月中國移動某市單日基站的運行情況為例,全天24小時均有無業務的小區,白天上下行流量小於1M的小區數量在200到1000之間。假設該市之後5G網絡亦出現此類情況,以5G基站空載功率2.3KW,轉供電1.3元/度進行簡單的計算,單個空載站一個小時的電費約3元,那該市一天無業務小區的電費約1.1萬元,1M以下小區的電費約2.8萬元。在4G與5G協同組網下,4G能滿足C端用戶的日常業務需要,當前5G的價值體現在8K視頻、雲VR及雲遊戲等應用上。整體來看,各方除了要持續採取措施降低成本外,運營商還需以用戶為導向,分階段進行精準部署與維護優化,提升基站利用率。

5G網絡應用-C端應用

運營商應採取價值經營,加速多量綱計費,與應用合作推廣

應用是5G新基建發展的持續動力。相較於4G,5G用戶的發展速度較慢。以4G與5G用戶均處於領先地位的移動進行分析, 在5G發放牌照後的第四季度,5G用戶量達到了7020萬戶,但4G牌照發放後的第四季度,4G用戶數量已經達到了9006萬 戶。就移動視頻來說,3G時代已經開始發展,是一個基本與共性的需求,但3G網絡性能無法支撐其良好的體驗。4G網絡更快的速度能帶來更清晰更流暢的視頻體驗,用戶感知提升明顯,升級4G意願強。因此,運營商以流量制定不同檔位的套 餐,以當時的話費劃分高中低端用戶,並由高到低規模推廣,達到了良好的效果。而雲手機、雲遊戲、雲VR及8K高清視頻處於發展初期,技術待進一步成熟,當前來看並不全是共性需求。且各應用對於網絡性能需求不同,一張公網無法滿足各應用的極致體驗,需要網絡切片打造性能不同的虛擬網絡,因此,5G網絡需要更加靈活的計價方式。雖然,運營商已經提出了「多量綱」計價,但目前依然採用4G規模經營的方式,力求中高端用戶的突破。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4G能滿足日常業務體驗,5G並不能對現有業務帶來質的提升,且套餐費用高,升級5G的意願弱。

5G網絡應用-B端應用

行業應用分階段落地,加速ICT融合,促進早期應用規模推廣

行業應用第一次成為無線蜂窩網絡服務的重點應用場景,也將成為通信運營商營收持續增長的驅動力。近兩年,運營商與設備廠商積極尋求5G與行業的融合,兌現5G在行業應用中的價值。但行業應用的多樣性與複雜性決定了5G與行業融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部分應用場景尚存在除網絡以外的技術瓶頸,也決定了5G行業應用需要分階段落地。5G行業應用發展存在網絡不成熟,缺少解決方案集成商,需求碎片化,定製化成本高,行業終端少,商業模式不清晰等問題,仍需各方持續的努力。當前,5G聚焦的智慧醫療、智慧工廠、智慧能源及車聯網等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主要由IT解決方案與CT解決方案兩大部分組成。5G是CT解決方案的主要組成部分。IT解決方案需要對應用場景充分理解,是5G與行業應用融合的加速器。整體來看,5G行業應用需要按照技術成熟度分階段落地,已經具備商用條件的早期應用,需加速IT解決方案與CT解決方案的融合,促進其大規模推廣。

5G網絡建設目標

運營商需打造一張低成本,支持定製化及能力開放的5G網絡

與2G/3G/4G只服務於C端用戶不同,5G同時服務於C端用戶與B端用戶,需要為多樣化的應用場景提供差異化的網絡體驗。一張盡力而為的公網無法同時滿足智慧港口、智慧醫療、智慧電網及車聯網等應用場景對帶寬、時延及可靠性的需求,也無法滿足部分製造業工業數據不出園區的需求。封閉的運營商網絡也無法支持行業用戶自主運營與運維的需求。可見,運營商需要打造一張支持高定製化與能力開放的5G網絡以滿足各應用場景多樣化的需求,同時,還需要不斷降低網絡建設與運維成本,從而提高網絡的性價比,降低用戶的使用成本。

運營商採用專網提供定製化網絡與服務

運營商需加速5G虛擬專網成熟,促進5G行業應用發展

運營商想採用5G行業專網為用戶提供定製化的網絡與服務。從資源隔離度的角度劃分,行業專網分為虛擬專網與物理專網。虛擬專網主要是通過網絡切片與核心網下沉來實現的。物理專網是採用專用頻段與專用基站,獨立或共享核心網來實現的。按照網絡服務範圍劃分,行業專網可分為廣域專網與局域專網。廣域專網是基於運營商端到端公網資源的切片服務,主要針對業務分散,廣覆蓋的應用場景,包括交通、電力、車聯網以及跨域經營的特大型企業等。局域專網包含局域虛擬專網與局域物理專網兩種方案,適用於業務限定在特定地理區域,基於特定區域的5G網絡實現業務閉環,保障行業核心業務不 出園區,主要應用場景包括製造、鋼鐵、石化、港口、教育、醫療等園區/廠區型企業。目前,網絡切片技術尚未成熟,虛擬專網距離商用還需一段時間。局域物理專網雖然性能好,但是成本較高。整體來看,5G行業專網發展還需要時間。運營商需加速5G虛擬專網成熟,促進5G行業應用發展。

來源:艾瑞《中國5G新基建研究報告》

報告為公開版,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原標題:《中國5G新基建研究報告》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一文看懂BATH新基建:5G是基礎,AI是內核
    英國調研機構Canalys發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公共雲服務市場報告,數據顯示:阿里雲排名第一,市場份額達到46.4%;其次是騰訊雲市場份額18%,百度雲份額8.8%。值得注意的是,IDC發布《中國人工智慧雲服務市場 研究報告(2019)》的報告顯示,在中國AI公有雲服務整體市場格局中,百度智能雲在整體調用量、市場份額方面均名列第一,擁有最多的
  • 新基建深度報告:新基建開啟創新大時代,七大行業深度研究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傳統基建補短板與新興領域基建齊頭並進「新基建」逐步走入公眾視野,與新興產業緊密相連。2018 年 12 月召開的中央 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加快 5G 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 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提法由此產生。
  • 數據看中國|「新基建」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疫情過後 中國如何抓住新...
    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也讓「新基建」初露鋒芒,遠程辦公、遠程醫療、網上授課、無人配送、健康碼等等,為全民抗疫防疫和復工復產提供了重要支撐。兩會開幕, 「新基建」此次也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從工業革命以來的歷史窺探,每一次新的基礎設施革新,都對國家乃至人類社會產生了深刻影響。把握新基建的時代脈絡,就是把握未來。
  • 數據看中國 | 「新基建」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疫情過後 中國如何抓住...
    AI自動識別新冠肺炎病例CT胸片兩會開幕,「新基建」此次也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隨後「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更是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新基建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2020年3月6日工信部召開加快5G發展專題會,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 新基建,是什麼?
    主要是指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製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國家發改委還特別指出,伴隨著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新型基礎設施的內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將持續跟蹤研究。
  • 呂本富談新基建:BATH有望取代傳統基建企業,成為新的中堅力量
    新基建已經成為助力中國數位化轉型、推動產業變革的重要引擎。這也為高新技術型企業帶來的新一輪發展紅利,因此受到了學界、產業界專家的廣泛關注。近日,中國科學院大學網絡經濟和知識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呂本富發表觀點稱:「在新基建中,BATH 等科技網際網路巨頭有望取代傳統基建企業,成為新的中堅力量。」
  • 如何理解「新基建」的意義?
    自中央多次提及之後,「新基建」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熱點,資本市場以及各大證券公司更是視之為宏觀經濟疲軟大背景下的一顆「救命稻草」。這當然有「忽悠」的成分在裡面,但是對於新經濟、新動能而言,還是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關於「新基建」的三重解讀理解「新基建」,首先要知道它的具體指向是什麼。目前來看,主要是三種不同範疇的定義。
  • 五方面理解「新基建」內涵與重點
    這裡,擬從五個維度深刻理解「新基建」的內涵與深義。  從狹義與廣義角度認識「新基建」  2018年12月19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定義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即「新基建」,作為官方首次提出這一概念。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 新基建浪潮下,百度將成為推動人工智慧落地重要力量
    來源:時刻頭條企業智慧財產權正在加速推動中國人工智慧新基建發展。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了《新基建領域(人工智慧)智慧財產權發展狀況調查研究報告》(以下簡稱為報告),報告認為,以專利為核心的智慧財產權在人工智慧關鍵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中具有強烈的關聯性和控制力。以百度、華為等為代表的我國企業有效推動了人工智慧技術落地應用。
  • 5G智慧園區沙龍|中國移動陳宇恆:「新基建+百川」開啟智慧園區新時代
    在我國大力發展「新基建」的大背景下,千行百業的「數位化」浪潮已然掀起。其中,5G+智慧園區被定位為「創新高質量發展主戰場」,承擔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重任,未來將承接更多的產業孵化和服務功能。基於此,通信世界特策劃5G「加速跑」系列沙龍第十期——5G+新基建,共創「智·慧」新園區,邀請了運營商、設備廠商、智慧園區標杆企業等廣大生態夥伴一同,探討DICT行業的新趨勢及其在智慧園區方面的落地與應用。中國移動作為我國信息化業務核心服務商,一直以來,從多方面支撐了5G+智慧園區的信息化建設,為5G+智慧園區成為創新高質量發展主戰場賦能。
  • 「BATH」:新基建的企業力量
    科技企業正在成為新基建的重要力量。  百度與中國計算機學會(簡稱CCF)日前聯合成立「CCF-百度松果基金」支持海內外青年學者研究,推動發展中國自主可控人工智慧技術。重倉新基建的除了百度,還有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
  • 艾媒諮詢|2020中國智慧場景服務專題研究報告
    智慧場景的實現主要依託技術的發展,5G目前已建成70萬個基站、終端連接數超1.8億,2019年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達1334億萬元,增速38.6%,2019年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510億元。隨著技術逐步成熟,基於精準定位、實時感應、數據計算、個性化服務的萬物智能互聯成為可能。傳統基建也逐漸向「新基建」轉型,如今的商圈、出行、社區、工業園等場景開始向智慧化靠攏。
  • 浪潮王虹莉:用「快」來應對新基建的「新」
    本報記者 譚倫 北京報導在今年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後,備受關注的「新基建」已成為中國經濟完成新舊動能轉換的利器。但相對於「鐵公基」等老基建,「新基建」的「新」體現在何處,產業界則未有過深入的探討。隨著新基建進程深入,重新理解這一議題也變得愈加重要。
  • 新基建是什麼意思 新基建包括涉及哪些行業介紹
    新基建是什麼意思 新基建包括涉及哪些行業介紹>>  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發展司司長伍浩在20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目前看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指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比如,以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
  • 第11屆中國電影科技論壇召開 聚焦中國電影新基建
    第11屆中國電影科技論壇召開 聚焦中國電影新基建 本屆論壇以「中國電影新基建」為主題,旨在討論在當前5G技術、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科技「基建」迅猛發展的趨勢下,科技對電影發展的價值和意義、科影融合以及高新科技在電影行業的應用等重要議題,並深入探討了電影科技產業基地的創新模式。為響應國家防疫的要求,本屆論壇分別在北京和上海兩地同時召開。
  • 新基建是什麼?包含哪些含義
    新基建是什麼?包含哪些含義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0-11-18 11:01:53   大家可能會經常聽見新基建這樣的詞彙,而風口之下的新基建目前在整個社會來說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在這裡我們分享一些關於新基建的小知識。
  • ...具影響力企業」大獎 致力於成為企業客戶最好的「新基建雲夥伴」
    峰會頒獎現場成立於2013年的世紀互聯藍雲是世紀互聯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也是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的開拓者之一,由其運營的Microsoft Azure和Office 365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國際公有雲品牌。
  • 2020中國新基建加速落地,新型技術成主要推動力量
    回顧2020年,「新基建」成為中國經濟的熱詞。去年3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強調,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國新基建在2020年跑出了加速度,交出了一份讓人滿意的成績單。
  • 新基建計劃受阻!濰坊一小區業主擔心輻射 阻撓5G網絡基站建設 三大...
    【天極網IT新聞頻道】眾所周知,國家目前在大力推行「新基建」,所謂「新基建」就是相比傳統的「鐵公基」,增加了信息通信類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對數字經濟的支撐。   根據今年決策層的會議,新型基礎建設包含5G基站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興、人工智慧、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特高壓七大領域,而5G基站建設正是新基建之首。
  • 新一輪醫療新基建應先釐清問題與補救方向,而不是一味「砸錢」
    圖/新華)醫療新基建的「砸錢」之道本刊記者/彭丹妮 發於2020.11.23總第973期《中國新聞周刊》儘管全球新冠疫情仍如火如荼,但中國國內已經進入後疫情時代。針對整個醫療衛生體系在此次疫情中暴露出來的短板,各地正著手進行一場醫療衛生基礎設施的改進、加強與建設,各種新項目遍地開花。在新一輪的醫療衛生新基建開始之時,決策者與參與者更應當沉下心來,先過去的問題與補救的方向,而不是一味地「砸錢」。